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意志

意志

意志的相关文献在1950年到2022年内共计5620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教育、心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616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3篇;相关期刊2507种,包括现代哲学、思维与智慧、法学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华创新教育论坛等;意志的相关文献由5383位作者贡献,包括卡尔.古斯塔夫.荣格、朱叶、杨玉昌等。

意志—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616 占比:99.93%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3 占比:0.05%

总计:5620篇

意志—发文趋势图

意志

-研究学者

  •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
  • 朱叶
  • 杨玉昌
  • 孙禾
  • 本刊编辑部
  • 黄锴
  • 佚名
  • 张荣
  • 曾云
  • 李艳

意志

-相关会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张辉
    • 摘要: 对于教育,真正需要做的是种下“教育的种子”,让其在受教育者体内生根发芽,使受教育者主动接受教育和教育自己。而这“种子”就是人的习惯、认识、情绪和意志的整合,要以培养习惯为起点,在习惯的形成过程中控制培养难度,刻意提升认识、培养情绪、锻炼意志。反过来,再利用认识、情绪和意志来促进习惯的形成和保持,从而形成一个闭环的回路,促使受教育者不断成长进步。
    • 赵亮英
    • 摘要: 理性和情感是道德心理学的两个基本构成要素:情感是道德行为的基础和动力来源;意志和观念构成理性,对情感具有限定和范导作用,决定了道德行为的最终实施;另一方面,观念和情感是德性的内涵,意志能力是实践德性的主宰;因此,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培养和塑造必须理性为主、情感为辅,方能真正拥有德性、实践德性。
    • 孙小玲
    • 摘要: 本文尝试在与根本恶学说的关联中分析康德对意志与任性进行区分的意义。由于引入根本恶的概念,康德修正了以自律为核心的自由理论,纳入自由意志的另一面向——其作恶的可能性,凸显了自由意志内蕴的张力。然而,通过将任性与立法意志界说为意志官能的两个要素,使前者从属于后者,康德对其自由理论的修正并没有完全背离他早先自律的自由观。本文质疑康德将任性对道德法则的违背看作一种无能或者自由的缺失的观点,认为这一可以追溯到奥古斯丁的观点使得意志与任性的区分失去意义,不再能解释恶与过错的归责问题。
    • 李俐
    • 摘要: 笛卡尔为何将认识出错归结为自由意志之误用?这个问题引来后人各种解读和争论。本文以哲学史上意志与理智之间的关系为背景,仔细辨析了笛卡尔的相关文本,最终得出结论:在《第一哲学沉思集》的第四沉思中,笛卡尔将罪与错进行了一番巧妙的换位,结果就是同时消解了错与罪,他运用这种伪装笔法隐秘地传达了他对人的理智能力以及意志能力所持的绝对信心。
    • 王立
    • 摘要: 学校教育要把人培养好,立德树人是根本。“立德”要以真善美为取向,“树人”要以时代社会规范为要求。学校立德树人要走刚柔相济的“位育”之道,注重教育过程的“知情意”与价值功能的“智仁勇”相统一。在实践中注重学生意志的锤炼,学校教育要重视非确定性,让学生在立志克难中勇于奋进;注重规范认同,学校教育要彰显伦理精神,让学生在生存绵延中坚守正义;注重学生情感的熏陶,学校教育要凸显实践趣味,让学生在游戏想象中开启创新。
    • 玲珑
    • 摘要: 近些年.有科学研究表明.意志和信念对人的健康程度乃至长寿都有很重要的影响.坚定的意志、积极的信念会给人带来正面的影响。今天我们就通过一位百岁老人的故事来看看这种影响能有多么深刻。提起今天故事主人公的名字一黄慕兰,很多人可能不熟悉。
    • 郝长墀
    • 摘要: 自启蒙时代以来,权威概念受到了极大挑战,在人们的观念中也淡薄了。在自然主义的理论中,权威被看作是某种衍生性的东西或某种要消失的东西。在笛卡尔和帕斯卡的哲学中,权威与意志概念之间有着本质关系,他们揭示了权威在本源性上具有神圣的特征。在克尔凯郭尔和《圣经》的文本中,真正的权威是神圣权威,其根本特征是完全抛弃权力和武力,因此具有柔弱性。个体应该在处理神圣权威与世俗权威的关系中成为自己,同时也使神圣权威成为真正的权威,使世俗权威回到自己的相对地位。
    • 张志鑫
    • 摘要: 在探究道德实践的理由时,康德从理性知识中提出道德形而上学的实践哲学,人对道德准则的规定源于人的意志和理性自律。但是,人是理性与情感的统一,诉诸某一种因素不能准确解释人的行为动机。在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中,道德的实践是人的“选择”的结果。尽管亚里士多德没有明确界定人的意志概念,但仍然对人的行为及不能自制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比两者对行为与道德的看法,一方面,义务的产生使道德行为的目的与手段分离;另一方面,由于义务高于幸福,德福关系出现不一致。可见,人作为道德责任的承担者,从产生道德意识到道德行动的生发,既需要理性自律的推动,也需要个人情感的支撑。
    • 刘清平
    • 摘要: 无意志论者为了反对激进意志论者而坚持自然主义立场,把意志说成是西方哲学家不成功构想的幻觉,认为道德责任的根基在于无意志的自由或理性,结果如同激进意志论者一样也在自由与必然二元对立架构的误导下走进了死胡同。他们既没有看到人们所有行为的动机源头都在与自然因果链条一致的需要—想要—意志中,也没有看到这种意志就内在地呈现出的从心所欲的自由特征,更没有看到自由意志的真实存在对于道德责任和人生在世都有必不可少的重大意义。
    • 文溪
    • 摘要: 人要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决不能违背自己的意志做事,哪怕是声色犬马的诱惑,哪怕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势。孟子说人有“大体”“小体”之分,做个堂堂正正的人,要“先立乎其大”。“立乎其大”就是要遵循内心的声音而存善养善,而不是让利欲这些“小体”占据心灵。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