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战争文学

战争文学

战争文学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275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世界文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74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587篇;相关期刊186种,包括北京社会科学、日本研究、文学教育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活在“现代”的“传统”:国际博士研究生及青年学者专题研讨会等;战争文学的相关文献由271位作者贡献,包括朱向前、张志忠、王向远等。

战争文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74 占比:14.72%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1587 占比:85.23%

总计:1862篇

战争文学—发文趋势图

战争文学

-研究学者

  • 朱向前
  • 张志忠
  • 王向远
  • 陈世华
  • 何建军
  • 冯玉芝
  • 周朝伟
  • 何泉
  • 刘丽群
  • 刘晓丽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段永建
    • 摘要: 张新科的战争文学叙事既立足中原故土的在地性,又融汇自己留学德国的切身感受,以拿来主义的姿态兼容并蓄,回眸历史,聚焦当下,以战争为切入点,创作出《远东来信》《鏖战》《苍茫大地》《渡江》《鲽鱼计划》等优秀的描写战争的作品。这些作品在坚守爱国主义、革命主义、英雄主义等宏大主题的同时,还通过情感的在地性、题材的开拓性、结构的互文性等叙事策略积极建构自我的文学“理想国”,这既是张新科战争文学叙事的闪光点和着力点,又是其独特的诗学价值与艺术追求之所在。
    • 刘志权
    • 摘要: 艾玛小说《夹叉》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相当大的原因是,小说日常生活叙事的表象掩盖了这篇小说作为战争创伤心理小说的细腻、丰富与独特。本文对小说隐藏的关于真实战争事件的潜文本进行了挖潜,依据创伤后应急障碍理论,对文本里众多细节、闲笔进行了细读,对小说题目“夹叉”的内涵进行了多元解读,从而发现了小说里,不只是金文玲,也包括作为叙述者的“我”,都是隐藏的创伤后应急障碍患者。在此视角下,才能深刻地理解“我”与金文玲在和平年代互望与挣扎的悲剧性,领会小说对历史、现实和人性的多重反思,也才能发现这部优秀小说独特的文学史意义。
    • 董晓萌
    • 摘要: 大冈升平的《野火》描写了二战时期菲律宾战场日军为了生存自相残杀、吃人肉的故事,是一篇具有一定程度反战思想和伦理思想的作品。通过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视角,结合二战时期日本的伦理环境,分析主人公田村在多重伦理身份下的伦理选择,得出战争泯灭人性、应当反对战争、反对日本军国主义的伦理启示。
    • 顾晨凤
    • 摘要: 菲尔·克雷处女作《重新派遣》是一部由12篇短篇故事组成的叙述集.它通过不同的叙述者身份切入士兵内心世界,再现身处伊拉克战场以及返回家园的美国老兵生活状况.这部小说从勋章的神圣化、信仰的泡沫化、武器的科技化等多个角度呈现士兵精神异化的过程,深挖战争创伤对士兵心理的影响.
    • 顾晨凤
    • 摘要: 菲尔·克雷处女作《重新派遣》是一部由12篇短篇故事组成的叙述集。它通过不同的叙述者身份切入士兵内心世界,再现身处伊拉克战场以及返回家园的美国老兵生活状况。这部小说从勋章的神圣化、信仰的泡沫化、武器的科技化等多个角度呈现士兵精神异化的过程,深挖战争创伤对士兵心理的影响。
    • 李彬
    • 摘要: 证言书写是战争文学的一种特殊存在,它依靠战争亲历者对自身体验的记录和回忆,"还原"碎片化的微观战争场景.因此,它具有展示真实历史片段的"实证性".同时,对战争的反思亦反映了书写者对人类以及人类社会复杂性的深刻洞察.在日本,根据时空转换以及创作主体的不同,我们需要关注文人与庶民在战争前线、战争大后方以及战争结束后的证言书写.但无论是哪一种类型,它始终没有模糊历史与文学、真实与虚构之间的界限,避免让读者陷入虚构化、文本化历史的境地.证言书写记录的虽然是个人的、零碎的体验或回忆,但却是宏大的、权威历史叙事的有效补充;它虽然是民间的,但既有与官方记忆相一致,也有不同或是相反的内容,而这部分"反记忆"恰恰是证言书写的最大实践价值——对国家历史编纂学科权力的挑战.
    • 王升远
    • 摘要: 逻辑预设、理论工具和认识装置之趋同,使得近年来中国的日本战争文学研究出现了不容忽视的"同温层效应".为使该领域研究能在更开阔的空间中走向深广,本文提出以下三个观念维度:其一,应以"江湖文学史"的观念重审昭和文学史的史述逻辑,以"影子研究"的方法,以德意诸国同类文学为参照系,为日本战争文学建立有效的世界坐标;其二,可将"战后"视作历史后视镜般的认知装置,以一种时间维度重新照亮战争与日本文学、思想、社会的过往,在"知其然"的基础上,反推其"所以然",展望"将若何";其三,有必要在同时代日本文坛内部建立起侪辈间可资参照的坐标,描绘战时文学家时局因应的多色光谱,并据此考察在极端语境下的文学家、异态时空中的人,使日本战争文学研究在政治与文学、暴力与文明、战争与人的复杂关系层面上成为一种更具普遍意义的思想资源.
    • 张昌蓉
    • 摘要: 维克多·彼得洛维奇·阿斯塔菲耶夫(1924-2001)是俄国当代著名抒情作家、散文家。在阿斯塔菲耶夫的创作中,生态主题和战争题材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他的战争文学创作突显了悲剧性色彩与救赎思想。阿斯塔菲耶夫在创作中结合自身经历与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凸显了作者对战争的批判,厌恶战争的情感以及对遭受战争人类的同情,同时体现了作者对爱情的歌颂与人性的赞美。
    • 冯湃
    • 摘要: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战事空前加剧,严峻的生存危机使现代作家对此多有反应。然而地处重庆,曾写出《火》这样正面抗战文学的巴金却一改以往风格,将视野聚焦于小人物的命运走向。《寒夜》中隐性战争的设定不仅使作品的主题呈现多元化,也为现代文学领域提供了新颖且卓越的创作范例。
    • 杨郁昊
    • 摘要: "戈尔贡"在希腊语(Γοργ)中意为"可怕的、凶猛的",这一神话形象的最早记载可以追溯至荷马史诗,她与"恐怖和溃逃之神"曾一同出现在阿伽门农盾牌的配饰中;赫西俄德的笔下,戈尔贡变成了"三姐妹",年龄最小的被唤作美杜莎,从她被斩断的脖颈中孕育出手持黄金之剑的巨人克律萨俄耳;古罗马诗人奥维德在《变形记》中,借由密涅瓦(希腊神话中的雅典娜)之手将美杜莎转变为蛇发女怪的形象……法国哲学家阿兰曾在1921年发表的《漫谈集》中写道:"戈尔贡的目光使人石化,而战争的化身就是戈尔贡"[1]。在西方文学作品之中,蛇发的戈尔贡·美杜莎经常作为灾厄的象征出现,而在人类所经受的各类苦难中,战争主题与其联系最为紧密。本文试从"战争"视域下探析戈尔贡·美杜莎所呈现的不同文学形象。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