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政治价值观

政治价值观

政治价值观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383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政治、政治理论、中国共产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75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9476篇;相关期刊293种,包括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第七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博士论坛、第九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中国盐业体制改革学术研讨会等;政治价值观的相关文献由421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培洲、叶飞霞、李忠军等。

政治价值观—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75 占比:3.80%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08%

专利文献>

论文:9476 占比:96.12%

总计:9859篇

政治价值观—发文趋势图

政治价值观

-研究学者

  • 王培洲
  • 叶飞霞
  • 李忠军
  • 王义保
  • 左乐平
  • 曾燕波
  • 李斌雄
  • 杨国斌
  • 王桂芬
  • 肖唐镖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培洲; 唐宝全
    • 摘要: 在系统论视角中,信念系统是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价值观内部结构中的核心部分。静态地看,中国共产党人的信念系统由价值目标、价值核心和基本价值构成,合力释放价值功效。动态地看,中国共产党人信念系统中三个子系统之间,以及其作为一个整体和外部的理论系统、话语系统之间均存在密切互动;此外,信念系统还在"家风—政治文化—社会风气"场域中进行系统传导,共同构成信念系统的运行机理。新时代建构中国共产党人的信念系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具体而言,在国家发展层面,为中国道路明确马克思主义价值定向;在政党建设层面,为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提供价值遵循;在社会治理层面,为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凝聚价值共识。
    • 解红晖; 贾一曼
    • 摘要: 政治解放基础上的社会解放是无产阶级政治价值实现的内在要求,维护社会绝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无产阶级政党政治实践的价值原则、能否有利于化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矛盾是政治价值评价的根本标准,实现共产主义建立自由人联合体是无产阶级政治的终极价值追求。中国共产党百年艰苦奋斗的历史,是一部践行马克思主义政治价值观的伟大历史。中国共产党顺应无产阶级政治价值的内在要求,彰显无产阶级政党政治实践的价值原则,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政治价值评价标准,蕴涵着无产阶级政治价值的终极追求。
    • 刘培新
    • 摘要: 通过传播政治理论和政治价值观,帮助受教育者建立起相应的政治信仰。当前社会,竞争机制造成人们在利益上和心理上的激烈冲突,西方社会思潮使很多人的思想产生了混乱和彷徨。这些环境变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我们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核心与重点,充分发挥优秀党员教师、班主任、思政课教师“三方”的职能作用,帮助青年学生进一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学生的政治“免疫力”。
    • 蒋茜
    • 摘要: 通过对新时代“00后”大学生开展政治价值观实证调查发现,他们在政治立场、政治信仰、政治信念等方面,高度认同①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高度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高度认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贡献和在国家发展中的领导作用;高度认同国家治理成效,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及在国际舞台的光明前景有充分信心。针对大学生政治价值观认知状况存在的若干问题,应从增强高校思政课理论教学的实效性、提升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清朗网络舆论空间、营造协同育人的“大思政”环境等方面加强引导。
    • 阚道远
    • 摘要: 西方品牌营销将中国青少年作为重点目标对象,实施精准政治营销渗透战略,通过堆砌资本主义商品景观,生产消费符号和建构符号秩序,采取政治行动和商业行动联动配合,立体化手段诋毁中国品牌形象。上述做法,意在塑造中国青少年的政治认知,影响青少年的身份认同,构建符合西方利益的青少年世界秩序观,呈现出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新特点、新形式、新路径。当下亟须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成长环境优化和政治传播创新等综合措施,帮助青少年深刻认识西方品牌营销渗透的隐蔽性、长远性、危害性,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政治价值观和国家安全观,切实维护青少年成长环境和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 李小芹
    • 摘要: 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是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对于政治世界的看法。培养大学生具有正确的政治价值观应该从知、情、意、信、行五个角度,即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意志、政治信任、政治参与五个角度进行。新形势下做好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培育要注重“三个课堂”体系的作用,切实提高大学生的政治认知,使他们具有正确的政治情感、政治使命感,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 张晓宁
    • 摘要: 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深受社会变迁的影响,在政治认知、政治态度、政治信仰、政治信任感、政治价值取向和政治评价标准方面面临许多亟待应对的挑战。文章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探讨了新时代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培育的对策。宏观上,国家要采取措施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社会要注重完善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的社会资源;微观上,学校要发挥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主阵地的作用,家庭要优化家庭教育环境,个体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大众传媒要注重营造积极向上、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 蒋文海; 潘庆玲; 李毅
    • 摘要: 理工类大学生是我国科技事业及工业发展的重要后备力量,是我国完整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在当今科技竞争及产业变革的关键阶段,如何有效地、针对性地开展理工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至关重要。通过调研理工类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掌握理工类大学生思想现状,分析原因,探索将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依托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隐性引导学生端正入党动机,依托专业实践与线上宣传平台显隐结合强化舆论引导,依托党员、班干部等“领头雁”开展朋辈互育,从而培养更高质量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 梁鑫
    • 摘要: 尽管政治社会化是现代意义上的概念,但国人对政治社会化的感性认识自古有之。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生重大转型。在此过程中,近代报刊出现并迅速发展,其强大的政治功能被普遍认知。近代报刊对国民政治知识习得、政治价值观形塑、政治态度形成及政治参与行为均产生重大影响。
    • 郑建君; 赵东东
    • 摘要: 政治价值观是指公民个体关于政治系统及相关事件进行价值判断和选择的标准,反映了个体对所处政治系统与社会政治环境的主观认知与偏好.以往研究表明,政治价值观对关系国家稳定的政治参与等政治行为和政治信任、国家认同、群际态度等政治态度具有预测作用.总体而言,偏左翼的政治价值观能够增强个体的国家认同、积极的群际态度,并促进其政治参与行为,有利于国家稳定和秩序;重视秩序的右翼价值观则会导致对外群的敌视,阻碍个体参与公共活动,从而对国家稳定产生威胁.未来对政治价值观与国家稳定关系的研究,应该更加关注个体的主观认知、个体与社会的互动机制以及政治价值观影响国家稳定的条件.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