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抗病基因

抗病基因

抗病基因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1022篇,主要集中在植物保护、农作物、园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79篇、会议论文94篇、专利文献94234篇;相关期刊261种,包括生物技术通报、植物保护学报、作物学报等; 相关会议73种,包括第十届全国青年植保科技创新学术研讨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繁殖学分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中国园艺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等;抗病基因的相关文献由3039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大群、杨文香、王晓鸣等。

抗病基因—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79 占比:0.82%

会议论文>

论文:94 占比:0.10%

专利文献>

论文:94234 占比:99.08%

总计:95107篇

抗病基因—发文趋势图

抗病基因

-研究学者

  • 刘大群
  • 杨文香
  • 王晓鸣
  • 井金学
  • 朱振东
  • 康振生
  • 徐世昌
  • 武小菲
  • 王跃进
  • 朱小源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重; 张宏芝; 高新; 时佳; 王立红; 李剑峰; 樊哲儒; 赵奇; 张跃强
    •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小麦品种(系)抗病性状功能基因的分布状态,分析小麦品种(系)的抗病功能基因,为小麦抗病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KASP技术通过1个抗白粉病分子标记(Pm21)、1个抗条锈病分子标记(Yr15)和2个抗叶锈病分子标记(Lr14、Lr68),检测458份小麦品种(系)。【结果】筛选出携带Pm21标记材料2份,Yr15标记材料14份,Lr14a标记材料22份,Lr68标记材料48份。【结论】新疆小麦品种(系)中抗病基因的分布频率较低,约为5%。筛选出的86份材料可以作为新疆小麦抗病育种的亲本材料加以应用。
    • 姜炎柯; 路冲冲; 尹梓屹; 李洋; 丁新华
    • 摘要: 可变剪接是生物重要的转录后修饰过程,是转录组和蛋白组多样性的重要来源。可变剪接参与了植物众多生理过程,包括植物昼夜节律、生长发育等,在植物响应生物和非生物胁迫过程中尤为普遍。近年来,可变剪接被认为是植物抵御病原菌侵染的重要调控机制。本文综述了可变剪接在植物免疫各个层面的调控作用,包括调节重要免疫受体、R基因、激素信号路径关键基因,此外,一些剪接因子也在植物的免疫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讨论了可变剪接在植物与病原微生物互作过程以及在转录水平参与植物防御基因的动态重编程的重要贡献,并对未来可变剪接在植物免疫中的研究进行了展望,旨在为可变剪接在植物免疫中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 摘要: Nature Genetics|新一代测序技术助力小麦基因组测序和抗病基因的克隆小麦是异源六倍体作物,不但基因组庞大、重复序列多,且不同种质间普遍存在大量染色体的结构重组和外源染色体片段的渗入等现象。因此,在小麦中直接进行重要性状基因克隆的难度较大。条锈病(Strip/Yellow rust)是影响小麦生产的重要病害,虽然在小麦及其近缘种基因库中已定位了83个条锈抗病基因,但只有9个被成功克隆。近日,沙特阿拉伯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Simon与CenGen有限公司Renée两个研究组合作,通过HiFi测序技术对南非普通小麦品种Kariega基因组进行了测序和组装,并成功克隆了小麦条锈抗病基因Yr27(2022年3月14日发表,doi:10.1038/s41588-022-01022-1)。
    • 潘雨涵; 洪益; 徐肖; 栾海业; 朱娟; 吕超; 郭宝健; 沈会权; 许如根
    • 摘要: 为了解大麦品种HvPDIL5-1和HvEIF4E基因的单倍型及其与大麦黄花叶病抗性的关系,以扬农啤系列、扬饲麦系列和其他来源的29个品种(系)为材料,在江苏扬州和盐城病圃进行大麦黄花叶病大田自然抗性鉴定;利用大麦HvPDIL5-1和HvEIF4E基因全CDS区的3对引物对供试品种(系)的HvPDIL5-1和HvEIF4E基因进行扩增、测序,分析两个黄花叶病抗性基因的单倍型及其抗性。结果表明,本试验年度两试点大麦黄花叶病发病程度较正常年份偏轻,29个品种(系)中有20个品种(系)在扬州和盐城对大麦黄花叶病同时表现为免疫或高抗,Ea52和苏B1403在扬州表现为免疫、在盐城表现为中抗,其余7个品种(系)在两试点均表现为中抗或中感。供试材料的基因存在4种单倍型,HvEIF4E基因存在14种单倍型。扬农啤2号、扬饲麦3号、扬农啤7号等10个品种(系)在扬州和盐城病圃对大麦黄花叶病均表现为免疫或高抗,但其HvPDIL5-1和HvEIF4E基因均为BaMMV-ASL感病单倍型,说明这些品种(系)携带有除rym1/11和rym4/5以外的其他黄花叶病抗性基因。携带抗性基因rym5的苏B1403在盐城病圃鉴定中表现为中抗,说明江苏大麦产区出现了拮抗rym5抗性基因的病毒株系,需进一步加强大麦黄花叶病抗性新基因的发掘。
    • 邹拓; 耿雷跃; 张薇; 杜琪; 孟令启; 张启星
    • 摘要: 为提高冀东稻区水稻抗稻瘟病育种水平,对157份粳稻资源通过田间诱发感病鉴定其稻瘟病抗性,并利用12个抗病基因标记进行基因型鉴定。结果表明,157份粳稻资源中表现为抗、中抗、中感、感及高感材料分别为2、70、64、9、12个,其中,材料ZY1和ZY2表现为抗。Piz和Pid3这两个抗病基因出现频率最高,而Pigm、Pia、Pita、Pik和Pi5在本地区对稻瘟病的抗性上起到主效作用,且聚合越多抗性基因,抗病性越高。结合种质资源农艺及产量性状,发现ZY2、ZY13、ZY15和ZY21适合作为抗稻瘟病育种的亲本。
    • 王素华; 张璐; 杨学乐; 何录秋
    • 摘要: 芝麻是含油率高(55%)的作物,但其生产效益不高,种植期间常遭到茎点枯病和枯萎病的威胁。因此,开展芝麻抗病性育种具有重要意义。从芝麻抗病性鉴定、芝麻抗病相关蛋白、抗病基因的挖掘3个方面阐述了芝麻对茎点枯病、枯萎病抗病性的研究进展。提出挖掘广谱抗源、提高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基因编辑、体细胞融合、重离子诱变等技术是我国芝麻抗病育种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张文慧
    • 摘要: 为筛选具有抗病基因的番茄地方品种,培育出综合抗性好的优良品种。研究利用Ty-2、I-2、Tm-2a、Cf-9、Mi-1等基因标记对课题组2017-2019年在陕南三市收集的54份番茄地方品种,开展番茄主要病害的检测。通过试验,有3份材料同时检测出5个抗病基因分子标记,18份材料检测出2个以上抗病基因分子标记,这说明陕南山区番茄地方品种具有抗性基因的重要基因源,可以作为抗性亲本材料进行杂交育种。
    • 许向阳; 赵爽; 何梦曦; 闫成革; 王凯慧; 赵婷婷; 李景富; 杨欢欢; 姜景彬; 张贺
    • 摘要: 通过调查128份番茄种质资源材料主要农艺性状,利用Cf-5、Ty-1、Ty-2、Ty-3、Sw-5共5个抗病基因分子标记鉴定抗病基因,筛选综合性状优良种质资源。结果表明,不同番茄种质资源材料农艺性状及抗病性上均存在一定差异,具有较好遗传变异潜力,同时筛选出含有3种抗病基因材料2份,含有2种抗病基因材料12份,为番茄优良品种选育奠定基础。
    • 赵明奇; 刘晓洁; 梁玉青; 杨瑞瑞; 李小双
    • 摘要: AP2/ERF转录因子家族参与了植物生长发育、抵抗胁迫以及植物激素响应等诸多生物过程,是植物中最重要的转录因子家族之一。该研究基于腐烂病菌侵染后的新疆野苹果(Malus sieversii)全长转录组,使用AP2保守结构域的隐马可夫模型PF00847,鉴定新疆野苹果的AP2/ERF家族成员。利用MEGA6、NCBI CDD-batch、MEME、EXPASY、BUSCA对MsAP2/ERF家族成员进行鉴定、分类和结构分析、理化性质和亚细胞定位分析。通过RNA-seq数据和qRT-PCR实验对差异表达的MsAP2/ERFs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行分析和验证,旨在鉴定新疆野苹果中潜在具有腐烂病抗性的AP2/ERF家族基因资源。结果显示:(1)在新疆野苹果中共鉴定获得106个AP2/ERF基因,涵盖全部AP2(17个)、ERF(57个)、DREB(25个)、RAV(5个)和Soloist(2个)5个亚家族。(2)进一步的细化分类发现MsERF亚家族包括B1-B6 6个组,而MsDREB亚家族中只有A2、A4、A5、A6共4个组,缺少A1和A3组的基因成员。(3)RNA-seq表达模式分析结果表明,29个MsAP2/ERF基因在腐烂病感染过程中差异表达,其中MsERF亚家族中差异表达基因数量最多(19个)。(4)12个MsAP2/ERF代表基因的qRT-PCR结果表明:8个ERF亚家族基因均受腐烂病病菌诱导显著上调表达,其中B4类ERF成员基因(MsERF40)在腐烂病病菌侵染后5 d表达量上调表达倍数最高;4个MsDREB基因中,3个受到腐烂病病原菌诱导显著上调,1个下调表达;此外,含有TIR保守结构域的MsERF05在腐烂病病菌侵染1 d后上调表达69倍,表明ERF亚家族的MsERF40和MsERF05在新疆野苹果抗腐烂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该研究结果为新疆野苹果AP2/ERF基因响应腐烂病的功能和机理研究奠定了基础。
    • 摘要: Cell|另辟蹊径破解小麦条锈病的基因密码小麦条锈病是由条形柄锈菌小麦专化型(Puccinia striiformis f.sp.tritici,Pst)引起的真菌病害,在全世界范围内危害小麦(Triticum aestivium)生产。培育和种植持久抗性小麦品种是控制小麦条锈病最有效的方法。由于病原体突变导致免疫受体逃避检测,因此抗病基因经常失效。而易感基因(S基因)突变介导的抗性常具持久性与广谱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