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教师介入

教师介入

教师介入的相关文献在2006年到2022年内共计255篇,主要集中在教育、常用外国语、体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54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0813篇;相关期刊194种,包括新课程(教研版)、新校园(学习)、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一届国际汉语教师培养论坛等;教师介入的相关文献由277位作者贡献,包括居秋霞、王秋玲、胥兴春等。

教师介入—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54 占比:2.29%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0813 占比:97.70%

总计:11068篇

教师介入—发文趋势图

教师介入

-研究学者

  • 居秋霞
  • 王秋玲
  • 胥兴春
  • 薛丽锋
  • 郝转萍
  • 颜榴红
  • 严丰锋
  • 余晓丽
  • 关晨
  • 刘尚礼

教师介入

-相关会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郑卫; 黄玉娇
    • 摘要: 诺丁斯关怀理论从"学会关怀"的角度,努力探寻一种处于关心状态下的生命样态,为教师介入幼儿同伴冲突提供了一条新的探索路径。关怀理论对教师介入幼儿同伴冲突的价值主要有:肯定幼儿主体地位,明晰教师在冲突中的角色;提升幼儿的关心能力,在冲突关怀中共同成长;共鸣幼儿的关心情感,保障关怀关系的持续性。在诺丁斯关怀理论指导下,教师可以更加理性、客观地介入到幼儿同伴冲突中:榜样示范,帮助幼儿掌握冲突处理技巧;对话交流,引导幼儿在冲突中找寻自我;实践认可,为幼儿提供良好的情感支撑。
    • 汤伟伟
    • 摘要: 有效提升学生的课堂表达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及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提升学生能力的主战场主要在课堂,地理教师在课堂中根据学生的表达现状,适时介入学生表达过程,引导学生合理思维,规范表达,不断提升自身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 顾晓理
    • 摘要: 随着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与《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贯彻执行,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区域游戏对于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自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学前教育领域对区域游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师指导策略、区域游戏的环境创设以及区域游戏对幼儿的影响方面,内容涉及非常广泛,但是并没有一套完整的体系,区域游戏的实施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针对区域游戏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解决对策。
    • 郭伟
    • 摘要: 角色游戏是提高幼儿全面能力的一种重要活动。郑州高新区春藤路第一幼儿园根据园所实际情况,为孩子们创设了角色游戏区域。为更好地发挥角色游戏的功能,提高幼儿的各项能力,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的角色游戏进行指导。幼儿进行自主游戏,教师适时介入指导教师介入幼儿游戏要把握时机。当幼儿游戏的内容比较单一时,如"娃娃家"游戏中,当幼儿将娃娃搂在怀里亲亲拍拍并一再重复时,教师就可以介入进行指导,引导幼儿丰富游戏内容。当游戏中幼儿出现争抢角色或玩具时,当幼儿对游戏情节不感兴趣,某个角色区无人愿意玩时,教师也要及时介入。
    • 兰萌
    • 摘要: 近年来,开放性自主游戏活动成为幼儿园的主要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更适合幼儿的身心发展情况,可有效提升幼儿对世界的感知能力。本文将以该教学方式为背景,结合理论基础与实践结果,深入研究提高教师介入游戏效果的方法,为幼儿园开放性自主游戏活动提供更多思路。
    • 白连汝
    • 摘要: 建构游戏对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价值,要想幼儿建构游戏顺利开展便离不开教师的介入。如果教师介入不当,则会影响良好师幼及同伴关系的形成,限制幼儿发展,导致建构游戏异化。为了避免出现这些情况,教师可以以平行游戏、平等对话、角色扮演等方式介入指导幼儿游戏。
    • 傅玲燕
    • 摘要: 对于青年教师来说,在“一刀切”的园本研修中往往会出现“踮起脚尖够不着”的现象,让人有心无力,大大超越了自己的实践经验能力范围。这样的培训常常会停留在“走过路过”的形式上,最终不能满足新教师的实际需求。为了促进青年教师协同发展,我园为青年教师量身定制了一套有计划、有系统的入职期教师培训。
    • 高蓉
    • 摘要: 在学前儿童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同伴冲突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社会交往形式之一。本文在分析了大中小班幼儿同伴冲突的特点后,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教师对幼儿同伴冲突的介入时机以及介入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三个建议:教师应以专业眼光看待幼儿的同伴冲突、教师应构建安全的冲突解决情境、教师应针对不同的冲突原因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
    • 倪玲玲
    • 摘要: 游戏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基本形式。作为教师,除了为幼儿创造良好的游戏环境外,我们还必须注意在游戏过程中及时为幼儿提供适当的指导。皮亚杰曾经说:“教授孩子一些东西时,我们正妨碍了幼儿创造力的发挥。” 因此,并非所有的教师指导和干预都是有效可行的。研究表明,教师的指导行为不一定与幼儿游戏的发展和幼儿游戏体验成正比。也就是说,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在幼儿学习过程中的指导频率越高, 游戏中幼儿玩的热情越高;幼儿游戏越活跃,幼儿游戏发展得越快。众所周知,探究性角色游戏是幼儿园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涉及孩子的自主游戏。在下文中,我们将重点讨论基于教师介入游戏干预的时机和策略。
    • 梁冰
    • 摘要: 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时机是一个现实存在的难点。案例中,幼儿对于新材料兴趣浓郁,积极探索多种玩法,一两周后,幼儿仍乐此不疲沉浸在探索之中。可见,幼儿正在主动地、积极地与材料发生高频互动,这一次次的探索、操作看似是简单的重复操作,实则蕴含着幼儿将零散的、碎片化的经验进行自主建构和整合的过程。此时教师介入并非是进行集体经验的拓展,也不仅仅局限于促进幼儿动作技能和身体素质的发展。此时是否介入、何时介入、如何介入都应取决于幼儿当下的需求,教师应更多聚焦于幼儿的自主学习、发现问题、用联系的观点解决问题中所萌发的各类学习品质,如坚持性、合作性、创新性、思维的弹性等,以此为依据思考是保证给予幼儿更多的时间自由探索、自主建构经验还是适时地介人推进其发展。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