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微细粒

微细粒

微细粒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3年内共计794篇,主要集中在矿业工程、冶金工业、地质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9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8178篇;相关期刊80种,包括金属矿山、现代矿业、中国矿业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六届全国选矿设备及自动化技术学术会议、第九届全国粉体工程学术会议暨相关设备、产品交流会、第四届全国矿山采选技术进展报告会等;微细粒的相关文献由1849位作者贡献,包括曹亦俊、童雄、文书明等。

微细粒—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39 占比:2.84%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8178 占比:97.13%

总计:8420篇

微细粒—发文趋势图

微细粒

-研究学者

  • 曹亦俊
  • 童雄
  • 文书明
  • 陈雯
  • 韩跃新
  • 冯博
  • 刘双安
  • 谢贤
  • 魏宗武
  • 严小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李强; 常永强; 王荣生
    • 摘要: 某铅锌矿含铅7.41%、锌13.70%、硫31.25%、碳1.45%,铅锌矿物嵌布粒度微细,属微细粒高硫含碳难选硫化铅锌矿。根据矿石性质,采用“脱碳—铅锌依次优先浮选—铅锌粗精矿再磨精选”工艺流程考察了碳粗选磨矿细度、铅锌粗精矿再磨细度和铅锌浮选药剂制度对选别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BK9032为方铅矿捕收剂,以硫酸锌+亚硫酸钠为铅粗精矿精选组合抑制剂,以石灰为黄铁矿抑制剂和pH调整剂,丁基黄药为闪锌矿捕收剂,在碳粗选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98%条件下,经实验室闭路试验,可获得铅品位57.91%、铅回收率85.24%的铅精矿和锌品位53.44%、锌回收率86.17%的锌精矿。
    • 闫小康; 苏子旭; 王利军; 张海军; 曹亦俊; 刘炯天
    • 摘要: 煤气化渣因炭、灰包裹夹杂严重、嵌布粒度细,导致浮选分离困难,制约了其资源化利用。浮选大多发生在湍流环境中,调控湍流是强化微细颗粒矿物浮选回收的有效途径,湍流小尺度涡直接作用于微细颗粒运动,研究借助涡流发生器实施湍流涡调控以进行煤气化渣中的炭-灰浮选分离过程强化。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对涡流矿化管内部流场进行数值计算,分析涡流发生器结构对湍流特征参量及煤气化渣浮选指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与矿物可浮性相适配的梯级涡流浮选过程。结果表明:管内矩形涡流发生器可诱导出发卡涡、流向涡及旋转方向相反的二次流向涡对,涡-涡、涡-主流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提高了湍流动能、降低了涡尺度,有利于微细颗粒与气泡间的碰撞。涡流发生器的倾斜角度从25°增至55°时,湍流动能均值由0.041 m^(2)/s^(2)增到0.142 m^(2)/s^(2),最小涡尺度均值由16.10μm减至10.34μm。采用内置结构相同涡流发生器的均衡涡流浮选装置对煤气化渣进行炭-灰浮选分离试验,不同粒级浮选回收率表明,粒度越细,需要的湍流动能越大、涡尺度越小,诱发的湍流特性不当时颗粒可能从气泡表面脱附。在研究范围内,与-45,45~75μm煤气化渣颗粒相适配的最小涡尺度均值分别为12.74μm和14.71μm,相应湍流动能均值分别不宜超过0.080 m^(2)/s^(2)及0.056 m^(2)/s^(2);将不同倾斜角度的涡流发生器在矿化管内沿着流动方向有序排列,形成与矿物可浮性相适配的梯级涡流浮选过程,实现不同可浮性颗粒的逐步回收,浮选试验表明利用梯级涡流浮选装置进行煤气化渣炭-灰浮选分离时,可燃体回收率为89.99%,尾矿烧失量低至4.66%,优于相同条件下均衡涡流浮选装置和机械搅拌式浮选机的浮选指标。通过对流体环境的物理调控,可为煤气化渣的炭-灰浮选分离提供新的过程强化方式。
    • 李维斯; 陈攀; 杨耀辉; 严伟平; 曾小波; 邓建; 武建飞
    • 摘要: 本论文将两种新型螯合剂与三种钛铁矿常规螯合剂对比,发现新药剂在选择捕收性上更有优势。将新螯合剂与油酸皂复配成新型捕收剂TZ-1,对攀西地区某厂微细粒级钛铁矿进行强化浮选实验研究,以解决该厂微细粒级钛铁矿资源回收率低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对-0.023 mm粒级的含量高达88%,TiO_(2)品位为15.85%的微细粒钛铁矿原矿,采用新型TZ-1捕收剂配合硫酸和水玻璃使用,经"脱硫-一粗一扫四精"的闭路流程实验,最终获得TiO_(2)品位47.29%,回收率58.41%的钛精矿。结果表明该新型TZ-1捕收剂可以有效解决该厂微细粒级钛铁矿回收率低的问题,同时对微细粒钛铁矿的高效回收利用具有指导意义。
    • 铁颖; 熊召华; 胡梦忠; 马生萍
    • 摘要: 采用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化学分析等多种手段,对青海某金矿石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矿石中矿物组成、主要矿物嵌布状态、嵌布粒度等。结果表明:矿石中主要有价元素为金,伴生低品位银,金品位4.20 g/t、银品位<2.0 g/t、碳品位1.17%、硫品位1.92%,属微细粒—超微细粒浸染型高碳低硫极难处理金矿石;金主要以微细粒、超微细粒包裹于毒砂和黄铁矿中,部分以单体金形式嵌布于脉石矿物中;毒砂、黄铁矿嵌布粒度较粗,硫化矿物包裹金可通过初步磨矿达到回收效果,脉石矿物中金则需要进一步磨矿进行回收。
    • 杨俊彦; 孙浩杰; 李雪林; 刘松鹏; 闵红
    • 摘要: 氰化尾渣中通常含有铜、铅、锌等有用金属,具有回收价值。以山东某金矿氰化尾渣为研究对象,通过化学多元素分析、物相分析、粒度分析、矿物组成分析、单体解离度分析对氰化尾渣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氰化尾渣粒度微细,-0.038 mm粒级占91.23%,铅、铜、锌矿物主要为方铅矿、黄铜矿、闪锌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根据矿石性质确定采用“优先选铅-破氰-剪切絮凝选铜-破氰-剪切絮凝选锌”工艺综合回收铅、铜、锌矿物,分别进行了条件试验,确定了最优药剂用量。闭路试验得到铅精矿铅品位25.89%、铅回收率77.67%,铜精矿铜品位17.89%、铜回收率66.45%;锌精矿锌品位42.55%、锌回收率75.00%的良好指标。
    • 秦广林; 李光胜; 朱幸福; 于淙权; 吉强; 卢中博
    • 摘要: 某金矿生产流程中存在大量矿泥,矿泥进入主浮选流程会影响浮选产品品位和金的回收率。对样品进行粒度分析和金属分布率分析发现,矿泥中-400目含量为96.23%,属微细粒矿物,该粒级中金的占有率达到了96.75%。试验中,采用水玻璃对矿泥进行抑制,用捕金灵与丁铵黑药为捕收剂进行浮选,获得了产率为2.38%,品位为32.55 g/t,回收率为68.79%的金精矿,尾矿中金品位为0.36 g/t。
    • 吴旭; 张艳清; 曹钊
    • 摘要: 为提高微细粒(-15μm)独居石和萤石的浮选分离效果,通过浮选试验、XPS测试和显微聚团分析,对组合抑制剂水玻璃+乙二胺四乙酸(EDTA)和复合捕收剂辛基羟肟酸(OHA)+辛基酚聚氧乙烯醚(OP)在独居石和萤石浮选分离试验中的应用效果和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针对-15μm独居石和萤石质量比1:1的人工混合矿,联合使用组合抑制剂和复合捕收剂,可以得到独居石回收率80%、萤石回收率24.4%的浮选精矿,相比于仅使用单一抑制剂或单一捕收剂时,独居石的浮选回收率及独居石与萤石的浮选分离效果明显提高;EDTA能够络合清除独居石表面的Ca^(2+)离子,提高抑制剂对萤石的选择性抑制作用;OP和OHA可以协同吸附在独居石表面,促使微细粒独居石疏水聚团,从而提高其浮选回收。
    • 汪勇; 姜亚雄; 郑仁军; 刘志斌; 高起方; 庄世明; 王德毛
    • 摘要: 某金矿石含砷、含碳,且金嵌布粒度细,部分包裹于黄铁矿、毒砂、脉石矿物中,属于典型的难处理金矿石。针对该矿石性质,开展了原矿浮选—浮选尾矿氰化浸出—金精矿焙烧—焙砂氰化浸出选冶试验研究,并详细考察了磨矿细度、pH调整剂、捕收剂等对选别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条件下,采用原矿浮选—浮选尾矿氰化浸出—金精矿焙烧—焙砂氰化浸出工艺,金总回收率为73.03%。研究结果可为含砷金矿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借鉴。
    • 阮耀阳; 罗惠华; 徐伟; 陈慧; 王旭东; 池汝安; 邓博纳
    • 摘要: 针对中低品位胶磷矿嵌布粒度细、分选难度大、利用率低的资源现状,对粒级为-500目质量分数占92.7%的硅钙质磷矿进行了双反浮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适量的苛化淀粉或聚丙烯酰胺均对阳离子捕收剂反浮选脱硅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且苛化淀粉效果更佳。试验确定的脱硅粗选条件为:矿浆pH约为6.0,苛化淀粉用量800 g/t,阳离子捕收剂采用分段加药方式,用量为140 g/t。当给矿P_(2)O_(5)品位为24.68%时,闭路试验获得了P_(2)O_(5)品位为29.39%、P_(2)O_(5)回收率为89.20%的较好精矿指标。研究成果对微细粒磷矿的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张福亚; 张明; 侯孝安; 胡森伟
    • 摘要: 高强度调浆是微细粒矿物浮选前重要的预处理手段。在清水条件下,采用高速摄像和浊度的方法分析调浆机叶轮对油滴分散的影响,发现与普通调浆机叶轮相比,高强度调浆机叶轮对油滴的分散效果更显著,搅拌后形成的乳浊液体系更为稳定。据此,利用开发的容积为30 L的高强度调浆机半工业样机处理承德某地的斜板浓密溢流浮选细粒磷。结果表明:与普通调浆机相比,在相同产率(粗选产率为5%~10%)下,采用高强度调浆机处理可使磷灰石的回收率提高约10%,高强度调浆机最佳调浆时间为6 min,最佳线速度为8.35 m/s,且与普通改质机叶轮和直桨叶轮相比,高强度调浆机的鱼骨型叶轮的调浆效果最好,并且能耗较低。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