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批评标准

批评标准

批评标准的相关文献在1976年到2022年内共计239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文学理论、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6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28082篇;相关期刊185种,包括求是学刊、社会科学辑刊、学习与探索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全国网络文学理论研讨会、中国古代散文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等;批评标准的相关文献由236位作者贡献,包括王雪竹、汤哲声、王虹等。

批评标准—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36 占比:0.83%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28082 占比:99.16%

总计:28321篇

批评标准—发文趋势图

批评标准

-研究学者

  • 王雪竹
  • 汤哲声
  • 王虹
  • 冉亚周
  • 吴剑林
  • 孙新新
  • 张克锋
  • 张斌
  • 张知干
  • 徐海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欧阳友权
    • 摘要: 快速崛起的网络文学量大如山却体犹未健,“有高原缺高峰”现象十分突出,亟需文学批评家入场,补齐批评标准这块“短板”,以加强文学批评,运用一定的标准去解读、评价、引导和规范,助推网络文学从“长个子”走向“强筋骨”,实现新时代网络文学的高质量发展。网络文学批评标准离不开“文学”品格,也不可脱离“网络”特点,是在赓续文学传统基础上的理论拓新;应基于网络语境的思想性、艺术性、产业性、网生性和影响力等维度,架构起由核心层、中间层、外围层组成的动态评价体系和批评标准
    • 杨磊; 赵娣
    • 摘要: 大众传媒时代的出现,给人们提供了各种各样可以对评价艺术的媒介,构建了一种开放多元化的环境。正是由于大众传媒过于开放包容的特点,所以对于评价艺术的标准出现了不好的想象,由此还引发了混乱。尤其是舆论媒体的出现,更是会混淆人们的视听,普通大众听风就是雨,没有自己独立的思考意识,在种种构陷下,艺术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只有符合大众的审美才会被推崇,而那些真正具有独特的艺术气息的作品反而会被淹没。如何改善纠正这一问题是急需要解决的,所以本文旨在对大众媒体时代艺术批评标准混乱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据此提出合理的艺术批评标准,然后给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 汤哲声
    • 摘要: 建构中国通俗文学经典化的批评标准,并不是要在中国文学批评中“另立门户”,更不是要与精英文学(这个称呼并不规范,姑且称之)“争名分”,而是要强调中国文学批评需要“中国话语”。既有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标准主要基于中国“五四”新文化传统而建构,其社会启蒙性、文化批判性和美学表现性都有划时代的意义,对中国文学的发展有着积极价值。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既有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标准对中国文学的传统性、民族性重视不够,对中国传统文学的新时期发展创化认知不够。
    • 汤哲声
    • 摘要: 中国现当代通俗文学之所以得不到科学的批评,重要的原因是批评标准不切合。传统性、民族性是通俗文学的内在属性,市场性、运作性是通俗文学的外在属性,在保持属性的基础上不断创化是通俗文学的发展规律。中国现当代通俗文学的批评标准的科学建构需要文学批评的视野,更需要切合“通俗文学”属性的批评视角。只有科学建构了通俗文学的批评标准,才能发现中国现当代通俗文学的经典作品,才能引导中国现当代通俗文学创作健康发展。同时,通俗文学批评标准的建构对中国文学批评标准如何体现民族性也是一种提示。
    • 朱萍
    • 摘要: 自1932年下半年左翼力量介入中国电影开始,至1933年底"软硬"之争爆发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影评人小组"和"电影小组",有组织、有计划地发表大量电影批评,确立"意识"第一、"技巧"第二的核心批评标准。左翼影评阵营初期存有观念分歧,但通过不到两年的实践磨合,在1933年底形成坚守"意识"评价为首的重要共识,为即将到来的"软硬"之争奠定牢固基石。左翼影评阵营用基于影像的文字评论,唤醒人民大众的反抗意识,指引中国电影走向崭新道路,初步构筑起中华民族主流意识形态共同体。
    • 曹帅
    •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明确了文艺人民性的创作导向,号召文艺工作者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在中国漫长的文艺发展历程中,人民性是每个时代文艺创作的导向指引.文章透过圆熟而扎实的文学理论和创作实践,为文艺人民性提炼出"重平实、尚通俗的批评基础""服务时代与人民的创作立场""精神引领与感召""不断提升的审美追求"四个维度的评价标准与检验符码.中国文学正是在这些评价标准和检验符码的相互促进与圆融中,不断拓宽价值领域,走向新的繁荣.
    • 唐卓
    • 摘要: 农村现实题材影视剧是我国影视剧的重要类型之一,必须建立一套自我批评标准。那么,这条标准就是按照思想性、艺术性和欣赏性相统一的标准来考量,此三条纬度缺一不可。目前,人们在执行中出现失衡现象,需要加以扭转。
    • 朱萍
    • 摘要: 自1932年下半年左翼力量介入中国电影开始,至1933年底"软硬"之争爆发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影评人小组"和"电影小组",有组织、有计划地发表大量电影批评,确立"意识"第一、"技巧"第二的核心批评标准.左翼影评阵营初期存有观念分歧,但通过不到两年的实践磨合,在1933年底形成坚守"意识"评价为首的重要共识,为即将到来的"软硬"之争奠定牢固基石.左翼影评阵营用基于影像的文字评论,唤醒人民大众的反抗意识,指引中国电影走向崭新道路,初步构筑起中华民族主流意识形态共同体.
    • 摘要: cqvip:对于建筑艺术的欣赏,艺术评论家的批评声层出不穷。对此,建筑师们担负着很大的责任。我们不得不承认,建筑师与建筑学的无限复杂性无时无刻不被联系在一起,他们一直被各种建筑风格和建筑结构的问题所困扰。事实上,他们的思想被这些问题困扰着,使其几乎忽视了对建筑风格和建筑方法上的主要批评标准。批评者往往都是伴随着建筑师的建造步骤进行评论的。
    • 杨清波; 于龙
    • 摘要: 随着翻译活动的发展,翻译批评的视野和空间也大为拓展,突破以往惟文学思维模式的呼声日渐高涨.非文学翻译批评既需要参照相应学科的理论,强化学科意识,也需要根据批评标准构建具有示范意义的批评层面.通过译本对比,从词汇、句法、语篇、专业、误译、注释等层面对非文学文本批评的层面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构建非文学翻译批评新秩序具有现实的可能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