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技术主义

技术主义

技术主义的相关文献在1963年到2022年内共计278篇,主要集中在教育、中国文学、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73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151994篇;相关期刊234种,包括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城市问题、读书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北京大学2012政治学行政学博士论坛暨国家的治理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国际博协博物馆学委员会2008年年会暨中国博物馆学会博物馆学学术研讨会、第二届中国-东盟建筑空间设计教育高峰论坛等;技术主义的相关文献由280位作者贡献,包括田玉、乔新生、傅翔等。

技术主义—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73 占比:0.18%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51994 占比:99.82%

总计:152272篇

技术主义—发文趋势图

技术主义

-研究学者

  • 田玉
  • 乔新生
  • 傅翔
  • 刘亚平
  • 姚文放
  • 宋泽亮
  • 张玉娟
  • 张贤根
  • 张鸣
  • 朱广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唐代兴
    • 摘要: 疫灾与伦理生态构成变动关系:在自然生存时代,疫灾对生境破坏呈偶发性、易逝性和易恢复性;进入人力生存时代,无限征服自然、改造环境、掠夺生物资源的伦理生态学方式,成为疫灾大流行的动力性根源。阻止、降解、减少当代疫灾,须重建生境导向的自然-社会伦理生态体系:第一,应重新认知疫灾与人类行为的关系,改变无限论观念,重建限度生存信念,使生产和消费促进生境恢复;第二,应解构技术主义,恢复生物和文化调适方式,恢复生物调适,就是运用生物规律来化解人类与环境、生物、自然之间的对立,引导人类遵循生物原理,服从自然之生生法则;第三,重塑文化调适,就是再造人类节制能力,尤其节制无限膨胀的利欲生产和人口生产,这是从根本上阻止、降解、减少当代疫灾的社会政治-经济学方式和社会伦理生态学方法。
    • 黎明
    • 摘要: 在价值哲学范畴中,广告价值同时含着主客体双重向度:一方面,作为广告价值的客观基础,广告的传播形态和信息形式等属性体现的是广告价值发生的特定技术条件的约束边界;另一方面,广告价值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东西,广告是否具有价值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具有价值,取决于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具有特定需要的主体对广告的价值评判和价值选择。广告之于广告主的工具性价值与广告之于消费者的社会性价值是广告价值主体呈现的本源两极。价值高于技术,并包含技术。价值哲学范畴中的广告价值,并非将广告形态的历史演进归结到技术主义的单一视角,而更多的是从“技术可能—主体需要”的主客体互动视角来建构广告演进的核心逻辑:客体向度上的价值增值以及由之引发的主体向度上工具性价值与社会性价值的此消彼长,构成了其间的内在脉络。在广告价值视野下,广告形态的未来发展呈现全面论与重点论、多元并存与前沿突破的辩证统一。
    • 邵俊
    • 摘要: 近代电影的发展与工业革命的发展息息相关,光与电的应用和出现为电影的诞生确定了技术基础。“技术主义”电影的发展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从默片到有声片,从黑白电影到色彩电影……每一个电影种类的形成都依托于相应技术的产生与成熟,进入数字时代后,人们对于电影的多感官体验有了更高的要求。正确呈现技术本身的叙事含义需要建构奇观与叙事的平衡,在建立新的叙事秩序的过程注重对人物困境的解答,这将是文本所主要探讨的问题。
    • 覃茜
    • 摘要: 技术主义在现当代的发展,形成了内涵深刻、表现形式多样、逻辑体系严密的现代技术主义。本文从现当代视角出发,围绕"技术主义"进行深入的影响剖析,分析技术主义在当代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并初步提出应对消极影响的解决思路,对应对当代技术主义的负面影响具有一定的启发性与指导性意义。
    • 覃茜
    • 摘要: 技术主义在现当代的发展,形成了内涵深刻、表现形式多样、逻辑体系严密的现代技术主义.本文从现当代视角出发,围绕“技术主义”进行深入的影响剖析,分析技术主义在当代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并初步提出应对消极影响的解决思路,对应对当代技术主义的负面影响具有一定的启发性与指导性意义.
    • 杨信
    • 摘要: 受技术性法律职业主义理念的影响,法律职业教育堕入技术主义的误区.具体体现是:轻视法律职业伦理培养,偏重法条识记而不屑法学理论分析,注重实务技能教育而忽视法律思维能力的形塑.要克服法律职业教育中的技术主义倾向,应该坚持不偏不倚的法律职业主义理念,并以法律职业素养为教育内容的指引,强化法律职业伦理教育,注重法学理论教育以及法律思维能力的养成.
    • 张福贵
    • 摘要: "新文科"建设应该包含两个思考路向.一个是"新的文科",一个是"文科之新".前者是从"跨学科"或"交叉学科"的角度,创立和形成新的文科专业或者方向;后者则是从传统文科自身发展的角度,反思和调整现有文科的发展路向."新的文科"不单纯是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扩展和融合,而最根本的是更新学科观念和创新学术思想、培养创新的人才."文科之新"是文科特别是传统基础文科的自我革新和反思,通过融入新技术来实现文科的健康发展.文艺复兴和思想启蒙运动以降,人类文明的几次重大变革几乎都是以新技术革命为先导的,而每次浪潮袭来时也几乎都是人文学科向技术致敬和靠拢,尽可能从中认领份额和寻找空间.然而,"打破学科界限"不等于消除学科属性,融合应该是以我为主,以此来强化人文学科的功能与价值.对于有些传统基础文科来说现在不是急于如何"新",而是思考如何"旧",甚至是如何回归传统和原点.同时,要将"新文科""新工科""新农科"和"新医科"建设作为一个整体来设计,思考各个新学科之间融合之后的新.
    • 项继发
    • 摘要: 测量时代的教育所向与古典教育的理想所归相向而立、鲜有呼应,演化成教育形态的古今之争.大规模测评的介入,促发了教育知识的内部分化,注重数字指标的教育科学与回归古典精神的教育思想两个阵营明显对立.陷入技术主义宰制之下的教育,弥漫出对科学测量生产的成绩、表现、能力、排位等数字繁荣的迷信.这种迷信与大众的经验知识不谋而合,合力造成教育本质目的 的偏离,教育成了过分追求现实目的 的手段,漠视人的生命和精神境况.这与古典教育理想完全相悖.从哲学源头重勘教育理想,返回人的本质境况审思当代教育的运行逻辑,检视个体在教育行动中的道德立场,成为弥合教育古今之争的理想途径.古典教育理想虽不能直接施行启蒙,但可以唤起教育行动者的自觉精神,达至自我启蒙.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