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成书

成书

成书的相关文献在1962年到2022年内共计647篇,主要集中在信息与知识传播、中国文学、中国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95篇、专利文献52篇;相关期刊431种,包括民主与法制、北方论丛、黑龙江史志等; 成书的相关文献由646位作者贡献,包括朱明勇、刘明、刘桂霞等。

成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95 占比:91.96%

专利文献>

论文:52 占比:8.04%

总计:647篇

成书—发文趋势图

成书

-研究学者

  • 朱明勇
  • 刘明
  • 刘桂霞
  • 叶营
  • 孙立
  • 张琪
  • 徐朔方
  • 王宏生
  • 茆昌盛
  • 史建华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王震
    • 摘要: 《六韬》内容的完成,当在战国时期,与齐国稷下学宫有关,但汉初并无完整的《六韬》,而仅有《太公》诸书中以《豹韬》等为题名的数篇或数组文章以及《太公阴谋》《金匮》等,彼此相对独立,经过彼此交叉和分化重组的演变,直至东汉才渐渐整合。经统计《中国兵书总目》《中国古籍总目》著录信息及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基本数据库、日本所藏中文古籍数据库所录条目,并综合出土简牍、敦煌写卷、西夏译本以及《群书治要》节录和清人辑佚的文本,可知今存《六韬》版本接近200种。今将其划分为白文本、注解本、节录本及出土文献四类,根据笔者调查目验并校勘文字的情况,择其具有代表性者逐一详考,并著录其网上全文阅览路径及影印信息,以供学者参用。
    • 贾晓敏; 张春红
    • 摘要: 《汝南遗事》,金王鹗所撰,全书记载了金哀宗迁都蔡州时的实录。王鹗在金朝末年出任左右司员外郎,此书为蔡州被围时所作,因蔡州在古时亦称汝南,故命名。书中多作者亲历亲见,涉及哀宗迁蔡以后的经济措施、官员进职以及金最后的灭亡等内容,是研究金朝末期的重要参考资料。可以补《金史》之缺。梳理《汝南遗事》的成书与版本流传,并从其所载的历史实录入手,分析其史料价值。
    • 刘全志
    • 摘要: 战国社会广泛流传的春秋史短章文本,构成了编年体《左传》成书的直接来源。出土文献的事例证明,编年体《左传》之前的“《左传》原本”可以理解为就是那些呈散编形态的春秋史“事语”。“事语”的称谓和内涵来源于战国秦汉社会的文献类别和使用惯例,而非当代学界的一般性指称。《左传》编者对春秋史“事语”的择取和加工方法,除了“割裂文本”、“整合文本”,还重在连缀文本、修饰文本,以使它们依次相序、连贯而呈体系化,进而展现自家的价值评判。同时,《左传》的成书历程也是春秋史的书写主体由史官群体经诸子百家转移到儒家学者的过程。
    • 孔令环
    • 摘要: 《丛碧词》是张伯驹先生编印最早的一部词集,也是修订时间最长、版本最多的词集。从1936年以“丛碧词”之名在《青鹤》杂志上连载到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第四版刊印,几经增删,历时20多年。目前所发现的张伯驹先生生前自定的《丛碧词》共有4种版本,至少6种印本。以相关文献为基础对张伯驹《丛碧词》的成书及版本流变做较为细致的梳理与考证,可为张伯驹研究提供真实可信的文献资料。
    • 刘光胜
    • 摘要: 《论语》20篇,其中10篇被战国中晚期以前的出土文献引用过。郭店简引用《论语》中的《述而》《泰伯》《子罕》篇,清华简《治政之道》、上博简《君子为礼》部分内容与《颜渊》篇相同,安大简采撷《论语》7篇8条,这些为《论语》成书于战国前期,提供了坚实的证据支撑。郭店简引《论语》,与今传本语序、文字、虚词多有不同,“子思领纂《论语》”说仍存在商榷的余地。《礼记·坊记》称“《论语》曰”,可能不是战国时期的面貌,而是后世注文混入正文。定州汉墓竹简《论语》、海昏侯墓竹简《论语》皆无书名,可知直到西汉中期,“论语”之称并未被时人普遍接受。利用出土文献考察古书成书问题,既要观其同,又要察其异。“层累”说与二重证据法相结合,是古书成书问题取得突破的基本路径与方向。
    • 陆力
    • 摘要: 史载明代保定方志共组织过7次编纂,现存仅弘治《保定郡志》和万历《保定府志》两部.通过对7次编纂成书和刊行流传情况的考察,可见明代保定方志分别在永乐、成化年间各成书1次.弘治年间增补成化志1次,合刊为弘治《保定郡志》.正德到嘉靖间,组织过2次编纂,仅有1次成书.隆庆间编纂成书1次,万历年间续修隆庆志1次,合刊为万历《保定府志》.系统梳理明代保定方志的成书与传播过程,有助于揭示出中国古代方志编纂之不易,并在总结前人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推动当代保定方志的编纂、研究和利用.
    • 韩刚
    • 摘要: 谢赫《画品》成书时代的问题,随着学术研究进入现代以来已成为六朝画学研究热点,其中专家学者各有所据,各陈己见,迄今难以定论.本文在反思前贤谢赫《画品》成书时代多种观点之基础上,经过较为详细的举证与论述,提出《画品》成书于天监二年(503)之前的新观点.
    • 梅耀文; 田永衍
    • 摘要: 《圣济经》一书,十卷,四十二章,成书于政和年间(公元1111 ~ 1118年),乃宋徽宗敕编《圣济总录》时亲自撰写,以阐发《内经》之奥旨.本书流传较广且未有散佚,南宋与金元时期,多见于史书、私家藏书载目.明清时期版本流传完整,清人陆心源刊行《十万卷楼丛书》时收录《宋徽宗圣济经》,始得以流传至今.当代有关《圣济经》多以研究的方式见于著作、论文以及点校方面.《圣济经》流传期间,诸多医家吸收发挥了运气学说、法象药理以及儿科理论,为宋以后乃至于今天的中医学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圣济经》的深入研究,有利于进一步从整体上把握两宋之际医学理论的特点,深入理解宋以后医学理论衍化的内在理路.
    • 邓国均
    • 摘要: 《论语》一书与"史传"文学的关系颇为密切.其成书过程兼具集体移时撰作、书面材料与口传材料相结合等特点,与早期"史传"作品的生成过程相似.《论语》在西汉时期曾被看作"传",这与书中所含的通论、杂说和故事性内容有关.其名称中的"语",是一种以记言为主,亦兼记事的著作体裁,与"史传"文体要素有不少相通之处.《论语》的"史传"文体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一个人物为中心、言事相兼的叙述体制、对人物"德行"的彰显等方面.《论语》的史传文学价值主要在于较为完整、全面和准确地记述了孔子的学思历程、思想性格和精神气象.
    • 高明峰
    • 摘要: 《舟车闻见录》是江藩在行旅途中陆续写成的,写作时间晚至道光二年(1822).书稿初成时有十卷,后有增补,今仅存四卷,共收文164篇,另可辑得佚文45篇.《舟车闻见录》的版本有清抄本两种,至1948年才有上海合众图书馆石印本.《舟车闻见录》内容博杂,涉及朝章国故、部族属国、人物传记、庙宇器物、草木鸟兽等;价值丰富,表现在反映国政民情、记录草木名物、印证思想行迹、辑存史料文献等方面,具有突出的文化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