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张翎

张翎

张翎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22年内共计125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世界文学、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5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31476篇;相关期刊76种,包括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文学教育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第二届中国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暨首届中国海洋文化经济论坛、第十六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第二届世界华文文学论坛等;张翎的相关文献由104位作者贡献,包括刘云、张翎、彭迎等。

张翎—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5 占比:0.36%

会议论文>

论文:10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31476 占比:99.60%

总计:31601篇

张翎—发文趋势图

张翎

-研究学者

  • 刘云
  • 张翎
  • 彭迎
  • 沈晓梅
  • 刘世琴1
  • 吕晓潇
  • 周春英
  • 孙良好
  • 张凤菲
  • 张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单元杰
    • 摘要: 无论历史如何演变,女性总是生活在某种困境中,从女性的生产之痛,到新世纪女性精神苦闷之痛,作家们都在尝试为女性寻找情感宣泄的合理出口。从鲁迅到张爱玲,从萧红到王安忆,再到《邮购新娘》的作者张翎,各个历史时期的作家们,尤其是本身作为女性的作家们,都有一种不必言说的默契:以文字为城墙堡垒,一方面要坚守女性的品质,一方面又想突破女性固有的局限。多数作家在写作中都有意无意地加入女性书写,然而在以女性视角为纲领的书写中,人们常看到的文本是以爱情为中心的写作题材,而张翎在写作中多数以母女关系为主题、为主线,叙述历史的大环境中女性对命运的主宰以及坚韧的女性们在历史洪流中的涤荡。本文旨在重读《邮购新娘》中结合张翎小说中的“女性书写”及创伤叙事技巧,把女性与“疼痛”作为一种同根同源的感受体,深入文本探究以求有新的理解。
    • 许竞文
    • 摘要: 《金山》是加拿大华人作家张翎的长篇小说,以坚实的笔触深度还原了早期华工漂泊海外、艰难生存的血泪历史。除了书写移民男性的金山故事之外,张翎《金山》还呈现了一幅真实可感、细腻动人的留守女人群像。本文即通过文本细读,对方家碉楼之下命途各异、各具代表的三代留守女人——麦氏、六指与区氏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管窥留守女人们独特的生存状态与无言挣扎,并通过与同类作品的对比,指出张翎《金山》的独特贡献即在于除了书写方得法们漂泊海外、勇闯金山的“创业史”之外,也将关注的目光投射于那些如背景般存在的留守女人,赋予这一备受忽视的女性群体以动人情感、丰实血肉,使被遮蔽的女性心声重新浮出历史地表。
    • 吕佳琪
    • 摘要: 女性成长是张翎作品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她笔下的女性书写展现出了女性心灵成长的内在发展路径,写出了年少懵懂的女性在他者境遇中的困惑与挣扎,将女性置于逃离的空间位移之中,展现女性在挫折中的反抗与成长。但是张翎笔下的女性成长并没有囿于两性视域之中,而是在普遍人性的立场上书写女性的觉“心”与回归,探求女性成长的日常生活空间与生存价值。
    • 杨巧媚
    • 摘要: 张翎在完成并出版《望月》《交错的彼岸》《邮购新娘》《金山》等长篇力作后,以锤炼成金的语言创作了《阵痛》,讲述了上官氏母系家族中三代女人从中国到海外的世纪故事.面对以父系为根基的中国家族,张翎一举打破世俗观念,以鲜明的女性意识来观照历史和女性生存境地,大胆地跨越广袤的空间与时间,书写女性的疼痛生命体验.本文通过剖析由爱恋之痛和生育之痛构成的疼痛叙事框架,揭示了张翎那份隐藏在疼痛下的希望.
    • 李朦
    • 摘要: 张翎笔下的女性形象通常塑造得较为真实,但在小说《劳燕》中却出现了一种转变.《劳燕》虽然仍是女性被动承担苦难的创作主题,但女主人公姚归燕在人生前半期遭受了一个女人所能遭受的绝大部分苦难之后,在人生的后半期却转化为一个救赎者形象,这种转换的心理基础和行为动机由于作者采用的多方叙述策略而显得语焉不详、扑朔迷离.从小说家国历史的背景、性别符号的转化和女性成长的内在逻辑来分析,就会发现惯于苦难叙事的作家张翎,其笔下的女性在面对苦难时已经走向了一种极端,此引发了我们需重新审视女性成长和苦难叙事的关系问题.
    • 吴景润
    • 摘要: 张翎的短篇小说《女人四十》叙述了在络丝四十岁生日这一天的经历,由此呈现出她的生活状况和内心世界。本文从物质生活的困顿、精神世界的虚空、现实人生的感悟三个方面,来分析中年女性络丝在烦扰困惑的生活中所面临的生存困境以及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 陈纪宁; 张凤菲
    • 摘要: 《只有芸知道》是冯式电影的一次全新突破,由新移民小说代表作家张翎担任编剧。文章运用原型批评理论对影片深入分析,发掘出影片中蕴含的回归自然的原型意象、找寻自我的原型叙事和追求自由的原型主题。从上述三个角度剖析影片,发现该片不仅向观众展现了一段相濡以沫的爱情故事,还传达出丰富的心理学、宗教、哲学与跨文化内涵,启发观众重新认识自我和认识世界,感受人类内心深处的原始情感和力量。
    • 沈晓梅
    • 摘要: 张翎独特的小说创作艺术深受中西两种文化的影响,她把疼痛作为其创作的主线,并满怀悲悯地寻求救赎之路;在东西方探寻人生理想的栖居家园成就其独特的时空交错的叙事结构;穿行于过去与现在,其历史书写也从早期创作中扩展叙事框架的背景演绎成另一种想象中国的方式.
    • 沈晓梅
    • 摘要: 张翎是旅居加拿大的华文作家,虽身处北美,但她写故事却深深扎根于中国的文化土壤。纵观她的创作,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疼痛成为张翎创作的一条主线。作为一个厚积薄发的小说家,张翎用温情的笔调诉说着人间的疾苦,疼痛背后始终交织着温暖和爱。
    • 吕晓潇
    • 摘要: 《金山》(Gold Mountain Blues,2009)是加拿大华人作家张翎的一部史诗性著作,描写了以开平方家为代表的几代海外华工的奋斗历史与悲苦命运,涵盖了记忆、空间、身份与死者纪念等多个主题.本文以空间与记忆为切入点,探查《金山》中历史书写、记忆传承与身份建构间的关系.张翎创作本身就是一个挖掘历史、建构回忆空间的过程,与之相呼应的是小说人物艾米重建家史并承传记忆的过程.海外先侨的奋斗历史与家国情怀是值得生者知晓并纪念的,而后辈移民个体也只有在追溯族裔历史过程中寻找自己的身份归属,使个体的生存体验融汇在集体记忆中,方能超越时空限制并形成文化记忆的延续.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