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微小乳头状癌

微小乳头状癌

微小乳头状癌的相关文献在2007年到2022年内共计106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内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0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8725篇;相关期刊81种,包括基层医学论坛、中国民康医学、河南外科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八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十三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第六届全国甲状腺肿瘤学术大会、2014 CTA第三届甲状腺外科高峰论坛暨第五届腔镜甲状腺国际研讨会等;微小乳头状癌的相关文献由251位作者贡献,包括朱精强、李志辉、王少新等。

微小乳头状癌—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0 占比:0.53%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18725 占比:99.45%

总计:18828篇

微小乳头状癌—发文趋势图

微小乳头状癌

-研究学者

  • 朱精强
  • 李志辉
  • 王少新
  • 龚艳萍
  • 万金萍
  • 夏斐
  • 孙文燕
  • 彭凤翔
  • 李俊林
  • 李宏建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吉魁
    • 摘要: 目的探讨甲状腺侧叶切除联合峡部切除治疗甲状腺小乳头状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66例甲状腺小乳头状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3例。观察组采用甲状腺侧叶切除联合峡部切除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甲状腺单侧腺叶全切加对侧腺叶次全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声音和咽部功能评分、术中和术后各项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 d,两组RSI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两组VHI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服药量均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长度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状腺侧叶切除联合峡部切除治疗甲状腺小乳头状癌治疗效果确切,能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李玉芳; 包兆康; 孟优
    • 摘要: 目的分析改良免充气经腋窝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老年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疗效。方法选取92例老年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病患的相关临床数据,采用数字标记方式分为常规组和改良组,每组46例。其中常规组采用常规开放性单侧甲状腺癌根治术,改良组采用改良免充气经腋窝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对比两组手术指征、疼痛情况、美容满意度、不良反应等。结果改良组应用手术治疗期间、治疗后引流液数目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改良组美容满意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改良组病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免充气经腋窝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具有更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能够缩减被治疗对象手术时间,而且手术期间产生的出血数量不多,还可以使淋巴具有更高质量的清除,同时术后颈前、腋下不适情况更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创口区域美容效果更好。
    • 朱莹; 王蓓
    • 摘要: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是一种直径1cm以下的特殊亚型甲状腺乳头状癌,其发病率虽逐年上升但预后良好。传统手术治疗作为PTMC主流的治疗方法应用最广泛,治疗效果也得到了一致的认可,但术后瘢痕及并发症加重了患者的负担。热消融技术短期内治疗效果并不亚于传统手术,而且创口小、治疗费用低,因此成为PTMC患者的新选择。部分低风险的PTMC长期处于非进展状态,使得主动监测治疗也成为治疗的一种选择。目前,PTMC的疾病管理策略的选择相对多样,治疗的争议也与日俱增。本文总结了现阶段PTMC主要的治疗方法并做一综述。
    • 李志华; 陈宇; 文革
    • 摘要: 目的 研究超声诊断微小结节性甲状腺肿与微小乳头状癌的鉴别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9月至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120例甲状腺微小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分为研究组(微小乳头状癌)与对照组(微小结节性甲状腺肿),各6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患者超声影像学指标(回声、边界、钙化、形态)与动脉收缩期峰值速度、阻力指数.结果 研究组低回声率、微钙化率、动脉收缩期峰值速度高于对照组,边界清晰率、形态规则率、阻力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超声诊断微小结节性甲状腺肿与微小乳头状癌的鉴别价值较高,可提升微小结节性甲状腺肿与微小乳头状癌诊断准确率,降低误诊、漏诊率.
    • 李永春; 彭凤翔; 高蓉梅; 陈竹
    • 摘要: 目的 探究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术中冰冻病理诊断意义.方法 本次实验研究时间为2016年1月至2020年6月,选取该段期间内到我院完成疑似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手术治疗的患者280例进行实验研究,全部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将术后石蜡病理结果作为诊断的金标准,且术中全部行冰冻病理诊断,对比分析术中冰冻病理诊断的结果.结果 将术中冰冻病理切片与术后石蜡病理诊断符合率相比较,统计学意义不存在(P>0.05);对比术中冰冻病理切片诊断与术后石蜡病理诊断的特异度、灵敏度,数据差异性不大(P>0.05).结论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术中冰冻病理诊断与术后石蜡病理诊断差异性不大,说明该种术中诊断方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冯娜; 黄品同; 徐栋; 王立平
    • 摘要: 目的 比较射频消融(RFA)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手术情况、患者满意度与经济负担方面的差异.方法 选择2015年6月至2019年8月甲状腺超声检查发现小于1 cm单发可疑恶性结节的患者217例,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确诊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RFA组(n=102)和外科手术组(n=115).记录两组术中耗时、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手术前后焦虑状态、术后甲状腺激素水平、并发症、患者满意度评分及随访复发转移情况.结果 RFA组术中耗时、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更少,对甲状腺激素水平影响小,术后患者满意度高,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FA较传统外科手术在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具备明显优势,可在患者知情自愿且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时作为一种新型的微创治疗方法.
    • 马霖杰; 王少新; 李永金; 张勇; 蒋明芳
    • 摘要: 目的:探讨BRAFV600E基因突变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侧颈淋巴结转移相关危险因素,对存在基因突变高危因素的微小乳头状癌患者行侧颈淋巴结清扫的适应证进行探索.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于四川省肿瘤医院80例行甲状腺全切并行侧颈淋巴结清扫的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均行石蜡病理切片BRAFV600E基因测序,根据测序结果分为基因突变组(A组)及基因未突变组(B组),术前年龄、性别等进行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探究术后侧颈淋巴结转移情况.在BRAFV600E已基因突变患者中,按侧颈淋巴结转移与否分为侧颈淋巴结转移组(C组)和侧颈未转移组(D组),分别进行性别、年龄、肿瘤直径、肿瘤位置、甲状腺功能、甲状腺球蛋白、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肿瘤外侵、肿瘤多灶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情况与侧颈淋巴结转移的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结果:80例患者中经BRAFV600E基因测序中50例有突变(A组)以及30例未突变(B组),术前年龄、性别、甲状腺功能、肿瘤位置、多灶性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组侧颈淋巴结转移(60%)明显高于B组(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4);BRAFV600E基因突变的50例微小乳头状癌患者中,C组年龄≥55岁的12例(24%)出现侧颈淋巴结转移(P=0.038)、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伴侧颈淋巴结转移存在20例(40%)(P=0.011)、肿瘤位置位于中上份的侧颈淋巴结转移19例(38%)(P=0.049)、肿瘤直径≥7.5 mm出现侧颈转移19例(38%)(P=0.021);而性别、是否存在桥本氏甲状腺炎、甲状腺球蛋白、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肿瘤外侵、多灶性情况同侧颈淋巴结转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BRAFV600E基因突变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更易发生侧颈淋巴结转移,且患者年龄<55岁、肿瘤直径≥7.5 mm、肿瘤位于中上份、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是存在BRAFV600E基因突变的微小乳头状癌侧颈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
    • 王茹茹
    • 摘要: 目的:研究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超声图像.方法:研究目标选择为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这一时间段中到我院接受治疗的93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这一时间段的50例良性结节患者作为对照组,通过对患者的超声检查图像进行分析,以此来掌握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超声图像特征,以此来提升临床诊断的确诊率.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超声图像情况进行对比发现,观察组在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纵横比超过1、实质回声、极低回声、微钙化以及乏血供等方面,与对照组存在较大的差异,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上采用超声检查来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诊断的依据为患处体积小、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周边无声晕、纵横比超过1,除此之外,从图像观察还可以发现,肿瘤内部成实性极低回声,同时伴随着微钙化,医护人员可以通过综合的分析,从而提升超声诊断的准确性.
    • 相开放; 刘春萍; 赵顺林; 张长芬
    • 摘要: 目的 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就诊于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江南医院甲乳外科的205例PTM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应用x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205例PTMC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为39.5%(81例).单因素分析显示,男性、年龄5 mm、肿瘤位于甲状腺下极、多灶性、多发癌灶直径之和(total thyroid diameter,TTD)>1 cm、包膜侵犯等均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有关(P1 cm的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与单灶组以及多灶且TTD≤1 cm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需按甲状腺乳头癌(PTC)处理;多因素分析显示,男性患者、年龄5 mm、包膜侵犯、多灶性、TTD>1 cm、包膜侵犯等特征的PTMC患者,较易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建议行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
    • 闵敏; 宋大萍; 万祎
    • 摘要: 目的 探讨术中冰冻切片检查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该院病理科诊断为PTMC的180例患者作为PTMC组,根据颈部中央组淋巴结转移情况将其进一步分为淋巴结转移亚组(44例)和无淋巴结转移亚组(136例);同时选取300例非PTMC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术中冰冻切片检查、术后石蜡切片检查在PTMC组、对照组中的检查情况,同时比较2亚组肿瘤直径、病灶数目等指标.结果 PTMC组中,术中冰冻切片检查确诊172例,而术后石蜡切片检查确诊180例.在PTMC组与对照组中,术中冰冻切片检查与术后石蜡切片检查的总体符合率为98.3%(472/480),Kappa值为0.964(P=0.001).术中冰冻切片检查的灵敏度为95.6%(172/180),特异度为100.0%(300/300).2亚组在肿瘤直径、病灶数目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中冰冻切片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且与冻后石蜡切片检查的诊断符合率高,能够为PTMC患者手术治疗提供准确依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