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手札

手札

手札的相关文献在1978年到2022年内共计405篇,主要集中在信息与知识传播、中国文学、书法、篆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04篇、专利文献669716篇;相关期刊194种,包括收藏.拍卖、文献、收藏等; 手札的相关文献由295位作者贡献,包括苏小城、六只脚、六只脚1等。

手札—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04 占比:0.06%

专利文献>

论文:669716 占比:99.94%

总计:670120篇

手札—发文趋势图

手札

-研究学者

  • 苏小城
  • 六只脚
  • 六只脚1
  • 张瑞田
  • 杨明
  • 梁栋(摄影)
  • 康冬梅
  • 若水
  • 刘洋
  • 张丽敏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王子玥
    • 摘要: 浙江图书馆藏吴大澂手札,系光绪十三年(1887)四月十五日致山东巡抚张曜的书信。当时吴大澂奉旨赴粤任广东巡抚,信中涉及吴氏赴任、粤中吏治及山东黄河的治理等事宜。结合对档案、年谱等史料的考释,可见在清末国力不继的现实下,吴大澂为国奔走、心怀黎民、鞠躬尽瘁的循吏品质。
    • 杨斌; 邱康宁
    • 摘要: 《冬暄草堂师友笺存》收录有袁昶致陈豪手札十七通,作札人袁昶为庚子事变中因为反对纵容义和团与多国开战而被杀害的“五大臣”之一,受札人陈豪,官虽不达,但其生平事迹亦入《清史稿》。因篇幅所限,文章先将作于光绪四年(1878)至袁氏罹难前不久的光绪二十六年(1900)间的七通手札整理并略作考释。此七通手札时间跨度长达二十三年,在此期间,袁昶由户部主事升任徽宁池太广道道员、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而陈豪在湖北多地任知县后,辞官归田。七通手札可知其间二人的交往,亦可见二人师友薛时雨、谭献、李慈铭等名士的生平和交游,诚为研究晚清官僚士子交游的实物档案。
    • 张武装
    • 摘要: 吴昌硕存世手札多经发表,所作释读、考证偶有粗疏、谬误。本文以全集两种、论文两篇为样本,辨误匡谬,略作讨论,以期对缶翁手札研究有所裨益。
    • 吴晓丛
    • 摘要: 张西堂是我国著名经学家,“古史辨派”的重要成员。其生前与梁启超、钱玄同、顾颉刚、商承祚、马衡、刘盼遂、容庚等多位大师先贤多有过从,彼此诗赋唱和、学术结缘,故存藏有众多著名学者的手泽翰墨。这些遗物,不少已成文物,不仅具有较高的历史与艺术价值,从中亦可窥见当年大师硕儒深邃内敛的高情远趣。尤以新发现梁启超先生1925年亲笔信札,内容涉及有关重要学术见解,殊为珍贵。将这些学人翰墨刊布于世,必可裨益学界,嘉惠艺林。
    • 朱红
    • 摘要: 一通新发现的梁章钜手札贴附于一部《复初斋诗集》六十二卷本衬页,通过释读考证手札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并梳理与之相关的人物翁方纲、陈用光、梁章钜、陶澍等的交游行迹,可确定《复初斋诗集》六十二卷版本为清嘉庆十五年蒋攸铦杭州刻本。文章调研了各大型书目和数据库对《复初斋诗集》六十二卷的收藏和著录情况,提出被广泛著录为乾隆五十八年刻本应为误判。同时挖掘出手札对宣南吟社历史更替节点的史料价值,以及梁章钜书法的艺术价值。
    • 马振君; 马辰
    • 摘要: 林则徐与钱泳往来六通手札,俱作于道光十五年。其中,五札为最新发现;一札录自《林则徐全集》。手札内容涉及当时水利、漕运、运河关吏恶行以及文人互赠书籍、字画等风流雅事。同时,这些信札既使现有研究成果获得有益补充,亦可纠正其中一些讹误,具有比较重要的文献价值。
    • 李在兵
    • 摘要: 晚清大儒俞樾有一通致循吏李超琼的手札,其内容如下:紫璈仁兄大人阁下:前承赐《虔共集》,知季硕著述尚有此一卷之存,弟前诗小讹,今改正,刻入拙诗第二十一卷。谨刷一纸,奉呈青览,余一纸俟便中致胡燕生观察,书可附之也。手此,敬请台安。弟俞樾顿首。这通手札揭示了一代才女曾彦和大儒俞樾、循吏李超琼之间的生死交往史实。
    • 陈根民
    • 摘要: 本文就《钱镜塘藏明代名人尺牍》中四种手札的作者归属问题作了重新论订.通过对署名或印鉴的解读,基本确认:原系于江汉名下的《致某同年函》实为屠滽手札;原系于曹金名下的《致约轩函》实为秦金手札.另采取图像比对分析等方法,将原系于顾天叙名下的无上下款《致某人函》、原系于徐咸名下的疑似『双名单具』手札《致青老函》,分别归为钱谦益、方亨咸所作.
    • 史可婧
    • 摘要: 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黄宾虹是一位卓越的国画大师.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黄宾虹的绘画日益受到美术界的广泛关注与推崇,其绘画及画学方面的成就随着时间的推移已显示出巨大的影响力.黄宾虹在书法及书学方面的成就亦非常突出,他许多绘画理论,以及笔法和墨法的运用皆从书法中来.可以说,书法与绘画始终伴随其一生,并互相滋养,相互融合,形成以书入画、以画养书的创作模式,直到晚年达到人与书画俱老的境界.在近代社会环境和思想潮流的影响下,加之个人在画学、金石学和文字学等领域的不断深入研究,其书学理论体系逐渐形成并且渐趋完备,他晚年的手札展现出极高的艺术特色和表现力,可谓与其艺术思想一脉相承的产物,相比于其他形式的书作,充分体现出一种自然随性、不事雕琢的意境.
    • 杨斌
    • 摘要: 晚清著名古文字学家、金石学家孙诒让一生锐意著述且交往广泛,与张之洞、黄绍箕、章太炎等名流均有书信往来,其生平信札、序跋、杂著等已结集为《孙诒让遗文辑存》出版发行.《复堂师友手札菁华》收有孙诒让致谭献手札十四通,均未收入《孙诒让遗文辑存》,故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和史料价值.因篇幅所限,笔者先将孙诒让作于离皖之后的四通手札整理并考释.此四通手札不但可以一窥孙诒让信稿书迹、文体之原始风貌,还可以揭示孙、谭二人在光绪二年(1876年)至光绪十四年(1888年)期间的书籍往还、金石交流、学术探讨等交游往事,札文内容也多涉及他们同年好友袁昶、张预等人生活情状,对了解二位学人的生平、学术趋向以及晚清中下层士人群体的生存状况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