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慢乙肝

慢乙肝

慢乙肝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277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中国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64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6082篇;相关期刊146种,包括中国社区医师、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传染病信息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第三届全国医用臭氧临床应用研讨会、第二届传染病诊治高峰论坛暨2009年浙江省感染病、肝病学术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三届内科肝胆病学术会议等;慢乙肝的相关文献由631位作者贡献,包括任媛媛、刘殿武、潘业等。

慢乙肝—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64 占比:4.16%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11%

专利文献>

论文:6082 占比:95.73%

总计:6353篇

慢乙肝—发文趋势图

慢乙肝

-研究学者

  • 任媛媛
  • 刘殿武
  • 潘业
  • 丛书英
  • 吕志国
  • 张玲霞
  • 徐道振
  • 李曼
  • 杨露绮(审校)
  • 赵春燕(编译)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崔翔; 刘玲兰
    • 摘要: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乙肝)是我国最常见的慢性传染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病率也迅速攀升。其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以下简称为脂肪性肝炎)已成为门诊因肝酶升高就诊的首要病因。在临床上慢性乙肝和脂肪性肝炎经常合并出现,从而导致肝脏炎症迁延不愈,抗病毒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且与更差的预后密切相关,病情进展为肝硬化和肝癌等终末期肝病的概率显著增加。
    • 聂莹莹
    • 摘要: 目的:探究慢乙肝患者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慢乙肝患者120例作为观察对象,采取随机抽签分组方式两组,每组60例。观察组患者实施多烯磷脂酰胆碱药物、阿德福韦酯药物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阿德福韦酯治疗。对比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21(IL-21)水平、肝功能指标,记录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血清IL-10水平以及IL-2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LB水平高于对照组,AL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慢乙肝患者采取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能显著降低患者血清IL-10、IL-21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 陈词; 郑瑞丹:
    • 摘要: 记者问:您在临床给慢乙肝病人诊治过程中,会关注慢乙肝患者的肝癌家族史吗?郑瑞丹教授:是的,在临床工作中常会见到慢乙肝的患者有明显的肝癌家族聚集情况,肝癌在一个家庭中聚集现象并不少见。原发性肝癌家族聚集性现象的发生,除了乙肝病毒感染率高及家庭成员乙肝病毒相互感染外,与相同的外暴露环境和遗传因素密不可分。
    • 陈词
    • 摘要: 记者问:请您谈谈接诊中的肝癌患者特点?丁向春教授:原发性肝癌(HCC)发病隐匿,我国HCC病例多数确诊即为中晚期,预后差。改善不可切除晚期患者的治疗有效性是提高我国HCC患者5年生存率的有效措施之一。病毒性肝炎是我国HCC病因的最大背景,其中乙型肝炎病毒(HBV)占据原发性HCC病因的主要部分,相关性达90%以上,这与欧美的酒精性肝病背景和日本的丙型肝炎背景不同。我国HCC高发年龄,男性在30岁后,女性在35岁后,均与HBV感染密切相关。
    • 高庆伟; 那民; 纪民; 张勇
    • 摘要: 慢乙肝患者不规范的抗病毒治疗而导致病情反复、进展在临床并不少见,但因此而导致肝硬化、原发性肝癌发生的临床报告尚不多见.通过多学科会诊确定个性化诊疗方案,及时纠正患者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有效治疗因不规范抗病毒治疗而导致的慢乙肝相关肝癌.
    • 高飞; 王会青; 郝大琨; 刘敏; 尚振英
    • 摘要: 目的:探究疏肝健脾法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肝肝郁脾虚证患者的作用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中医辨证为肝郁脾虚证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2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双盲入组的方法,安慰剂组51例为恩替卡韦进行治疗,联合用药组51例为恩替卡韦联合肝脾调补方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安慰剂组,两组患者治疗前ALT、AST、ALP以及r-GT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经治疗后,联合组患者各项水平显著低于安慰剂组(P0.05).结论:疏肝健脾法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乙肝肝郁脾虚证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有助于患者肝功能恢复,抑制病情发展,从而确保患者的生命健康以及生活质量.
    • 吴伟
    • 摘要: 目的:分析在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苦参素注射液的效果.方法:从2017年10月至2020年10月,经我院收治的慢乙肝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作为观察对象,经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0例)和常规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对症治疗,在这一基础上,常规组采取甘草酸二铵治疗,观察组则应用苦参素注射液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变化情况(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与乙肝病毒标志物变化情况(HbeAg阴转、HbeAb阳转以及HBV-DNA阴转).结果:治疗前,观察组与常规组的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水平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HbeAg阴转、HbeAb阳转以及HBV-DNA阴转的例数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存在可比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乙肝患者应用苦参素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肝功能,促进患者康复,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 叶苗青; 李粉萍; 何瑾瑜; 杨跃青; 刘皎皎; 唐颖慧; 寇少杰; 薛敬东
    • 摘要: 慢乙肝经治低病毒血症(LLV)是近年的热点问题,主要为慢乙肝患者经过抗病毒治疗后,仍会出现病毒的低复制状态.LLV患者始终存在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甚至其他终末期肝病的风险,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目前对于LLV患者尚无有力循证医学证据的治疗手段,同时缺乏相关的专家指南、共识等指导意见.中医药在慢乙肝的防治过程中始终发挥着独特的优势,因此,联合中医药治疗LLV患者具有广阔的前景及优势.本文将通过对目前LLV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并对联合中医药治疗LLV的优势及前景进行展望.
    • 吴伟
    • 摘要: 目的:分析在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苦参素注射液的效果。方法:从2017年10月至2020年10月,经我院收治的慢乙肝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作为观察对象,经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0例)和常规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对症治疗,在这一基础上,常规组采取甘草酸二铵治疗,观察组则应用苦参素注射液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变化情况(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与乙肝病毒标志物变化情况(HbeAg阴转、HbeAb阳转以及HBV-DNA阴转)。结果:治疗前,观察组与常规组的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水平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HbeAg阴转、HbeAb阳转以及HBV-DNA阴转的例数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存在可比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乙肝患者应用苦参素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肝功能,促进患者康复,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 邓晓靖; 雷亚云; 曹贵霞; 冯培民
    • 摘要: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乙肝)是临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其病程可长达20-30年.中医治疗慢乙肝有特定的优势.慢乙肝中医证候的蛋白质组学研究是了解慢乙肝不同证候及证候间的分子标签、发现生物标志物和中药作用靶点的有效途径.本文就目前蛋白质组学方法应用于慢乙肝中医证候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介绍常见的蛋白质组学技术应用于慢乙肝不同证候,包括肝胆湿热证、肝郁脾虚证、虚证、脾胃湿热证型以及证候之间的差异蛋白质组学相关研究,旨在为慢乙肝中医证候客观化研究提供一定的生物学基础依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