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上三叠统

上三叠统

上三叠统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342篇,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工业、地质学、古生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31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589893篇;相关期刊106种,包括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沉积学报、沉积与特提斯地质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7届学术年会、中国石油学会天然气专业委员会2012年天然气学术年会、第十二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等;上三叠统的相关文献由956位作者贡献,包括杨威、施振生、田景春等。

上三叠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31 占比:0.06%

会议论文>

论文:1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589893 占比:99.94%

总计:590235篇

上三叠统—发文趋势图

上三叠统

-研究学者

  • 杨威
  • 施振生
  • 田景春
  • 谢武仁
  • 郑荣才
  • 李熙喆
  • 金惠
  • 张满郎
  • 李祥辉
  • 谢增业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忠伟; 肖杨; 占王忠; 余飞
    • 摘要: 羌塘盆地上三叠统黑色泥岩是重要的烃源岩之一,其品质及生烃潜力存在明显差异。以羌塘盆地东部冬曲剖面巴贡组浊积岩中黑色泥岩为研究对象,分析有机地球化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黑色泥岩生烃潜力及形成环境。结果表明:研究区冬曲剖面巴贡组黑色泥岩为差—中等烃源岩。有机质来源于低等浮游生物和高等植物的混合,为Ⅱ_(2)-Ⅲ型干酪根。黑色泥岩有机质经历成熟—高成熟演化,形成于半咸水—咸水环境,具有氧化的水体条件,不利于有机质保存。巴贡组黑色泥岩生烃潜力较差,明显差于邻区雀莫错、鄂尔托陇巴剖面和QZ-7井巴贡组泥岩的,以生气为主。研究区西北缘半岛湖—多格错仁地区具有很好的生烃潜力,是未来油气勘探的有利目标区。
    • 高波; 武晓玲; 张英; 陈新军; 边瑞康; 李倩文
    •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上三叠统延长组张家滩油页岩不仅是重要的固体矿产资源,也是该盆地三叠系油气的主力烃源岩。对张家滩油页岩典型露头剖面、钻井岩心进行有机碳含量(TOC)、氯仿沥青“A”及族组分、含油率等相关测试分析表明,张家滩油页岩有机质丰度高,TOC介于5.11%~36.47%,平均16.15%,生烃潜量(S_(0)+S_(1)+S_(2))介于16.58~230.98 mg/g,平均94.20 mg/g,氯仿沥青“A”介于0.42%~2.22%之间,平均1.25%,属于生烃条件极好的优质烃源岩;含油率高,介于3.52%~14.6%之间,平均8.16%,属于中高品质的油页岩;干酪根类型以Ⅰ—Ⅱ_(1)型为主,R_(o)介于0.43%~1.09%。综合利用野外露头剖面和钻井岩心样品,建立了盆地南部张家滩油页岩的热演化剖面,分析了氯仿抽提前、后油页岩的含油率变化及油页岩热演化过程中含油率、热解烃产物的变化特征,揭示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张家滩油页岩具有聚集油页岩、页岩油两类资源的潜力,提出了相应的勘探开发对策。
    • 赵明珠; 杨威; 王耀华; 鲁健康; 徐亮; 李兰; 李兴宇; 姚琳洁
    • 摘要: 为揭示陆相页岩储层连通孔隙系统的形成机制,指导页岩气高效开发,以川西坳陷上三叠统须家河组陆相页岩为例,综合运用X衍射、场发射扫描电镜、低温气体吸附、高压压汞和核磁共振冻融等分析测试方法,研究了样品的矿物组分、全孔径分布特征和孔隙连通特征,并分析了孔隙连通性的主控因素。川西坳陷研究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陆相页岩黏土矿物含量最高,石英含量次之;页岩孔径分布复杂,其中中孔最为发育,是孔体积(占87.33%)和比表面积(占49.19%)的主要贡献者;20~50 nm孔隙连通性较好,是研究区须家河组主要的连通孔隙发育区间;须家河组陆相页岩主要发育黏土矿物晶间孔,粒内溶孔较少,基本不发育有机质孔,广泛发育微裂缝,其中黏土矿物晶间孔—微裂缝孔隙组合是研究区主要的连通孔隙类型;黏土矿物及石英等脆性矿物的含量及排列方式控制连通孔隙的发育及分布。基于以上结果总结了陆相页岩连通孔隙的3种潜在发育机制:发育在黏土矿物与脆性矿物基质上的黏土矿物晶间孔—微裂缝组合连通性最好;黏土矿物集合体内的黏土矿物晶间孔连通性次之;有机—黏土复合体内的有机孔—黏土矿物晶间孔连通性最差。
    • 商晓飞; 李蒙; 刘君龙; 段太忠
    • 摘要: 四川盆地川西坳陷新场构造带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二段(以下简称须二段)蕴含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但须二段砂泥岩在空间上频繁互层,物性好的砂岩横向变化快,给须二段地层对比和储层预测带来困难。为了定量描述须二段砂泥岩的空间展布特征和有效储层分布规律,基于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识别了须二段层序地层界面,通过地震属性提取与优选,解析了须二段沉积充填特征,明确了沉积体系演化和砂体分布,构建了新场构造带须二段源—汇系统模式,建立了砂泥岩三维地质模型。研究结果表明:①受砂泥岩互层数影响,地震属性与砂体厚度呈现两类相关性趋势,波阻抗正值之和地震属性能够更好地响应砂泥岩的分布。②须二段下亚段沉积期物源主要来自北西方向,砂体主要沉积在该区西部;中亚段沉积期物源主要来自北西向和北东向,并形成横向分布广、厚度较大的砂体;上亚段沉积期物源主要来自北东向,东部砂体较为发育。③根据砂体迁移规律拟合砂岩变差函数,可以较准确地实现砂泥岩的三维空间分布刻画。结论认为:①新场构造带须二段具有北东和北西两个供源水系,分别形成了主、次两套源—汇系统;②基于源—汇系统建立的融合地质沉积模式与地球物理预测的砂岩空间分布模型,经后期实钻井检验,模型反映的储层性质符合率较高,可以为后续的优质砂岩岩相模拟、储层属性参数的定量化表征奠定基础。
    • 李伟; 王雪柯; 赵容容; 唐大海; 尹宏; 裴森奇
    • 摘要: 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是四川盆地致密砂岩天然气(以下简称致密气)勘探的重要领域,其超压体系的形成与演化对其天然气聚集具有重要影响与控制作用。为了深化川西前陆盆地中生界致密气聚集规律认识与有利勘探区带预测,利用该区气藏压力、钻井液密度资料,以及前人开展的包裹体均一温度研究成果与含烃盐水包裹体PVT模拟气藏古压力恢复成果,结合须家河组不同含气区的埋藏史与构造运动,研究了该区地层流体压力特征、形成机制与演化及其与天然气大规模聚集关系。研究结果表明:①川西前陆盆地须家河组于晚三叠世—侏罗纪形成了欠压实作用超压体系,并在烃源岩成熟度为0.75%时消失或维持弱超压;②晚侏罗世—白垩纪的生烃作用形成了须家河组的古超压体系,其中古超压体系在坳陷带形成于中晚侏罗世,在隆起带及其邻区形成于白垩纪;③燕山期—喜马拉雅期的差异构造运动对须家河组超压体系演化影响十分明显,坳陷带—斜坡带在古近纪超压体系得以维持并略有增强,而隆起带与断裂活动强烈区的超压系统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④现今超压体系是生烃与构造挤压联合形成的古超压体系经历强烈构造改造后的残余压力体系;⑤超压体系的持续发育促进了川中地区大面积低丰度天然气区的形成,确保了坳陷带的中北部致密气的大面积封存。结论认为,不仅前陆盆地隆起带及其邻区、坳陷带的川合—绵阳—黎雅以及冲断带—坳陷带为须家河组致密气发育区,而且须家河组超压体系之上的侏罗系—白垩系都具有致密气勘探的良好前景,上述领域均是未来致密气大气田的重要勘探方向。
    • 田景春; 梁庆韶; 王峰; 余威
    •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6油层组(长6油层组)是盆地内致密油富集层段之一,致密油储集砂体特征及成因研究对于盆地内致密油的进一步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前人研究成果为基础,通过对华池—庆阳地区长6油层组岩心进行详细观察、分析,明确致密油储集砂体的类型及特征,深入分析长6油层组各种类型储集砂体之间的叠置关系。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长6油层组致密油储集砂体主要包括4种类型,即三角洲前缘储集砂体、震积岩储集砂体、碎屑流沉积储集砂体和浊流沉积储集砂体;不同储集砂体类型在垂向上构成4种叠置关系类型,即震积岩储集砂体与三角洲前缘储集砂体叠置、震积岩储集砂体与碎屑流储集砂体叠置、碎屑流储集砂体与浊流储集砂体叠置以及震积岩储集砂体、碎屑流储集砂体与浊流储集砂体叠置。从三角洲前缘到湖盆中心,不同位置由于所处的古地貌背景和环境条件存在差异,导致不同成因类型砂体垂向相互叠置。通过对叠置关系进行分析,构建了基于区域沉积格局的长6油层组致密油储集砂体成因模式。
    • 刘中戎; 杨平; 张国常; 范志伟; 韩京; 谭富文; 占王忠; 曾胜强; 卫红伟; 何磊; 何佳乐
    • 摘要: 基于北羌塘坳陷上三叠统基干剖面实测资料,开展地层层序划分对比和沉积相研究,建立沉积演化模式,揭示对羌塘盆地油气勘探的指示意义。结果表明:(1)北羌塘坳陷晚三叠世卡尼期—诺尼期可以划分为2个Ⅲ级层序,区域上沉积了4套地层,第1个Ⅲ级层序对应于甲丕拉组(LST)和波里拉组(TST、HST),第2个Ⅲ级层序对应于阿堵拉组(SMT、TST和HST)和夺盖拉组(RST);(2)北羌塘坳陷甲丕拉组沉积期主要沉积相为扇三角洲和三角洲,波里拉组沉积期可分为沿岸生物礁模式、远端变陡缓坡模式和碳酸盐岩台地模式,阿堵拉组沉积期主要以海岸、浅海陆棚相和三角洲相为主;(3)波里拉组外缓坡亚相和阿堵拉组浅海陆棚相可形成良好的灰泥岩类烃源岩,其中以阿堵拉组广覆式浅海陆棚相泥质烃源岩最重要,波里拉组油苗以海相成因和中高成熟度为主,主要来源于波里拉组外缓坡亚相泥灰岩,后期低熟油来自阿堵拉组浅海陆棚相混合型有机质。北羌塘坳陷发育多个大型富烃凹陷,上三叠统具有良好的生烃成藏条件,研究对深化羌塘油气地质认识,聚焦油气勘探目的层系具有重要地质意义。
    • 吴小奇; 周小进; 陈迎宾; 王萍; 王彦青; 杨俊; 曾华盛
    • 摘要: 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是川西坳陷最重要的陆相烃源层系,目前对其烃源岩分子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和认识较为薄弱。通过对川西坳陷须家河组不同层段烃源岩饱和烃和芳烃化合物组成的分析,揭示了分子地球化学特征对烃源岩沉积环境和热演化特征的指示意义。须家河组二段至四段泥质烃源岩三环萜烷分布和二苯并噻吩/菲比值主体表现出湖相烃源岩的特征,相对较高的伽马蜡烷/C_(30)藿烷比值(0.16~0.23)和9-/1-甲基菲比值(1.16~1.41)表明水体盐度相对较高。甲基菲指数(MPI1)、甲基菲分布分数(F_(1))、甲基二苯并噻吩分布指数(MDBI)等参数是有效的成熟度标尺,其在R_(o)=1.35%前后分别与成熟度表现出线性正相关和负相关。高—过成熟阶段须家河组烃源岩的C_(27)—C_(29)规则甾烷分布模式、“三芴”系列相对组成和甲基二苯并噻吩/甲基二苯并呋喃比值受成熟度影响较大而失真。
    • 张军; 张秀军; 何伟; 刘文辉
    • 摘要: 川西地区上三叠统油气勘探经历了曲折复杂的过程,以砂岩地层为主,但砂岩储层表现为薄砂薄储,埋深大,物性差,勘探难度大,效益开发风险大,制约了川西油气勘探进程。川西须家河组主要为砂泥岩互层,泥页岩单层厚度和累计厚度均较大,有机质类型以Ⅲ型为主,有机碳量较高,有机质热演化程度较高,Ro在1.1%~2.3%,处于生烃高峰期,生成的天然气一部分运移到砂岩储层中,形成构造气藏及致密砂岩气藏,大部分天然气以游离和吸附状态存在于泥页岩中,为页岩气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分析认为,川西地区须家河组具有致密砂岩气与页岩气共生的特点,致密砂岩气和页岩气的开发手段都以压裂造缝为改造工艺,具有相似性,为川西地区须家河组砂—泥岩一体化勘探提供了条件。研究得出,对川西须家河组非常规气勘探不能“单打一”,应有针对性地对砂岩、泥页岩实行“组合拳”式的综合勘探,从而发现更多的天然气资源。
    • 张军; 张秀军; 何伟; 刘文辉
    • 摘要: 川西地区上三叠统油气勘探经历了曲折复杂的过程,以砂岩地层为主,但砂岩储层表现为薄砂薄储,埋深大,物性差,勘探难度大,效益开发风险大,制约了川西油气勘探进程.川西须家河组主要为砂泥岩互层,泥页岩单层厚度和累计厚度均较大,有机质类型以Ⅲ型为主,有机碳量较高,有机质热演化程度较高,Ro在1.1%~2.3%,处于生烃高峰期,生成的天然气一部分运移到砂岩储层中,形成构造气藏及致密砂岩气藏,大部分天然气以游离和吸附状态存在于泥页岩中,为页岩气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分析认为,川西地区须家河组具有致密砂岩气与页岩气共生的特点,致密砂岩气和页岩气的开发手段都以压裂造缝为改造工艺,具有相似性,为川西地区须家河组砂—泥岩一体化勘探提供了条件.研究得出,对川西须家河组非常规气勘探不能"单打一",应有针对性地对砂岩、泥页岩实行"组合拳"式的综合勘探,从而发现更多的天然气资源.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