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拮抗细菌

拮抗细菌

拮抗细菌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598篇,主要集中在植物保护、微生物学、园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34篇、会议论文30篇、专利文献21741篇;相关期刊179种,包括微生物学通报、植物保护学报、植物保护等; 相关会议23种,包括第十二届全国农药学科教学科研研讨会、中国园艺学会热带南亚热带果树分会第四届学术研讨会、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等;拮抗细菌的相关文献由1685位作者贡献,包括陈志谊、朱宝成、李术娜等。

拮抗细菌—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34 占比:2.39%

会议论文>

论文:30 占比:0.13%

专利文献>

论文:21741 占比:97.47%

总计:22305篇

拮抗细菌—发文趋势图

拮抗细菌

-研究学者

  • 陈志谊
  • 朱宝成
  • 李术娜
  • 刘邮洲
  • 刘永锋
  • 纪明山
  • 游春平
  • 王全
  • 肖爱萍
  • 李红亚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江丹霞; 武少兰; 杨国辉; 詹艺舒; 罗小芳; 周天峰; 刘培培; 杨成龙; 江玉姬
    • 摘要: 【目的】芽孢杆菌Z21发酵液对黑曲霉、康氏木霉等真菌有拮抗性,探究Z21菌抑菌活性物质稳定性及抑菌活性分析,可为开发天然防腐剂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牛津杯法,以康氏木霉为指示菌,优化Z21菌产抑菌活性物质的发酵条件,探讨不同温度、紫外线、pH、作用时间、酶和金属离子对Z21菌抑菌活性物质稳定性的影响;测定硫酸铵沉淀法提取的粗提物MIC及对康氏木霉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当发酵条件为500 mL锥形瓶装液体培养基150 mL、接种量3%、发酵时间60 h、发酵温度30°C、转速140 r·min^(-1)时,150μL无菌发酵液对康氏木霉菌丝生长的抑制率为72%左右,粗提物的MIC为25 mg·mL^(-1)。在紫外光波长为260 nm和280 nm时,经25 mg·mL^(-1)的粗取物处理后的康氏木霉菌液紫外吸光值升高,说明菌丝的核酸和蛋白质有泄露。Z21菌发酵液耐热,耐酸、碱,对紫外线、许多酶和金属离子不敏感。扫描电镜观察显示:Z21菌处理后的康氏木霉菌丝比较纤细,不分化孢子梗。【结论】Z21菌发酵液对康氏木霉的生长和繁殖均受到抑制,抑菌活性物质稳定性良好。
    • 于占晶; 侯晓杰; 高群英; 孙文清; 刘海鹏; 梁魁景
    • 摘要: 采用对峙培养法和抑菌圈法分别测定J4(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J6、T4、T7、P2、ZJ01(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uciens)对苹果炭疽叶枯病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菌丝生长抑制试验表明,T4的抑制效果最好,抑菌率高达64.10%,与T7差异不显著,与其他几种细菌和对照之间都有显著差异;T7、P2、ZJ01、J6抑制效果较次之,抑菌率分别为61.54%、60.64%、60.26%、59.83%,它们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与对照差异显著;J4抑制效果相对最差,但抑菌率也达到了58.59%,与T4、T7和对照差异显著,与其他细菌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且随着时间延长,抑菌带直径变化不大。孢子萌发试验表明,对照长满了菌落,ZJ01、T7、T4、J4、P2对苹果炭疽叶枯病病菌孢子萌发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58、2.42、2.37、2.32、2.30 cm,它们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与J6和对照之间差异显著;J6抑制效果较差,抑菌圈直径仅为1.20 cm,与其他菌株和对照均有显著性差异,且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抑菌圈直径变化不大,说明对病原菌孢子萌发抑制作用稳定。
    • 雷兴梦; 易兰花; 邓丽莉; 曾凯芳
    • 摘要: 枣果实采后极易发生真菌侵染性病害而造成重大损失,利用拮抗微生物防治枣果实采后病害是替代化学合成杀菌剂的一种绿色、环保、安全的防治方法。目前应用于防治枣果实采后病害的拮抗微生物主要为梅奇酵母属(Metschnikowia sp.)、假丝酵母属(Candida sp.)、隐球酵母属(Cryptococcus sp.)以及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这些拮抗微生物防治枣果实采后病害的机制包括通过营养与空间的竞争,分泌抑菌性物质和诱导果实抗病性等方面。该文分别从拮抗菌的来源、生防效果、增效途径、作用机制等几个方面阐述目前用于防治枣果实采后病害的主要拮抗微生物,并讨论当前枣果实采后生物防治存在的问题。
    • 何明川; 施春兰; 魏聪聪; 曾舒泉; 兰明先; 唐萍; 王志江; 伍显录; 陆光钰; 谢永辉
    • 摘要: 【目的】从美洲大蠊肠道筛选获得对烟草黑胫病病原菌具有拮抗作用的拮抗菌株,明确拮抗菌株的分类地位、优化其发酵条件及测定其对烟草黑胫病的室内防治效果,为烟草黑胫病的生物防治提供菌种资源。【方法】以美洲大蠊肠道为材料,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及平板对峙法筛选对烟草黑胫病具有拮抗作用的菌株,根据形态特征、生理生化、16S rDNA和gyrB基因序列分析对拮抗菌株进行鉴定;以细菌发酵液的OD_(600)为指标,对拮抗菌株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进行单因素及正交试验;通过室内盆栽试验测定拮抗菌株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治效果。【结果】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从美洲大蠊肠道分离得到200株细菌,经平板对峙法筛选得到对烟草黑胫病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菌株MC2-1,其抑菌带宽为8.00 mm,平均抑菌率为62.87%。结合菌落形态、生理生化及16S rDNA和gyrB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结果,鉴定菌株MC2-1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其最适培养基配方为:牛肉浸膏8 g/L,酵母浸粉5 g/L,麦芽糖10 g/L;最佳培养条件为:接菌量10%、装液量30 mL、培养基初始pH 7、转速180 r/min、培养温度36°C、培养时间60 h;优化后的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菌液浓度(OD_(600)分别为2.72和2.81)均显著高于原始培养基和发酵条件的菌液浓度(OD_(600)分别为2.31和2.56)(P<0.05);盆栽试验结果显示,优化后菌株MC2-1对烟草黑胫病的平均防效为63.92%,显著高于优化前的53.72%。【结论】优化后的方案可提高菌株MC2-1的菌体量,并增强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治效果。菌株MC2-1具有开发成为烟草黑胫病生防菌的潜力。
    • 刘双龙; 杨德洁; 牛晓庆; 杨福孙; 覃伟权
    • 摘要: 【目的】筛选对可可毛色二孢菌(Lasiodiplodia theobromae)具有拮抗作用的生防菌株,为由可可毛色二孢菌引起的槟榔根腐病的生物防治提供菌种资源及指导。【方法】以海南发病槟榔园健康槟榔根组织及根际土壤为试验材料,采用组织匀浆法和平板稀释梯度培养法分别分离槟榔根内生细菌及根际土壤中的细菌,应用平板对峙法筛选出对可可毛色二孢菌具有拮抗作用的菌株;通过平板对峙法测定拮抗菌株菌液对3种槟榔根部病害病原真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奇异根串珠霉菌(Thielaviopsis paradoxa)和可可毛色二孢菌的抑制作用;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测定和16S r DNA序列分析对拮抗菌株进行鉴定;采用盆栽试验初步验证拮抗菌株对由可可毛色二孢菌引起的槟榔根腐病的防治效果;采用单因素变化试验等筛选拮抗菌株的最佳发酵条件。【结果】经平板对峙法筛选出5株拮抗作用较强的菌株,其中菌株wrj-2-5的抑菌率最高,为74.07%;菌株wrj-2-5菌液对可可毛色二孢菌、尖刀镰刀菌和奇异根串珠霉菌菌丝生长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均在70.00%以上。综合菌株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测定和16S rDNA分析结果,将菌株wrj-2-5鉴定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室内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菌株wrj-2-5对可可毛色二孢菌引起的槟榔根腐病具有较好的防病作用,对照组发病率为60.00%,试验组长势正常未发病。拮抗菌wrj-2-5最佳培养基配方为酵母浸粉1.5 g、葡萄糖1.5 g、MgSO_(4)·7H_(2)O 0.2 g、水100 mL;最佳发酵条件为转速240 r/min、培养温度28°C、培养时间36 h、初始培养基pH 6、初始接种量8%。【结论】菌株wrj-2-5为铜绿假单胞菌,其对可可毛色二孢菌、尖孢镰刀菌和奇异根串珠霉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对由可可毛色二孢菌引起的槟榔根腐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作为研制槟榔根腐病生防菌剂的候选菌株资源。
    • 戴利铭; 李岚岚; 施玉萍; 刘一贤; 邓乐晔; 吴忠华; 蔡志英
    • 摘要: 多主棒孢菌(Corynespora cassiicola)是为害橡胶叶片的一种重要病原真菌,目前生产上普遍使用化学农药防治该病害,给植胶区的生态环境带来很多负面影响,从橡胶树根际土壤中筛选对橡胶树多主棒孢菌具有高拮抗活性的细菌,可为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生防药剂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通过稀释涂布、平板对峙法从发病橡胶树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到1株对橡胶树多主棒孢菌具有高拮抗活性的细菌,抑菌带为(57.68±0.66)mm,且该菌株对9种重要的植物病原真菌均具有抑制作用;经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检测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发现其与铜绿假单孢菌基本相符,命名为BACYitc8-7;以LB、NA、高氏、金氏B和PDA为营养来源,评定不同营养条件下菌株BACYitc8-7挥发性物质对多主棒孢菌的抑制作用,发现菌株BACYitc8-7在金氏B和LB培养基上的拮抗作用最强,抑菌率达43.47%~48.69%;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HS-SPME-GC-MS)收集并检测菌株BACYitc8-7挥发性物质的抑菌组分,获得包括胺类、醇类、烯类、酚类、酯类、吡嗪类等35种物质,其中含量前5的物质为胺、硼烷二甲硫醚络合物、异戊醇、1-十三烯和2-甲基-3-甲硫基呋喃。
    • 李风顺; 乔俊卿; 张荣胜; 刘邮洲; 刘永锋
    • 摘要: 本研究从植物根际土壤中分离获得菌落形态各异的细菌分离株432株,以引起水稻恶苗病的藤仓镰刀菌菌群为指示菌,通过孢子萌发和平板对峙试验筛选获得对孢子和菌丝都具有显著抑制作用的细菌6株。生防相关特征分析结果显示,菌株LSRS26、JTGSL12和JTGSM1对水稻恶苗病病菌的抑菌效果、生物膜形成能力、群集游动能力和产抑菌物质方面的作用较为优秀。分子鉴定结果表明,菌株LSRS26、JTRSM1、JTGSL12和AHGHL2是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解淀粉芽孢杆菌),菌株JTGSM22和JTLM2是Paenibacillus jamilae(杰米拉类芽孢杆菌)。水稻促生试验结果显示,当浸种菌液浓度(OD)=0.1时,菌株LSRS26和JTRSM1对水稻出芽具有促进作用;当浸种菌液浓度(OD)=0.1时,菌株JTGSL12对水稻植株鲜质量和株高的促进效果最为显著。盆栽防效试验结果显示,当浸种菌液浓度(OD)=1.0时,3株芽孢杆菌对水稻恶苗病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防治作用,防效为58.00%~72.00%,其中JTGSL12的防效最高,为71.62%。本研究通过筛选获得3株优秀的生防菌,为防治水稻恶苗病的生物农药种子处理剂的创制积累了菌株资源。
    • 陈逢玲; 于航; 常丽娜; 孙卓; 林红梅; 杨利民
    • 摘要: 为筛选出对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具有优良防效的拮抗菌株。本研究从关防风根际土壤中分离纯化出156株细菌,采用平板对峙法测定菌株SC-32和SC-127对立枯丝核菌均有良好拮抗效果,且兼具广谱抑菌能力;抗生素标记法测定菌株SC-32和SC-127接种35 d后在土壤中含菌量仍能保持2.93×10^(7)和7.83×10^(6)CFU/g;通过盆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菌株SC-32和SC-127对关防风立枯病的防治效果为60.53%和65.89%,高于菌剂和农药处理。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16S rDNA基因序列进行分类学鉴定确定菌株SC-32和SC-127均为贝莱斯芽胞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
    • 高苇; 杨利娟; 刘春艳; 张春祥; 王勇
    • 摘要: 为了从丰富的土壤微生物资源中挖掘对西瓜枯萎病有较高防效的生防菌株,通过梯度稀释和平板涂布法分离获得西瓜根际土壤主要细菌,采用平板对峙培养和测定盆栽防效的方法,从中筛选出对西瓜枯萎病有较强拮抗活性的菌株,并通过菌落形态观察、生理生化鉴定、16S rDNA和gyrA基因序列比对获得生防菌株的分类地位。结果表明,从8份西瓜根际土壤中分离纯化到182个细菌单菌落,并筛选获得对西瓜枯萎病防效较高的3株拮抗细菌,接种30 d后盆栽防效均高于75%,与30%噁霉灵水剂防效无显著差异。综合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序列分析结果,明确拮抗菌株JHXG0406为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拮抗菌株JHXG0221和XQXG0111为解淀粉芽胞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获得了3株对西瓜枯萎病有较好防效的菌株,具有作为生防菌剂开发应用的潜力。
    • 郑庆伟
    • 摘要: 为筛选可用于防治花生白绢病的生防菌株,研究人员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从土传病害发生严重的花生田中分离获得了1株拮抗细菌ZHX-10,结合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DNA、gyrB序列分析对其进行了种类鉴定,并初步测定了ZHX-10的菌悬液、挥发性气体、发酵液对白绢病菌的抑制效果。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