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建文帝

建文帝

建文帝的相关文献在1974年到2022年内共计444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史、中国文学、史学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44篇、专利文献97篇;相关期刊259种,包括文史知识、文史天地、紫禁城等; 建文帝的相关文献由386位作者贡献,包括熊召政、周文革、刘乐一等。

建文帝—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44 占比:82.07%

专利文献>

论文:97 占比:17.93%

总计:541篇

建文帝—发文趋势图

建文帝

-研究学者

  • 熊召政
  • 周文革
  • 刘乐一
  • 张群
  • 晁中辰
  • 杜文子
  • 毛佩琦
  • 牛建强
  • 郑宽涛
  • 郑自海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袁菲(文/图); 葛亮(文/图)
    • 摘要: 1.概况岩下村位于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壶镇镇东北部括苍山西端的苍岭山腰,距壶镇镇区15km,距缙云县城40km。村庄为朱姓迁居,开基于明建文帝三年(1401年),迄今已绵延20多代600余年。村东有百丈岩,村西有双狮山,200余幢石屋村舍在两山夹峙的南北向幽深山谷间、呈条带状错落而又紧凑地相互守望着,因坐落于巍峨险峻的百丈岩下,故得"岩下"之名。
    • 娄媛媛
    • 摘要: 东临长江支流御临河,背依石壁山,龙兴古镇坐落在四周高、中间低的小盆地里。交通便利、土地肥沃,龙兴自古以来就是个钟灵毓秀的地方,除了商贾往来,也吸引着湖广、江浙一带的移民。龙兴镇的得名和门前的御临河一样,据说都与建文帝避祸四川的传说有关。至今,古镇里还有龙藏宫、第一楼等许多遗迹在讲述这个传说。
    • 王冰芝
    • 摘要: 《千忠录》是李玉在清初撰写的历史剧,享有盛名,该剧讲述了明初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攻破南京,致使建文帝乔装成僧侣逃亡的故事。《千忠录》中建文帝的形象极为复杂,作者在结合史实的同时剔除历史对建文帝抹黑的部分,在创作中加入自己的思想情感,对建文帝的形象进行艺术塑造,突破其历史形象。本文将从对建文帝和永乐帝历史形象的探讨到剧作中两者形象的翻转之间的对比来看建文帝形象的建构,以及建文一派的忠臣群像的塑造与建文帝之间的联系,再从建文帝身份的转变和忠臣群像的结局探讨背后的悲剧意蕴。
    • 周明初; 王禹舜
    • 摘要: 《全明词》收明太祖朱元璋、建文帝朱允炆词各一首,经考证皆是伪作.其中明太祖的《折桂令》,编者辑自《金坛县志》,该词实为金坛一带世代层累的民间传说的衍生品;另一首建文帝的《满江红》,编者辑自《莲子居词话》,其实此词在《(弘治)吴江志》卷二十二中已经收录,为宋代无名氏所作.
    • 陈小林
    • 摘要: 据《巴县志》记载,磁器口建于宋真宗咸平年间(公元998—1003年),距今已有千年了。此地原名白岩场,传说明代建文帝朱允炆被其四叔朱棣起兵落败,辗转逃到磁器口宝轮寺隐居,因此磁器口有关建文帝的传说很多。古镇三宝之一的毛血旺,其缘起就与建文帝有关。相传建文帝逃到磁器口时,正值子夜,饥渴难耐的他敲开一户有灯光的屋子,想讨些吃的。
    • 姚知雪
    • 摘要: 距离与未知,多半生谣传。因为一道高墙的阻隔,宫廷秘事就成了古今百姓茶余饭后最喜欢的热门八卦,因此,无论哪个朝代,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些关于帝王家事的所谓“疑案”。
    • 论古说今
    • 摘要: 明朝第二任皇帝——建文帝朱允炆,说来命运有些曲折。21岁那年,他幸运地从爷爷朱元璋手中接过了皇位,然而上位仅四年,就在其叔叔燕王朱棣发动的“靖难之役”中被赶下了台。其实,在这场叔侄较量中,身为大明皇帝的建文帝本来占有压倒性优势,可到最后输得一塌糊涂,简直是“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烂”的典型。
    • 胡开全
    • 摘要: 蜀献王朱椿作为朱元璋的第十一个儿子,是明朝第一代藩王中唯一历洪武、建文、永乐三朝而无事的.新近从日本找回珍贵的《献园睿制集》,记录了其与十位兄长的关系,并可以推导朱椿在"靖难之役"中的立场,以及他为什么是建文帝和永乐帝竞相拉拢的对象.方孝孺是朱元璋钦定的"后备干部",朱椿将其从汉中教授的任上礼聘到蜀府作"世子傅",这一方面起到提升蜀中文化的实际作用;另一方面也暗含拉拢未来朝廷重臣的政治投机.从双方的诗文往来看,二人相处愉快.通过梳理朱椿所历三朝的过程,可以看到他既承认建文帝的正统地位,也承认朱棣的"家长"身份,在"靖难之役"过程中不持立场,并被朝廷时时监控;使其真心拥护的是最终掌权者.以此推论,建文帝逃蜀的传说不成立;而朱椿以极大的贤名,仅获谥号"献",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 赵卫峰
    • 摘要: 一贵阳西部有个地名叫太慈桥,也叫太子桥,缘于一座长近8米宽约4米的单孔大石桥。1993年夏天,我经过它时停下打量了一阵,由于本能的好奇。那时没手机,也就没立此存照。此桥据说最初系过路僧人出资助修,竣工之日僧人消失,原来此僧乃明初靖难之役逃来黔地的建文帝,为纪念其功德遂以“太子”为桥名,又为掩蔽其踪,故意讹称为“太慈桥”沿袭至今。
    • 马云超
    • 摘要: 永乐时期的中日外交模式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了长时间的政策调整。日本南北朝时期,足利义满为对抗南朝而尝试与明朝接触,但其以征夷将军身份致书中书省的外交方式遭到明太祖的拒斥,两国外交一度中断。应永年间,足利义满着眼于对明贸易的巨大利益,一度以朝廷名义向明朝派遣使者,试图将中日外交拉回传统的轨道,得到了建文帝的积极响应。然而,明朝使者的到来遭到了日本公卿的强烈反对,此后足利义满以"日本国王"的名义独立开展外交,这一模式被后来的历代遣明使所继承。厘清足利义满外交政策的演变,有助于更好理解其加入册封体制的真实目的。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