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捕集

捕集

捕集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3年内共计5506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化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39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67007篇;相关期刊252种,包括低温与特气、炼油技术与工程、石油炼制与化工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07年全国冶金燃气专业年会等;捕集的相关文献由11319位作者贡献,包括郜时旺、刘练波、邓帅等。

捕集—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39 占比:0.65%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67007 占比:99.35%

总计:67447篇

捕集—发文趋势图

捕集

-研究学者

  • 郜时旺
  • 刘练波
  • 邓帅
  • 陆诗建
  • 牛红伟
  • 郭东方
  • 王金意
  • 许世森
  • 李清方
  • 毛松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肖筱瑜; 谷娟平; 梁文寿; 余谦; 唐名富
    • 摘要: 总结了CO_(2)捕集、封存与利用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应用状况。到2020年统计截止时,全球投运的CCS设施每年可捕集和封存约3844万吨CO_(2),预计在2030前投运的在建、拟建CCS设施每年可捕集和封存约7491万吨CO_(2)。目前全球CCS设施的产能主要集中在美国(55.0%)。CCS设施主要用于天然气、制氢、发电和化工生产行业。CCS设施的CO_(2)的捕集类型主要是工业分离、燃烧后捕集和富氧燃烧捕集,CO_(2)的封存类型主要是EOR和专用地质封存。
    • 张金池; 张邦胜; 张帆; 刘贵清; 王芳; 解雪
    • 摘要: 随着我国对企业环境保护的要求不断趋严,废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的资源化回收、无害化处置势在必行。本文综述了废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火法回收的几种工艺,包括铁捕集、铜捕集、铅捕集、锍捕集、铋捕集等金属捕集法以及氯化挥发法和协同捕集法,剖析和对比了各种工艺的优缺点。基于现有工艺存在能耗高、回收周期长、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开发低成本、短流程、高铂族金属回收率的绿色处置工艺,是废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回收工艺的研究方向。
    • 刘志刚
    • 摘要: 目的在全球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以及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战略目标指导下,有针对性地研究适用于不同工况的CO_(2)捕集技术成为极其重要的研究趋势。方法结合碳捕集领域最新发展动态,针对燃烧过程中CO_(2)的排放,对比了吸收法、吸附法、深冷分离、膜吸收法、超重力法等技术的优缺点以及应用动态,分析总结了CO_(2)捕集技术的发展趋势。结果阐明了几种CO_(2)燃烧后捕集技术的技术特点。明晰了当前吸收法中吸收剂的选择是核心,反应器与操作条件的优化是重点。对于吸附法,面向大规模工业应用,开发选择性高、吸附容量高、解吸能力强、价格便宜的吸附剂是关键。而对于膜技术,其特点是操作简便、灵活,但提高膜的性能依然是需要持续进行的研究。总体而言,阐明了几种捕集技术的特点、应用潜力和研究方向。结论尽管当前已经有较多CO_(2)吸收与分离技术得到广泛的研究与应用,但在具体应用中仍存在诸多问题,针对CO_(2)吸收与分离的新材料、新溶剂的研究仍是碳捕集领域研究的前沿与热点课题。从碳捕集技术层面出发,今后的发展趋势很可能是两种或两种以上技术串联使用,以满足更多工况条件下的脱碳需求。
    • 柯月亮
    • 摘要: 2019年全球碳排放330亿吨,中国能源碳排放高达100亿吨。双碳目标下,如何实施降碳将是每个中国企业必需要思考的问题。炼化企业属于CO_(2)排放重点企业,降碳过程面临CO_(2)捕集难及利用难的双重难题。本文根据炼化企业CO_(2)排放情况,针对其高浓度CO_(2)尾气,优选低温中压液化分离技术实施CO_(2)捕集。结合山东半岛油井CO_(2)驱油需求,探索CO_(2)大规模驱油的应用。
    • 黄钟斌
    • 摘要: 氨基酸盐溶液用作CO_(2)化学吸收剂具有饱和蒸气压极低、抗氧化强、原料易得、环境友好等优点。考察了丙氨酸钾作为吸收剂的溶解度、抗氧化能力以及对CO_(2)的吸收能力等,并进一步对2种丙氨酸钾吸收剂体系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吸收剂“2.0丙氨酸钾+0.52-氨基-2-甲基-1-丙醇+0.1柠檬酸”的CO_(2)捕集能力达到19.6 L/L,较2.5 mol/L的丙氨酸钾溶液提高17.4%,较2.5 mol/L的乙醇胺溶液提高12.0%,既保证了饱和吸收能力,又同时具有较好的再生能力,达到了最优的CO_(2)捕集效果。
    • 张腾; 张善辉; 姜学利; 王志贺; 张浩; 曲坤
    • 摘要: 氨络渣是银阳极泥在回收贵金属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富含铂钯的中间物料,是有色冶炼行业提取铂族金属重要的二次资源。针对氨络渣的处理研究提出采用焦炭作为还原剂、PbO作为捕集剂,在造渣剂的辅助作用下,于高温条件下对氨络渣中的铂族元素实现高效富集。重点考察PbO配比、还原剂配比、碱度、还原温度以及还原时间对氨络渣中铂族元素捕集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PbO质量比为9%、还原剂质量比为8%、碱度为1、还原时间5h、还原温度1450°C条件下,氨络渣中铂族金属钯、铂的富集率分别能达到99.08%、98.25%。
    • 张帅
    • 摘要: 随着人类对化石燃料使用的依赖,大气CO_(2)含量持续上升,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已严重影响人类正常的生产与生活。采用CO_(2)捕集封存技术(Carbon Dioxide Capture and Storage,CCS)可以有效的分离出排放源中的CO_(2)气体,并将其输送到封存地点进行封存,这是目前可以有效大规模减少大气CO_(2)含量的技术措施之一。本文通过对CCS技术捕集、运输、封存3个环节的技术方法比较,归纳出各种方法的优缺点。结合目前CO_(2)的主要排放源与主要封存地点现场情况,选择合理方法构建出燃煤电厂与煤矿之间的CCS系统,更方便快捷的实现CO_(2)捕集封对于更具体的了解CO_(2)捕集封存具有指导意义,为降低大气CO_(2)含量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 黄修淞; 王淑娟; 许俊杰
    • 摘要: CO_(2)捕集可以有效地缓解目前全球的温室效应,而CO_(2)电化学还原利用则被认为是将电力储存在化工品中的关键手段.可是作为碳循环周期中紧密连接的上下游环节,二者的研究大部分都是相互独立的.如果将它们整合为CO_(2)捕集利用集成系统(ICCU),整个碳循环的能量效率和经济效益将会得到明显的提升.本文在简要陈述CO_(2)捕集和电化学还原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目前CO_(2)捕集利用集成系统研究的进展,分析了集成系统可能存在的反应机理和能量路径,详细论述了在电极和电解质设计方面所取得的成果.除此之外,相关的技术经济分析和生命周期评估也表明,集成系统具有较高的能量利用率和较少的碳足迹.本文最后总结了目前CO_(2)捕集和电化学还原利用集成系统所存在的机遇和挑战.
    • 张晨鼎; 张向宁
    • 摘要: 长期以来,美国西尔斯谷矿物公司以一乙醇胺捕集烟气中CO2用于制碱.为解决一乙醇胺降解物积累对生产的影响,与HTC公司合作研究开发"Delta再生技术",以真空蒸馏方法分离脱除降解物杂质,运行稳定,效果良好.
    • 曹杰
    • 摘要: 轻烃蒸汽转化+PSA净化工艺制氢是目前炼油厂氢气的主要来源。PSA尾气中CO_(2)体积分数为48.56%。羟乙基乙二胺(AEEA)具有较强的碱性,对CO_(2)有很好的捕集性,经AEEA吸收后的PSA尾气中CO_(2)体积分数为0.05%,CO_(2)捕集率高达99.90%,年减少CO_(2)排放量6.51万t。捕集CO_(2)后的PSA尾气继续进制氢转化炉燃烧,可以提高转化炉热效率0.9%。与焦炉气相比,该尾气是优质制氢原料,建议进制氢原料缓冲罐作制氢原料,可节约外购天然气成本约2446万元/年。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