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控矿作用

控矿作用

控矿作用的相关文献在1976年到2022年内共计353篇,主要集中在地质学、矿业工程、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78篇、会议论文75篇、专利文献220304篇;相关期刊107种,包括大地构造与成矿学、华南地质与矿产、江西地质等; 相关会议40种,包括第十三届全国矿床会议、第七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第六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等;控矿作用的相关文献由945位作者贡献,包括孟宪刚、朱大岗、李光明等。

控矿作用—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78 占比:0.13%

会议论文>

论文:75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220304 占比:99.84%

总计:220657篇

控矿作用—发文趋势图

控矿作用

-研究学者

  • 孟宪刚
  • 朱大岗
  • 李光明
  • 何龙清
  • 余凤鸣
  • 冯向阳
  • 刘迅
  • 刘金英
  • 吴淦国
  • 张连昌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旭; 姬胜源; 翁申富; 赵爽
    • 摘要: 后槽铝土矿区位于黔中遵义铝土矿带中部,受NE向岩溶盆地控制,发育众多形态各异的中、小型的溶洼、溶坑和溶沟,在这些溶蚀洼地中,沉积了下石炭统九架炉组含铝岩系。文章通过对后槽地区354个钻探工程揭露的含铝岩系厚度、矿体厚度及化学成分的系统统计分析,研究了该区岩溶古地貌特征及其控矿作用,并进行找矿靶区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后槽地区含铝岩系严格受古侵蚀面制约,岩溶古地貌直接控制含铝岩系的产出和厚度。在古岩溶凹陷中含铝岩系较厚,铝土矿层厚度也大,w(Al_(2)O_(3))值越高;在地形凸起的部位,含铝岩系地层厚度变薄,基本无铝土矿产出;在古地貌整体平缓、古溶蚀作用不强烈的区域,含铝岩系的厚度比较稳定,产出形态单一,铝土矿层以层状、似层状产出。在沙坝和后槽以南地区含铝岩系较厚,岩溶古地貌特征明显,值得进一步开展找矿勘探。
    • 苏剑
    • 摘要: 都龙铜街-曼家寨矿区是我国现有矿产资源赋存量较高的大型矿区之一,为了提高矿产资源的产出量与保有量,开展曼家寨矿区地质构造解析及构造控矿作用的研究。综合勘查结果与历史数据,分析曼家寨矿区地质概况;提出矿区中最为显著的地质构造为老君山复式背斜构造,在背斜的两端存在倾斜角倾斜趋势;矿区内褶皱构造位于背斜构造的西翼,呈现“南向北”分布方式,在剖面上存在起伏;断裂构造展布于新寨-南捞-花石头-曼家寨-南当厂一线,属于田蓬组片岩、大理岩与冲庄组片麻岩之间的环形剥离断层系,主要控矿构造为F0~F4。从矿源沉积阶段、岩石变质阶段、岩浆叠加阶段三个阶段,阐述矿区地质构造控矿作用,为矿区内资源的富集与沉积提供理论依据。
    • 陈伟; 杨洲畬; 廖志权; 杨斌; 丁明
    • 摘要: 赣南九龙脑矿田位于南岭构造岩浆成矿带东段诸广山崇(义)—(大)余—(上)犹钨锡多金属矿集区,其最大特色以九龙脑成矿岩体为中心,产出一系列钨锡银铅锌铌钽多金属矿床(化),矿化类型包括内带外带热液石英脉型、矽卡岩型、破碎蚀变带型、云英岩型和蚀变花岗岩型,成矿时代始于印支期,燕山早期大爆发,成矿母岩为富含W、Sn等成矿元素的重熔“S”型花岗岩.本文在系统研究以往地质、地化和物探等资料的基础上,阐述了九龙脑矿田成矿地质特征和地层、构造、岩浆岩控矿作用,以及围绕九龙脑成矿岩体内外接触带由内到外发育高温钨锡矿床—中高温钨铅锌银矿床—中低温金银铅锌矿床的成矿与地球化学分带,总结了该区钨锡多金属矿床受构造岩浆岩联合控制呈现出“东西成行、北北东—北东成列”的等距性空间分布规律,建立了九龙脑矿田具成因联系的“多位一体”成矿模式.根据上述研究进行了成矿预测,优选九龙脑地区钨锡矿A类预测区4个,钨铅锌银矿、锡矿B类预测区各1个,金银铅锌矿C类预测区1个.
    • 李阳; 许加田; 谭晓莲; 高冲军; 吴贤辉; 康鹏; 杨长勇
    • 摘要: 四川甘洛县尔呷地吉铅锌矿床位于甘洛-小江断裂带中的马拉哈断裂西侧,构造复杂,不仅有褶皱、断裂构造,还有滑覆构造。为指导该地区深部找矿,在分析区域地质构造背景和矿床地质构造特征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尔呷地吉铅锌矿床滑覆构造的特征及其控矿作用。通过大量地质剖面对比分析研究,提出了该滑覆构造为燕山晚期形成,其滑覆运动驱动力是受其东侧苏雄背斜抬升隆起后,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滑动而形成,其后又遭受区域马拉哈断裂复活挤压抬升及左旋剪切作用的改造,先后又形成了沙岱向斜及一组由北北西-南南东转向南东东的弧形断裂。滑覆构造和其后的沙岱向斜及其派生构造控制了铅锌矿体的形成、定位和空间分布规律。通过对其南侧苏雄向斜构造格架的对比分析和区内马拉哈倒转褶皱特征及控矿条件分析,构建该区找矿预测地质模型,提出滑覆构造中下伏系统和马拉哈倒转向斜核部将是今后甘洛铅锌成矿带深部勘查的有利部位。
    • 邱余波; 罗星刚; 张磊; 苗辰若; 李刚
    • 摘要: 沉积相是砂岩型铀矿的重要控矿因素,对含矿流体的富集和成矿至关重要。以不同勘查阶段所收集的钻孔资料为依据,对伊犁盆地南缘不同含矿层位的沉积环境和沉积微相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根据研究区各含矿层位层间氧化带发育特征,结合铀矿发育的其他成矿地质条件,系统地研究和分析沉积环境和沉积微相与铀成矿的关系。研究表明,沉积相对砂岩型铀矿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为沉积相的类型决定铀成矿的潜力和规模,而沉积微相控制着铀矿体的形态和空间展布。在伊犁盆地南缘扇三角洲沉积最有利于铀成矿的发育,其次是河流相沉积,冲积扇相的铀成矿潜力相对较差,但是在局部地段仍有一定的成矿能力。稳定的河道砂体中出现的泥质夹层以及稳定出现的泥质夹层在局部地段的缺失对铀成矿的影响均很大;扇三角洲平原发育的铀矿体较扇三角洲前缘品位高,规模大;由沉积微相的变化所引起的砂体厚度、粒度的变化,是影响铀矿体形态和矿化品位的主要原因。
    • 付小方; 黄韬; 邹付戈; 梁斌; 郝雪峰; 杨荣; 潘蒙; 唐屹
    • 摘要: 锂是我国重要的战略性新兴关键矿产.位于青藏高原东缘的甲基卡锂矿是全球最大的硬岩型锂矿田,同时也伴生大量铍、铌、钽、铷及铯等稀有金属.隐伏花岗岩体的形态,花岗岩与伟晶岩关系,以及细晶岩型和伟晶岩型锂矿体(脉)的空间分布是认识锂成矿控矿作用的关键.本文以甲基卡锂矿田为研究对象,通过高精度重力测量,建立了隐伏花岗岩穹丘的三维模型,推断了花岗岩体的形态及延伸;同时还利用大地电磁测深和钻探验证,揭示了X03、309、134等超大型、大型锂等矿脉与二云母花岗岩的关系.提出了复式(多中心)花岗岩浆底辟穹隆、不混溶Li-F花岗质岩浆脉动式充填-交代以及半开放的剪张裂隙控制大(矿)脉的认识,探讨了以花岗岩细晶岩型锂矿为主体,并与伟晶岩型锂矿共存的成因.这对第四系覆盖程度高的地区的找矿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隐伏花岗岩株(枝)形成的多中心小穹窿周缘是找矿有利部位.对隐伏花岗岩体向北北西倾伏的推断、岩石组合特征(是否只有二云母花岗岩单一岩石类型)等的认识还需在矿田北部加强探深科学验证;对于甲基卡式稀有金属超常富集过程的问题还需要继续探索研究,以期深部锂矿找矿突破.
    • 李源洪; 杜红毅; 李信念; 刘旭; 胡鹏
    • 摘要: 本文主要基于对正安地区最为典型的旦坪铝土矿床Ⅰ号矿体勘探146个工程的矿系厚度、矿体厚度、三氧化二铝、铝硅比值的系统统计,研究该区基底古地貌特征,探究其与矿体厚度、三氧化二铝、铝硅比值的相关关系,并分析其控矿作用机理与找矿意义.研究表明旦坪铝土矿的基底古地貌总体表现出南高北低的特征,北部表现为碳酸盐岩古岩溶地貌,起伏在515 m间,南部表现为硅酸盐岩风化侵蚀地貌,起伏05m.矿体厚度、品质与基底地貌凹地深度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凹地深度越深往往矿体越厚,微地貌凹地内矿体经历了更长时间的淋滤作用改造,矿石品质更高.因此笔者认为正安地区铝土矿的勘查应特别注重基底古地貌研究,将勘查工程布置于溶蚀凹地内,以提高见矿率,探寻高品质矿体.
    • 郭闯
    • 摘要: 老鸦巢金矿床位于水口山铅锌金银矿田的中部,是一个隐爆角砾岩型金矿床.结合以往研究成果,采用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详细总结矿区和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隐爆角砾岩的形态、分布、岩石学特征、分带性及控矿作用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表明:矿区金矿体主要产于隐爆角砾岩中,形态、产状、规模及定位严格受其控制;隐爆角砾岩带受断裂F1控制,为一向西倾斜的脉体,成分比较复杂,蚀变强烈,具有明显的水平和垂向分带特征;隐爆角砾岩及蚀变发育地段是矿区今后寻找同类型金矿体的主要方向.
    • 王迪; 杨志强; 李俊芳
    • 摘要: 嵩县雷门沟斑岩型钼矿床为一特大型钼矿,控矿斑岩体为燕山晚期侵入的正长花岗斑岩-斑状二长花岗岩.岩体与围岩热液蚀变作用复杂强烈,岩体外侧及顶部发育有隐爆角砾岩带,角砾岩带规模、形态在岩体的不同部位有一定差异,角砾成份复杂.隐爆角砾岩带因孔隙发育,是成矿热液运移、循环的重要部位,也是钼矿化富集的重要场所.本文重点研究了雷门沟斑岩型钼矿隐爆角砾岩带的结构、构造、发育特点及与斑岩体的关系,为深入研究雷门沟钼矿成矿作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 张丹
    • 摘要: 为研究辽宁省灯塔市柳河子镇一带铁矿成矿的地质特征,对灯塔市柳河子镇一带铁矿所处的区域地质背景,矿区、矿体地质特征等进行论述,分析矿体的成矿条件,探究岩浆活动、构造运动及围岩蚀变与铁矿体成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区内露出的太古代鞍山群茨沟组为铁矿体的主要赋矿层位,铁矿层主要呈条带状赋存于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及斜长角闪岩中;断裂构造多具控矿作用,为成矿提供元素的运移通道;矿体规模较小,矿石品位较低,变化较稳定.矿床成因主要为区域变质铁矿床,为"鞍山式"铁矿床.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