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3D-CTA

3D-CTA

3D-CTA的相关文献在2004年到2022年内共计95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4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393175篇;相关期刊67种,包括现代诊断与治疗、中国美容医学、浙江创伤外科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四届全国代表大会等;3D-CTA的相关文献由331位作者贡献,包括范炳华、师维红、李伟等。

3D-CTA—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4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393175 占比:99.98%

总计:393270篇

3D-CTA—发文趋势图

3D-CTA

-研究学者

  • 范炳华
  • 师维红
  • 李伟
  • 贠红雨
  • 关俊宏
  • 吕涛
  • 周鑫川
  • 夏玉成
  • 孙垚全
  • 张丽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贤赵中; 魏剑波; 李冬华; 李海龙
    • 摘要: 目的 分析3D-CTA技术术前评估脑动脉瘤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收集本院2017年3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65例脑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DSA及3D-CTA检查。对患者所得图像进行分析,以DSA检查结果为基准,计算3D-CTA技术对脑动脉瘤的检出准确率,以及3D-CTA不同技术显示脑动脉情况。结果 DSA确定65例脑动脉瘤患者共71个,其中≤5mm小动脉瘤有21个,5mm~10mm中等动脉瘤34个,≥10m大m动脉瘤16个;3D-CTA技术对脑动脉瘤的检出准确率为97.18,与手术及DSA检查比较无差异,符合率高(P>0.05);3D-CTA原始图像、MPR对小动脉瘤检出率为0,VR检出最高为90.47%;中等动脉瘤原始图像、MPR检出率最低,SSD、MIP、VR检出率均为100.00%;3D-CTA不同技术显示对大动脉瘤检出率均为100.00%。结论 3D-CTA对脑动脉诊断准确性高,操作简方便,可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 王晓慧; 杨娟; 张瑜
    • 摘要: 目的探究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对颅内动脉瘤诊断效能及治疗指导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因蛛网膜下腔出血入院且均接受3D-CTA检查与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检查的208例患者临床资料,以3D-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评价3D-CTA在颅内动脉瘤中的诊断效能及在治疗指导中的价值。结果 212例患者经3D-DSA检查,9例患者未检出动脉瘤,203例患者中检出动脉瘤251个;3D-CTA检查,17例未检出动脉瘤,195例患者中检出动脉瘤243个,诊断效能:灵敏度95.57%,特异度88.89%,准确率95.28%,阳性预测值99.49%,阴性预测值47.06%。3D-CTA诊断后交通动脉、前交通动脉、颈内动脉颅内段、基底动脉诊断符合率为96.05%、97.01%、89.66%、80.00%,其余部位符合率均为100.0 0%。3D-CTA和3D-DSA检查动脉瘤的瘤体最大径和瘤体颈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03例手术治疗患者中169例术后采用3D-CTA复查,均能清晰显示动脉瘤夹位置与数目,患者术后动脉瘤完全闭塞,瘤颈无残留。结论 3D-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具有较高诊断效能,可提供影像学信息指导临床治疗及术后评价。
    • 马贵华
    • 摘要: 目的 研究核磁共振成像(MRI)和三维计算机血管造影(3D-CTA)在枕骨大孔区肿瘤患者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邢台市人民医院2016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30例枕骨大孔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资料进行研究,并与术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30例枕骨大孔区肿瘤中,恶性3例,其中转移瘤、软骨瘤样脊索瘤、黑色素瘤各1例.良性27例,其中脑膜瘤12例,神经鞘瘤4例,血管母细胞瘤4例,脂肪瘤2例,表皮样囊肿1例,室管膜瘤3例,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1例.其中8例为髓内肿瘤,22例为髓外肿瘤,3D-CTA对血管评估准确率为100%(30/30),MRI诊断准确率为96.67%(29/30).结论 枕骨大孔区各种肿瘤MRI和3D-CTA特点具有一定特征性,可准确评估枕骨大孔区肿瘤的部位及范围,为临床处理重要血管、选择手术人路、确定切除范围提供依据.
    • 陆泳宇
    • 摘要: 目的:分析三维CT血管造影(3D-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3D-CTA)与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3D-DSA)对老年(年龄大于70岁)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共纳入我院2016年12月—2018年10月收治的103例年龄大于70岁的高度怀疑颅内动脉瘤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行3D-CTA与3D-DSA检查。通过术中证实为颅内动脉瘤为确诊依据。比较3D-CTA和3D-DSA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并进行ROC曲线分析,评估两种检查方法的优势与不足。结果:103例患者最终确诊颅内动脉瘤97例。3D-CTA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3%和94.7%。3D-DSA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8.3%和94.7%。进一步分析发现3D-CTA对于直径小于3 m m的血管瘤容易漏诊。结论:对于老年患者,虽然3D-CT A为无创检查,但是对于直径较小的血管瘤容易漏诊,所以如果能够耐受有创检查,建议采用3D-DSA评估病情。
    • 陆泳宇
    • 摘要: 目的:分析三维CT血管造影(3D-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3D-CTA)与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3D-DSA)对老年(年龄大于70岁)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共纳入我院2016年12月—2018年10月收治的103例年龄大于70岁的高度怀疑颅内动脉瘤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行3D-CTA与3D-DSA检查.通过术中证实为颅内动脉瘤为确诊依据.比较3D-CTA和3D-DSA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并进行ROC曲线分析,评估两种检查方法的优势与不足.结果:103例患者最终确诊颅内动脉瘤97例.3D-CTA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3%和94.7%.3D-DSA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8.3%和94.7%.进一步分析发现3D-CTA对于直径小于3?mm的血管瘤容易漏诊.结论:对于老年患者,虽然3D-CTA为无创检查,但是对于直径较小的血管瘤容易漏诊,所以如果能够耐受有创检查,建议采用3D-DSA评估病情.
    • 唐兴; 张晨; 张聪; 蒋东; 赵军
    • 摘要: 目的 探讨使用三维计算机血管扫描成像(3D-CTA))重建技术在肺部结节术前定位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8月对50例肺结节患者术前行3D-CTA重建支气管和肺血管协助判断结节的归属,根据病灶位置、直径、术中快速病理结果确定手术方式.结果 施行肺段切除5例,肺叶切除25例,肺楔形切除20例.平均病灶直径(2.05±0.80)cm,无中转开胸手术病例,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术后病理肺腺癌患者20例,原位腺癌15例,良性病变15例.结论 3D-CTA重建支气管、肺血管图像有助于肺结节进行术前精准定位,安全可行.
    • 张家成; 金立德
    • 摘要: 目的:比较3D-C T A与3D-D S A两种血管造影检查方法在诊断破裂脑动脉瘤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治疗的破裂脑动脉瘤患者60例,分别进行3D-CTA和3D-DSA检查,比较这两种检查方法的临床价值.结果:行3D-CTA检查共发现动脉瘤63个,行3D-D S A检查共发现动脉瘤64个,两种检查方法检查结果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所有患者行介入治疗后,栓塞程度0级有58个,1级有6个.结论:3D-CTA这种检查对患者的创伤小,价钱便宜,操作更加方便简单,是一种首选的检查方式;3D-D S A对动脉瘤穿支血管和颈内动脉瘤的显示情况要优于3D-C T A,这两种检查方法在临床上可以相互配合,在破裂脑动脉瘤介入治疗中共同发挥作用.
    • 范中光; 张继勇; 徐玲; 范开霞; 舒畅
    • 摘要: 目的:分析在对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临床诊断中通过应用3D-CTA的诊断价值.方法:抽取院内自2018年1月-2019年5月止诊治的94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并接受3D-CTA检查,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D-CTA技术在颅内动脉瘤患者中的疾病检出率为97.87% (P>0.05);患者经3D-CTA技术检查提示动脉瘤平均直径(7.21±3.59)mm,包括微小动脉瘤共计4个,小型动脉瘤21个,中型动脉瘤共计54个,大型动脉瘤共计7个,巨大动脉瘤共计1个.患者术中所见与3D-CTA技术提示的动脉瘤大小并无显著差异.结论:在颅内动脉瘤患者诊断中应用3D-CTA技术具有快捷、经济和检出率高等优势,其临床诊断价值较高.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