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持水能力

持水能力

持水能力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250篇,主要集中在林业、农业基础科学、轻工业、手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7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90678篇;相关期刊131种,包括生态学报、中国水土保持科学、农业工程学报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第十二届青年学术交流会、第四届废物地下处置学术研讨会、2012中国水治理与可持续发展——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等;持水能力的相关文献由886位作者贡献,包括李东伟、李明思、王卫军等。

持水能力—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17 占比:0.24%

会议论文>

论文:12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90678 占比:99.75%

总计:90907篇

持水能力—发文趋势图

持水能力

-研究学者

  • 李东伟
  • 李明思
  • 王卫军
  • 谢中意
  • 陈文娟
  • 韩寒
  • 冯浩
  • 包建强
  • 吕刚
  • 周岭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解蕙铭
    • 摘要: 羊奶以其营养价值丰富且易于被人体消化吸收的优点被视为“乳中精品”。羊奶不仅营养价值高,还具有多种生理功能。酸羊奶是羊奶通过特殊的工艺和制作过程经发酵后产生的兼具羊奶优点和自身特性的乳制品。目前我国市面上的酸羊奶基本是采取低温条件下储存,因此存在保质期短、不利于储存和运输的缺点。巴氏杀菌是一种利用病原菌不耐热的特点,用适宜的温度杀灭原料中致病菌且不影响原料特性的方法。巴氏杀菌酸羊奶是将发酵完成的酸羊奶再次经过巴氏杀菌,将其中的活性乳酸菌及发酵过程中混入的其他致病菌杀灭,从而达到延长保质期的一种处理方法。在巴氏杀菌技术处理过程中,羊奶自身含有的营养物质较少被破坏,同时赋予了酸羊奶独特的风味。因此,巴氏杀菌技术既保证了羊奶的安全,延长了保质期,又不影响其营养价值,且口感独特,被广大消费者所喜爱。但是,我国巴氏杀菌处理酸羊奶的技术尚不成熟,由于酸羊奶加工稳定性差,易出现杀菌后持水能力下降、乳清析出等问题,影响酸羊奶的品质和口感,且巴氏杀菌易受温度、发酵pH值和时间的影响。从酸羊奶的营养价值出发,分析不同巴氏杀菌条件对酸羊奶品质的影响,旨在为后期巴氏杀菌技术处理酸羊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 李鹏; 杨章旗; 颜培栋; 吴东山
    • 摘要: 【目的】为探明马尾松和红锥混交林水土流失、水源涵养和土壤养分变化特征,选择出适宜红水河小流域马尾松红锥混交模式,为红水河小流域混交林的营造及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红水河小流域马尾松红锥不同混交比例4∶1(M4H1)、6∶1(M6H1)、9∶1(M9H1)及马尾松纯林对照(10∶0,M10)为研究对象,基于2018年和2019年连续两年水土流失、持水特性和土壤养分观测数据,运用因子分析和隶属度函数综合评价不同混交比例马尾松和红锥人工林保水、保土和保肥能力。【结果】2018和2019年连续两年不同混交比例林地水土流失、持水特性和土壤养分含量均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其中,径流量和径流泥沙量随混交比例的增加呈“V”形变化,均在M9H1时最低;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有效持水量和渗透性均在M9H1时最大,且随着时间的增加而有所提高;而土壤养分含量在不同混交密度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其中M6H1林地土壤pH值、有机质和阳离子交换量的含量最大,M9H1中全氮和全磷的含量最大,M4H1中全钾的含量最大,而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则在M4H1中最小,显著低于M6H1和M10密度类型。林地的径流量和径流泥沙量与土壤养分含量和持水特性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因子分析将20个单项指标转换成4个综合指标,隶属函数法计算不同混交比例林地的综合保水、保土和保肥能力以M9H1密度类型最大,其次是M6H1密度类型。【结论】在对森林综合能力评价的过程中,不应该仅考虑单一方面的影响,而应综合考虑林分的水土流失、涵养水源和土壤养分的综合功能,建议在马尾松和红锥混交林的同龄林种植过程中以9∶1的混交比例较为合适,其次为6∶1的混交比例,而应避免大面积营造马尾松纯林。
    • 张轶超; 乌艺恒; 周梅; 舒洋; 赵鹏武; 向昌林; 周立文
    • 摘要: [目的]在暖干化气候变化导致干旱胁迫带来大量树木死亡的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选择典型林分,研究其枯落物层蓄积量和水文功能。[方法]选取山杨(Populus davidiana Dode)纯林与白桦(Betula platyphylla Suk.)纯林2种林分,各设立9块典型样地,测定枯落物现存量,并采用室内浸泡法测定其枯落物层持水能力,探究2种林分的枯落物层水文效应。[结果]研究表明:(1)在相同郁闭度条件下,山杨纯林的枯落物总储量为12.41 t·hm^(-2),稍高于白桦纯林的10.97 t·hm^(-2)。(2)山杨纯林、白桦纯林的枯落物层的最大持水量为26.85、26.77 t·hm^(-2),有效拦蓄量为11.96、11.07 t·hm^(-2),二者相近。(3)枯落物的动态持水量与浸水时间呈对数函数关系,吸水速率与浸水时间呈幂函数关系。[结论]内蒙古大兴安岭南段山杨纯林的枯落物储量稍大于白桦纯林,但二者的枯落物层持水能力相近。
    • 曹磊齐; 翟亚明; 朱成立; 黄明逸; 张帆; 徐雨琳
    • 摘要: 【目的】提高水氮亏缺下夏玉米籽粒产量并促进水氮耦合效应,实现夏玉米节水增产。【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定4个生物炭施用水平(0、5、10、15t/hm^(2),分别记为C0、C1、C2、C3)、2种灌溉方式(正常灌溉I1、亏缺灌溉I2)和2个施氮水平(常规施氮N1、亏缺施氮N2),正常、亏缺灌溉灌水量分别为100%和50%作物需水量,常规、亏缺施氮量分别为200 kg/hm^(2)和100 kg/hm^(2),探究了不同水氮条件下生物炭对砂壤土持水保肥效果以及夏玉米水氮耦合效应的影响。【结果】添加5 t/hm^(2)和10 t/hm^(2)生物炭处理明显提高了土壤总孔隙度和持水能力,并减少了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的淋洗,10 t/hm^(2)下效果最佳。同时,5 t/hm^(2)和10 t/hm^(2)生物炭可促进夏玉米根系生长,提高籽粒产量及水氮利用效率,在10 t/hm^(2)下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氮素偏生产力显著增加(P<0.05),较未施炭组分别增加了6.74%~13.12%、9.84%~19.48%和6.74%~13.12%。然而,生物炭添加至15t/hm^(2)时增益效果有所下降。在10 t/hm^(2)生物炭下,I1N2处理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显著提高(P<0.05),相比C0,I1N1处理产量增加了13.12%,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16.93%,I2N2处理产量和氮素偏生产力与C0下I1N2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且I2N2处理产量显著提高(P<0.05),较C0处理增产12.84%,相比C0,I1N1处理仅减产5.60%。【结论】10 t/hm^(2)生物炭能够在水氮亏缺下有效地提高水氮利用效率,进而达到保产增效目的,且10t/hm^(2)生物炭与水分充足减氮50%处理的增产效果最好,可作为夏玉米生产中节水节肥的有效途径。
    • 王锦楠; 徐辉
    • 摘要: 利用建筑垃圾构筑毛细阻滞型覆盖层有利于解决建筑垃圾出路难题和覆盖层土料来源问题;对湿润气候区的毛细阻滞型覆盖层性能进行综合评价,有利于规范湿润区毛细阻滞型覆盖层的应用,因此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价值.建立了以持水性、防渗性和抗滑性为指标的毛细阻滞型覆盖层综合性能评价体系,即当存储量(包括蒸发量)大于降雨入渗量的61.00%,渗漏比小于30.00 mm/当地年降雨入渗量,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大于1.35时,覆盖层综合性能良好.构建了以再生细骨料为持水层和营养植被层填料、再生粗骨料为排水层填料、固化泥饼为防渗层填料的毛细阻滞型覆盖层模型,通过Geo-studio软件分析了该毛细阻滞型覆盖层的持水能力、防渗性能、抗滑稳定性.结果表明:持水层存储量随持水层厚度增加而逐渐增大,防渗层渗漏量随持水层厚度增加和坡度变陡而逐渐减小,边坡稳定安全系数随坡度变陡和雨强增大而逐渐减小.因此,利用上述土料填筑的毛细阻滞型土质覆盖层应用于湿润气候区是可行的,建议持水层厚度不小于0.90 m,坡度不大于1∶2.
    • 林松; 张崑; 蒋仲龙; 郑得利; 吴家森; 刘海英
    • 摘要: 为掌握永嘉县四海山林场不同森林枯落物和土壤的持水能力,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浸泡法,对该林场4种主要森林类型的枯落物及林下土壤持水性进行了研究,并对林地水源涵养功能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森林枯落物总储量大小为马尾松林>柳杉林>针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枯落物有效拦蓄量大小表现为柳杉林>马尾松林>针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柳杉林和针阔混交林0~10 cm土层土壤非毛管孔隙度、非毛管持水量显著高于马尾松林和针叶混交林;森林水源涵养能力大小表现为针阔混交林>柳杉林>针叶混交林>马尾松林;四海山林场林地水源涵养总量为7530343.4 t,经济价值量为6174.8万元.
    • 张缓; 穆兴民; 高鹏
    • 摘要: 枯落物具有重要的水源涵养和拦蓄径流的功能,研究不同立地条件对枯落物蓄积量及水文功能的影响对于评价黄土高原生态恢复过程中枯落物的水土保持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选择黄土高原典型植被带为调查样点,以不同立地条件下草本群落枯落物为研究对象,对枯落物的蓄积量及水文特征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植被带枯落物蓄积量表现为森林带(154.25~392.95 g/m^(2))>森林草原带(151.27~287.58 g/m^(2))>草原带(109.24~174.81 g/m^(2)),枯落物蓄积量总体表现为阴坡>阳坡,沟坡>梁坡;(2)不同立地条件下枯落物自然含水率、最大持水量、最大吸湿比均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森林带、森林草原带、草原带枯落物自然含水率的变化趋势分别为28%~54.5%,26.8%~41%和20.7%~31.3%,最大持水量分别为自身的3.26~3.64,2.94~3.2,1.63~1.92倍,最大吸湿比分别为3.26~3.64,2.94~3.21,2.63~2.92。(3)不同立地条件下枯落物持水量和浸水时间存在显著对数函数关系(R2>0.91),吸水速率和浸泡时间存在幂函数关系(R2>0.99);(4)枯落物有效拦蓄量表现为森林带(219.86~787.09 g/m^(2))>森林草原带(188.15~437.7 g/m^(2))>草原带(99.89~181.22 g/m^(2)),表明森林带对径流拦蓄的贡献率最大,其次为森林草原带和草原带。立地条件对枯落物蓄积量和持水性能影响显著,研究结果可为科学评价黄土高原生态恢复过程中枯落物水土保持效益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侯佳茗
    • 摘要: 为分析太行山低山丘陵花岗片麻岩区典型林地的土壤持水能力,选取刺槐、油松x侧柏、核桃3种典型林地土壤进行土壤物理性质及其持水能力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容重、孔隙度、饱和蓄水量在3种典型林地之间存在差异.土壤容重变化在1.36~1.47g/cm3之间,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核桃林土壤容重最小,总孔隙度最大,饱和蓄水量、毛管蓄水量最大,油松x侧柏混交林土壤容重最大,总孔隙度最小,饱和蓄水量、毛管蓄水量最小.总体发现,核桃林土壤持水能力较强,刺槐林次之,油松x侧柏混交林土壤持水能力较弱.
    • 王芝慧; 黎静妤; 白义; 李飞; 侯建峰; 蒋雨芮; 李旭清; 郑冰倩; 杨万勤
    • 摘要: 木质残体及其附生苔藓是森林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在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育、碳和养分循环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然而,有关亚高山森林木质残体及其附生苔藓的水源涵养功能研究尚未见报道.因此,以川西亚高山针叶林区紫果云杉原始林、岷江冷杉原始林、方枝柏原始林等8种典型森林类型为研究对象,调查研究了木质残体及其附生苔藓持水能力随林型、腐烂等级和径级的变化特征.结果 表明:(1)亚高山针叶林木质残体饱和储水量在林型之间变化显著.其中,紫果云杉原始林具有最大的饱和储水量(22.06 mm),柳树次生林木质残体饱和储水量最小(4.55 mm),但林型之间木质残体饱和持水率的差异不显著.(2)不同林型的附生苔藓持水能力具有显著差异.其中,紫果云杉原始林木质残体附生苔藓饱和储水量最高(7.01 mm),方枝柏原始林最低(0.21 mm).(3)腐烂等级显著影响木质残体饱和储水量,Ⅳ腐烂等级的饱和储水量较高(3.77 mm),Ⅱ腐烂等级较低(0.75 mm);木质残体饱和持水率和附生苔藓饱和储水量与腐解程度显著正相关,均符合Q(Q')=ex2 +fx+g的函数关系式.(4)木质残体和附生苔藓的饱和储水量均随径级增大而升高,大径级(D5)的饱和储水量占比分别超过60%和40%.可见,林型和木质残体腐解程度及径级大小是决定亚高山针叶林区木质残体及其附生苔藓持水性能的关键因子,特别是附生苔藓对于提高亚高山针叶林水源涵养具有重要作用.
    • 刘小粉; 刘春增; 贾萌萌; 潘兹亮
    • 摘要: 为明确不同紫云英翻压量对土壤物理特性和水稻产量的影响,研究设置不施肥(CK)、仅施化肥(F100%)、60%化肥分别与15000、22500、30000、37500 kg/hm2紫云英配施(依次为F60%+GM1、F60%+GM2、F60%+GM3、F60%+GM4)6个长期定位试验处理,研究土壤持水供水能力、容重、孔隙度、团聚性、土壤养分、水稻产量等的变化情况及其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与CK相比,60%化肥配施不同量紫云英使土壤容重降低9.8%~15.6%,F100%处理无变化;总孔隙度与容重相反,有效孔隙占比变化趋势为:CK≤F100%、F60%+GM4、F60%+GM3、F60%+GM2≤F60%+GM1;持水供水能力表现为F60%+GM1、F60%+GM3≥F60%+GM4、F60%+GM2≥F100%≥CK;团聚体含量和稳定性在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但施紫云英处理均显著提高大团聚有机碳含量.(2)与CK相比,5个施肥处理均显著提高水稻产量,但相互间无显著差异.(3)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持水能力与容重、孔隙度、有效孔隙比例、土壤有机碳、大团聚体有机碳、速效氮均显著相关;水稻产量不仅与以上土壤理化特性显著相关,标准回归系数进一步表明,影响水稻产量的因素排序为:速效磷>土壤有机碳>速效氮>容重>有效孔隙比例.综上所述,单施化肥对于土壤物理特性影响没有化肥-紫云英配施效果好,化肥施用量为60%时,紫云英施用量并非越高越好,用量为15000~30000 kg/hm2时综合效果最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