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律赋

律赋

律赋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168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中国政治、法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8篇、专利文献2117篇;相关期刊124种,包括上海人大月刊、齐鲁学刊、社会科学家等; 律赋的相关文献由142位作者贡献,包括詹杭伦、王彬、赵俊波等。

律赋—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8 占比:7.35%

专利文献>

论文:2117 占比:92.65%

总计:2285篇

律赋—发文趋势图

律赋

-研究学者

  • 詹杭伦
  • 王彬
  • 赵俊波
  • 姜子龙
  • 许结
  • 何易展
  • 林毓莎
  • 潘务正
  • 许瑶丽
  • 邝健行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 王彬
    • 摘要: 北宋文人吴处厚的赋学成就主要表现在律体赋学方面,而律赋是宋代的科举文体,因此可将其赋学成就放在宋代科举视域下予以观照。在人们的一般认识中,吴处厚主要有两种身份:一是《青箱杂记》的作者,二是"车盖亭诗案"的发动者。实际上,吴处厚还是宋代比较著名的律赋作家,南宋学者王铚将其列为宋代律赋繁荣时期的代表人物。吴处厚也有比较丰富的赋学著述,他的《赋评》《三元衡鉴》在宋代都曾产生过一定的影响;此外,《青箱杂记》中的赋学记述亦有较高的文学文献价值。吴处厚的赋学思想与他在北宋诗赋、经义之争中的立场密切相关,他主张律赋可以"见人之志",其实是在鼓吹科场"用赋取人"的有效性,是支持和维护宋代的诗赋取士制度。
    • 姚奎
    • 摘要: 唐赋评价实为赋学史上重大论题,唐宋讥之以“雕虫微艺”,元代驳之以“律赋非赋”,明代嗤之以“唐无赋”。元明两代唐赋批评之演进,由律转古,赋学审美导向楚辞、汉赋,是其时代背景与文化环境的反映。元代科举试古赋,文坛以古赋为宗,形成崇古轻律的赋风,陈绎曾总结为“律赋非赋”。明代以文学“复古”为导向,倡导“文必秦汉”,李梦阳由此提出“唐无赋”的创作理论,主张师法楚骚、汉赋。
    • 黄志立; 林雪珍
    • 摘要: 今见《赋谱》为唐时抄本,著者不详,大抵撰于中唐时期,是现存不多的唐代赋格类论著,旨在为应举士子提供律赋创作的范式与门径。该抄本融“新赋”创作与批评于一体,详赡地阐明了中晚唐赋体的理想形态,代表了一个时代赋学批评理论的风貌。限于《赋谱》长期流藏海外等原因,学术界对其关注较少。今从赋句、赋段、赋题的维度予以读解,发现《赋谱》在对唐律赋结构的划境与命名、对赋句的构成元素与组合准则的深入考察、对律赋段落所采用的“头”“项”“腹”“尾”等术语,以及借以“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譬喻方式读解律赋等方面的造诣远超后世同类论著。
    • 权赫子
    • 摘要: 高丽朝科举呈现出由重诗赋而渐重经学、经世的演进特征,随着科举救弊之呼声兴起,文坛反骈文、律赋,尚古文、古赋之文风渐盛,其背后有宋代科制与文风的影响.高丽末期接受兼顾词章、经学的元朝科制,罢考诗赋代以策问和古赋,开启了朝鲜半岛科举考古赋的先河.朝鲜朝建国之后,古赋正式成为科举文体,并历时500余年,使得元代科制在域外长期延续.朝鲜朝初期针对科举考赋问题,发生过经义与诗赋、古赋与律赋、实用与否的多次争论,反映了时人对古赋文体及科举考赋问题的不同认识.
    • 刘伊念
    • 摘要: 律赋作为赋体之一,是唐宋时期重要的科举文体,由唐入宋后呈现出法度日趋严密、内容专尚理趣的特点.宋代律赋大家及流传至今的作品不少,但苏轼以后几乎只有楼钥一人.他是南宋时期为数不多的律赋大家,无论是作品题材还是结构、句式都颇具代表性.作为科场应试文体,律赋本身具有一套严格的程式和套路,堪称"戴着镣铐的舞蹈".楼钥律赋在结构方面严格遵循起承转合的程式;在题材方面涵盖虚、实、古、今、比喻、双关等诸多内容;在句式方面风格多样,善用长句对和隔句对;遣词用事心平气和,理正词直,平淡中见功力.
    • 黄志立
    • 摘要: 赋话是赋学批评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理论形态,呈现出不同于其他赋学批评的特质,正是这种特质,使赋话研究具有独特的意义,尤其对了解与研究赋学文献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律赋创作首重破题.作为科场应制文体,其破题、审题对士子而言极其关键.律赋的创作必须因题制赋,制题要紧紧围绕赋作展开,扣紧题旨,欲使律赋创制切合题意,其核心是把握题目中的关键字,方可诠题.律赋的又一根本特征是注重用韵.律赋,用韵之工是其根本所在.赋话论著不仅对律赋的偶对技巧、形态特征、艺术风格进行了全面的探析,而且对律赋的渊源嬗递、审美标准、鉴赏批评也给予深入考量,从而使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与借鉴作用.
    • 程晓璇
    • 摘要: 晚唐律赋大家王棨的律赋不仅作品数量丰富,且在艺术上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故而有必要对其律赋进行研究.通过文本探析可知,王棨律赋用事贴切,妙于融化;对仗精工,句式灵活;琢句精警,状物传神.因此为时人和后世称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李栋
    • 摘要: 从中唐开始,受"切题"规则的限制,科举律赋在结构层面形成了严格的写作规范.这种结构混合了骈赋、文赋的结构特点,但也同时缺失了骈赋与文赋的优长,使律赋的发展空间尤其局促.不过,唐代作家在考试以外的律赋创作中,时常违背"切题"规则,使律赋创作获得了更多的自由.这与唐代科举的纳卷制度和行卷风气有一定关系.此类情况在唐代的咏物律赋中体现得尤为明显.考察唐代咏物律赋的结构形式,有助于理解律赋在赋体形态发展中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
    • 李芳
    • 摘要: [专题解释]精读《阿房宫赋》,参读《秋声赋》(欧阳修)和《后赤壁赋》(苏轼),认识文赋体察物象、抒写情志的传统,了解文赋在铺排、用韵、句式等方面较之于“俳赋”和“律赋”不同的特点。【预习任务】1.精读《阿房宫赋》,以金圣叹的点评为例,再从文中找出三处精彩文句,并尝试点评。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