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意谓

意谓

意谓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1年内共计294篇,主要集中在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中国文学、汉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94篇、相关期刊242种,包括敦煌研究、文史知识、风景名胜等; 意谓的相关文献由276位作者贡献,包括张萍、徐时仪、杨雄等。

意谓—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94 占比:100.00%

总计:294篇

意谓—发文趋势图

意谓

-研究学者

  • 张萍
  • 徐时仪
  • 杨雄
  • 赵奎生
  • 金文平
  • 佚名
  • 吴中博
  • 孙希国
  • 崔永东
  • 张娟娟
  • 期刊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 邓晓芒
    • 摘要: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感性确定性"章在"存在与时间"的关系上,在从"意谓"到"共相"的嬗变上,以及在语言的逻辑功能和非逻辑功能的双重展示上,都与当代现象学有某种暗合.但如此理解《精神现象学》是当代黑格尔研究的瓶颈,人们的解读充斥着误解和盲区,亟待澄清.揭示黑格尔文本中所隐藏着的"思辨的秘密",将其提升到当代现象学的问题意识层面上来,由此超越黑格尔哲学的局限性,将为我们今天重建形而上学提供重要的启示.
    • 王洪才
    • 摘要: "五唯"之意谓及其影响破"五唯"是最近一个很"火"的命题,它传递了什么信号?为什么要破"五唯"?该怎么破"五唯"?破"五唯"之后要立什么?首先要了解破"五唯"的意谓。一般认为,"五唯"就是指"唯论文""唯项目""唯奖项""唯职称""唯帽子"。因为这五者在人才评价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高校用人的基本导向,也成为衡量高校办学实力的依据,从而也吸引了教师们几乎全部的注意力。
    • 韦壹夫
    • 摘要: 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里分析和批判感性确定性时,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论断:语言无法表达出我们的意谓。黑格尔对感性确定性的“对象”和“意识”两方面进行了考察,把哲学上的认识论问题转变成了语言学问题,又把语言学问题神秘地变成了逻辑学问题。同时他批判了怀疑主义认为语言能够表达意谓的观点,而语言是属于意识范围的,只能表达共相。黑格尔用“指出”来帮助语言,使得感性确定性认识到自身的辩证法。只有当意识达到绝对认知,黑格尔认为语言才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因为它已经变成了纯粹哲学的语言,从而能够表达出绝对真理。
    • 韦壹夫
    • 摘要: 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里分析和批判感性确定性时,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论断:语言无法表达出我们的意谓.黑格尔对感性确定性的"对象"和"意识"两方面进行了考察,把哲学上的认识论问题转变成了语言学问题,又把语言学问题神秘地变成了逻辑学问题.同时他批判了怀疑主义认为语言能够表达意谓的观点,而语言是属于意识范围的,只能表达共相.黑格尔用"指出"来帮助语言,使得感性确定性认识到自身的辩证法.只有当意识达到绝对认知,黑格尔认为语言才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因为它已经变成了纯粹哲学的语言,从而能够表达出绝对真理.
    • 王春雷
    • 摘要: 曾国藩在17岁时染上烟瘾,21岁时,他开始第一次戒烟。那时他在涟滨书院读书,院长刘元堂对曾国藩吸烟非常反感。有一次,院长委婉地提出,希望他戒烟。曾国藩马上答应下来。为了显示戒烟的决心,他为自己取名涤生,意谓“洗涤污垢,获得重生”。可戒了不到2个月,他又吸上了。
    • 李郁葱
    • 摘要: ★注:有战马,号黑大虫,骏驵异常,独主翁能御之。再遇既死,其家以铁羁之圉中,适遇岳祠迎神,闻金鼓声,意谓赴敌,于是长嘶奋迅,断组而出。
    • 张晶; 李亚倩
    • 摘要: 作为语言哲学的创始人,弗雷格认为哲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对语言进行逻辑分析,他把语言作为分析的对象,并致力于摆脱日常语言的缺陷.在对弗雷格探讨的目的和意义进行追问时,就会发现,弗雷格都是从"真"的角度来探讨语言哲学,希望发现事物的真.而对弗雷格求真过程的探索,旨在了解他是如何从形式语言、句子意谓一步步实现对真的探讨.
    • 潘知常
    • 摘要: 从“红学”时代进入“后红学”时代,是时代的选择.相对于昔日的旧红学、新红学,也相对于昔日的“红学”研究,真正的《红楼梦》研究不妨就称之为:“后红学”.“后红学”的研究范式,应该是:为美学的.“后红学”时代的《红楼梦》研究,意味一个从“意谓”到“意义”的美学转变.
    • 李泰
    • 摘要: 弗雷格明确地区分了符号、涵义和意谓,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和论证,深刻地揭示了涵义、表象的性质和特征,并提出思想就是涵义,意谓就是真值.为我们对"真"的追求提供了逻辑规律.
    • 杨元凯
    • 摘要: 对于赫拉克利特"河流"的解读,我们仅仅认为"流变是永恒不变的",它似乎什么都说了,其实什么都没有说.在黑格尔哲学看来,流变是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通过自我否定,感性确定性认为最真实的东西,恰恰是最抽象、最贫乏的真理.在流变中,下一刻的"我"反对这一刻的"我","我"在自我反对的过程中自我取消."我"消失于自我反对之中,正如"我"存在于"我"消失的过程之中.把"我"的内容抽空,只剩下一个"容器",这便是空洞的"纯我".而这个"纯我",即为共相.从此意义上来说,不是个体的"我",而是"我们".外部世界以及有关"我"的一切均同理可得:我的看即单纯的"看",消失即是"消失"本身,不一而足.此外,意谓不是真理,真理必定能够诉诸语词.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