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微波成像

微波成像

微波成像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280篇,主要集中在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物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7篇、会议论文18篇、专利文献152032篇;相关期刊68种,包括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电波科学学报等; 相关会议17种,包括第四届中国无人机大会、第29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第四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等;微波成像的相关文献由519位作者贡献,包括吴一戎、洪文、张冰尘等。

微波成像—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7 占比:0.08%

会议论文>

论文:18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52032 占比:99.91%

总计:152167篇

微波成像—发文趋势图

微波成像

-研究学者

  • 吴一戎
  • 洪文
  • 张冰尘
  • 谭维贤
  • 赵曜
  • 李南京
  • 王爱先
  • 祁春超
  • 赵术开
  • 张麟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逯贵祯; 王猛; 陈军文
    • 摘要: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对比源的微波成像矩阵算法。目前常用的微波成像算法主要采用迭代求解的这一模式,例如传统的对比源反演采用梯度优化的方法进行迭代运算,随机优化算法在构建目标函数的基础上进行迭代求解。但是迭代求解的时间成本与硬件成本非常高,并且针对复杂成像问题易产生较大误差。本文首先对传统成像模型进行改进,为保证对比源的恒定,采用固定位置的激励源入射,在多层圆周上均匀分布的测量点接收散射信号。其次从Lippman-Schwinger方程出发推导了矩阵算法的物理模型,最后采用多种相对介电常数分布的成像问题,对算法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微波成像矩阵算法计算效率高,并且针对复杂成像问题具有良好的性能。
    • 徐丰
    • 摘要: 人工智能技术在数据、算力、算法三个条件下产生了爆发式发展,其中最成功的应用领域当属计算机视觉,这也得益于相机等感知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从计算机视觉发展历史上看,光学感知技术催生了计算机视觉这一新学科方向。同样的,随着雷达及其他电磁感知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海量的雷达数据。雷达图像与光学图像在波段、成像机理、散射特性等方面有很大区别,须发展专门的物理驱动的人工智能技术来进行解译和应用,以满足当今雷达技术领域的重大需求。因此提出微波视觉这一新的交叉学科研究方向,通过借鉴人脑视觉感知机理和计算机视觉相关技术,融合电磁物理规律与雷达成像机理,研究面向雷达等电磁感知数据的物理智能理论与方法(图1)。微波视觉的研究前沿必然是基于物理机理的可解释、强泛化的人工智能,同时也会拓展到电磁散射机理的建模、反演与识别,微波成像系统体制设计,微波成像算法研发,以及雷达图像信息提取与语义理解等方面。
    • 王栋; 张继龙; 张继康
    • 摘要: 虚拟透镜成像技术是一种成像新技术,并且能够兼容不同的技术体制。针对高精度探测和高分辨成像需求,对虚拟透镜成像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透镜成像技术的和/差波束成像算法,采用和波束成像进行目标快速检测,采用差波束成像进行目标精确测角,对和/差波束成像技术进一步拓展,给出了一种高分辨成像算法。此外,为了进一步改善成像性能,提出了一种高效和/差波束形成算法。最后进行了和差波束成像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和/差波束成像方法具有较好的成像效果和目标探测精度。
    • 朱仲艳; 鹿倩
    • 摘要: 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通过弹载、机载或星载等搭载的方式,在载体的运动方向形成合成孔径,等效为一个较长的天线,在物体返回的回波能量达到孔径发射出的光束宽度内,通过对其接收回波的处理,可以实现目标物体的成像。由于地形形势的复杂和地面面积的广阔,对平地、江河、山川等不同区域的成像显得尤为困难。为了实现远距离、大范围成像,成像技术不断进步,从基于光学的遥感成像发展到基于合成孔径技术的微波成像。2006年4月,我国将“遥感卫星一号”送入太空.
    • 王彦丰; 张琳; 李益文; 李玉琴; 魏小龙; 陈戈; 文建中
    • 摘要: 装备表面覆盖的吸波涂层在长期使用后容易发生磨损、膨胀、老化等损伤,从而影响吸收性能。利用反射率、相位测量和微波成像技术,研究了这3种损伤模式及其对吸收性能的影响。首先制作了带有三种损伤类型的雷达吸波涂层和红外-雷达兼容吸波涂层样板,采用弓形法测量反射率和相位,采用雷达散射成像系统建立样板散射图像。通过实验结果和定性分析,发现所有类型的损伤都使涂层吸收性能恶化,其相应的吸收频带变窄,并随涂层的结构或吸波材料成分的变化而变化。其中,磨损损伤模式对这两种吸波涂层的影响最为严重,导致吸收能力急剧下降。
    • 张继龙; 李业振; 刘勇; 王栋
    • 摘要: 微波成像技术在雷达、制导、引信、安防、医疗等领域有极大的应用需求,本文研究了基于透镜成像原理的微波阵列快速成像技术,通过分析透镜成像系统的成像特性以及成像算法,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阵列成像的快速算法,该方法仅需要执行一次IFFT(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运算即可获得目标的像.所提出的新方法降低了算法复杂度,具有较快的运算速度.最后进行了成像验证,采用微波暗室测试散射源近场数据,通过快速成像算法计算目标的像,实验结果证明新算法具有较好的成像效果.
    • 张继龙; 王栋; 张继康
    • 摘要: 常规转台成像需要目标部件与探测设备之间存在不同的相对运动,对于非连续转动的步进转台系统,该成像方法无效。为了解决步进转台成像难题和消除对目标部件多普勒频移的成像依赖性,提出将虚拟透镜成像技术应用到转台成像系统中,通过分析新成像系统的特性,针对转台主动式成像进行了算法拓展,给出了转台成像算法模型,优化了相位补偿方法。最后进行了被动式和主动式步进转台成像仿真,获得了较好的成像效果,仿真结果验证了新转台成像方法的有效性。
    • 苗俊刚
    • 摘要: 微波探测成像技术已经成为人类拓展自身认知世界能力的重要手段.电磁场与目标相互作用产生的目标散射场蕴含了目标外形、材料、姿态等重要物理信息,可用于目标特性的精确获取和识别.作为探测媒介的高精度、高分辨率的微波探测成像技术,是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微波频段(包括毫米波、太赫兹)电磁波对大多数介质的穿透性好,在复杂环境下的抗干扰能力强,加之其非电离辐射对人体的安全性,非接触的探测模式和高分辨率的探测性能,使微波成像技术在电子信息、航空航天和安全防卫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 王栋; 张继龙; 许海波
    • 摘要: 为了解决在雷达、制导、引信、安防、医疗等领域有极大需求的微波成像问题,文中研究了模拟光学透镜成像原理的阵列数字成像技术,分析了该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及成像条件,给出了成像分辨率对单元间距、阵列孔径的要求,提出了降低副像影响的非均匀阵列技术.最后结合电磁仿真结果进行了阵列成像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技术能够对探测目标有效成像,充分验证了本文相关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和成像方法的有效性.
    • 韩家奇; 田顺成; 易浩; 马向进; 廖桂生; 李龙
    • 摘要: 该文深入阐述基于信息超材料的高性能微波计算成像系统架构设计、工作原理与建模分析.首先,利用信息超材料对电磁波优异的调节能力,结合压缩采样理论,重点讨论信息超材料多样杂散波束产生及高性能辐射设计方法.再进一步构建针对高辐射性能信息超材料微波计算成像系统的数值模型,并提出一种高性能色散信息超材料单元,该单元带阻频率捷变特性可覆盖整个X波段.基于该单元设计了一款高透射效率信息超材料透镜,在成像区域内辐射性能较当前超材料孔径提高3倍,辐射效率达到75%.最后基于所构建的数值模型,计算验证所提出的高透射率色散信息超材料透镜对理想散射体的图像还原能力.该文所研究的基于信息超材料的高性能微波计算成像系统,为成像雷达、安防预警、医疗检测等应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和前瞻性探索.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