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三叉神经节

三叉神经节

三叉神经节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289篇,主要集中在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基础医学、口腔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75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518060篇;相关期刊139种,包括现代生物医学进展、实用疼痛学杂志、中国疼痛医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十七届针灸机体功能的调节机制及针灸临床独特经验研讨会、第五届全国中医药博士生学术论坛、河南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第二十九次年会等;三叉神经节的相关文献由797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元银、李之望、李晓光等。

三叉神经节—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75 占比:0.05%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518060 占比:99.95%

总计:518338篇

三叉神经节—发文趋势图

三叉神经节

-研究学者

  • 王元银
  • 李之望
  • 李晓光
  • 王延秀
  • 万琪
  • 武胜昔
  • 王烈成
  • 谢立信
  • 刘向明
  • 尹世金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田乐; 李德卫; 谢立信; 周庆军
    • 摘要: 目的探讨Slit引导配体2(Slit2)对糖尿病小鼠角膜上皮和神经损伤修复的促进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选取60只SPF级5~6周龄C57BL/6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和Slit2注射组,每组20只。糖尿病模型组和Slit2注射组小鼠采用链脲霉素腹腔内注射法建立糖尿病模型。构建小鼠角膜上皮损伤修复模型,Slit2注射组于造模后即刻结膜下注射Slit2重组蛋白,糖尿病模型组小鼠结膜下注射等容量PBS,正常对照组不做处理。采用角膜荧光素染色法观察小鼠角膜上皮缺损后24、48和72 h愈合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模型组小鼠角膜上皮中Slit2及其相关受体mRNA的表达;采用角膜铺片β-tubulinⅢ荧光染色法观察小鼠角膜神经形态变化;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模型组小鼠角膜上皮中Slit2的表达分布及修复的角膜上皮中Slit2、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苏氨酸蛋白激酶(AKT)、β-连环蛋白(β-catenin)和Ki67的表达。将小鼠角膜上皮干/祖细胞系(TKE2)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组和Slit2干预组。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p-EGFR/EGFR、p-AKT/AKT、p-ERK/ERK和β-catenin的表达;取高糖培养的TKE2,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0.01、0.1和0.5μg/ml Slit2处理10 min及0.5μg/ml的Slit2处理前和处理后10、20、30、60、120 min时p-EGFR/EGFR和p-AKT/AKT的表达。原代培养各组小鼠三叉神经节(TGs)细胞,采用β-tubulinⅢ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Slit2对于TGs细胞轴突再生的影响。结果角膜上皮刮除后48 h和72 h,与正常对照组和Slit2注射组比较,糖尿病模型组小鼠角膜上皮修复速度明显减慢。糖尿病模型组小鼠正常角膜上皮中Slit2及其Robo1、Robo2、Robo4受体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糖尿病模型组损伤修复的角膜上皮中Slit2免疫荧光强度明显弱于正常对照组。角膜铺片神经荧光染色显示,与糖尿病模型组比较,角膜上皮损伤后7 d Slit2注射组角膜神经丛致密,神经纤维数量增多且分布均匀,神经末梢可见较多分支。正常对照组和Slit2注射组修复的角膜上皮中p-EGFR、p-ERK、β-catenin和Ki67荧光明显强于糖尿病模型组。高糖组TKE2细胞内p-EGFR/EGFR、p-AKT/AKT和β-catenin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和Slit2干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lit2处理高糖培养TKE2细胞后10 min,p-EGFR/EGFR和p-AKT/AKT的相对表达量较处理前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Slit2质量浓度的增加,TKE2细胞中p-EGFR/EGFR和p-AKT/AKT相对表达量逐渐升高,Slit2质量浓度为0.5μg/ml时对EGFR和AKT信号通路的活化作用最明显。高糖组体外培养的TGs突触长度为(40.52±5.44)μm,明显短于正常对照组的(72.14±9.48)μm和Slit2注射组的(73.04±4.66)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Slit2通过激活EGFR信号通路对糖尿病模型小鼠角膜上皮发挥保护作用,并通过增加角膜上皮下神经丛密度和促进TGs细胞轴突生长,发挥神经保护能力。
    • 陈炯华; 方雪; 白茹雪; 白羽; 严展鹏; 李壮壮; 周影
    • 摘要: 目的:观察芎芷镇痛方对偏头痛大鼠三叉神经节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TRPV1)表达的影响,探讨芎芷镇痛方治疗偏头痛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氟桂利嗪组(0.45 mg/kg)和芎芷镇痛方低(4.69 g/kg)、中(9.38 g/kg)、高(18.76 g/kg)剂量组。各组均连续灌胃给药或等体积生理盐水7 d,均每日灌胃1次。末次灌胃0.5 h后,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颈部皮下注射10 mg/kg硝酸甘油注射液的方法制备偏头痛模型。造模成功后,按0~30 min、30~60 min、60~90 min、90~120 min记录4个时间段大鼠挠头次数。造模成功4 h后,各组大鼠麻醉取出大脑,分离三叉神经节,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三叉神经节TRPV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氟桂利嗪组和芎芷镇痛方各剂量组大鼠各时间段挠头次数均显著增加(P0.05)。结论:芎芷镇痛方能改善偏头痛模型大鼠行为学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为降低三叉神经节TRPV1的表达。
    • 程慧欣; 白苗苗; 沈振国; 季华锋; 张政; 邢田; 王元银
    • 摘要: 目的探究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蛋白激酶1(SGK-1)在大鼠颞下颌关节(TMJ)骨关节炎(TMJ-OA)中的作用。方法16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组和TMJ-OA组,TMJ-OA组关节腔内注射碘乙酸钠(MIA),Control组注射等量0.9%氯化钠溶液;von-Frey测量头部退缩阈值(HWT)评估疼痛行为;苏木精伊红(HE)、番红固绿染色观察TMJ组织学结构变化;qRT-PCR检测大鼠髁突软骨(MCC)中SGK-1、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白介素(IL)-1β、环氧合酶(COX-2)mRNA表达。HE染色观察三叉神经节(TG)组织病理变化以及检测TG中SGK-1、COX-2 mRNA的表达。结果MIA关节腔内注射28 d可引起大鼠头退缩阈值(HWT)降低,MCC及软骨下骨结构紊乱,TG神经纤维空泡样变。qRT-PCR检查显示,与Control组相比,TMJ-OA组大鼠MCC和TG组织中SGK-1表达升高(P<0.05)。结论SGK-1可能通过关节局部软骨破坏和炎性疼痛传导两种途径参与TMJ-OA的病理过程。
    • 叶泽熙(综述); 甘小亮(审校)
    • 摘要: 近年来,眼科手术后的疼痛受到关注,部分患者术后表现出疼痛区域扩大,神经性畏光。术后这种对伤害性刺激性信号反常性增加的现象称之为痛觉过敏。痛觉过敏的发展会导致患者延迟术后恢复等问题。此外,痛觉过敏还会引起患者不适,诱使患者使用更多的止痛药而产生相关的不良反应。而TRPV1/TRPA1是一种伤害性感受器,能够被伤害性刺激特异性激活而诱发痛觉过敏。尽管如此,目前关于眼科术后的痛觉过敏发病机制未完全阐明,TRPV1如何增敏导致痛觉过敏的分子生物学过程尚未明确。
    • 张雪丰; 汪彬彬; 李静怡; 袁晖
    • 摘要: 头痛是临床常见症状,其形成原因众多而复杂。2018年国际头痛学会将头痛分类为两百多种,其中经典三叉神经痛和特发性三叉神经痛又细分为单纯阵发性疼痛和伴有持续性疼痛。后者则易于与其他头痛相混淆。本文病例回顾了1例辗转多家医院多个科室,最终接受三叉神经节球囊压迫术治疗后痊愈的病例,旨在总结其诊治的经验教训,以供同行参考,现报告如下。
    • 乔保光; 王海峰; 乔保华; 吴方方; 张雁; 苗韶华; 何睿林
    • 摘要: 目的:探讨三芯穿刺法球囊压迫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1年10月菏泽市立医院和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人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单芯法组(D组)和三芯法组(S组),每组40例。两组均在Dyna-CT引导下行三叉神经节球囊压迫术。比较两组充盈“梨”形的穿刺次数、手术时间、球囊容量、球囊破裂次数和相关并发症(面部疱疹、麻木、复视、角膜炎)等指标,并比较术前和术后1天、1个月、6个月的疼痛数字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分以及术后6月的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D组穿刺次数多于S组(P<0.05),D组手术时间长于S组(P<0.05),两组球囊容量、球囊破裂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各时间点NRS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两组术后1个月、6个月NRS评分均小于术后1天(P<0.05)。两组术后6个月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人面部疱疹、麻木、复视、角膜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三芯穿刺法球囊压迫术和单芯穿刺法疗效及安全性并无差异,但三芯穿刺法可明显减少穿刺次数和缩短手术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 王长明; 关占颖; 赵平; 肖贺; 张静; 黄海韬; 王全才; 李岩峰; 马逸
    • 摘要: 经皮微球囊压迫三叉神经节(PCTG)是治疗三叉神经痛(TN)的有效微创手术方法。由于PCTG创伤小、手术时程短及手术后效果好,所以其成为TN治疗的首选手术方法。然而该技术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常常诱发患者发生突然、显著的血液动力学变化,引起手术操作医生及麻醉科医生的关注。本文旨在综述以往TN患者手术操作过程中的麻醉经验,探讨PCTG操作过程中发生三叉神经心反射(TCR)的可能原因、血液动力学显著变化的特点、麻醉关注点及其显著变化处理措施。
    • 张立勇; 陈恒林; 崔永华; 祁正磊; 谢礼定; 何云峰
    • 摘要: 目的 通过尸体解剖观察半月节区三叉神经的解剖标志,提高CT影像解读水平,为穿刺手术靶点设定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8月建湖县公安局法医室提供的5具10侧新鲜尸体进行解剖,确认半月节区三叉神经边界的骨性、硬膜性解剖标志;认定半月节及其前后根的分区和神经纤维行走路径.另予2020年2月至5月南通大学附属建湖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0例三叉神经痛射频治疗的住院患者行CT薄层扫描,三维及多方位二维切面重建,认定解剖标志,描绘半月节及其前后根的解剖结构.结果 尸体解剖显示,半月节区三叉神经位于Meckel腔内,其边界由各侧腔壁限定;神经节处体积膨大,由下方颅底凹陷加深与之匹配,而上壁硬膜形状不变.对照尸体解剖在CT影像上认定半月节区三叉神经的各边界线:颅底外侧界线为三叉神经管压迹外端—半月节窝外缘—卵圆孔外缘连线;颅底内侧界线为三叉神经管压迹内端—前结节—眶上裂内缘连线;神经的内侧边界为Meckel腔内侧壁;上方边界为Meckel腔上壁;下方边界为腔底颅骨.半月节边界由节窝形状和腔壁限定,根据纤维位置、走向,把半月节划分为眼区、上颌区和下颌区.结论 本文以尸体解剖为基础,认定半月节及其前后根位置、边界、形状、分区的CT征象,为临床术前靶点的设定、术后实际损害灶与疗效关系的分析提供依据.
    • 张立勇; 陈恒林; 崔永华; 祁正磊; 谢礼定; 何云峰
    • 摘要: 目的通过尸体解剖观察半月节区三叉神经的解剖标志,提高CT影像解读水平,为穿刺手术靶点设定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8月建湖县公安局法医室提供的5具10侧新鲜尸体进行解剖,确认半月节区三叉神经边界的骨性、硬膜性解剖标志;认定半月节及其前后根的分区和神经纤维行走路径。另予2020年2月至5月南通大学附属建湖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0例三叉神经痛射频治疗的住院患者行CT薄层扫描,三维及多方位二维切面重建,认定解剖标志,描绘半月节及其前后根的解剖结构。结果尸体解剖显示,半月节区三叉神经位于Meckel腔内,其边界由各侧腔壁限定;神经节处体积膨大,由下方颅底凹陷加深与之匹配,而上壁硬膜形状不变。对照尸体解剖在CT影像上认定半月节区三叉神经的各边界线:颅底外侧界线为三叉神经管压迹外端—半月节窝外缘—卵圆孔外缘连线;颅底内侧界线为三叉神经管压迹内端—前结节—眶上裂内缘连线;神经的内侧边界为Meckel腔内侧壁;上方边界为Meckel腔上壁;下方边界为腔底颅骨。半月节边界由节窝形状和腔壁限定,根据纤维位置、走向,把半月节划分为眼区、上颌区和下颌区。结论本文以尸体解剖为基础,认定半月节及其前后根位置、边界、形状、分区的CT征象,为临床术前靶点的设定、术后实际损害灶与疗效关系的分析提供依据。
    • 王长明; 关占颖; 赵平; 肖贺; 张静; 黄海韬; 王全才; 李岩峰; 马逸
    • 摘要: 经皮微球囊压迫三叉神经节(PCTG)是治疗三叉神经痛(TN)的有效微创手术方法.由于PCTG创伤小、手术时程短及手术后效果好,所以其成为TN治疗的首选手术方法.然而该技术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常常诱发患者发生突然、显著的血液动力学变化,引起手术操作医生及麻醉科医生的关注.本文旨在综述以往TN患者手术操作过程中的麻醉经验,探讨PCTG操作过程中发生三叉神经心反射(TCR)的可能原因、血液动力学显著变化的特点、麻醉关注点及其显著变化处理措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