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政治论

政治论

政治论的相关文献在1957年到2022年内共计3109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政治、政治理论、教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9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2948篇;相关期刊138种,包括云南行政学院学报、政府法制、学术探索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2016年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等;政治论的相关文献由3839位作者贡献,包括丁岚、余丰、李美萱等。

政治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59 占比:5.11%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6%

专利文献>

论文:2948 占比:94.82%

总计:3109篇

政治论—发文趋势图

政治论

-研究学者

  • 丁岚
  • 余丰
  • 李美萱
  • 蔡雨希
  • 范洁
  • 徐君怡
  • 帅梅花
  • 唐业仁
  • 徐梦霖
  • 李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松晨
    • 摘要: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对于“道”这一形而上的概念范畴,是老子最先提出的,后经过庄子发展诠释走向辉煌,上承《易经》与百家诸学,下启儒学、玄学、佛学等相互激荡融合,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概念。老庄之“道”中包含的有与无、动与静、生与死,是非常值得深入分析与体悟的,应当从形而上的概念性抽象理解、形而下的现实个人具体感受以及推而广之的社会实践三重向度逐一思考“道”的新内涵,给个人人生观与社会政治论带来更多反思与启示。
    • 占侃
    • 摘要: 19世纪以柏林大学为代表的德国高等教育,以认识论为基础,坚持纯粹学术旨趣的高深学问研究,使德国成为世界学术研究中心,并由此使科学研究发展成为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20世纪以威斯康星大学为代表的美国赠地学院的崛起,则是以政治论为基础,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主要目的 ,产生了著名的"威斯康星思想",并使社会服务成为高等教育新的职能.以上两种观点都有其合理的因素,但是二者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步入21世纪的今天,中国高校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征程上,应对认识论和政治论进行有效融合,发展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哲学理念,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步伐.
    • 李淑华
    • 摘要: “道”是老子哲学中最根本的概念,同时也是最具有争议性的论题。历来学者对其的解读可谓是见仁见智,其研究的角度、立场的差异造成了迥异的解读方式与解读结果。但有一点不容置疑,在何以平治天下、安顿社会、成就自我上终至于殊途同归。故老子“道”观念在各个维度展现出互动性和共通性,各层次间凸显出逻辑的关联性和通贯性。老子哲学体系的发展与嬗演可以说是由宇宙论延展到人性论,再由人性论辐射到政治论,呈现出上下通贯,天人一体的意蕴。所以我们对“道”的叩问与追寻同样以这样一种逻辑进程为脉络,从而在各种形态下完成对“道”具体含义的研讨。
    • 李婷婷
    • 摘要: 认识论、政治论、生命论是高等教育哲学最主要的几个理论,从认识论的角度提出不忘初心,追求真理;从政治论角度提出高等教育德育为先,服务社会;从生命论的角度提出尊重个体,以人为本.并对三种高等教育哲学观进行反思,提出三种高等教育哲学观的融合理念,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 方芳
    • 摘要: 大学是什么?大学可能是什么样子?大学又应该是什么样子?这是有关大学本质、 实然和应然状态的问题.为回答这三个问题,以探寻大学的可能世界,本文从形而上的高等教育本质出发,结合高等教育哲学"认识论、 政治论、 生命论"的三种观点,来分析形而下的三种大学教学实践,即西安交大钱学森实验班、 华中师范大学的移动课堂和麻省理工学院的媒体实验室,最终得出"通过将高等教育哲学'认识论、 政治论、 生命论'三种哲学观点进行融合,可以更好地探寻大学的可能世界,即充满无限可能、 有利于人的自由和幸福的世界"这一结论.
    • 郭书剑
    • 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观主要围绕政治论、经济论与价值论的动态变化而演变.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高等教育发展观逐步由政治论转向经济论;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经济论的兴起,其与价值论的冲突逐渐产生并持续存在;21世纪以来,经济论深入发展,政治论与价值论随着高等教育的转型而不断走向融合.在“遗传”与“环境”的共同作用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观在“变”与“不变”的对立统一中不断演化.
    • 方芳1
    • 摘要: 大学是什么?大学可能是什么样子?大学又应该是什么样子?这是有关大学本质、实然和应然状态的问题。为回答这三个问题,以探寻大学的可能世界,本文从形而上的高等教育本质出发,结合高等教育哲学"认识论、政治论、生命论"的三种观点,来分析形而下的三种大学教学实践,即西安交大钱学森实验班、华中师范大学的移动课堂和麻省理工学院的媒体实验室,最终得出"通过将高等教育哲学‘认识论、政治论、生命论’三种哲学观点进行融合,可以更好地探寻大学的可能世界,即充满无限可能、有利于人的自由和幸福的世界"这一结论。
    • 范笑仙
    • 摘要: 新时代高等教育要实现“内涵式发展”,就是要探讨新时代对高等教育提出了哪些要求,把哪些高等教育的具体内涵作为质的规定性,并推动其发展.从高等教育哲学视角看,在政治论维度,强调为民族国家服务,与民族复兴“中国梦”同心同德,与国家发展战略步骤同频共振,与国家重大战略发展同气同声;在认识论维度,重视科学研究,强调提高质量,建设“双一流”作为标志性成果;在人本论维度,强调立德树人,发展素质教育,以学生为中心,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侯长林
    • 摘要: 随着地方本科高校应用转型的进一步发展,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社会服务进行理性审视很有必要.从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观看,应用型本科高校更加偏向政治论,其中“为国家服务”更多地体现在“为市(州)服务”上;应用型本科高校不能仅仅将社会服务看作是一般的大学职能,而应该将其上升到统摄性的地位;学术性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社会服务最明显的特色指向,因为应用型本科高校是应用型本科层次的学术共同体;校政企耦合型模式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社会服务模式的最佳选择,具体包括应用型本科校政耦合社会服务模式、应用型本科校企耦合社会服务模式和应用型本科校政企耦合社会服务模式三种类型;高水平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社会服务的价值追求,具体体现在:社会服务项目的高水平、社会服务项目要充分发挥反哺作用、社会服务要走向体系化、社会服务要建立适合的制度和机制,以及社会服务要建设与之相适应的文化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