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换热网络

换热网络

换热网络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764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能源与动力工程、石油、天然气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87篇、会议论文138篇、专利文献660401篇;相关期刊167种,包括吉林化工学院学报、炼油技术与工程、石油炼制与化工等; 相关会议71种,包括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14年年会、第十七届全国热力学分析与节能学术会议、2013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传热传质学学术年会等;换热网络的相关文献由1181位作者贡献,包括崔国民、蒋宁、罗雄麟等。

换热网络—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87 占比:0.09%

会议论文>

论文:138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660401 占比:99.89%

总计:661126篇

换热网络—发文趋势图

换热网络

-研究学者

  • 崔国民
  • 蒋宁
  • 罗雄麟
  • 彭富裕
  • 冯霄
  • 胡向柏
  • 华贲
  • 尹洪超
  • 张勤
  • 刘敏珊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周志强; 崔国民; 杨岭; 马秀宝; 肖媛; 杨其国
    • 摘要: 换热网络优化是化工过程系统工程领域的研究难点,其数学模型具有高度的非凸、非线性,在使用单一启发式算法优化时,往往具有局限性。研究以换热网络的年综合费用最小为目标,针对强制进化随机游走(RWCE)算法在优化时由于个体间独立进化,导致优化过程中信息缺乏交流的问题,提出将遗传算法(GA)与其混合。混合后的算法在保持前一半优势种群中的个体单独进化的基础上,通过周期性的交叉、变异等操作产生子代来替换掉劣势种群,从而增强了原有算法的整型变量优化能力,并弥补了弱势个体无法更新的不足。为了兼顾算法在大种群下优化有分流换热网络的计算效率,节约时间成本,使用OpenMP系统将混合算法实现了并行化设计。通过三个不同规模的换热网络问题对并行后的混合算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在有效提升优化质量的前提下相比串行算法大幅缩短计算时间,其中两个算例突破了目前文献最优解。
    • 程主明
    • 摘要: 常减压蒸馏装置是化工企业生产中一种极为重要的装置,该装置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操作参数耦合程度大、高能耗的特点,能够让其呈现出良好的分离效果。而常减压蒸馏装置在运行的过程中会消耗掉较多的能量,在节能环保的要求下,减少常减压蒸馏装置的耗能逐渐成为了一项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基于此,以常减压蒸馏装置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对常减压蒸馏装置的换热网络综合设计及优化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 蒋宁; 张元毅; 范伟; 赵世超; 徐新杰; 徐英杰
    • 摘要: 原油石化装置的换热器常受到结垢影响,导致换热器性能衰退严重,换热网络性能也会随之衰退,同时换热器之间的耦合关系,导致不同换热器的性能衰退对换热网络整体性能变化的影响不同。以往的清洗决策主要是根据单台换热器性能衰退到一定程度来制定的,这会导致换热网络整体可能处在较差的运行状态。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智能预测和机理模型的换热网络清洗决策方法,基于换热器的运行数据建立智能预测模型,获得换热器性能变化趋势,结合换热网络的性能模拟模型,进一步获得换热网络的性能变化趋势,从而从换热网络整体性能变化的角度来制定清洗方案。研究表明,对收集到的原油换热器运行数据,建立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通过对原油精馏装置换热网络的案例分析,当HE1、HE2和HE5三台换热器同时发生性能衰退时,换热网络年度公用工程能耗费用将增加12.1%。与传统基于单台换热器性能衰退情况制定的清洗方案相比,从换热网络整体性能衰退角度制定的清洗方案,年度额外公用工程费用减少13.1%,损失费用减少14.1%,年度总费用减少13.8%,而清洗次数仅增加3台次。
    • 苏晓龙; 黄东兴; 赖旭斌
    • 摘要: 某公司轻质凝析油加工装置中,稳定塔底加热蒸汽经疏水器返回至软化水系统。该系统在实际运行中发现稳定塔进料温度未能达到预期目标值,同时由于部分加热蒸汽乏汽余热偏大,导致软化水温度上升,锅炉上水泵容易抽空,存在安全隐患。通过利用装置现有闲置换热器,对稳定系统进行换热网络优化调整,现对优化效果进行分析总结。
    • 黄茂生
    • 摘要: 常减压蒸馏作为原油加工的第一道工艺,服务于全厂加工流程,其装置用能约占炼厂能耗的五分之一,对企业炼油综合能耗有重要的影响。应用Aspen HYSYS软件模拟某企业的常减压装置,利用夹点技术进行用能分析,通过中段取热方式调整和换热网络优化,使换热终温提高5°C以上;并结合全厂生产流程,优化调整常压塔进料过汽化率,使加热炉负荷降低6.58%,有效降低了装置能耗。
    • 秦玉建; 周梓桐; 闫忠玉; 苏昊; 沈愉; 李奇新
    • 摘要: 针对某炼油厂13.0 Mt/a常减压蒸馏装置能耗高的问题,结合实际运行工况,重点围绕如何降低燃料和1.0 MPa蒸汽消耗,实施了减二线至产品储罐区的流程改造,用燃料气替代产品储罐氮封的技措,以及Robust-IPC全流程智控技术应用的节能综合优化措施。结果表明:技改后,装置常压炉、减压炉的含氧体积分数均降至1.8%,热效率分别提高了0.12,0.14个百分点;燃料气中含N2体积分数月平均降幅4.9个百分点,燃料气热值提高了3443.02 J/g;换热网络的换热终温提高了3.59°C,节约燃料消耗330.5 kg/h;稳控了减压塔残压,使1.0 MPa蒸汽能耗(以标准油计,下同)月平均降低了0.128 kg/t;装置综合能耗由8.550 kg/t降至7.750 kg/t,降幅为9.36%。
    • 常鑫
    • 摘要: 针对某石化企业70×10^(4) t/a汽油加氢装置,采用夹点技术对汽油加氢装置的换热网络进行分析与节能优化,实现装置内高品质热源的梯级利用,消除了违背夹点规则的不合理传热现象。以最小传热温差18°C确定换热网络能量目标,该装置现最小传热温差为50°C,现热公用工程能耗3.48×10^(7) kJ/h,冷公用工程能耗5.24×10^(7) kJ/h;优化后所需最小热公用工程能耗2.52×10^(7) kJ/h,最小冷公用工程能耗4.3×10^(7) kJ/h;具有热公用工程节能潜力为27.6%,冷公用工程节能潜力为17.9%。优化改造后可节约热公用工程27.3%,冷公用工程17.6%。该优化方案的总投资94.6万元,经济效益为594.3万元/a,投资回收期为2个月。
    • 陈诗瑶; 申峻; 王玉高; 刘刚; 牛艳霞; 盛清涛
    • 摘要: 苯、甲苯、二甲苯作为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目前主要来源于石油裂解,而我国富煤少油,同时煤基甲醇产能过剩,因此需积极发展煤基甲醇制芳烃(MTA)生产工艺,对石油制芳烃进行补充,同时在“双碳”背景下,加强节能减排。MTA工艺流程主要分为4部分,即甲醇芳构化单元、芳烃-非芳烃分离单元、芳烃分离单元和非芳烃分离单元。根据不同物质及操作条件对MTA各单元选取了不同物性方法,分别为PRMHV2、UNIFAC、SRK、PENG-NOB,并修正其反应动力学参数,使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在此基础上,利用Aspen Plus对MTA工艺进行全流程模拟,通过灵敏度分析,优化了反应器、萃取精馏塔、甲苯提纯精馏塔的操作条件,最后采用变压精馏、完全热耦合精馏方法完成节能改造,并利用Aspen Energy Analyzer对工艺流程进行换热网络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得到的反应器最佳反应条件为470°C,催化剂用量为7000 kg,萃取精馏塔的最佳萃取剂用量为10000 kg/h,甲苯提纯精馏塔的塔板数量为59,进料位置为29,回流比为3。节能改造后,变压精馏节约能耗43%,CO_(2)排放量降低227.3 kg/h;完全热耦合精馏节约能耗56.26%,CO_(2)排放量降低185.5 kg/h。经换热网络优化,MTA工艺节约能耗52.82%,即36.34 MW,减少CO_(2)排放量64.40%,即6282 kg/h。最终主产物的模拟结果为:纯度97.89%的苯产量397.28 kg/h,纯度99.99%的甲苯产量2772.81 kg/h,纯度99.99%的二甲苯产量5486.49 kg/h。利用化工流程模拟软件对MTA工艺进行操作条件优化及节能改造,为实现MTA工艺工业化提供了参考意义,同时符合我国节能减排要求。
    • 段文婷; 任思月; 冯霄; 王彧斐
    • 摘要: 调整精馏塔的操作条件是节省塔能耗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在对已有装置进行用能优化时,需同时考虑精馏塔操作条件对塔能耗和换热网络能耗的影响。基于装置所有流股的冷热复合曲线,针对跨夹点的精馏塔,同时考虑了精馏塔的再沸、冷凝以及过程流股,分析了塔压变化对装置公用工程消耗的影响,并对某连续重整装置汽提塔进行了案例分析。结果显示,塔压降低可使冷凝器能耗增加,再沸器能耗减小,而对于塔顶塔底出装置流股,塔压降低可节省冷却公用工程但增加加热公用工程。装置总体的节能效果为塔顶冷凝器、塔底再沸器和塔顶塔底出装置流股节能效果的综合作用。对某连续重整装置汽提塔分析表明,塔压降低200.0 kPa时,其加热公用工程用量将减少577.5 kW。
    • 刘薇薇; 崔国民; 张璐; 肖媛; 杨其国; 张冠华
    • 摘要: 针对启发式方法优化换热网络在优化后期易陷入局部极值的问题,提出一种阻尼优化方法,即通过引入延缓概率的概念,以一定的概率不接受费用下降的结构,延缓该结构形成固定匹配,避免因连续变量优化过快导致整型变量优化不充分而陷入局部最优。通过探讨不同阶段的优化特点及优化陷入局部极值的成因,进而提出分阶段延缓策略,合理调控延缓条件以及延缓概率的取值,从而提高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最后采用四个不同规模的算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地跳出局部最优解,促进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