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急性胸痛

急性胸痛

急性胸痛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634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内科学、特种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10篇、会议论文20篇、专利文献6755篇;相关期刊267种,包括东方药膳、医药前沿、医学信息等; 相关会议19种,包括第十一届全国院前急救学术大会、中国康复医学会疗养康复专业委员会第二十四届学术会议、第三届世界灾害护理大会等;急性胸痛的相关文献由1167位作者贡献,包括廖瑾莉、詹红、黄振华等。

急性胸痛—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10 占比:8.26%

会议论文>

论文:20 占比:0.27%

专利文献>

论文:6755 占比:91.47%

总计:7385篇

急性胸痛—发文趋势图

急性胸痛

-研究学者

  • 廖瑾莉
  • 詹红
  • 黄振华
  • 倪兆霞
  • 叶子
  • 杨起
  • 熊艳
  • 王慧
  • 肖孝勇
  • 蒋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欧波
    • 摘要: 目的分析急诊内科急性胸痛患者的诊治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2020年6月30日期间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急诊内科收治的70例急性胸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体格检查、病史识别、心电图诊断、辅助检查(包含B超、心肌酶学、X线检查、CT影像学检查等)等综合诊断方法对其进行诊断,确诊后,先给予吸氧、抗栓药物、硝酸酯类药物、镇静止痛剂等药物进行对症治疗,再积极将其送入导管室行急诊PCI术治疗。记录70例患者急诊内科治疗的急救成功率、死亡率,并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C反应蛋白(CRP)、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等炎症因子水平。结果70例患者急救成功64例(91.43%),死亡6例(8.57%)。64例患者经治疗后72 h的CRP(15.31±2.02)mg/L、SAA(26.02±1.63)mg/L均低于治疗前[CRP(53.26±2.29)mg/L、SAA(60.82±9.32)mg/L],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进入急诊内科急性胸痛患者而言,积极开展临床诊断与pci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挽救生命,改善机体炎症水平。
    • 吴遵富; 梁扬帆; 孙春妹
    • 摘要: 目的:探讨GE 256排Revolution CT一站式急性胸痛检查的应用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9月39例有明显胸痛症状到我院就诊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用GE256排Revolution CT进行一站式扫描成像,影像诊断结果回顾性地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及临床治疗诊断结果对比。结果:39例胸痛患者影像诊断结果为:肺动脉栓塞17例、冠状动脉狭窄5例、主动脉夹层15例、胸主动脉瘤1例,均与DSA结果、临床治疗诊断结果相符;1例患者检查为阴性。结论:GE256排CT对急性胸痛患者一站式检查敏感性及准确性均较高,能够精确显示出病灶,为临床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药物手术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同时具有检查用时少、造影剂用量相对少、无创、操作简单、后处理简捷等优点,值得推广。
    • 黄丽红
    •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MEWS)的标准化急诊预检分诊模式应用于急性胸痛患者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92例急性胸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6例予以常规预检分诊方法干预,观察组46例予以基于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的标准化急诊预检分诊模式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急救时间、抢救效果以及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分诊评估时间、首份心电图获得时间、肌钙蛋白I获得时间、首次医疗接触(FMC)到球囊开通时间(FMC-to-B)、进入医院大门到球囊开通时间(D-to-B)、急诊停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诊断准确率(93.48%)高于对照组(78.26%),观察组病死率(2.17%)低于对照组(17.39%)(P<0.05);观察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4.34%)低于对照组(17.39%)(P<0.05)。结论基于MEWS的标准化急诊预检分诊模式应用于急性胸痛患者有利于缩短抢救时间,提高诊断准确率,降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减少病死率。
    • 王宏; 王志刚
    • 摘要: 目的:讨论心电门控下64排螺旋CT胸部CT血管成像诊断急性胸痛的临床价值。方法:入选本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接受病情诊疗的50例急性胸痛患者为本次研究研究对象,入选患者均采取心电门控下64排螺旋CT胸部CT血管成像检查,将冠状动脉造影作为本次研究的诊断金标准,观察指标有诊断结果以及诊断价值。结果:(1)诊断结果分析:50例急性胸痛患者经心电门控下64排螺旋CT胸部CT血管成像检测共有47例发生明显异常,占比为94%,其中以冠状动脉狭窄(44.68%)及肺动脉拴塞(31.91%)占比最高。21例冠状动脉狭窄急性胸痛患者中狭窄程度>50%共15例,另6例为轻度狭窄,共25支冠状动脉发生不同程度的狭窄,其中左冠状动脉主干有5支(20%)、第2和3段有5支(20%)、右冠状动脉第1段有4支(16%)、前降支第1段有4支(16%)、回旋支第1段有3支(12%)、第2段有3支(12%)、对角支狭窄有1支(4%)。15例肺动脉栓塞急性胸痛患者中段以上以及段以下分别有11例、4例,且均为中央型栓塞。4例主动脉夹层急性胸痛患者中,DebakeyⅠ型、Ⅱ型、Ⅲ型分别有1例、1例2例。(2)诊断价值分析:相较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金标准,经心电门控下64排螺旋CT胸部CT血管成像诊断后,诊断符合率为94%(47/50),敏感性为95.45%(42/44),特异性为83.33%(5/6),假阴性率(漏诊率)为4.65%(2/43),假阳性率(误诊率)为16.67%(1/6)。2例漏诊患者在冠状动脉造影中均显示狭窄,而在心电门控下64排螺旋CT胸部CT血管成像检测中未检测出狭窄现象。1例误诊患者因高度钙化冠状征象的影响,导致在心电门控下64排螺旋CT胸部CT血管成像检测中被误诊为狭窄。结论:心电门控下64排螺旋CT胸部CT血管成像诊断急性胸痛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敏感性及特异性,诊断价值显著。
    • 杨珺; 张宏伟; 杨勇
    • 摘要: 本研究探讨一站式CT检查系统在急性胸痛患者管理中干预方案的应用。将符合急性胸痛患者49例纳入研究,采用自动触发方式采集患者上胸部volume数据集和心胸部volume数据集,经过处理后获得胸主动脉、冠状动脉、肺动脉及全胸部图像。本研究中,测量结果发现平均CT值主动脉弓是(332±51)Hu,升主动脉是(435±53)Hu,肺动脉干是(491±93)Hu,降主动脉是(454±70)Hu,而左冠状动脉和右冠状动脉分别是(425±60)Hu、(415±62)Hu。病变鉴定发现,急性肺栓塞12例,主动脉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8例,肺组织实变4例,慢性肺栓塞伴右心衰竭2例,胸腔积液2例,左冠状动脉非关键性狭窄11例,右冠状动脉非关键性狭窄7例,心包积液2例,复合解剖畸形1例。总之,本研究通过一站式CT检查系统对急性胸痛患者干预方案的制定提供了重要指导。
    • 贾英杰
    • 摘要: 目的分析急性胸痛实施256排血管成像胸部三联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以34例急性胸痛患者作为样本,所有患者均首先单独给予CT冠状动脉造影、肺动脉造影、主动脉造影,其次给予256排血管成像胸部三联检查。结果256排血管成像胸部三联检查HR(67.90±2.30)次/min,与CT冠状动脉造影相比更高(P<0.05)。256排血管成像胸部三联检查扫描时间(9.01±0.61)min,与CT冠状动脉造影、肺动脉造影、主动脉造影检查相比更长(P<0.05)。256排血管成像胸部三联检查对比剂用量(99.61±1.50)mL,与CT冠状动脉造影、肺动脉造影、主动脉造影检查相比更多(P<0.05)。256排血管成像胸部三联检查者图像质量为1级、2级、3级者分别占97.10%、2.90%及0,与CT冠状动脉造影、肺动脉造影、主动脉造影检查相比,图像质量更高(P<0.05)结论采用256排血管成像胸部三联检查的方法诊断急性胸痛,虽检查时间略长、对比剂用量略多,但图像质量高,能够提高原发病检出率。
    • 摘要: 急性主动脉夹层(AAD)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与治疗仍面临诸多挑战,需要在较短时间内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并制定正确的急救策略。本共识联合多个相关学科的临床专家,结合相关文献以及临床经验,对AAD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诊断、治疗以及随访等多个方面进行总结,目的在于提高临床医生对这种临床情况的认识,避免因漏诊、误诊带来的严重不良后果。1 AAD合并冠心病患者诊断与鉴别诊断的推荐建议首诊医师接诊急性胸痛患者时,在病史采集时需详细了解患者胸痛发作时的特点,常规进行心电图检查。对于有心电图改变的患者,需结合病史怀疑是AAD合并冠状动脉低灌注,还是既往冠心病患者发生了AAD。
    • 栾苗苗
    • 摘要: 目的探讨优化急诊预检分诊流程在急性胸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2月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47例急性胸痛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20年3月至8月收治的47例急性胸痛患者为研究组,对照组凭经验进行分诊,研究组应用优化急诊预检分诊流程。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分诊时间及急救时间。结果研究组的满意度为95.74%,高于对照组的80.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分诊评估时间为(1.86±0.22)min、急救时间为(24.39±5.46)min,均短于对照组的(3.26±1.01)、(27.62±6.1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急诊预检分诊流程用于急性胸痛患者中,成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吴英杰
    • 摘要: 目的分析急性胸痛患者急诊室护理措施及实施效果。方法现将我院急诊室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接收的急性胸痛患者90例作为分析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护理,对照组45例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5例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较对照组更低,依从性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护理后3 d、护理后7 d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均明显较对照组更低(P<0.05)。在救治指标上比较,两组开始治疗时间、救治时间、住院时间均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急性胸痛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时采取综合性护理效果确切,通过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提升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消除了患者对疾病与治疗的顾虑,进一步提高了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可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
    • 朱伟旺; 黄耀光; 兰威; 王国标
    • 摘要: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FIB)检测对急性胸痛患者心脏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10月于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就诊的155例急性胸痛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发生心脏事件分为试验组、对照组。比较两组的Hcy、hs-CRP、FIB水平,应用Logistic回归曲线评价各指标危险程度,利用ROC曲线计算各指标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155例患者中92例发生心脏事件,两组性别、年龄、血压、血脂、糖尿病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Hcy、hs-CRP、FI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cy、hs-CRP、FIB三者均为心脏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且FIB危险程度最高;Hcy+hs-CRP+FIB联合检测的AUC值最高,为0.893,且敏感度、特异度均较高。结论:Hcy、hs-CRP、FIB水平均与急性胸痛患者心脏事件有密切联系,且三者联合检测评估风险能力最强,准确度最高,有利于心脏事件的早发现、早治疗。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