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序跋

序跋

序跋的相关文献在1977年到2022年内共计445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信息与知识传播、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44篇、会议论文1篇、相关期刊299种,包括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蒲松龄研究、编辑学刊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国文学海外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序跋的相关文献由404位作者贡献,包括彭林祥、刘璇、朱则杰等。

序跋—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44 占比:99.78%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22%

总计:445篇

序跋—发文趋势图

序跋

-研究学者

  • 彭林祥
  • 刘璇
  • 朱则杰
  • 温庆新
  • 王平
  • 李庆立
  • 李志远
  • 陈丹丹
  • 张莉
  • 李淑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邢小萱
    • 摘要: 有清一代,规模化的闺秀书写及出版勃兴,缀于诗文集简端与简末的序跋自也随之郁起并逐渐形成自己的书写范式,其中便包括对才女作家的神异化书写。清代闺秀诗文集序跋中对才女的神异化叙写主要包括夙慧早慧说、天选说、谪世女仙说几种形态。在文体视域内,这一书写现象与清代闺秀诗文集序跋于商业出版场域内的经典化需求以及文体本身高度的社会性、应酬性息息相关。于文化语境中,在才女神异化书写则是闺秀文学观赏性与伦理性两种特性杂糅之下的产物。
    • 杨秀礼; 徐庆玲
    • 摘要: 宋代及其后的书目文献收有宋人《易》类序跋文,笔者从中爬疏勾稽《全宋文》漏收篇章完整者4篇、残篇9篇,加以标点整理,并略作考据,以作补遗。另《全宋文》将元人邹季友《季真董君编易序》误系为邹近仁,亦作考辨。
    • 冯梦娜
    • 摘要: 有明一代,朱注《楚辞》大行其道,刊刻版本较多。考察朱注本在刊刻与流传过程中所产生的序跋,具有很大的文献史料价值和文学批评价值,可大致勾勒出明代文人对于朱注本的接受、阐释的学术过程,探求处在不同时期、不同位置的文人心态。张旭、李维桢等文人对楚辞学术史的关注,构成明代楚辞接受史的重要文献。何乔新、叶向高等台阁文人群体,官、学、文身份的重合,使他们虽处在不同时代,但由于身处共同复杂的政治场域以及类似的人生价值的追求,对朱注本的接受有着非常清晰的指向性:对屈原人格的重新体认、围绕屈原“忠君”思想的讨论和由此延伸出的对“君臣”关系的反思。
    • 张丽娜
    • 摘要: 《燕岩集》是18世纪朝鲜著名实学家和文学巨匠朴趾源的著作汇编,堪称朝鲜汉籍中的经典。“序跋”类散文在《燕岩集》中比重很大。《燕岩集》中的序跋文渗透着朴趾源及朝鲜实学派的北学精神,并涉及文学与自然、时代的关系、内容和形式的关系、继承和革新关系、文学批评理念和方法等文论命题。“序跋”类散文立论坦率中肯,行文不拘体例,语言精警凝练,饱含着实学精神和文论价值,其丰富的内蕴可作为今人窥探朝鲜李朝文学世界的窗牖,也反映出中华文化对东亚文学的深远影响。
    • 许冬阳
    • 摘要: 《西游补》的常见明清版本有崇祯本、空青室本和申报本三种,其刊行时间不同,内容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版本的变更中,《西游补》的序跋内容逐渐变得丰富,评点的风格变得多样化,视野得到拓宽,书中的具体字词也在不断地完成校对和修改,其版本演变呈现出了从简明扼要到丰富翔实的发展状态。
    • 王雪松; 胡萱颐
    • 摘要: 通过对早期新诗集序跋中新诗理论的梳理,可以发现,“自然”是出现频率较高的关键概念。早期新诗集序跋对“自然”理论的建构,是从语言之自然、内容之自然、表达之自然三个方面进行的。在语言之自然层面上,体现为白话的使用和自然音节的建构;在内容之自然层面上,体现为对“真实”品质的追求、对自然之景的摹写与对自然之情的抒发;在表达之自然层面上,体现为追求诗“意”表达之自然与诗“艺”调和之自然。早期新诗集序跋对“自然”的申发阐释,逐步整合为新诗发生期重要的“自然”诗学观。
    • 祝福
    • 摘要: 沈德潜作为乾隆时期的文坛“盟主”,其诗学创作及思想深受学界关注,而学界对其古文创作与古文观尚缺乏深入的研究。在沈德潜的古文中,二百余篇序跋占据了重要地位,数量多、质量高,呈现理、事、情三者兼备的创作风貌。其在宗旨论、源流论、创作论等古文理论方面,亦有丰富论述,反映出颇具特色的古文思想。
    • 王卫波
    • 摘要: 宋人所作笔记小说序跋涉及对笔记小说的文体认知、文体功能、文体特点以及发展史等层面的看法与理解。在文体认知层面,题写撰作序跋的宋人,往往继承“小道可观”的传统小说观念,把笔记小说归属为子部“小说家类”,对其文体属性具备一定的感知与体认;在文体功能层面,宋人所作笔记小说序跋相关阐述更为突出,认为笔记小说具备资治体、寓劝戒的教化功能,补史阙、备遗忘的史料保存功能,广见闻的博物功能以及供谈笑、消遣的娱乐功能;在文体特点层面,认为笔记小说在编撰成书、内容题材以及著述体例方面具有比较明显的特点;在文体发展史层面,宋人所作序跋认为笔记小说自有其历史发展过程,且深受笔记小说传统及典范作品影响,与子部“杂家”、史部“史家”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 喻智琦; 任竞泽
    • 摘要: 随着清代文体分类学的进步,姚鼐始将部分序文归入杂记类文体,此举体现了清人重视文章功用的文体意识。在具体选文定篇上,以序名篇的文章游离于杂记与序文之间,既具有杂记文的叙事功能,又未完全摆脱序跋文的附庸性质。这一现象源于此类文章定性与归类的复杂标准,同时也反映出部分序文逐渐脱离其原有的文体意义,继而获得独立性的过程。
    • 张稚鲲; 李文林; 伍晓光
    • 摘要: 从医籍序跋中整理了基于文献阅读的医者研习模式及阅读之法,分析了其对当代的借鉴价值.认为古代医者多有较强的学习需求,从而决定了学习上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文献阅读能力是中医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但当前这方面教育相对薄弱,可注重以需求引导阅读以及提高学生选择读本、灵活变通、知常达变、博学精思、学用结合等方面能力的培养,提高中医人才培养质量.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