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抗凝血酶Ⅲ

抗凝血酶Ⅲ

抗凝血酶Ⅲ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765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39篇、会议论文15篇、专利文献72060篇;相关期刊368种,包括中国病理生理杂志、国际检验医学杂志、实验与检验医学等; 相关会议14种,包括第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检验医学学术会议、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肾脏病前沿论坛、第十三届华北地区暨北京市肾脏病学术年会、第二届(第21次)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学术会议等;抗凝血酶Ⅲ的相关文献由2136位作者贡献,包括王明山、袁三平、邹贤刚等。

抗凝血酶Ⅲ—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39 占比:0.88%

会议论文>

论文:15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72060 占比:99.10%

总计:72714篇

抗凝血酶Ⅲ—发文趋势图

抗凝血酶Ⅲ

-研究学者

  • 王明山
  • 袁三平
  • 邹贤刚
  • 李长清
  • 杨刚
  • 胡吉军
  • 袁靖
  • 赵雅琳
  • 陈云华
  • 刘欣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春芳; 王慧娟
    • 摘要: 目的脓毒症继发急性损伤是脓毒症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凝血变化是急性肾损伤重要因素。本研究旨在筛选脓毒症过程中同急性肾损伤相关的凝血指标。方法本研究收集外科、急诊及呼吸重症监护室的脓毒症患者,纳入132例脓毒症患者,其中合并急性肾损伤64例,非急性肾损伤68例。收集各组患者一般资料及入ICU第1个24h内各项实验室指标,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及Cox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KI组与非AKI组相比,抗凝血酶Ⅲ(P=0.007)显著降低,D-二聚体则显著升高(P=0.006)。二分类变量Logistic回归显示,D-二聚体与抗凝血酶Ⅲ为脓毒症继发AKI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3.018(95%CI:1.127~8.083)和2.89(95%CI:1.181~7.070),P<0.05。利用Cox回归分析显示仅有D-二聚体同病死率相关,HR值1.347(95%CI:1.081~1.677),P=0.008。结论 D-二聚体和抗凝血酶Ⅲ是脓毒症继发AK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D-二聚体升高同脓毒症继发AKI的28d病死率高相关。
    • 贺建龙; 马宁; 朱彩艳
    • 摘要: 目的探讨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胱抑素C(Cys-C)、抗凝血酶Ⅲ(AT-Ⅲ)在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医院儿科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PNS患儿350例作为观察组,根据临床分型分为单纯型组(250例)、肾炎型组(100例)2个亚组。选取同期健康儿童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所有研究对象的sdLDL-C、Cys-C、AT-Ⅲ水平,并分析以上指标对肾炎型PNS患儿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患儿sdLDL-C、Cys-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AT-Ⅲ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炎型组患儿sdLDL-C水平明显高于单纯型组,AT-Ⅲ水平明显低于单纯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dLDL-C、AT-Ⅲ联合检测诊断肾炎型PNS患儿的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881、90.0%、78.8%,明显高于sdLDL-C、AT-Ⅲ单独检测的诊断效能。结论PNS患儿sdLDL-C、Cys-C水平明显升高。sdLDL-C在肾炎型患儿中升高更为明显,sdLDL-C、AT-Ⅲ联合检测对肾炎型PNS患儿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卢智略; 李晓辉; 王锦祥
    • 摘要: 目的:探讨围术期D-二聚体、抗凝血酶Ⅲ水平与肝癌肝部分切除术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本院肝胆外科确诊为肝癌并住院行肝癌肝部分切除术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分析血浆D-二聚体、抗凝血酶Ⅲ表达水平对肝癌肝部分切除术患者预后的影响;采用Cox回归分析肝癌肝部分切除术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术后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低于术前(P0.05)。血浆D-二聚体高表达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总生存率低于D-二聚体低表达组(P<0.05),血浆抗凝血酶Ⅲ低表达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总生存率低于抗凝血酶Ⅲ高表达组(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浆D-二聚体高表达、抗凝血酶Ⅲ低表达是影响肝癌肝部分切除术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2.149,95%CI为1.192~3.874;HR=2.672,95%CI为1.541~4.635,P均<0.05)。结论:术前血浆D-二聚体高表达、抗凝血酶Ⅲ低表达是影响肝癌肝部分切除术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提示术前D-二聚体、抗凝血酶Ⅲ可作为肝癌肝部分切除术患者不良预后预测的潜在生物学指标。
    • 常兴芳; 许倩; 吴文锋; 刘玮琳; 路康
    •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纤维蛋白原(FIB)、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抗凝血酶Ⅲ(AT-Ⅲ)表达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117例ACS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选取117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检测LOX-1、FIB、PAI-1、AT-Ⅲ水平,分析其表达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观察组血清LOX-1、FIB、PAI-1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AT-Ⅲ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与轻度、中度病变患者比较,重度病变患者血清LOX-1、FIB、PAI-1水平升高,AT-Ⅲ水平降低(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CS患者LOX-1、FIB、PAI-1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AT-Ⅲ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P<0.05)。LOX-1、FIB、PAI-1、AT-Ⅲ为ACS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LOX-1、FIB、PAI-1、AT-Ⅲ水平变化与ACS的发生、发展相关,其可有效评估疾病进展,有望成为ACS诊断及预后评估的生物标志物。
    • 田丽平
    • 摘要: 目的探究肿瘤患者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测定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2月-2020年12月大庆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科接收肿瘤患者200例,依照患者肿瘤性质分为良性组(n=100)和恶性组(n=100)。两组患者均行血浆D-D、FDP、AT-Ⅲ活性测定,比较两组患者血浆D-D、FDP、AT-Ⅲ活性水平,并分析不同分期恶性肿瘤患者3项指标水平的差异。结果恶性组患者血浆D-D(0.60±0.15)mg/L、FDP(16.54±3.42)mg/L水平高于对照组,AT-Ⅲ活性(80.16±12.2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015、12.490、8.654,P<0.05)。不同TNM分期恶性肿瘤患者3项指标水平中分期越高,血浆D-D、FDP越高,AT-Ⅲ活性越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638、8.164、8.128,P<0.05)。恶性肿瘤患者T分期、N分期越高,FDP水平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041、9.646,P<0.05)。结论测定肿瘤患者的血浆D-D、FDP、AT-Ⅲ活性意义重大,能够为肿瘤分期、性质鉴别提供依据,利于治疗方案的制定,值得推广。
    • 禤坚艳; 刘奕珊; 宋悅; 晨露; 韦相才
    • 摘要: 目的:探究复发性流产(RSA)患者血浆抗凝血酶Ⅲ(AT-Ⅲ)、蛋白C(PC)、蛋白S(PS)活性及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RSA(流产≥3次)患者100例为RSA组,首次流产且既往无流产史患者100例为流产组,无既往流产史健康早孕妇女100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3组血浆AT-Ⅲ、PC、PS水平。结果:血浆AT-Ⅲ、PC、PS水平RSA组、流产组、对照组依次升高(P<0.05)。经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预测RSA最佳临界值血浆AT-Ⅲ为92.14%,曲线下面积(AUC)为0.779,灵敏度为83.7%,特异度为64.9%;PC为89.47%,AUC为0.704,灵敏度为72.3%,特异度为77.5%;PS为84.26%,AUC为0.752,灵敏度为79.2%,特异度为70.3%。结论:RSA患者血浆AT-Ⅲ、PC、PS异常降低,提示机体存在血液高凝态倾向,通过检测上述指标对预测RSA有临床指导意义。
    • 范迪堃; 韩冬; 张超
    • 摘要: 目的观察腔内隔绝术与药物结合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疗效及对炎症状态、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抗凝血酶-Ⅲ(AT-Ⅲ)水平、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人157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79例)和对照组(78例)。对照组予以单纯药物保守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腔内隔绝术治疗。统计研究组手术情况与两组治疗前后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I)评分、生活质量(GQOL-74)评分、血清炎症反应指标[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NF-γ)]、肝肾功能指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肌酐(Cr)、尿素氮(BUN)]、D-D、FDP、AT-Ⅲ水平及治疗后1年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79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人腔内隔绝术均获成功,术中即刻行主动脉造影未见支架变形与移位,术中和术后均未输血治疗。研究组治疗1个月后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BI、GQOL-74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1个月后血清AST、ALT、Cr、BUN、IL-1β、TNF-α、INF-γ、D-D、FD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AT-Ⅲ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1年病死率、再次手术或介入治疗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腔内隔绝术与药物结合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可调节病人血清D-D、FDP、AT-Ⅲ表达,减轻炎症状态,促进病情恢复,改善肝肾功能及预后。
    • 吴耀权; 黄广强
    • 摘要: 目的:探讨并分析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联合D-二聚体(D-D)、抗凝血酶Ⅲ(AT3)检测对早期复发性流产(RSA)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11月在佛山市南海区妇幼保健院就诊并确诊的67例有RSA病史的孕妇作为RSA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的有分娩史的孕妇134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两组孕妇D-D水平,采用发色底物法检测AT3水平,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β-HCG水平,比较其检测结果,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β-HCG、D-D、AT3单独及联合检测对RSA的预测价值。结果:RSA组的D-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β-HCG、AT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β-HCG在诊断RSA中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47,95%CI为0.661~0.832;AT3在诊断RSA中的AUC为0.758,95%CI为0.688~0.828;D-D在诊断RSA中的AUC为0.737,95%CI为0.645~0.829;三者联合检测在诊断RSA中的AUC为0.857,95%CI为0.749~0.919。与β-HCG、D-D或AT3单独检测相比,三者联合检测在诊断RSA中的AUC更高(P<0.05)。结论:β-HCG联合D-D、AT3检测对RSA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可提高RSA诊断的准确率,有助于及时发现异常并治疗。
    • 翁碧芬; 伍刚; 郑和文
    • 摘要: 目的:分析早期复发性流产的病因,探讨易栓症标志物抗凝血酶-Ⅲ、蛋白C及蛋白S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2022年10月广东省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60例复发性流产患者的临床资料,将筛查出的60例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纳入观察组,另选取60例行健康体检妇女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易栓症标志物抗凝血酶-Ⅲ、蛋白C及蛋白S水平及缺陷率。结果:160例复发性流产患者中,单病因患者92例,占比57.50%,自身免疫异常共41例(25.62%),夫妻染色体异常31例(19.37%),多病因患者8例(5.00%);不明原因患者60例(37.50%)。两组抗凝血酶-Ⅲ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蛋白C、蛋白S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抗凝血酶-Ⅲ、蛋白S及蛋白C缺陷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复发性流产发生的原因较多,部分患者存在多因素致病的情况,不少患者致病因素不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发生与抗凝血酶-Ⅲ、蛋白S及蛋白C缺陷存在密切关联。
    • 陆松松; 李梦; 奴尔扎特·胡尔曼; 丁庆明; 徐秦竹; 宋英; 苏明
    • 摘要: 目的 评价活性炭逆转利伐沙班对凝血试验干扰的效果。方法 取体检人群临床常规凝血项目检测后的枸橼酸钠抗凝血样本,每次方便抽取20例,重复24次,共纳入480例。将20例血浆样本混合配置成正常混合血浆(NPP),取1 mL NPP为N1组;NPP经活性炭处理后为N2组;NPP加入不同质量浓度的利伐沙班为N3组:100μg/L(N3A组)、200μg/L(N3B组)、300μg/L(N3C组)、400μg/L(N3D组),每个质量浓度重复6次;N3组经活性炭处理后为N4组。收集急诊科首次使用利伐沙班治疗的患者22例,首次服用利伐沙班前6 h和后6 h采集血样分别为S1组和S2组,S2组经活性炭处理后为S3组。液相色谱-联用串联质谱测定N3组和S2组的利伐沙班质量浓度。检测N1、N2、N3、N4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IB)水平,蛋白C(PC)、蛋白S(PS)、抗凝血酶Ⅲ(AT-Ⅲ)以及凝血因子FⅡ、FⅤ、FⅦ、FⅧ、FⅨ、FⅩ、FⅪ、FⅫ活性和N1、N2、N3、N4、S1、S2和S3组抗Xa因子(Anti-Xa)活性。结果 与N1组比较,N2组PT、APTT、INR、FIB、PC、PS、AT-Ⅲ、Anti-Xa、FⅡ、FⅤ、FⅦ、FⅧ、FⅨ、FⅩ、FⅪ、FⅫ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3组PT、APTT延长,INR水平,PS、AT-Ⅲ和Anti-Xa活性升高,FⅡ、FⅤ、FⅦ、FⅧ、FⅨ、FⅩ、FⅪ、FⅫ活性降低(P<0.01),PC活性及FI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4组APTT延长,PS、FⅤ、FⅧ、FⅪ、FⅫ活性降低(P<0.01)。与N3组比较,N4组PT、APTT缩短,INR水平,PS、AT-Ⅲ和Anti-Xa活性明显降低,FⅡ、FⅤ、FⅦ、FⅧ、FⅨ、FⅩ、FⅪ、FⅫ活性升高(P<0.01),FIB水平和PC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S1组比较,S2组Anti-Xa活性升高,APTT延长;S3组APTT延长(P<0.01);与S2组比较,S3组Anti-Xa活性降低,APTT缩短。N3A、N3B、N3C和N3D组PT、INR、APTT、PS水平及Anti-Xa活性逐次升高,FⅤ、FⅦ、FⅧ、FⅨ、FⅪ活性逐次降低(P<0.01);N3组、S2组利伐沙班质量浓度与Anti-Xa活性呈正相关(rs分别为0.989、0.969,P<0.01)。结论 活性炭能有效去除血浆中的利伐沙班,可以逆转由利伐沙班引起的异常凝血指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