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微波吸收材料

微波吸收材料

微波吸收材料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275篇,主要集中在电工技术、一般工业技术、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5篇、会议论文32篇、专利文献715068篇;相关期刊96种,包括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材料导报等; 相关会议28种,包括第十届全国高功率微波学术研讨会、第十二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第六届全国橡胶制品技术研讨会等;微波吸收材料的相关文献由605位作者贡献,包括力国民、田玉明、柴跃生等。

微波吸收材料—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5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3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715068 占比:99.98%

总计:715235篇

微波吸收材料—发文趋势图

微波吸收材料

-研究学者

  • 力国民
  • 田玉明
  • 柴跃生
  • 王凯悦
  • 周毅
  • 张克维
  • 梁丽萍
  • 武雅乔
  • 白频波
  • 周克省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琳雪; 孙勇; 努尔尼沙·阿力甫
    • 摘要: 本文采用一步溶剂热法成功制备了磷掺杂石墨烯/Ni纳米复合材料(P-GN/Ni),并系统研究了其微纳结构和微波吸收性能.透射电镜(TEM)结果显示Ni纳米颗粒呈海胆状,并均匀地负载在半透明褶皱的磷掺杂石墨烯(P-GN)上.相比单独的海胆状Ni纳米颗粒,P-GN/Ni纳米材料表现出优异的微波吸收能力.在厚度仅为1.5 mm时,复合材料在17.3 GHz下反射损耗值(RL)达到了-34.8 dB且有效吸收带宽(RL<-10 dB)为3.7 GHz.复合材料的厚度为1.5-5.0 mm时,其有效吸收带宽为14.9 GHz(3.1-18 GHz),覆盖S波段到X波段,在微波吸收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微波吸收机制研究表明P-GN的引入,一方面利用磁损材料与电损材料的协同效应优化了阻抗匹配,另一方面极大地增加了材料的电导率和界面极化能力,提高了复合材料对电磁波的衰减能力.
    • 邹佩倚; 张森; 杨润芝; 韦万德; 向宇月
    • 摘要: 对氧化硼和螺旋碳纳米管(HCNTs)的混合物进行热处理,合成了掺硼螺旋碳纳米管(B-HCNTs)。FE-SEM的结果表明,在掺硼过程中,HCNTs的结构得到了很好的保留,XPS分析表明,HCNTs的结构中确实掺杂了硼原子。B-HCNTs的最佳反射损耗值为−50.19 dB,吸收带宽为3.40 GHz,具有较好的电磁波吸收能力。详细分析了B-HCNTs增强的电磁波吸收能力。所设计的B-HCNTs样品工艺简单、密度低、化学稳定性好,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轻质高效微波吸收材料
    • 杨旺; 蒋波; 车赛; 闫璐; 李正轩; 李永峰
    • 摘要: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微波在军事和民用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相应的电磁辐射污染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为了合成厚度薄、密度低、吸收频带宽和吸收强度高的电磁波吸收材料,研究者们进行了大量的努力.碳基材料由于重量轻、衰减能力强、比表面积大和优异的物理化学稳定性,在电磁波吸收方面表现出巨大的潜力.本文首先介绍了吸波材料的衰减理论和影响吸波性能的因素.接下来,总结了不同维度的纯炭材料(如0维炭球、一维炭纳米管、二维炭片和三维多孔炭)以及由碳和磁性物质、陶瓷、金属硫化物、Mxene以及导电聚合物等异质成分组成的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详细介绍了吸波剂的代表性合成方法、吸波性能以及衰减机理.最后,提出了对于未来挑战和发展前景的看法.
    • 熊厚冬; 陈洋; 王磊; 谭秋兰; 张莉丽; 钟震晨
    • 摘要: 采用等离子体电弧蒸发和表面改性技术制备氧化石墨烯(GO)修饰FeSiCr纳米复合材料(FeSiCr/GO),并对其微波吸收性能进行研究.拉曼光谱结果显示氧化石墨烯与FeSiCr纳米颗粒成功复合.通过TEM对FeSiCr/GO微观形貌进行表征,观察到少量絮状氧化石墨烯点缀于FeSiCr纳米颗粒表面,并且FeSiCr纳米颗粒分布在层状氧化石墨烯周围,形成氧化石墨烯修饰FeSiCr纳米复合材料.通过引入氧化石墨烯,可增加材料的电导率和界面极化能力,使FeSiCr/GO的微波吸收性能显著提升.模拟计算结果显示,在4.3 GHz处,FeSiCr/GO最小反射损耗(RLmin)可达-69.1 dB,调整涂层厚度在1.1~5.0 mm之间变化,其有效吸收频带(RL≤-10 dB)范围为2.6~18 GHz.微波吸收性能的改善可归因于阻抗匹配优化和微波损耗能力增强.
    • 熊厚冬; 陈洋; 王磊; 谭秋兰; 张莉丽; 钟震晨
    • 摘要: 采用等离子体电弧蒸发和表面改性技术制备氧化石墨烯(GO)修饰FeSiCr纳米复合材料(FeSiCr/GO),并对其微波吸收性能进行研究。拉曼光谱结果显示氧化石墨烯与FeSiCr纳米颗粒成功复合。通过TEM对FeSiCr/GO微观形貌进行表征,观察到少量絮状氧化石墨烯点缀于FeSiCr纳米颗粒表面,并且FeSiCr纳米颗粒分布在层状氧化石墨烯周围,形成氧化石墨烯修饰FeSiCr纳米复合材料。通过引入氧化石墨烯,可增加材料的电导率和界面极化能力,使FeSiCr/GO的微波吸收性能显著提升。模拟计算结果显示,在4.3 GHz处,FeSiCr/GO最小反射损耗(RLmin)可达-69.1 dB,调整涂层厚度在1.1~5.0 mm之间变化,其有效吸收频带(RL≤-10 dB)范围为2.6~18 GHz。微波吸收性能的改善可归因于阻抗匹配优化和微波损耗能力增强。
    • 史有强; 尹雅楠; 何山; 魏霖涛; 刘伟峰
    • 摘要: 以金属靶材为原材料,PMI泡沫为基体,采用磁控溅射法制备PMI泡沫镀膜材料.开展多层PMI泡沫镀膜材料的电性能优化设计,并采用压力成型机辅助制备多层PMI泡沫微波吸收材料.结果 表明:在PMI泡沫镀膜材料的制备过程中,反射率由大到小的靶材依次为A1、Ti、Ni、Co;采用Ti靶材进行磁控溅射镀膜制备的PMI泡沫镀膜材料,随着镀膜时间的增加,反射率先变小再变大;采用Ni、Co靶材进行磁控溅射镀膜制备的PMI泡沫镀膜材料随着镀膜时间的增加,反射率逐渐变大;将采用Co靶材制备的不同镀膜时间PMI泡沫镀膜材料进行优化组合搭配,得到6种优化匹配方案,最终优化出一种多层PMI泡沫镀膜材料微波吸收性能最佳;利用模压方法制备了多层PMI泡沫微波吸收材料,该多层PMI泡沫微波吸收材料的实际反射率曲线有一定程度的整体前移,但整体趋势与搭配反射率曲线趋势相同.
    • 刘星煜; 胡志明; 吴鹏飞; 董喜超; 郭长青; 苏智明; 刘安华
    • 摘要: Different mass fraction of iron-containing silicon carbide(Fe/SiC)ceramics was successfully prepared by firstly synthesizing iron(Fe)-containing precursor via blending Fe colloids formed by the reaction of liquid polycarbosilane(PCS)and carbonyl iron with solid PCS and then the cross-linking and pyrolysis.The effects of the introduction of Fe on the component, structure, and magnetic and dielectric properties were systematically studied.When the mass fraction of iron is less than 8.94%, Fe element can significantly promote the decomposition of SiC xOyand generate β-SiC,and the crystallization peak of β-SiC is sharper with increased Fe.But when the Fe mass fraction increases to 11.78%, the main product is Fe3Si; Fe-SiC ceramics are all ferromagnetic,and their saturation magnetization increases exponentially with the increase of iron.Fe/SiC ceramic with 4.19%Fe has a minimum -9.4 dB reflection loss at 12.4 GHz.The bandwidths of less than -5 dB for Fe/SiC cermic with 4.19%and 8.94% Fe are 2.4 GHz and 3.7 GHz,respectively, which can be used as good microwave-absorption materials.%将羰基铁和液态聚碳硅烷(LPCS)反应生成的铁(Fe)溶胶与固态聚碳硅烷(PCS)混合,合成出不同Fe质量分数的 PCS 先驱体,然后经氧化交联和高温热解制备了不同 Fe 质量分数的磁性碳化硅陶瓷(Fe/SiC),系统地研究了Fe元素的引入对SiC陶瓷的组成、结构、磁性能和介电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当Fe质量分数小于8.94%时,在热解过程中,Fe元素可以显著促进SiCxOy的分解,生成β-SiC,且随着Fe质量分数的增加,β-SiC的结晶峰越来越强;但随着Fe质量分数继续增加,达11.78%时,则主要生成Fe3Si;Fe/SiC陶瓷均呈铁磁性,其饱和磁化强度随着Fe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呈指数形式增加;当Fe 质量分数为4.19%时Fe/SiC陶瓷在12.4 GHz具有最小的反射损耗,为-9.4 dB,同时低于-5 dB的带宽为2.4 GHz,Fe质量分数为8.94%时,低于-5 dB的带宽则为3.7 GHz,可用作良好的微波吸收材料.
    • 姜菁菁; 谭永宜
    • 摘要: 微波吸收材料是物理、材料科学和化学的交叉学科.因在解决电磁环境污染,应用高新军事技术等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和优势.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材料科学的发展完善,各国对此研究力度加大.本文利用Web of Science数据库,并对微波吸收材料主题论文进行了文献分析.也简要分析中国微波吸收材料研究现状,中国在此领域研究虽然起步晚,但是已不断赶超其他国家.最后,对微波吸收材料的未来发展方向做了展望.
    • 魏云; 田玉平; 张磊; 刘胜超; 张苗苗; 石宇鹏; 龚春红
    • 摘要: 纤维素作为一种储量丰富的可再生资源,对其资源化利用的研究引起人们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报道了以棉纤维为碳源,采用简单的高温碳化处理制备得到形貌均匀的碳纤维.为了保持碳纤维的形貌,采用均匀浇筑方法制备碳纤维/石蜡混合物并测试其电磁性能.结果表明,当固定碳纤维含量仅为10%时,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反射率达-10 dB的频段范围为4.7~17.04 GHz,有望用作轻质、宽频和高效的吸波材料.%As a kind of renewable resources with abundant reserves, the research on cellulose utiliza-tion has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n this study, cotton fibers were served as precursor and carbon fibers with uniform morphology were prepared by high temperature carbonization process.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morphology of the carbon fiber, the measured samples were prepared by uniformly mixing the prepared carbon fiber with a wax matrix by heat-assisted impregnation and the electromag-netic properties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 showed that when the mass content of carbon fiber in com-posite is only 10%, the effective absorbing frequency ranges ( RL<-10 dB) of composite is 4.7-17.04 GHz, which is expected to be used as light, broadband and efficient absorbing material.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