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彼特拉克

彼特拉克

彼特拉克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68篇,主要集中在世界文学、中国文学、音乐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8篇、专利文献103350篇;相关期刊60种,包括上海行政学院学报、思想政治课教学、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 彼特拉克的相关文献由58位作者贡献,包括叶伯泉、周施廷、张春杰等。

彼特拉克—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8 占比:0.07%

专利文献>

论文:103350 占比:99.93%

总计:103418篇

彼特拉克—发文趋势图

彼特拉克

-研究学者

  • 叶伯泉
  • 周施廷
  • 张春杰
  • 朱孝远
  • 李志艳
  • 杨家宇
  • 王倩
  • 罗伯特·C·拉姆
  • 何主平
  • 冯磊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郭琳
    • 摘要: 20世纪中期,自文艺复兴史家巴龙的代表作《早期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危机》(以下简称《危机》)(1)问世以来,布鲁尼(Leonardo Bruni)便引起了西方学界的关注。在巴龙笔下,布鲁尼是将人文主义与公民精神相结合的“公民人文主义”(civichumanism)典范;马丁内斯记录了布鲁尼精彩的一生(2);威特认为,是布鲁尼继承并发扬了彼特拉克的早期人文主义,使之得以延续(3)。
    • 刘伟
    • 摘要: 作为浪漫主义时期造诣极高的音乐大师,匈牙利著名作曲家弗朗茨·李斯特的作品大多以戏剧化的对比以及华丽复杂的技巧著称,但其作品中也不乏浪漫且富有诗意的佳作,李斯特的音乐曲集《旅行岁月》第二集《意大利游记》便极具沉静梦幻、热烈亲切的特点,以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诗人彼特拉克所创的爱情诗为灵感的艺术歌曲《彼特拉克十四行诗No.104》之《我失去安宁》(Pace non trovo)就选自其中.分析该作品的诗歌创作角度、歌曲创作背景、音乐曲式结构等,可以从中探索该作品蕴藏的艺术魅力以及浪漫诗情.
    • 朱锐
    • 摘要: 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瘟疫与其他自然灾害或者战争不同,人们往往不知道它发生的原因、结束的时间以及如何应对的方式。因此,它构成一种全方位的认知挑战。更有甚者,疫情期间人们所直接面对的,往往不是山呼海啸和天崩地陷,而是岁月静好中的十室九空;大批人莫名其妙死去的同时,幸免者却感受不到灾难的严重性。瘟疫的世界也许像幕后的世界,一方面是那么熟悉,另一方面又是那么陌生。这种奇特的现象,可以被称之为认知的“陌异性”。它会导致各种深刻的疫情悖论以及人类行为和判断力的悬置。另外,这种陌异和悬置,也会极大地刺激艺术创作,使熟悉的世界变得陌生,使世界变成纯粹的“相”。而瘟疫所造成的视觉距离和世界的“相”化,也许正是所有艺术创作所需要的心理前提。作为社会认知,瘟疫的平等主义色彩使得它很难与社会正义问题挂钩,导致瘟疫情绪是比较单一的恐惧和不知所措,而不是-般灾难所容易引起的愤怒和社会反思。这也基本限制了瘟疫的社会意义。它一般不会导致自上而下的改革或自下而上的革命。而瘟疫认知也往往带有其特殊的认知扭曲、不客观的自我道德确认,以及危险而持久的寻找“替罪羊”运动。所以,从这个角度说,瘟疫认知是相对保守的社会和个人认知。然而,在特殊情形下,特别是当一个文明接触或碰撞另一个文明,或者当某个文明内部已经存在范式转移的萌芽和条件时,瘟疫的保守主义却又可以直接导致深刻的价值重估,甚至文明的更替。以欧洲中世纪的“黑死病”(鼠疫)为例,它直接激发了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尤其是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女性崇拜、谎言认知等认知转型,极大地促进了近代欧洲的价值和语境重构。而“黑死病”也直接催生了两位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彼特拉克和薄伽丘。前者是桂冠诗人和古典文献的收集爱好者,也是后世公认的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创者和第一位“现代人”,后者则留下了著名的《十日谈》。所以,要理解文艺复兴运动对欧洲艺术的影响以及对欧洲社会的除魅,都离不开对“黑死病”这一瘟疫的认知研究。
    • 周施廷
    • 摘要: 自布克哈特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中首次提出彼特拉克是"第一个现代人"后,引发学术界关于彼特拉克是"现代人"抑或中世纪人的激烈争论。身处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新旧交替以及"现代人"与旧有传统矛盾的历史时期,作为文艺复兴之父的彼特拉克首当其冲地经历了这场巨变。在经历青年、中年和老年的三场觉醒后,彼特拉克意识到自己需要摆脱过去与未来之纠缠,在新旧的断裂带中寻找突破时间限制的夹缝,让自己的作品在时间的洪流中保持永恒的鲜活。
    • 罗伯托·安东内利
    • 摘要: 但丁和彼特拉克在他们的作品中首次提出了欧洲文化中现代知识分子的原型.但丁最初作为"介入型"知识分子参与当时的政治斗争,之后借用葛兰西的术语,他成为了"首肯调节者",而最终成为一位知识分子"批评家"、先知、无知识者的向导(这也是"介入型"知识分子的进一步发展与深化).彼特拉克反对但丁的模式,而选择成为知识分子——专家,享受自主而不参与政治斗争.他只与文人发生关系,通过古典模范作品,关注人性自身.也正因此,但丁极力推崇的是口头使用的白话语言,而彼特拉克则偏宠文人所使用的语言,即拉丁语.这两种欧洲知识分子的模式一直延续至今.
    • 杜颖
    • 摘要: 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是意大利十三、十四世纪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们的作品从语言、文化、思想等方面为意大利,乃至整个欧洲进入现代社会奠定了基础,被视为欧洲文艺复兴的先行者.本文试图通过对三位作家笔下女性形象的变迁与发展进行分析,简析这一社会转型过程中思想文化的进步过程.
    • 杜颖12
    • 摘要: 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是意大利十三、十四世纪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们的作品从语言、文化、思想等方面为意大利,乃至整个欧洲进入现代社会奠定了基础,被视为欧洲文艺复兴的先行者。本文试图通过对三位作家笔下女性形象的变迁与发展进行分析,简析这一社会转型过程中思想文化的进步过程。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