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持水性能

持水性能

持水性能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128篇,主要集中在林业、农业基础科学、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4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287870篇;相关期刊74种,包括土壤学报、中国水土保持科学、农业机械学报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第十三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2012年全国桉树会议论坛暨中澳合作东门项目30周年成果展示会等;持水性能的相关文献由490位作者贡献,包括杜阿朋、赵知渊、Du Apeng等。

持水性能—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4 占比:0.04%

会议论文>

论文:9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87870 占比:99.96%

总计:287993篇

持水性能—发文趋势图

持水性能

-研究学者

  • 杜阿朋
  • 赵知渊
  • Du Apeng
  • Zhao Zhiyuan
  • 吴志华
  • 杨吉华
  • 王志超
  • 黄选瑞
  • Wang zhichao
  • Wu Zhihua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邓慧华
    • 摘要: [目的]研究禾草内生真菌共生体对土壤性状的影响。[方法]通过测定受内生真菌侵染和不带菌宽叶雀稗的根际土壤容重、孔隙度和含水量,分析内生真菌侵染对宿主宽叶雀稗土壤通气持水性能的影响。[结果]相较于篮状菌属(Talaromyces pinophilus)和小皮伞属(Marasmius)内生真菌,新棘壳孢属(Neopyrenochaeta telephoni)内生真菌侵染后对宽叶雀稗根际土壤通气持水性能的改良效果更好。但由于试验时间较短,带菌和不带菌宽叶雀稗土壤根际物理性质的差异并不显著。[结论]该研究对理解禾草宿主、内生真菌以及土壤之间的互作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 许英姿; 杨昀和; 黄政棋
    • 摘要: 以广西南宁膨胀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压力板仪试验测定膨胀土SWCC曲线,研究五种不同压实度对膨胀土持水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压实度对膨胀土持水性能的影响在低基质吸力范围内(0 kPa~50 kPa)更明显;当基质吸力范围在0 kPa~50 kPa时,压实度越高,膨胀土持水性能越好;当基质吸力增加至50 kPa以上时,压实度对膨胀土持水性能的影响较小,不再是膨胀土持水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
    • 刘栋; 宾武; 钟胜才; 张玉柱; 江廷荟
    • 摘要: 文章为研究氯化钙对红黏土持水性能的影响,探讨氯化钙作为红黏土路基改良剂的可能性,在红黏土中掺入土体质量分别为5%、10%的氯化钙,进行干化试验。结果表明:在30°C时,氯化钙与水反应的产物主要是CaCl_(2)·6H_(2)O,CaCl_(2)·6H_(2)O溶液具有大于水的比热容,蒸发速率小于纯水,使得氯化钙-红黏土裂隙发育程度弱于红黏土素土,同时使红黏土的持水能力得到提高,提高程度与氯化钙掺加比例呈正相关关系。
    • 彭邦晓; 孙煜镕; 黎建强; 杨关吕; 张建玲
    • 摘要: 为揭示滇中高原典型森林类型枯落物的持水性能,以滇中高原磨盘山华山松林、云南松林、高山栎林、滇油杉林和常绿阔叶林5种典型森林类型枯落物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浸泡试验对不同森林枯落物的持水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 5种典型森林类型枯落物总生物量为26.46~69.83 t/hm^(2),生物量以常绿阔叶林枯落物最大;不同分解层枯落物生物量由大到小表现为,腐殖质层、半分解层、未分解层。(2)常绿阔叶林和滇油杉林不同分解层枯落物平均最大持水率(395.94%,370.89%)和有效拦蓄率(275.91%,266.90%)显著小于其他森林,而常绿阔叶林和云南松林不同分解层枯落物最大持水量(24.82 t/hm^(2),23.33 t/hm^(2))和有效拦蓄量(17.04 t/hm^(2),17.08 t/hm^(2))则显著高于其他森林;5种森林类型枯落物层最大持水量和有效拦蓄量在不同分解层随着分解程度的增加而增加。(3)不同森林类型枯落物失水速率与风干时间呈幂函数关系,其中常绿阔叶林的失水速率最小,持水能力最好。
    • 付远舟
    • 摘要: 为探究微塑料(MPs)对土壤持水性的影响,向土壤中添加聚苯乙烯(PS)、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和聚乳酸(PLA),分别研究当土壤MPs含量为0%、0.05%、1%、2%、7%(土壤干重的百分数)时土壤水动力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添加MPs的土壤最大持水量显著升高(p>0.05),高浓度MPs能使各处理的土壤水分常数有所上升。与空白对照(CK)相比,7%添加量的PP、PS、PVC处理组的土壤最大持水量分别增大2.36个百分点、3.96个百分点、3.29个百分点;土壤毛管持水量分别增大2.35个百分点、3.37个百分点、0.25个百分点;土壤田间持水量分别增大5.74个百分点、6.80个百分点、4.46个百分点。相同浓度下,MPs的种类对土壤水分常数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 李东宾; 李金朝; 叶子豪; 吴家森; 罗国安
    • 摘要: 为了探讨浙江省四明山区不同森林类型对枯落物和土壤持水性能的影响,本文以浙江省宁波市四明山镇同一区域的黄山松林、毛竹林、马褂木林和樱花林为对象,对不同森林类型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的持水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区域内不同森林类型枯落物的储量、最大持水量、有效拦蓄量差异显著,其中樱花林上述指标均最小;4种森林类型枯落物持水过程变化规律一致,持水量与浸水时间呈对数函数关系,吸水速率与浸水时间呈指数函数关系;4种森林类型土壤的容重、总孔隙度、最大持水量等物理性质基本一致,樱花林土壤非毛管孔隙度和非毛管持水量在4种森林类型中均最小,显著低于毛竹林。综上所述,樱花种苗的生产经营显著降低了枯落物的储量和持水能力,其林间表层土壤的持水性能和其他森林类型相比没有显著差异。
    • 王清; 陈阳阳; 吴小康
    • 摘要: 以不同水泥掺量的湖南黏性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土-水特征曲线试验(滤纸法)研究水泥掺量对持水性能的影响。随着水泥掺量的增加,试样的持水性能逐步增强。基于实测水泥土土-水特征曲线数据,利用VG模型和Gardner模型对其进行拟合,比较不同模型的拟合效果。结果表明:水泥掺量在8%~20%范围内,随着水泥掺量的增加,在同等吸力条件下试样对应的含水率越高;与VG模型相比,Gardner模型的拟合结果与实测值更为接近,拟合的效果要优于VG模型。
    • 张惠云; 王立; 杨克彤; 王梅; 张金武
    • 摘要: [目的]以白龙江干旱河谷20种常见灌木树种为材料,研究其叶片形态与持水之间的关系,更好地了解其叶片持水能力,为灌木树种在干旱河谷区的生态适应、优化群落结构提供科学依据,更好地发挥其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的作用.[方法]通过简单的室内浸泡法对叶片持水状况进行测定,测定出每种树种叶片持水量的相关数据及叶片的形态特征,通过因子分析、冗余分析、聚类分析对持水指标与叶片形态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叶片最大持水率是自然持水率的2.59~5.34倍,不同灌木树种叶片持水量随浸水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呈对数关系;持水速率随吸水时间的增加而降低,存在显著的幂函数关系,在浸水初始期的0.25 h,叶片吸水速率最大,其中勾儿茶最大,刺鼠李最小;对灌木树种叶片的形态特征和持水能力的数据进行了FA分析,反映出3个主成分,计算出树种叶片持水能力的综合得分,得分最高为构树1.88,最低为川陕花椒-0.74;通过因子分析、冗余分析、聚类分析对白龙江干旱河谷划分为3类持水功能群.[结论]不同灌木树种叶片的自然含水率不等于最大持水率;叶片持水变化的趋势相同,持水量达到饱和的时间点分别为3个:8、12、24 h;随着叶片持水过程时间的延长,吸收水分增多,植物叶片细胞膨大,达到最大持水量过程中,持水速率逐渐减缓,在截留降雨时叶片可能不具备继续持水的能力或持水能力减弱.根据FA分析,得出的3个主成分,与叶片大小、叶质状况、绒毛状况有关.根据综合持水性能可以将白龙江干旱河谷的20个灌木树种划分为3类持水功能群:PFGⅠ高持水功能群2种、PFGⅡ中持水功能群8种和PFGⅢ低持水功能群10种.
    • 张金武; 王立
    • 摘要: 土壤入渗和持水性能对森林生态水文有着重要影响.为了解白龙江上游不同演替阶段森林土壤入渗特征和持水性能,在室内采用双环刀法对该地区土壤进行研究,测量土壤容重、孔隙度、持水量、渗透速率、根系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1)不同演替阶段森林土壤的容重、持水量、孔隙度的变化比较明显,并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容重与持水量、孔隙度呈反比关系;2)土壤入渗速率在不同土层上各有差异,但总体有初渗速率>平均渗透速率>稳定入渗速率的趋势.在0~10 cm土层灌丛的渗透性能好,10~40 cm红桦林渗透性能优于其他林分;3)Kostiakov模型对不同植被类型不同土层的土壤入渗拟合的精度相对较高,尤其是对灌丛的拟合,是描述本研究区灌丛地土壤入渗特征最好的模型;4)植物粗根与土壤入渗呈负相关关系,与毛管持水量呈正相关关系,细根和中根与土壤入渗呈正相关关系,中根与毛管持水量呈负相关关系.
    • 唐永发; 张宝军; 熊东红; 刘琳; 唐科明; 袁勇
    • 摘要: 为探究雅鲁藏布江(下称“雅江”)河谷阶地2种类型防沙治沙生态工程(砂生槐灌木林、杨树人工林)实施对沙地持水性能的影响,测定了该区6,12,30年生态工程样地0—30 cm土层沙地持水性能和土壤理化性质,采用模糊数学法计算了土壤质量指数,分析了沙地持水性能的影响因素,并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法确定了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研究区0—10 cm土层砂生槐和杨树人工林土壤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和田间持水量指标从6~30年增幅分别为5.81%~9.19%和51.47%~71.48%,杨树人工林上述持水量指标是砂生槐的1.02~1.60倍。(2)杨树人工林促进沙地0—10 cm土层机械组成、容重、孔隙度等结构变化和有机质、全氮等养分含量提高均优于砂生槐。随实施年限变化,砂生槐上述土壤指标变化整体为12年最好,杨树人工林则依次为30年>10年>6年。(3)2种生态工程0—30 cm土层土壤综合质量指数平均值随年限的增加呈增加趋势。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沙地持水性能与沙地机械组成、容重、孔隙度、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均呈极显著相关,其主要影响因素为毛管孔隙度、全氮和极细砂。综合可知,杨树人工林作为当地引进乔木种,其对沙地持水性能提升效果及持续作用均优于乡土种灌木砂生槐,能够很好地促进沙地恢复。研究结果可为认识区域沙地生态水文功能变化和生态工程建设提供数据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