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感伤

感伤

感伤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702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文学理论、世界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01篇、会议论文1篇、相关期刊526种,包括青少年日记、文学教育、文教资料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04扬州国际红楼梦学术研讨会等;感伤的相关文献由687位作者贡献,包括陈亚平、田崇雪、张美丽等。

感伤—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01 占比:99.86%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14%

总计:702篇

感伤—发文趋势图

感伤

-研究学者

  • 陈亚平
  • 田崇雪
  • 张美丽
  • 张耿
  • 李建军
  • 王芳
  • 盛慧
  • 高峰
  • 任元彬
  • 任毅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谢嘉齐
    • 摘要: 夏志清称白先勇为"当代短篇小说家中少见的奇才"。白先勇的短篇小说无论是在主题、艺术、人物形象塑造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成就。本文拟对白先勇的短篇小说集《台北人》《纽约客》为研究对象,进行整体观照,从五个方面展开论述:时间意识笼罩的悲剧色彩、承继五四传统的感时忧国精神、中西交融的艺术成就、悲悯的人性关怀、感伤的美学。
    • 胡桑
    • 摘要: 帕慕克(Ferit Orhan Pamuk)在《天真的和感伤的小说家》里设想了一类作家,他们在"天真"和"感伤"之间徘徊。他在书中写道:"天真的小说家和天真的读者就像这样一群人,他们乘车穿过大地时,真诚地相信自己理解眼前窗外的乡野和人。因为这样的人相信车窗外景观的力量,他就开始谈论所见的人,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这让感伤—反思型小说家心生嫉妒。感伤—反思型小说家会说,窗外的风景受到了窗框的限制,窗玻璃上还沾着泥点,他会就此陷入贝克特式的沉默。""天真"让小说家听从经验的召唤,感受一片树叶降落的路线,感受秋日雨水在街面的轻抚,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照拂。
    • 李蓉
    • 摘要: “白话诗”之后, “抒情”成为新诗的核心问题. “主情论者”大都认为诗歌来自“迫切的人的情感”,然而,他们对“情”的理解却存在着差异,由此也引发了对于抒情与理性、道德、技艺等关系的论争,这些问题都直接与抒情中的感伤主义相关.正是由于认识到诗歌的情感来自“迫切的”生理冲动,容易引发精神上的热病,周作人选择将“并不迫切”的日常事物纳入写作的视野,通过客观的方式传递一种宁静的人生哲学.虽然周作人的“素朴的诗”祛除了感伤主义的滥情和自我伤害,但因其“返古”却不能代表新诗的发展方向.早期新诗或躁动或冷静,都还不具备将情感和情绪转化为具有现代性的诗歌艺术的能力.
    • 李晨曦
    • 摘要: 苏轼词历来被誉为“豪放词”代表作品,然而结合词人的生平经历和志向抱负,其词中恰恰隐含着感伤之美。本文通过论述苏轼词中 的人生如梦感伤、生离死别感伤、政治抱负感伤、家园故土感伤等,展示出隐藏在词人豁达表面下深层次的内心世界,力图还原一个真实、完整的苏轼。
    • 盛慧
    • 摘要: 我从一只布包里,翻出了户口本。那时,哥哥已经教我认识几个字了,只是具体的意思还是一知半解。我看到了哥哥的名字,旁边写着"长子",我想这应该是哥哥身子比我长的缘故吧。我看到了我的名字,可旁边写的是"次子"两个字。我不高兴了,开始只是感伤,又渐渐地觉得可怜,最后竟然绝望起来。我突然想到"次子"的意思,不就是一个"次品"的儿子吗?
    • 胡晓文
    • 摘要: 回望中国历史长河,中国王朝更替、民族融合无一不通过战争来实现,汉民族内部的针锋相对,汉民族与少数民族的纷争基本以战争的形式来解决,这些历史都以文字记录着,进而慢慢形成中国古代军事文学的雏形。中国古代军事文学在漫长的岁月中不断发展,历朝历代的文人武将也孕育了军事文学自身独特的精神世界,他们或渴望以战功创功业,或感伤战争带来的灾难,或倾诉自身保家卫国的责任,或抒发在战场应对的理智,或歌颂战场上同袍间同生共死的情谊。
    • 盛慧
    • 摘要: 我从一只布包里,翻出了户口本。那时,哥哥已经教我认识几个字了,只是具体的意思还是一知半解。我看到了哥哥的名字,旁边写着“长子”,我想这应该是哥哥身子比我长的缘故吧。我看到了我的名字,可旁边写的是“次子”两个字。我不高兴了,开始只是感伤,又渐渐地觉得可怜,最后竟然绝望起来。我突然想到“次子”的意思,不就是一个“次品”的儿子吗?
    • 罗萌
    • 摘要: 本文以郁达夫的创作为核心案例,考察了"感伤"(sentimental)作为一种美学倾向,在中国现代文学语境下可能的层次化和多义性。另外,随着"感伤的变奏"发生的,是郁达夫由"小说"向"游记"转型的文类实践,这一过程中,创作主体、以及主体和世界的关系得到了生产性重构。总的来说,郁达夫对"感伤"的使用,一方面验证了他身处中国传统与世界思潮两条文学脉络中,并由此生发的对话关系;另一方面,"感伤"也是一个变动的世界里,作家自发选择且不断调适的行动策略和方法论。
    • 吴杨文宇
    • 摘要: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南宋女词人李清照的代表词作之一,当代作曲家王超将它谱成一首古诗词艺术歌曲.当前,对于该声乐作品的分析多为两类:第一类是把该作品与李清照其他几首诗词作品放在一起进行演唱分析;第二类是对于该作品的演唱研究,对该作品情感风格涉猎较少,大多只用"表达诗人对游玩景色的喜爱之情"来概括.本文笔者通过对诗人生平了解以及词曲内涵分析,探析该作品的内在感伤.
    • 盛慧
    • 摘要: 我从一只布包里翻出了户口本,那时,哥哥已经教我认识几个字了,只是具体的意思还是一知半解。我看到了哥哥的名字,旁边写着“长子”,我想这应该是哥哥身子比我长的缘故吧。我看到了我的名字,可旁边写的是“次子”两个字。我不高兴了,开始只是感伤,又渐渐地觉得可怜,最后竟然绝望起来。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