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抗血小板聚集

抗血小板聚集

抗血小板聚集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755篇,主要集中在药学、中国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67篇、会议论文20篇、专利文献171254篇;相关期刊335种,包括中药药理与临床、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中国脑血管病杂志等; 相关会议18种,包括中国药学会第十三届青年药学科研成果交流会、第二届中国心脏重症大会、2012年安徽省神经病学学会学术年会等;抗血小板聚集的相关文献由1689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家明、刘秀杰、丁圣雨等。

抗血小板聚集—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67 占比:0.33%

会议论文>

论文:20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71254 占比:99.66%

总计:171841篇

抗血小板聚集—发文趋势图

抗血小板聚集

-研究学者

  • 李家明
  • 刘秀杰
  • 丁圣雨
  • 胡春
  • 刘晓平
  • 叶雨佳
  • 周鹏
  • 孔毅
  • 孟照辉
  • 宋爱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张永顺; 温倩茹; 陈文勇
    • 摘要: 脑梗死属于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占我国卒中的69.6%~70.8%[1]。急性轻型脑卒中是指NIHSS评分≤3分的患者。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是缺血性脑卒中常见的类型,其起病时症状轻微,溶栓治疗存在的颅内出血风险,考虑到溶栓治疗的风险/效益比不高。
    • 姜亚男; 张明瑛
    • 摘要: 目的研究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KD)患儿的效果及对抗血小板聚集相关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1年10月北京市顺义区医院儿科收治的72例KD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症状消退时间、住院时间、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抗血小板聚集相关因子[血小板计数(PLT)、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沉降率(ESR)]、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结果观察组症状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RP、TNF-α、PLT、WBC、ESR、CD4^(+)低于对照组,CD3^(+)、CD8^(+)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可缩短KD患儿的康复时间,下调炎症反应,提高患儿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及免疫功能。
    • 高琳; 曾瀛; 邓歆波; 陈勇; 丁丹; 冷辉林
    • 摘要: 目的探究抗血小板聚集联合抗凝治疗对大动脉狭窄所致急性后循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0例首发性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片双抗治疗,研究组给予阿司匹林联合阿加曲班治疗;对比两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治疗效果、预后情况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治疗前(T0)、治疗第7天(T1)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第14天(T2)及1个月后(T3)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出血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大动脉狭窄所致急性后循环脑梗死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联合抗凝治疗,能有效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提升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治疗有效率,且不会增加患者出血风险,安全有效。
    • 吴川杰; 吴隆飞; 孙程贺; 吉康祥; 马青峰; 宋海庆; 焦力群; 吉训明
    • 摘要: 目的评价术前规律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对大血管闭塞性急性脑梗死患者机械取栓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诊断为前循环颅内大血管闭塞所致急性脑梗死患者,依据术前1周是否规律每天服用阿司匹林75~100 mg或氯吡格雷75 mg,将所有入选患者分为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组与对照组(未规律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评价机械取栓前规律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对机械取栓治疗后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病死率、机械取栓后即刻成功再灌注、术后24 h血管再通和术后3个月患者良好预后的影响。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术前规律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对术后血管成功再灌注的影响。结果共192例患者纳入统计分析,其中54例(28.1%)患者在机械取栓前规律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组中,6例(11.1%)患者术后出现了症状性颅内出血,138例对照组患者中,18例(13.0%)患者术后出现了症状性颅内出血,两组间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P=0.72)。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组患者的病死率为18.5%(10例),对照组为17.3%(24例),两组间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P=0.85)。两组间的术后24 h血管再通率和术后3个月良好预后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组患者机械取栓后即刻成功再灌注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94.4%(51/54)比81.2%(112/138);χ^(2)=5.34,P=0.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规律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是机械取栓后即刻成功再灌注的保护性因素(OR=3.31,95%CI:1.13~10.62,P=0.03)。结论机械取栓前规律抗血小板聚集治疗不增加大血管闭塞脑梗死患者机械取栓治疗后的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和病死率。机械取栓治疗前规律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的患者有着更高的术后即刻血管成功再灌注比例。
    • 林祖琛; 李海燕
    • 摘要: 缺血性脑卒中又称脑梗死,是常见卒中类型,是指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出现的神经功能缺损[1]。数据统计显示缺血性脑卒中约占所有卒中类型的60%~70%,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以及复发率等特点[2],脑卒中已成为我国导致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3]。目前现代医学治疗主要采取溶栓、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神经保护剂、扩血管等治疗,虽取得一定效果,但仍存在一定副作用。
    • 贾学敏; 罗忠福; 李毅; 汤磊; 杨元勇
    • 摘要: 目的探讨川芎嗪(TMP)-哒嗪酮耦联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抗血小板聚集活性。方法以TMP为原料,经溴代得到2-(溴甲基)-3,5,6-三甲基吡嗪备用;以乙酰苯胺为原料,分别经傅-克反应、脱乙酰基、与水合肼环合,最后与2-(溴甲基)-3,5,6-三甲基吡嗪发生取代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a;化合物b的合成使用3-(4-甲氧基苯甲酰基)丙酸为原料,分别经脱甲基、与水合肼环合,再与2-(溴甲基)-3,5,6-三甲基吡嗪发生取代反应获得;以三甲基吡嗪和α-酮戊二酸为原料,分别经Minisci反应和水合肼环合得到目标化合物c;家兔心脏取血,离心取上清分别得富血小板血浆(PRP)和贫血小板血浆(PPP,用于调零),PRP分别加目标化合物或阳性药阿司匹林(ASA),以10μmol/L二磷酸腺苷(ADP)或0.5 mmol/L花生四烯酸(AA)为诱导剂,采用born比浊法检测PRP 5 min以内的最大聚集率,计算目标化合物的抗血小板聚集率(AIR)及半数抑制浓度(IC _(50))。结果成功合成3个目标化合物a、b及c,化学结构经HMRS、^(1)H NMR、^(13)C NMR表征及Scifinder检索均为新化合物;目标化合物a、b及c抑制血小板聚集活性大小顺序为c>a>b,且优于TMP和ASA。结论TMP-哒嗪酮耦联合成的3个目标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
    • 尹钊; 龙发青; 霍传宇
    • 摘要: 因脑动脉狭窄、闭塞而引发的以局部血液循环供应障碍为机制,导致脑组织坏死而引发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反应,称为缺血性脑卒中,我国人口基数大,老龄化严重,脑卒中患病人群主要为老年人,因此该病罹患率逐年上升,经积极治疗仍有较高的致残致死率,且复发率高,加重社会和家庭的负担。血小板的聚集是血栓形成的关键步骤,因此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重点是阻断该过程。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的需要激活表面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而替罗非班是其受体抑制剂,可以阻断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结合。研究替罗非班在AIS中的相关临床应用,为临床上治疗AIS思路提供参考。
    • 傅建梅; 陈珉; 邱建敏; 朱兰英
    • 摘要: 目的:观察静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脑梗死患者应用替罗非班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医院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9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在静脉溶栓24 h内出现神经功能恶化,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按相关指南进行治疗,在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方面,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观察组给予替罗非班,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改良RANKIN量表(mRS)功能残疾评分、血清炎症介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出血转化率及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静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脑梗死应用替罗非班治疗具有显著抗血小板聚集效果,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降低病残率,改善预后,且具有明显的治疗安全性。
    • 戴卫国; 谭鸿舟; 顾宏霞; 何冰; 何黎琴; 黄鹏
    • 摘要: 以丹皮酚为起始原料,经结构修饰得到25个新的丹皮酚肟类衍生物4a~4y,其结构经过高分辨质谱、核磁共振氢谱确证。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对二磷酸腺苷(ADP)和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均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4h、4j对两种诱导剂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优于阳性对照药阿司匹林,且化合物4h具有较好的水溶性和类药性,可作为新的抗血小板活性化合物进一步研究。
    • 许婉婷; 周飞; 陈发菊; 彭梅; 罗忠圣; 王丽; 杨克铃; 杨小生; 杨娟
    • 摘要: 目的研究高粱根活性流分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体外实验,考察高粱根水提醇沉上清液经MCI柱层析,30%乙醇洗脱流分(WEAE-M 30%)对胶原蛋白(collagen)、凝血酶(thrombin)、二磷酸腺苷(ADP)等激动剂诱导大鼠血小板聚集作用的影响;进一步以Collagen为激动剂,采用Western blot技术、酶联免疫法、流式细胞术、荧光技术探讨WEAE-M 30%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机制。结果WEAE-M 30%对3种激动剂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中对Collagen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作用最为明显,抑制率可达(72.91±2.42)%。WEAE-M 30%对Collagen介导的血小板GPVI信号通路蛋白Src,MAPK信号通路蛋白p38、ERK的磷酸化水平有明显下调作用;对血小板内颗粒释放物ATP、P-selection、Ca 2+水平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WEAE-M 30%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血小板活化通路GPVI、MAPK及血小板典型代表颗粒释放有关。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