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应力水平

应力水平

应力水平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376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公路运输、水利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77篇、会议论文42篇、专利文献106959篇;相关期刊203种,包括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工程地质学报、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等; 相关会议39种,包括北京力学会第21届学术年会暨北京振动工程学会第22届学术年会、第十二届全国高温材料及强度学术会议、2014航天可靠性学术交流等;应力水平的相关文献由1061位作者贡献,包括刘荣桂、李海芳、周爱萍等。

应力水平—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77 占比:0.26%

会议论文>

论文:42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106959 占比:99.70%

总计:107278篇

应力水平—发文趋势图

应力水平

-研究学者

  • 刘荣桂
  • 李海芳
  • 周爱萍
  • 张茵琪
  • 温彦锋
  • 陈宁
  • 吕志涛
  • 孙丽惟
  • 徐世烺
  • 李庆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许艳松
    • 摘要: 轴向和侧向压应力的存在影响氯离子在混凝土中的扩散,会导致混凝土结构的性能退化,进而影响桥梁结构的使用寿命。研究了一维氯离子侵蚀下单轴和双轴持续压应力的氯离子扩散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持续压应力的存在并不总是抑制氯离子在混凝土中的扩散,对于单轴持续压应力而言,应力水平小于等于0.4时,抑制氯离子的扩散较为明显,而对于双轴持续压应力而言,x轴应力水平小于等于0.3,y轴应力水平小于等于0.1时,抑制氯离子的扩散较为明显。侧向持续压应力的增加更能抑制氯离子的扩散,在临界应力内,单轴持续压应力对深层混凝土影响较小。
    • 李彪; 丁泉富; 徐奴文; 戴峰; 许媛; 曲宏略
    • 摘要: 地下厂房洞室群围岩大变形已成为中国西南地区水电工程的严重灾害,围岩大变形孕育过程中将产生一系列的岩石破裂,运用微震监测技术可监测到这些破裂信息。在地应力水平不同的两个典型地下厂房洞室群构建精度微震监测系统,分析了围岩大变形微震b值及其时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高地应力地下厂房洞室群围岩大变形过程微震b值小于1.0,而低地应力情况下微震b值大于1.5。对于高、低地应力地下厂房洞室群而言,围岩大变形前十日内,微震b值均出现超过10%的下降。研究成果有助于提高围岩大变形微震震源破裂特征的认识,也可为地下厂房洞室群围岩大变形预警提供重要参考。
    • 娄全; 万祥云; 贾炳; 邱黎明; 宋雨萱; 彭德盛
    • 摘要: 相较于煤岩破坏能量耗散,更为直观的应力降对辅助研究煤岩破坏特征及地球物理信号变化规律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应力降是能量耗散的宏观表现形式。目前对能量耗散和应力降的研究大多只是针对单方面的研究,未对两者之间的关系开展全面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不明确,制约了应力降指标的应用。针对上述问题,采用YAW-600型微机控制电液伺服压力试验机对煤样进行单轴压缩实验,研究分析了煤样受载破坏全过程能量耗散指标和应力降指标的演化特征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基于理论分析,进一步研究了能量耗散指标与应力水平和应力降指标乘积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煤样单轴压缩破坏过程中能量耗散指标与应力降指标对煤样显著断裂都有较好的响应,且在数值上处于同一数量级,但两者不完全成比例;能量耗散速率与应力水平和应力降速率乘积呈线性关系,能量耗散量与应力水平和应力降乘积呈线性关系,拟合优度分别为1和0.9975;相较于能量耗散指标,更为直观的应力水平和应力降指标乘积对煤样显著破坏更为敏感,且呈阵发特性。该研究结果明确了能量耗散与应力降的关系,为应力降指标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可用于深入研究煤岩破坏特征及声发射、电磁辐射、红外辐射等地球物理信号变化规律。
    • 刘玉立
    • 摘要: 目前的套管设计不管什么类型的井均按API 5C2和5C3标准。它只考虑单向载荷(拉、内压和外挤)下的强度,唯一的复合应力只有轴向拉力下抗挤强度的降低。这对于复杂工况下的气井已不够,采用优选低级钢、避免不锈钢、采用低强度的钢种等办法,最终可实现降低工作应力。
    • 周葆春; 李颖; 马全国; 郎梦婷; 赵鑫鑫; 王少奇; 韩灵灵; 张斌; 卢承东; 陈翔宇; 梁维云
    • 摘要: 以相同初始密度和含水率的荆门弱膨胀土原状样和压实样及其泥浆固结样为研究对象,采用一维压缩-卸荷试验(0~4000 kPa)获得压缩行为,采用覆盖低(≤50 kPa)、中(50~400 kPa)、高(400~800 kPa)应力水平的直剪试验获得峰值、完全软化与残余强度。结果表明:(1)原状、压实、泥浆固结样压缩曲线相交于压力1200 kPa对应点;压实样压缩曲线总位于原状样与泥浆固结样之间。泥浆固结样压缩曲线与固有压缩线ICL经验公式几乎重合;原状与压实样压缩曲线均穿越ICL,并向下弯曲;原状样膨胀敏感性大于压实样,表明原状样颗粒间胶结更强。(2)低应力下原状样峰值强度主要受土体结构性控制。峰值与残余强度比可作为反映土体结构性强弱的一个显性指标。整个低中高应力水平,原状、压实、泥浆固结样峰值强度线均为线性,且有效内摩擦角基本一致(25.0°~25.7°)。原状与压实样的结构性体现于峰值强度有效凝聚力,分别为29.6 kPa与15.2 kPa。整个低中高应力水平原状与压实样残余强度基本相同;低应力水平下残余强度线表现出强烈非线性;采用幂函数可很好描述低中高应力水平下的残余强度特征。
    • 蔡国军; 蒲洪; 李林; 白帆; 冯伟强; 仲闯
    • 摘要: 为分析云南某磷石膏库堆积坝在地震作用下的永久变形,采用英国GDS-DYNTTS型微机控制振动三轴试验系统对堆积坝料进行动力残余变形特性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同一固结比,当围压和动应力水平较低时,残余剪应变γ_(d)和残余体应变ε_(VI)与lg(1+N)在双对数坐标中能较好拟合;当围压和动应力水平较高时,试验开始阶段试验数据与拟合曲线会产生偏差,但是随着振次增加,实验曲线与拟合曲线能较好重合。此外,残余体应变斜率c;与剪应变γ_(d)拟合度较好,而C_(dr)/S_(1)^(2)与剪应变γ_(d)拟合关系较离散,通过改进沈珠江模型,调整应力水平指数,拟合关系离散程度大大减小。
    • 余波; 黄俊辉; 汪加梁; 秦荷成
    • 摘要: 针对传统氯离子扩散系数预测模型无法综合考虑材料参数和外荷载影响而导致预测精度不高的缺陷,建立了综合考虑材料参数和应力水平的氯离子扩散系数多因素预测模型。首先基于311组快速氯离子迁移测试法的试验数据,定量分析了水胶比、砂率、矿物掺合料(粉煤灰、矿粉、硅灰)掺量等材料参数以及应力水平对氯离子扩散系数的影响规律;然后结合两阶段分析方法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综合考虑材料参数和应力水平的氯离子扩散系数多因素预测模型;最后通过与传统预测模型和试验数据的对比,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与精确性,其模型可决系数为0.90。
    • 马润; 盛锡慧焘子; 吕乐; 侯静
    • 摘要: 随着国内液晶玻璃基板工业的快速发展,用户对玻璃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液晶玻璃基板处在玻璃基板产业链的上游,确认玻璃基板的各项品质,牢把质量关,既是生产企业的生命线,又是保障下游企业稳定生产的有效保障。玻璃基板的应力水平是评价玻璃基板品质好坏的重要参数,应力水平不达标的玻璃基板流往客户端,会影响客户端产线稼动率,造成设备损伤等问题。本论文主要讨论采取一定的方法对玻璃基板应力进行表征。
    • 刘娇; 周爱萍; 盛宝璐; 刘燕燕; 孙丽惟
    • 摘要: 通过对重组竹受压试件进行短期蠕变试验,研究温度对重组竹受压试件蠕变特性及蠕变规律的影响。针对不同应力水平下温度对重组竹短期受压蠕变的影响,研究了在同一应力水平7.5%下,重组竹在5种不同温度下的24 h顺纹受压蠕变性能;进一步比较了重组竹在应力水平为7.5%,15%,30%且温度分别为25,50,75°C情况下的24 h顺纹短期受压蠕变特点。最后,采用Burgers模型对上述不同温度变量和不同应力水平变量下重组竹短期受压蠕变曲线进行拟合分析。结果表明:在重组竹顺纹受压蠕变中,温度和材料应力水平越高,瞬时弹性变形越大,重组竹蠕变应变总量越大,重组竹抵抗蠕变性能越弱,且较高温度和较高应力水平的同时作用会对重组竹构件产生不利影响;Burgers模型的拟合决定系数基本均在0.98以上,说明Burgers模型能够较准确地描述温度对重组竹短期受压蠕变曲线特性的影响。根据试验与拟合曲线特性可知,重组竹顺纹受压蠕变中弹性变形占80%以上,说明在不同温度下重组竹顺纹受压蠕变中弹性变形占主要部分,随着温度的升高,弹性变形有所下降,黏性变形逐渐增加。
    • 彭辉; 蒋佳荔; 吕建雄; 赵荣军; 曹金珍
    • 摘要: [目的]探究时温等效原理在杉木正交异向蠕变行为中的适用性及其特点.[方法]以含水率约0.6%的杉木木材为研究对象,采用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 2980,在30~150°C范围内,基于一系列20 min蠕变试验分别获得3个应力水平和不同恒定温度水平下杉木轴向、径向和弦向的蠕变曲线.将其他温度下的蠕变曲线通过水平移动因子平移并叠合连接至参考温度(本研究中为30°C)曲线,生成一定时间范围内的蠕变主曲线.分析形成主曲线相邻分曲线叠合处的应变量以及应变量斜率是否相同,判定主曲线是否光滑.利用最小二乘拟合法,运用WLF方程和Arrhenius方程对水平移动因子与温度的关系曲线进行拟合.[结果]蠕变应变量随应力水平或温度水平增大而增加;不同方向试样的应变量之间存在明显差异:轴向试样的应变量显著低于横向(弦向和径向)试样,弦向试样的应变量约为径向试样的2倍;叠合生成主曲线时,径向和弦向试样仅使用水平移动因子即可生成光滑的蠕变主曲线,主曲线跨越的时间由103 s延长至107 s;轴向试样仅通过水平移动因子无法生成光滑的蠕变主曲线,经垂直移动因子修正后的各轴向蠕变曲线能够叠合出光滑的主曲线,与未经垂直移动因子修正的蠕变主曲线相比,其跨越的时间由约105 s降低至约104.5 s;三方向试样水平移动因子与温度关系曲线在30~150°C内满足WLF方程,标准误差小于13.41%.[结论]时温等效原理在30~150°C范围内描述木材正交异向蠕变行为是适用的;轴向试样蠕变行为时温等效的构建需通过水平移动因子和垂直移动因子的共同作用,而径向和弦向试样仅使用水平移动因子即可使得时温等效原理适用;三方向试样蠕变主曲线水平移动因子与温度的关系曲线均满足WLF方程.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