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心肺复苏(CPR)

心肺复苏(CPR)

心肺复苏(CPR)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22年内共计167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内科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2篇、专利文献3723篇;相关期刊42种,包括青年与社会、管理学家、大家健康(中旬版)等; 心肺复苏(CPR)的相关文献由575位作者贡献,包括徐军、于学忠、朱华栋等。

心肺复苏(CPR)—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2 占比:4.17%

专利文献>

论文:3723 占比:95.83%

总计:3885篇

心肺复苏(CPR)—发文趋势图

心肺复苏(CPR)

-研究学者

  • 徐军
  • 于学忠
  • 朱华栋
  • 周满红
  • 刘励军
  • 付阳阳
  • 林兆奋
  • 周晓峰
  • 徐杰丰
  • 徐波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盼盼; 刘芳; 张田军; 李显庭
    • 摘要: Kounis综合征属于一种比较罕见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由过敏反应释放炎症因子导致冠状动脉痉挛引起的,伴或不伴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侵蚀或破裂。该病进展快,病情凶险,目前存在临床诊断率低,无确切治疗指南及大样本病例分析等问题,现将2例Kounis综合征患者抢救经验及该病的文献回顾做一概述,与君共勉。
    • 苏世琼; 刘瑞芳
    • 摘要: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CMO)对心肺复苏(CPR)大鼠海马凋亡蛋白及内质网应激的影响。方法50只健康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ECMO组和二甲双胍组,每组10只。二甲双胍组以200 mg/(kg·d)的剂量连续灌胃给予二甲双胍14 d,采用经食道交流电刺激60 s的方法建立心脏骤停(CA)模型,6 min后开始行常规CPR抢救;ECMO组经右颈外静脉及尾动脉插管建立ECMO,随后制备CA模型,ECMO辅助下行CPR;模型组CA模型制备完成后不进行治疗;假手术组只进行简单麻醉、分离动静脉及插管,不进行电刺激及CPR;正常组不进行任何处理。比较各组大鼠造模完成后及恢复自主循环后24 h神经功能评分和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海马组织病理学形态;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1(SOD1)、SOD2表达;TUNEL检测海马组织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分析海马组织凋亡、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表达。结果造模完成后模型组、ECMO组和二甲双胍组神经功能评分均明显低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P<0.05),提示造模成功。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恢复自主循环后24 h神经功能评分和海马组织SOD1、SOD2、Bcl-2表达明显降低,海马组织细胞凋亡率、Bax、Caspase-3、GRP78、XBP1表达明显升高(P<0.05),海马组织病理损伤程度明显加重;与模型组比较,ECMO组和二甲双胍组大鼠恢复自主循环后24 h神经功能评分和海马组织SOD1、SOD2、Bcl-2表达明显升高,海马组织细胞凋亡率、Bax、Caspase-3、GRP78、XBP1表达明显下降(P<0.05),海马组织病理损伤程度明显减轻。结论ECMO辅助下CPR能够明显改善CA大鼠的神经功能,其机制可能与增加海马内源性抗氧化能力、调节内质网应激及抑制海马组织细胞凋亡有关。
    • 马璐璐; 徐胜勇; 陆海松; 王锐颖; 王孟昭; 陈闽江; 孙雪峰; 徐军; 朱华栋; 黄宇光
    • 摘要: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CMO)在正气道肿物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例正气道肿物患者突发完全性中央气道梗阻的救治过程,并分析其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此类患者的治疗原则。结果患者正气道肿物突发完全性中央气道梗阻(CAO),呼吸、心脏骤停,心肺复苏(CPR)成功后并建立ECMO,行纤维支气管镜下气管肿物切除术。结论ECMO可用于急性CAO患者的救治中。麻醉医生应了解ECMO的工作原理及并发症,ECMO使用过程中应加强多学科合作和沟通,以保证患者的安全。
    • 余倩; 邵雪波; 高建波; 陈琪; 刘英; 徐杰丰; 周光居; 张茂
    • 摘要: 目的研究丙戊酸钠对猪心肺复苏(CPR)后肾肠损伤的作用,并探讨是否影响内质网应激-凋亡的途径。方法选用25头健康雄性白猪,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入假手术组、复苏组与丙戊酸钠组。以电刺激诱发室颤9 min+复苏6 min制备猪心脏骤停(CA)-复苏模型,假手术组仅进行动物准备工作。丙戊酸钠组在复苏后5 min时应用微量输液泵在1 h内静脉泵入150 mg/kg丙戊酸钠,假手术组和复苏组同法泵入等量溶媒。获取各组动物复苏后1 h、2 h、4 h和24 h的静脉血标本,以及复苏后24 h的肾肠组织样本,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肌酐(creatinine,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ntestinal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IFABP)和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浓度,以及Western blot法与TUNEL法检测肾肠组织C/EBP同源蛋白(C/EBP homologous protein,CHOP)、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12、caspase-3的蛋白表达和细胞凋亡的程度。结果①在复苏后24 h观察期间,复苏组和丙戊酸钠组较假手术组血清Cr、BUN、IFABP和DAO浓度明显升高(均P<0.05)。丙戊酸钠组在复苏后24 h期间血清Cr和IFABP浓度、在复苏2 h后血清BUN和DAO浓度明显低于复苏组(均P<0.05)。②在复苏后24 h,复苏组和丙戊酸钠组较假手术组肾肠组织内质网应激-凋亡指标明显异常,表现为CHOP、caspase-12和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增加,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升高(均P<0.05);而丙戊酸钠组较复苏组肾肠组织内质网应激和细胞凋亡程度明显减轻(均P<0.05)。结论丙戊酸钠可能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凋亡途径而对复苏后猪肾肠损伤发挥保护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 杨风梅; 冯顺易; 王文杰; 李勇
    • 摘要: 目的探讨院外心脏骤停(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OHCA)患者出院存活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2月沧州市中心医院ICU收治的108例OHCA并心肺复苏(CPR)成功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OHCA患者出院存活的危险因素,采用一致性指数(C-指数)、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评估列线图预测模型对OHCA患者出院存活的预测价值。结果108例OHCA患者出院存活37.96%(41/108)。出院存活和院内死亡两组OHCA患者旁观者CPR(χ^(2)=8.70,P=0.003)、可除颤心律(χ^(2)=9.64,P=0.002)、无复流时间(χ^(2)=38.10,P<0.001)、CPR持续时间(χ^(2)=5.02,P=0.025)、肾上腺素用量(χ^(2)=7.13,P=0.008)及血乳酸(Z=3.01,P=0.0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旁观者CPR(OR=0.20,95%CI 0.05~0.75,P=0.017)、可除颤心律(OR=7.46,95%CI 1.75~31.77,P=0.007)、无复流时间(OR=0.79,95%CI 0.68~0.92,P=0.002)及肾上腺素用量(OR=0.61,95%CI 0.41~0.93,P=0.022)为OHCA患者出院存活的独立危险因素。列线图预测模型的C-指数为0.88(95%CI 0.82~0.95)。Hosmer-Lemeshow检验表明,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度(χ^(2)=5.49,P=0.705)。决策曲线分析证实,列线图预测模型的临床可用性良好。结论旁观者CPR、可除颤心律、无复流时间及肾上腺素用量为OHCA患者出院存活的危险因素,列线图模型可预测OHCA患者出院存活。
    • 程鹏飞; 骆丁; 陈丽花; 郑源; 周明; 张娜; 张华
    • 摘要: 对非专业人员普及心肺复苏(CPR)被认为是改善和提高院外心脏骤停(OHCA)存活率的重要措施之一,但传统培训模式在复苏教育中依然存在诸多不足和问题.目前,国内外权威指南均建议充分发挥严肃游戏、虚拟现实等虚拟学习形式的独特优势开展CPR培训,以提高培训质量和改善培训效果.本文通过综述国内外虚拟学习形式在CPR培训中应用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我国今后推广虚拟急救培训提供参考.
    • 陈思萍; 何小俊; 李薇薇
    • 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艾宾浩斯记忆曲线的负反馈模拟实战演练方案在警察院校学生心肺复苏(CPR)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选择某警院治安专业2017年两个班级共96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甲班48名为对照组,乙班48名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方法,试验组根据艾宾浩斯记忆曲线原理,分别在8个记忆周期即第1天、第2天、第4天、第7天、第15天、第28天、第56天、第90天进行负反馈模拟实战演练方案,3个月后进行理论考核、技能考核、急救综合素质评价.结果 培训后试验组理论、技能考核成绩分别为90.52±2.84、91.38±2.84,理论、技能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技能操作五项指标质量合格率分别为87.50%、83.33%、79.17%、75.00%、77.08%,急救综合素质五项得分分别为4.25±0.73、4.33±0.72、4.50±0.71、3.90±0.97、4.25±0.73,总分21.50±2.09,技能操作指标质量、急救综合素质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艾宾浩斯记忆曲线的负反馈模拟实战演练方案在警察院校学生CPR培训中的应用,能有效提高警察院校学生CPR技能的保持率,优化技能操作质量,提升警察院校学生急救综合素质.
    • 朱瑞凯; 吕立文
    • 摘要: cqvip: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CA)是非常危急、病死率高的情况之一,表现为意识丧失,心脏停搏,无呼吸或濒死叹息样呼吸,大多数(70%~85%)这类事件是由心脏原因引起的[1],如得不到及时和有效救治,常导致患者即刻死亡,即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我国SCD发生率为每年41.84/10万(0.04%)[2]。传统的心肺复苏(conventiona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CPR)是CA时最基本和重要的救治方法.
    • 黄婷婷; 周满红
    • 摘要: 心脏骤停(CA)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泵血功能突然停止,并伴有自主呼吸停止和意识消失的一种常见临床急症,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CA/心肺复苏(CPR)后存活的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从轻微的认知功能障碍到持续性植物状态甚至脑死亡.由CA/CPR导致的脑损伤病理生理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可用于脑功能损伤的检测,主要应用于脑代谢显像、脑灌注、脑血流显像及脑受体显像等,其中以代谢显像应用最为广泛.18-氟-2-脱氧-D-葡萄糖[简称:18 F-氟代脱氧葡萄糖(18 F-fluorodeoxyglu-cose),18 F-FDG]是一种脱氧葡萄糖类似物,属于葡萄糖代谢显像剂,是目前PET-CT显像中应用最广泛的非特异性正电子放射性药物;18 F-FDG PET-CT对CA/CPR后脑内葡萄糖代谢及脑损伤程度可以进行较为客观的评价,本文对此进行综述.
    • 张洁; 程慧娴; 左贞艳; 惠康丽; 徐苗苗; 熊静薇; 段满林; 徐建国
    • 摘要: 目的 研究电击室颤法致大鼠心脏骤停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模型的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97只雄性SD大鼠,经食道电击诱颤建立心脏骤停CPR模型.复苏后大鼠按存活72 h与否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记录并比较两组基线资料、CPR时间、使用肾上腺素剂量、按压初始心律、复苏后血压和心率等指标.结果 45只大鼠在复苏后72 h内死亡,52只存活.死亡组CPR时间明显长于存活组(233 s vs.119 s,P0.05).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PR时间(OR 1.011,95%CI 1.005~1.017,P<0.05)和复苏后30 min DBP(OR 0.932,95%CI 0.893~0.973,P<0.05)与大鼠生存率相关.结论 CPR时间是电击室颤法致心脏骤停大鼠复苏后生存率的危险因素,复苏后30 min较高的DBP是有利因素.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