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归因

归因

归因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2596篇,主要集中在教育、体育、心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84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209篇;相关期刊1395种,包括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心理科学、文教资料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中国传播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九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等;归因的相关文献由3549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宇、钟平安、陈娟等。

归因—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384 占比:91.83%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12%

专利文献>

论文:209 占比:8.05%

总计:2596篇

归因—发文趋势图

归因

-研究学者

  • 张宇
  • 钟平安
  • 陈娟
  • 丁福兴
  • 徐斌
  • 朱非林
  • 刘剑宇
  • 徐占春
  • 葛维春
  • 万新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关键词

    • 李艳苹
    • 摘要: 数学是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小学也是小学生打好数学知识基础、建立数学思维的关键阶段。但在实际课堂中,学生往往能够听懂教材中的基础知识,但在解决具体的数学问题时却常常出现思维偏差,同时,也常常将这种思维偏差归结为马虎、粗心、不仔细等。此外,教师对待学生的错误往往采用“机械练习”“就错题论错题”等方式,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还导致他们频频出错、反复出错。为了改善这一现状,教师应了解出现错误的根本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以此降低错误率,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 袁盈儿
    • 摘要: 习得性无助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障碍,在小学英语学习过程中,由于小学生内因如缺乏成功体验、不恰当的归因和不正确的比较以及家庭、学校和教师的外因共同影响下的一种低自我效能感、低学习动机的认知障碍。通过集体干预的形式,从儿童的英语学科核心能力、归因方式、自我认知以及家长认知四个方面进行干预,旨在将儿童习得性无助感转变为高自我效能感。
    • 蔚玲; 王秀梅
    • 摘要: 目的:深入了解手术室护士遭遇护际间横向暴力体验及归因,为制定针对性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运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分析方法,对9名遭遇护际间横向暴力的手术室护士进行面对面半结构式深度访谈和资料分析。结果:共提炼出2个主题及所属的8个亚主题:遭遇护际间横向暴力体验包括愤怒、委屈,自尊心受打击,回避、忍耐,硬碰硬;遭遇护际间横向暴力归因分为内因与外因,其中外因包括不良的工作环境,医院支持欠缺,缺乏相关培训。结论:护理管理者应重视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护际间横向暴力现象,及时明确发生的原因,针对原因制订针对性的解决途径与措施,减少或控制护际间横向暴力行为发生,降低其对护士造成的伤害。
    • 江文; 张敏强; 刘江南; 申荷永
    • 摘要: 研究调查了1700位东莞市幼儿教师,其中,男性幼儿教师26人,女性幼儿教师1674人;普通教师1065人,中层干部488人,园长147人。经过统计检验,修订后的幼儿教师组织沉默归因问卷信度和效度符合测量学指标,验证性因素分析拟合指标在可接受范围内。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类型幼儿教师组织沉默归因存在差异,随着教龄和年龄的增长,组织沉默归因趋于合作沉默,自我保护沉默的归因趋于降低;不同办学体制幼儿园的幼儿教师组织沉默归因存在差异,公办及集体办幼儿园教师相对民办及其他幼儿园教师,组织沉默归因更倾向于默许沉默和自我保护沉默。
    • 万力; 曾禧
    • 摘要: 网络热点事件深刻影响并改变着青年大学生,青年大学生们广泛参与参与网络热点事件,其思想行为呈现出单向认同、反向质疑、混合从众和客观慎独四种态度。网络热点事件的现实复杂性因素、对网络热点事件舆情的认知不清、青年大学生自我心理承受能力不强、社会复杂性因素是造成青年大学生以上四种态度的现实起因、主观动因、心理成因和重要诱因。分析大学生参与网络热点事件的崇尚公共理性与个人非理性认知的双向摇摆、彰显独特个性与压抑自我意识的交替频生、信息开放共享与圈群自构茧房的二元格局等特征,这对于有针对性改进提升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 周虹宇
    • 摘要: 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再次潜滋暗长,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在历史领域制造舆论、混淆视听,企图攻击历史人物,侵蚀历史根基,进而瓦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对此,需要分析历史虚无主义的基本样态,探讨历史虚无主义泛起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探寻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对策,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从而守住我国意识形态前沿阵地,稳固历史根基。
    • 成永宏
    • 摘要: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城镇化进程的脚步不断的加快,再加之一些农村的青壮年大量流入城市,将自己的孩子留给祖父辈亦或者其他亲友监护,成为了“留守儿童”。在不少的校园欺凌事件之中,留守儿童成为了欺凌者,亦或者是被欺凌者,亟待学校、家庭、社会集合众力关心、关爱、关注他们,通过多种手段的介入,杜绝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为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保驾护航。笔本文就留守儿童校园欺凌现状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
    • 林月梅
    • 摘要: 近些年来,“玻璃心”一词经常成为特定情境下评价中小学生的热门标签,中小学生“玻璃心”问题的产生是生物学、心理学与社会学几个层面的原因所导致,后天环境是造成学生“玻璃心”的重要因素。学校作为育人的重要场地,应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摆在重要位置,做到精准发现“玻璃心”,科学评估“玻璃心”,方可有针对性地进行“玻璃心”的具体干预工作。
    • 江帆
    • 摘要: 企业伪善是指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的过程中出现的所宣传的CSR理念与实际行动不一的现象,通过bootstrap中介效应分析,研究企业捐赠中由于言行不一的顺序效应而导致消费者伪善感知的差异,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企业伪善言行顺序对消费者伪善感知存在显著影响,相对于先做后说情景,先说后做情景下消费者伪善感知程度更高;第二,企业声誉的调节效应:声誉良好的公司,公众对其伪善行为的情境归因更高;而声誉一般的公司,公众对其伪善行为的特质归因更高;第三,消费者归因在企业伪善言行顺序对消费者伪善感知的影响过程中起到部分中介,特质归因对消费者伪善的间接效应随着企业声誉的提高而提高,而情景归因对消费者伪善的间接效应则随着企业声誉的提高而降低。这些结论有助于深入了解消费者对企业伪善行为的感知,为企业正确承担社会责任提供借鉴和指导意义。
    • 简超宗; 张永红
    • 摘要: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已经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危群体。新形势下加强对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研究非常重要和必要。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集中表现在思想情绪、态度行为、生理智力等三方面。究其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辅导员自身素质与能力不足;二是高校生存发展压力巨大;三是社会认同支持不强。要有效缓解和消除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一方面需要高校辅导员加强自我完善与提升,强化自身素质与能力;另一方面需要高校多措并举,提高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归属感与幸福感;同时还需要社会建立支持网络,增强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认同。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