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振实密度

振实密度

振实密度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369篇,主要集中在电工技术、化学工业、化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3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122464篇;相关期刊90种,包括材料导报、功能材料、中国粉体工业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2010中国材料研讨会、2009全国粉末冶金学术会议、第28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等;振实密度的相关文献由978位作者贡献,包括李新海、彭文杰、王志兴等。

振实密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3 占比:0.11%

会议论文>

论文:10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22464 占比:99.88%

总计:122607篇

振实密度—发文趋势图

振实密度

-研究学者

  • 李新海
  • 彭文杰
  • 王志兴
  • 郭华军
  • 刘勇刚
  • 叶江海
  • 梁逵
  • 胡启阳
  • 丁文
  • 关成善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向果; 姚国佳; 马勇; 马振兴
    • 摘要: 以硝酸银为银源,抗坏血酸为还原剂,采用超声辅助液相还原法制备微米级银粉颗粒,研究了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阿拉伯树胶(AG)复合表面活性剂的质量配比和添加量对银粉特性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激光粒度仪以及振实密度计对银粉的形貌、物相、粒度和振实密度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PVP与AG的复合物对改善银粉的分散性和形貌效果显著,通过调节两者的质量配比和用量,可实现对银粉形貌、粒度和振实密度的调控;当m(PVP)/m(AG)=2,添加量为8%(硝酸银的质量)时,在超声辅助下,可制备出分散性优异、结晶性良好、形貌均匀、振实密度为4.21 g/cm^(3)、平均粒径在1.23μm的球形银粉,可满足实际应用要求。
    • 唐攀; 胡俊; 郑江峰
    • 摘要: 本文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Ni_(0.5)Co_(0.2)Mn_(0.3)(OH)_(2),通过改变反应过程中的固含量,研究了反应工艺对三元前驱体微观和物性指标的影响,从而提出了一种优化的工艺,制备出高球形度、高振实的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结果表明,在反应固含量工艺参数为150~180 g/L时,制备出了产品形貌、振实、比表面积、钠、硫指标较好的Ni_(0.5)Co_(0.2)Mn_(0.3)(OH)_(2)三元前驱体。
    • 金罕; 刘晓建
    • 摘要: 结合上海LNG储罐扩建工程珍珠岩填充施工的实例,简要叙述了珍珠岩原料的特性、膨胀机理、性质参数、填充及振实相关工艺流程,并对填充作业与振实作业两种方式进行了探讨。虽然珍珠岩填充施工已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工艺,但在膨胀炉炉型选择、振实密度计算及后续沉降观测上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 屈新鑫; 王来兵; 杨志先; 熊雅玲; 张夏; 陆凯凯; 杭云
    • 摘要: 采用液相还原法,以硝酸银为原料,抗坏血酸为还原剂,阿拉伯树胶为分散剂,运用Minitab软件中的山口实验设计和一般线性模型分析探究了反应温度、硝酸银溶液滴加时间和pH三因素对银粉振实密度的影响;并对最佳参数组合所得的样品进行气流粉碎处理,对比了气流粉碎前后银粉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三因子中,硝酸银滴加时间对银粉振实密度影响显著,其余两因子为非显著因子,最佳参数组合为反应温度35°C,滴加时间90 min,pH=1,最佳条件下制备的银粉振实密度为4.90 g/cm^(3)。对该条件下的样品进行气流粉碎处理后测试分析,发现样品粒度分布减小,表面形貌比粉碎前光滑圆润,XRD半高宽变大,晶粒尺寸变小,振实密度增加到5.42 g/cm^(3),说明气流粉碎处理可改善银粉品质。
    • 刘苏宁; 李诺; 丁剑; 李勇; 孙宁磊
    • 摘要: 三元材料前驱体的物理性质受到氢氧化物沉淀反应过程中各工艺参数的影响,包括氨水浓度、反应温度、反应过程pH值、反应时间、搅拌速度等。本文在传统氢氧化物共沉淀法制备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的工艺基础上创新性地采用了晶种模板法,并对共沉淀反应的较佳工艺参数进行了分析,得到如下结论:采用一次沉淀法获得的共沉淀反应最佳工艺参数为反应温度50°C、反应时间7 h、体系pH值11.0、搅拌速度1 100 r/min、碱浓度170 g/L;以晶种模板法制备的三元材料前驱体振实密度可以超过2.1 g/cm^(4),D50范围为3~6μm,比目前市售产品的颗粒更加均匀,更趋于球型,比表面积更小,更适于制备单晶三元正极材料。
    • 王伟; 沈迪军; 刘仲刚; 李运勇
    • 摘要: 石墨由于价格低廉、电压平台稳定以及质量比容量高[372(mA·h)/g]等优势,在锂离子电池领域已被广泛应用,但其存在振实密度较低和循环稳定性较差等不足。利用石墨和氧化石墨烯进行水热反应获得水凝胶,通过石墨烯的毛细收缩和静电自组装原理,获得具有致密结构的石墨烯包封石墨复合块体(石墨@石墨烯),使粉末石墨的振实密度从1.2 g/cm^(3)提高到1.7 g/cm^(3)。与石墨相比,石墨烯构筑的致密三维导电网络结构具有更优异的电化学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在0.01~2.00 V测试电压区间,石墨在0.5 A/g倍率下,经过100圈循环后放电比容量仅保持在227.4(mA·h)/g,容量保持率仅为64.1%;而石墨@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容量保持在353.9(mA·h)/g,维持了98%的高容量保持率。证明石墨烯包封石墨可以有效提高石墨的振实密度以及长循环稳定性。
    • 徐伟; 夏捷; 张克军; 胡斌; 柏德鸿; 贺凯; 袁铁锤; 李瑞迪
    • 摘要: 以CoCl2和4种工业常用沉淀剂NaHCO_(3)、Na_(2)CO_(3)、NH_(4)HCO_(3)和(NH_(4))_(2)CO_(3)为原料,湿法制备碱式碳酸钴粉末,用激光粒度仪、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振实密度仪等,研究溶液pH值和NH_(3)浓度对碱式碳酸钴粉末粒径、微观形貌和晶体结构与密度的影响,并进行Co(Ⅱ)-NH_(3)-CO_(3)^(2)--H_(2)O体系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溶液pH值和NH_(3)浓度可对钴离子的络合、沉淀行为产生影响。基于络合沉淀过程,用NH_(4)HCO_(3)和(NH_(4))_(2)CO_(3)沉淀剂制备的碱式碳酸钴粉末振实密度较高。基于同时平衡和质量守恒原理,绘制不同溶液组成下lg[Co]_(total)对pH的热力学图,进一步研究溶液pH值对沉淀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pH为6~8时,钴离子的沉淀率均达到90%以上。在Na_(2)CO_(3)和NaHCO_(3)为沉淀剂的反应体系中,瞬态下游离Co^(2+)占主导地位,接触沉淀剂后快速沉淀,形成松散的絮凝碱式碳酸钴粉末;而在(NH_(4))_(2)CO_(3)和NH_(4)HCO_(3)两种沉淀剂体系中,Co^(2+)与氨配位,Co^(2+)的沉淀过程伴随着从多配位Co(NH_(3))n ^(2+)(n=1,2,…,6)中释放Co^(2+)而缓慢进行,从而形成致密的碱式碳酸钴粉末。
    • 张彩霞
    • 摘要: 选取不同物理指标(如吸油值、粒度、比表面积、振实密度)的人造石墨,采用锂离子电池常规湿法和干法配料工艺配制浆料,并涂布干燥得到负极片。然后对浆料和负极片进行粘度、细度、过筛时间、流变、压实密度、反弹等加工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吸油值越大,粒度分布越广,比表面积越大,振实密度越小,浆料的流变性能越差;湿法配料工艺更容易获得分散网络稳定的浆料,干法配料工艺制得的合格浆料过筛时间短,但在高剪切力下会破坏浆料的分散网络,引起浆料沉降。该研究成果对人造石墨类材料的制造工艺改善和锂离子电池制造过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刘佳禄; 王德龙; 江海涵
    • 摘要: 该文主要研究了银粉振实密度对汽车后视镜用快干银浆的关键性能影响,通过大量对银粉振实密度的筛选和分析表征,自制了快干性能优异、低成本的汽车后视镜用银浆。通过将银粉的粒径控制在同一范围内来调整银粉的振实密度,从而发挥改变银片粉厚度的作用。研究不同振实密度的银粉制成的银浆的黏度、电阻、遮蔽性、附着力等表征情况发现,控制银粉的振实密度可以改善银浆的黏度、快干电阻性能、遮蔽性、附着力等关键性能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当银粉振实密度控制在3.39g/mL时,银浆的各方面性能综合情况达到最佳。
    • 甘永兰; 李玉婷; 莫燕娇; 张帆; 杨雄强
    • 摘要: 以硫酸锰和碳酸氢铵为原材料,通过控制锰浓度、加料速度和反应温度,制得高密度碳酸锰.高密度碳酸锰经焙烧后得到粗品二氧化锰,粗品二氧化锰通过控制高锰酸钾的浓度、反应时间、固液比得到重质二氧化锰.结果表明:在锰浓度为80 g/L,加料速度为66 mL/min,反应温度为40°C的最优条件下,制得的高密度碳酸锰振实密度为2.15 kg/L.粗品二氧化锰在高锰酸钾浓度为60 g/L,反应时间为4 h,固液比为1:4的最优工艺条件下,制得的重质二氧化锰振实密度为2.32 kg/L.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