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三纲

三纲

三纲的相关文献在1936年到2021年内共计235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哲学、中国政治、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4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393440篇;相关期刊197种,包括管子学刊、中国哲学史、法制与社会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成立庆典暨“孔子与当代”国际学术研讨会等;三纲的相关文献由225位作者贡献,包括任继愈、孙景坛、方朝晖等。

三纲—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34 占比:0.06%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393440 占比:99.94%

总计:393675篇

三纲—发文趋势图

三纲

-研究学者

  • 任继愈
  • 孙景坛
  • 方朝晖
  • 冯天瑜
  • 宋志坚
  • 乔清举
  • 刘天伦
  • 刘巍
  • 刘明武
  • 刘清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丁四新
    • 摘要: 郭店简《六德》篇提出了"三大法"或"六位"的位分伦理学说.《成之闻之》篇继而以"天常"或"大常"肯定此伦理学系统,以"天"作为其存在意义的终极根源.孔子是三大法说或六位说的集大成者,是其理论系统的正式提出者和构建者.此三大法说或大常说,与汉人的三纲说高度相似."大法"即"纲"之义.孔子的三大法说与汉人的三纲说是一脉相承的,前者是后者的直接来源,是其第一个阶段.实质意义上的"三纲"观念出现很早,名义上的"三纲"概念在先秦已隐约出现,汉初正式出现了"三纲"一词.三纲说的提出,乃位分伦理学不断纲常化的结果.董仲舒虽然不是三纲说的提出者,但是他以天道观论证其合理性,并提出"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的命题,其理论贡献是突出的."三纲"有多方面的含义,其作为位分伦理之主干或基本结构义是至为明显的.而且,无论是董子的还是《白虎通》的三纲说,都以"匹合"为第一义和第一原理;"主从"义则必须居于"匹合"义之下,并受到后者的严格限定.所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说,其实出自《礼纬·含文嘉》.此种三纲说未得汉人三纲说之大义,是对汉人正统三纲说的扭曲和异化,又因其不符合现代价值观念,故应遭到否定和批判.
    • 刘巍
    • 摘要: 儒家传述早期中国之治理典型而倡导"导德齐礼"的德礼仁政之治,法家主张耕战强国严刑峻法的法治.秦王朝的建立实践了法家的政治法律主张,它的二世而亡也促使汉代等后继王朝寻访回由儒家所开发的以礼统法的结构与精神,以王道统摄霸道.荀子不是"阳儒阴法"的始作俑者,更不是"秦政"的教师爷,而是尊王贱霸"以礼统法"的先驱;汉代也不仅有"汉承秦制"的因循沿袭,更有"汉改秦制"之历史努力.到东汉班固著《汉书》以《刑法志》列《礼乐志》之后,反映一代治体之要,亦兼以明历史源流,其"礼乐"在先"刑法"在后之格局为后世楷模,大体谨遵勿替;具有法典性质的《白虎通义》将"三纲"等伦理政治法条规定下来,皆象征着中华以礼统法的治体格局及其政治文明精神之渐趋定型、定局、定格.从礼治与法治关系的角度探讨中国政治文明的传统精神,严格来讲,不是"儒法合流""礼法合治"或"礼法合一",而是"以礼统法"才足以概括之.
    • 徐道邻; 张岩涛(译)
    • 摘要: 对于孔子的“五伦”观,学界历来存在不同程度的误读。一方面,尽管“五伦”与“三纲”之间存在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却并非为一方所主导的片面关系,而是被两种截然不同的原则主导;另一方面,这两种主导性原则并非出自孔子之口。孔子最初强调了“君臣”“父子”关系的重要性,“五伦”概念最初由孟子提出,并为后世儒生所发展,受宋明理学的影响,孔子主张的互惠对等原则也逐渐为一种绝对的单向服从原则所替代,进而形成了一种与孔子本人观点截然不同的带有高度专制色彩的人伦主义精神。
    • 万孝行; 钱善刚
    • 摘要: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针对近代各种激进的毁家、废家等言说,以辜鸿铭、梁漱溟、冯友兰、贺麟为代表的文化保守主义者主张对待传统的尊重,对历史应该有同情地理解,倡导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汲纳新知,重估家庭的价值、理解家庭的真精神.辜鸿铭认为传统中国家庭具有宗教的功能,家庭价值优先于个体的生存,人的优良品性是与儒家倡导的家庭教化分不开的.梁漱溟认为家庭为一关系实体,关系优先于个体的存在,家庭精神突出地表现在其互助精神上.在对家庭伦理的新诠中,冯友兰侧重于伦理的相对主义,基于历史主义视角注重伦理的当下性、时代性;贺麟侧重于伦理的绝对主义,注重伦理精神的神圣性、超越性.上述的思考能够为此后重新理解和建构家庭价值观带来有益的启示.
    • 单天罡
    • 摘要: "三纲"是中国传统封建社会的标志性概念.近30年学界对于三纲的讨论批驳与正名相交织,但多是在一个浑沦的大概念下进行阐发."三纲"的概念必须在源流一体的前提下彻底剥离其不同历史环境中的本质,在先秦时期其凝结着儒家的社会秩序精神,在汉代其成为政治秩序的基石,在封建统治的鼎盛期被有意的误解误用.只有以"多维"的视角去审视源流一体的传统文化概念,才能以变易的眼光看待其在历史进程中的定位和作用,从而使其在当代发挥新的价值.
    • 闫蕾蕾
    • 摘要: 国学素养就是通过对国学经典的研习,从而提高个人的内在涵养,并进而提升一个人的人生价值和道德水平。本文以三纲八目为纲来阐述对提升新时代领导干部的国学素养的理解。领导干部多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经常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增强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和把握能力,正确处理义与利、己与他、权与民、物质享乐与精神享受等重要关系。
    • 李志红
    • 摘要: 三纲五常是维护封建社会规范秩序的重要原则,身处封建时代的蒲松龄对此原则亦有深刻感知。《聊斋志异》中的诸多篇章中就真切表现了三纲五常规范原则的社会效应。我们认为,《聊斋志异》中展示的,更多的是三纲思想的负面效应和五常思想的积极影响。三纲的负面效应主要体现为上欺下、向上爬的思想异化,而五常思想的积极影响则主要体现为仁、义、信等方面的正面影响。
    • 张志娟; 乔彦贞
    • 摘要: 汉代是儒学家庭人际关系理念发生转变的重要时期,由汉初相对平等的双向家庭人际关系理念逐渐向片面的单向家庭人际关系理念过渡,表现在夫妻关系上就是由"夫和妻柔"向"夫为妻纲"过渡,表现在父子关系上就是由"父慈子孝"向"父为子纲"过渡.两汉儒学家庭人际关系理念的变迁主要是受到经济、政治以及社会因素的影响.
    • 黄玉顺
    • 摘要: 儒学与生活的关系是:生活并不是为儒学而存在的,相反,儒学应当是为生活而存在的,因此也是为生活的变革而自我变革的.正因如此,儒学才能够穿越历史时空而走向现代.纵观中国社会的历史,经历过宗族生活方式及其宗法王权列国时代和家族生活方式及其家族皇权帝国时代,正在转向以个体为基础的核心家庭生活方式的时代.与此相应,儒学也经历过原始儒学和帝国儒学的形态,正在转向现代儒学形态,为现代性的生活方式提供精神资源.
    • 方朝晖
    • 摘要: 中国历史上的“三纲”,本义并不是所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而是指君臣、父子、夫妇这三大伦;因为这三伦被视为一切人伦中最重要的,为人之大伦或人伦之纲,故称“三纲”.这一“三纲”本义承《尚书》《诗经》的纲纪传统以及先秦的“大伦”思想而来,经董仲舒阐发、《白虎通》界定,在汉代以来一千多年里占统治地位.宋代以来,狭义“三纲”概念,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由于朱子等人影响而日益流行,但严格说来,很难说后起的狭义代替了本义,而最多只能说狭义合并了本义.正因如此,一直到清末,仍有大量学者从本义而不是狭义使用“三纲”一词;即便朱熹、吕祖谦、真德秀、吴澄、宋濂、丘濬、湛若水等许多认同狭义“三纲”概念的人,也同时把本义作为狭义的宗旨,经常自觉或不自觉地从本义使用“三纲”一词.因此,忽略本义,将“三纲”不加分辨地等同于“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就无法理解古人“三纲”的真实含义和思想,进一步导致其被现代人歪曲甚至妖魔化.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