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三岛由纪夫

三岛由纪夫

三岛由纪夫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355篇,主要集中在世界文学、中国文学、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55篇、专利文献403462篇;相关期刊241种,包括外国问题研究、日本研究、读书等; 三岛由纪夫的相关文献由294位作者贡献,包括丁晓伟、唐月梅、汪艺等。

三岛由纪夫—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55 占比:0.09%

专利文献>

论文:403462 占比:99.91%

总计:403817篇

三岛由纪夫—发文趋势图

三岛由纪夫

-研究学者

  • 丁晓伟
  • 唐月梅
  • 汪艺
  • 魏策策
  • 姚亚美
  • 文洁若
  • 李德纯
  • 白晓煌
  • 蒋秣
  • 许金龙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史心星
    • 摘要: 《金阁寺》是日本著名小说家三岛由纪夫的代表作品.1958年日本导演市川昆将小说《金阁寺》搬上银幕.本文将小说与电影进行对比,通过对主人公沟口性格缘起、人物关系、人物心理特征等层面的分析,归纳总结小说《金阁寺》与电影《火烧金阁寺》在人物塑造上的差异.
    • 张泽欣
    • 摘要: 三岛由纪夫的哲理剧《萨德侯爵夫人》,从内容到形式都呈现出古典式的周密对称,剧中既有独立思想之间的对话和碰撞,又在形式上体现了复调的音乐性,同时表现了巴赫金的“对话式复调”和昆德拉的“对位式复调”的种种重要特征。本文从戏剧的结构组成、情节的剪裁和编排、人物/思想/台词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努力揭示出戏剧内部精妙的对话关系和对位关系。
    • 汪艺
    • 摘要: 随着战后西方文化的大量流入和本国固有文化的节节败退,日本传统价值观开始逐渐动摇.作为战后日本知识分子一员的三岛由纪夫经过与迷惘、困惑的挣扎,开始了作为一名日本人的觉醒并萌发了"文化寻根"的意识,这种意识进而上升为文化民族主义并在其后半期文学作品集中体现.三岛由纪夫的文化民族主义植根于日本传统,可将其内核归结于"文化概念的天皇"、"文武两道"和"二元对立统一".三岛把所有关注的焦点聚集在文化问题上,尽管多有极端之处,但出发点多是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传统的考量以及对于文学艺术美的效果的追求和渲染,是其文化民族主义的迸发和呈现.
    • godot辑
    • 摘要: 自少年起,不被人理解就是我唯一的骄傲。——三岛由纪夫《金阁寺》我们很少信任比我们好的人,宁肯避免与他们来往,相反,我们常对与我们相似、和我们有着共同弱点的人吐露心迹。我们并不希望改掉弱点,只希望收到怜悯和鼓励。——加缪《局外人》因为害怕自己并非明珠而不敢刻苦琢磨。
    • 董文胜
    • 摘要: 有很多次在谈及我创作的方法及观念体系时,我都曾拿三岛由纪夫一篇文章的四个章节来说事。这四个章节分别是:一、恶魔这东西;二、古典的平静;三、两种东西的综合;四、朝向根本破灭的冲动。在我看来,三岛由纪夫归纳的这几点已经涵盖了我所有的创作基础,这是从心灵和历史以及文化本源出发的体系,超越于形态语言的实验之上。
    • 七七
    • 摘要: 提到日本文坛,必定有那几个躲不掉的大文豪:夏目漱石、芥川龙之介、川端康成、谷崎润一郎、三岛由纪夫、太宰治……而这些人中,又有一个不那么精准的“共同点”——自杀。写出人间与地狱之间那扇“罗生门”的芥川龙之介,服用大量安眠药自杀;三岛由纪夫发表完“保卫天皇和日本传统”的演说而被人嘲笑为疯子后,以武士道精神切腹自杀;太宰治在第五次自杀后,终于如愿;继泰戈尔之后的第二位诺贝尔文学奖亚洲得主川端康成,在公寓内打开煤气自杀。
    • 王润昭
    • 摘要: 《阿波罗之杯》是三岛由纪夫于年轻时写下的关于其欧美文化之旅的游记合集。二十六七岁的三岛由纪夫以其独有的灵动的思维、清隽的笔调来抒发他对欧美文明的独特见解,其中对于希腊文明的巡礼更是他在该书中所着重描写的。三岛由纪夫对希腊文明的感性与理性认知,展现了其独特的“三岛美学”,更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希腊文明的了解,使我们尽享一场来自希腊文明和“三岛美学”的文化盛宴。
    • 胡莉蓉
    • 摘要: 在三岛由纪夫的作品中,"父亲"常常以一种虚弱、老朽但极富精神性的形象出现。本文采用拉康的主体性理论和精神分析的方法对他不同时期的作品考察发现,"父亲"除指生物学上的父亲之外,还以"反抗""善""美"等"父亲之名"的变体出现。三岛的前期文学创作可被视为围绕"父亲之名"书写的一部"寻父""弃父"与"弑父"的主体建构神话。"父亲之名"也隐喻天皇,在文学的"弑父"之后,三岛以自戕的行动实践"杀王"的反抗意图,从而完成其追求绝对性的审美理想。
    • 林春雨
    • 摘要: 《道成寺》是日本流传已久的传统戏剧故事。日本作家三岛由纪夫(1925—1970)以其小说闻名于世,但他同时也对能乐的现代改编做出了突出贡献,其中,三岛由纪夫所改编的故事《道成寺》,美学特征浓郁,剧情新颖,风格独特。传统《道成寺》故事所体现的日式美学和日本民族特有的生死观念,在三岛由纪夫的改编下,得到了更加现代化的表达,故事内容和人物被赋予了更为深刻和丰富的含义。本文将通过对三岛由纪夫改编的现代能乐《道成寺》和传统《道成寺》传说之间的对比,探索传统戏剧与近代戏剧在美学与哲学观念上的异同,借此增加对不同时代下人们心理状态和价值取向转变的理解。因传统《道成寺》故事版本颇多,这里选用能剧《道成寺》,辅以川本喜八郎的木偶戏动画版本进行讨论。
    • 刘天睿
    • 摘要: 在文字与图像之间,如何架设起沟通的桥梁?一切从作者对小说的喜爱开始——以三岛由纪夫系列小说《丰饶之海》四部曲为创作源点,选取了三个来自小说情节的形象——卷一被损毁的信封、卷二饭沼勋的佩剑、卷四天人仙去五种衰相之一的项上花萎,分别选用银、银镀金与雕刻水晶等综合材料进行演绎。——丰饶之海.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