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拟静力

拟静力

拟静力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181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公路运输、水利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9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5941篇;相关期刊55种,包括北京科技大学学报、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第二届“土木工程结构试验与检测技术暨结构实验教学”研讨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木工程结构试验与检测技术暨结构试验课教学研讨会、第十九届全国高层建筑结构学术交流会等;拟静力的相关文献由521位作者贡献,包括庄一舟、张熙胤、方宏伟等。

拟静力—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9 占比:1.15%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8%

专利文献>

论文:5941 占比:98.77%

总计:6015篇

拟静力—发文趋势图

拟静力

-研究学者

  • 庄一舟
  • 张熙胤
  • 方宏伟
  • 林友炜
  • 董毓利
  • 陈云
  • 黄福云
  • 丁祖德
  • 于生生
  • 付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丁世聪; 韩艳; 王江江; 黄志明; 石明珠; 张宇
    • 摘要: 分别进行了普通钢筋混凝土桥墩和外包钢板混凝土桥墩的拟静力试验,得到了两类桥墩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对比分析了其承载力、延性系数、耗能能力及残余位移,研究了外包钢板对提高钢筋混凝土桥墩抗震性能的效果。结果表明:外包钢板桥墩的屈服荷载与位移、峰值荷载与极限荷载均大于普通钢筋混凝土桥墩的相应值,外包钢板能够提高桥墩的承载力和刚度;普通钢筋混凝土桥墩的破坏集中在柱底塑性铰区,外包钢板桥墩由于与基础连接处的柱脚肋板焊缝开裂而使承载能力突然下降,而墩身未发生明显破坏,耗能系数及残余位移均低于普通混凝土桥墩,施工中应注意保证钢板的焊缝质量。
    • 肖冲; 罗靓; 吕辉; 冯超
    • 摘要: 基于混凝土的单轴塑性损伤本构及钢材的弹塑性混合强化本构,应用ABAQUS软件建立拟静力荷载下钢筋混凝土柱的有限元模型,建模时充分考虑混凝土与纵筋、箍筋的约束关系及合理的边界条件与加载制度。对比有限元中的荷载-位移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刚度退化-位移曲线结果与试验结果,两者吻合较好,并进一步深入分析了柱混凝土、钢筋的应力-应变特征以及塑性耗能分配机制。结果表明:当轴压比增大时,各部件的压应变峰值及总塑性耗能值明显增大,且混凝土的塑性耗能占比增大,柱更易被压碎;其次,由于箍筋间距的增大,试件的延性明显降低,加载时间明显减小,总塑性耗能降低;最后,当纵筋屈服强度增大时,混凝土、纵筋的压应力峰值增大,压应变变化不明显,对箍筋的压应变、压应力影响较小。
    • 毛崧百; 张令心; 谢贤鑫
    • 摘要: 隧道作为重要的轨道交通工程,近年来在地震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特别是跨断层的隧道,其抗震性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能够更好地评价隧道的整体损伤情况及把握其损伤特征,以北京地铁7号线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模型,采用拟静力法,以隧道直径变化率作为损伤指标分析了隧道在走滑断层以及逆断层位错作用下的损伤特征,对比了两种断层位错作用下损伤状态与地震强度之间的关系、损伤范围和位置以及损伤程度。结果表明:跨断层隧道在断层错动作用下损伤只发生在断层带附近;当震级处于6.0~8.0级时,隧道衬砌损伤程度随震级的增大而增大;在覆土厚度相同的条件下,同震级时逆断层位错作用下隧道损伤程度要比走滑断层作用下大得多;走滑断层位错作用下隧道结构损伤主要发生在拱腰处,逆断层位错作用下主要发生在拱肩-拱脚以及拱顶-拱底处。
    • 胡珊珊; 杨晓波
    • 摘要: 在我国建筑工业化政策的引导下,如何提高预制构件节点连接处的装配性能是建筑业共同关注的问题。通过对一榀三层单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进行拟静力抗震试验,了解了试验框架处于极限破坏状态时各节点的裂缝及损伤情况,计算分析了各节点的抗裂程度,根据荷载(位移)-剪切角滞回曲线讨论了节点核心区的变形特征和剪力传递机理,并结合ANSYS有限元软件进行了非线性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的破坏出现在梁端,而节点核心区在双向应力状态下并未发生破坏。整体结构具有较好的延性,节点核心区有较强的抗裂和抗变形能力,符合“强节点弱构件”的抗震设计要求。
    • 胡珊珊; 杨晓波
    • 摘要: 在我国建筑工业化政策的引导下,如何提高预制构件节点连接处的装配性能是建筑业共同关注的问题.通过对一榀三层单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进行拟静力抗震试验,了解了试验框架处于极限破坏状态时各节点的裂缝及损伤情况,计算分析了各节点的抗裂程度,根据荷载(位移)-剪切角滞回曲线讨论了节点核心区的变形特征和剪力传递机理,并结合ANSYS有限元软件进行了非线性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的破坏出现在梁端,而节点核心区在双向应力状态下并未发生破坏.整体结构具有较好的延性,节点核心区有较强的抗裂和抗变形能力,符合"强节点弱构件"的抗震设计要求.
    • 石韵; 周巧玲; 苏明周; 蒋路; 杨宇焜; 张莉莉; 关凌宇
    • 摘要: 为满足高层建筑对抗震性能及装配性能的要求,提出一种混合联肢部分外包组合剪力墙结构.通过对一榀三层对称双肢2/3缩尺试件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观测混合联肢部分外包组合剪力墙结构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破坏全过程,分析试件的滞回性能、承载力、延性、刚度退化、耗能能力及连梁转动能力.研究表明:混合联肢部分外包组合剪力墙结构的滞回曲线饱满而稳定,没有明显的捏缩现象,该试件正反向位移延性系数平均值达到3.65,抗震性能及协同工作能力良好;剪切型钢连梁的损伤集中在连梁腹板处,极限塑性转角达到0.05rad;由于墙肢中部区格翼缘的设置,限制墙肢底部混凝土剪切裂缝的发展,剪力墙破坏的主要形式为弯曲破坏;钢连梁及型钢部分外包组合剪力墙均表现出优良延性和耗能能力;结构极限层间侧移角达到1/45,超过罕遇地震下规范限值要求.按照整体结构屈服时耦连比为45%设计的试件,塑性铰的发展满足"强墙肢弱连梁"的规律.基于试验结果,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进行拟静力分析,与试验吻合较好.
    • 罗靓; 潘志成; 吕辉
    • 摘要: 采用ABAQUS软件建立5根方钢管约束钢筋混凝土(STRC)柱的三维实体精细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拟静力分析,模型考虑了混凝土的塑性损伤性质和钢材的弹塑性混合强化性质以及钢管、钢筋对核心混凝土的约束作用.在破坏形态、荷载-位移滞回曲线、荷载-位移骨架曲线和刚度退化-位移曲线的有限元结果与已有拟静力试验结果吻合较好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各部件的应力-应变和塑性耗能特征.结果表明:①高轴压比0.8作用下,钢管的约束作用可显著减小核心混凝土、纵筋和箍筋的应变峰值,提高柱的总塑性耗能值而降低核心混凝土的塑性耗能占比,延缓核心混凝土压碎破坏,提高承载力和延性;②当轴压比由0.34增大为0.65、0.8,各部件的压应变峰值以及总塑性耗能值都增大,核心混凝土的耗能占比增大而更易压碎;③当混凝土强度等级降低,钢管作为延性材料承担了更大比例的塑性耗能,提高了柱的延性.
    • 华丽英; 刘焕玉; 孙华福
    • 摘要: 为了能更综合更真实的反应装配式梁柱节点在实际工程中的各项力学性能指标,以便检测节点的抗震性能,本文提出采用高强螺栓作为装配式梁柱连接节,为了能验证该节点具有较好的变形性能,我们对装配式构件进行力学性能试验分析.本次试验采用高强螺栓作为连接节点分析,主要是对高强螺栓在作动器多方面进行拟静力试验,观察其整体性能的变化,并对该节点进行了循环荷载滞回能力、节点核心区域应变分析,从试验中可以得出:梁柱节点的节点核心区会轻微的发生塑性破坏,螺栓节点发生了部分弯曲变形,装配式梁柱节点在高强螺栓的连接情况下具有良好的抗震力学性能,高强螺栓的承载能力较大,而且抗变形能力较大.
    • 石若利; 罗靓; 潘志成; 张军; 孙志颖; 顾淑娴; 李其伦
    • 摘要: 钢管约束钢筋混凝土柱具有承载力高、延性好和施工便利等优点,满足"建筑工业化"的要求,因而被广泛应用在高层建筑中.基于混凝土的塑性-损伤模型与钢材的弹塑性混合强化模型,采用ABAQUS软件建立方钢管约束钢筋混凝土(STRC)柱的三维实体精细有限元模型进行拟静力分析.模型考虑了钢管对核心混凝土的约束作用以及合理的边界条件、加载模式,分析所得柱的破坏形态、荷载-位移滞回曲线和荷载-位移骨架曲线等有限元结果与已有拟静力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进一步建立了136个足尺模型并进行参数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钢管的套箍约束作用可减小混凝土压应变峰值并提高压应力峰值,延缓柱的破坏,有效提高其承载力和延性;破坏位移角和极限承载力随钢管厚度增大而增大.提出了不同轴压比时5种材料强度匹配的钢管合理厚度和套箍系数等抗震设计方法,以混凝土应变、钢管应变为依据的塑性铰判定方法以及塑性铰长度实用计算公式,可为框架柱的抗震设计提供依据和支持.
    • 韦建刚; 周俊; 罗霞; 陈宝春; 杨艳
    • 摘要: 以轴压比、含钢率和钢材强度为参数,进行了8根高强钢管超高强混凝土柱和1根普通强度钢管超高强混凝土对比柱的拟静力试验,分析了各参数对破坏形态、荷载-位移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和各个抗震性能指标(如延性、耗能和强度与刚度退化等)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压弯破坏为主要破坏模式;弹性刚度受轴压比影响不大,但受含钢率和钢材强度影响较大;极限承载力受轴压比、含钢率和钢材强度影响较大,随前者增大而降低,随后两者增大而增大;延性受轴压比、钢材强度和含钢率影响较大,随前两者增大降低,随后者增大而增大;耗能能力随轴压比增大而减弱,随含钢率和钢材强度增大而增强;刚度和强度退化程度随轴压比增大而降低,随含钢率增大而增大,且前者随钢材强度增大而增大,后者则随钢材强度增大呈减小趋势。通过对比不同规程抗弯刚度计算方法,结果表明:受材料适用范围限制,各规程不适用于该类高强材料组合构件。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