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广藿香

广藿香

广藿香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3年内共计613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农作物、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92篇、会议论文22篇、专利文献562篇;相关期刊184种,包括中成药、中国药业、广东药学院学报等; 相关会议20种,包括2015广东省药师周大会、中国生态学学会中药资源生态专业委员会第五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药用植物资源利用与保护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年会、全国第五届药用植物化学与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交流研讨会等;广藿香的相关文献由1351位作者贡献,包括吴友根、严寒静、张军锋等。

广藿香—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92 占比:40.16%

会议论文>

论文:22 占比:2.25%

专利文献>

论文:562 占比:57.58%

总计:976篇

广藿香—发文趋势图

广藿香

-研究学者

  • 吴友根
  • 严寒静
  • 张军锋
  • 苏子仁
  • 彭成
  • 李明
  • 莫小路
  • 何梦玲
  • 赖小平
  • 万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欧晓华; 罗可可; 邓文静; 张众生; 刘小华; 严寒静
    •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化学型广藿香组培苗生长过程中指标成分动态变化规律,探究广藿香化学型的成因。方法 采用广藿香组培快繁技术获得醇型和酮型广藿香组培再生植株,分别置于培养条件一致的培养瓶内和自然环境中生长,定期取样,采用GC-MS法检测指标成分的含量。结果 2种广藿香中百秋李醇、广藿香酮的变化趋势存在差异。随着生长时间延长,醇型广藿香瓶内组培苗的百秋李醇含量均低于广藿香酮。移栽自然环境生长后,百秋李醇含量呈上升趋势,广藿香酮含量呈下降趋势。从210 d开始,百秋李醇含量高于广藿香酮。酮型广藿香瓶内组培苗移栽前后的广藿香酮含量均高于百秋李醇,并且随着生长时间延长而增加。结论 广藿香化学型的形成为种质主导型,2种化学型甲基化水平不同导致百秋李醇与广藿香酮含量发生变化。
    • 侯坤; 王振飞
    • 摘要: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广藿香治疗胃癌的活性成分及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经TCMSP平台筛选和文献挖掘收集广藿香的主要活性成分,通过GeneCards数据库筛选出胃癌的靶点,利用R语言编程将化合物作用靶点与疾病靶点映射,构建化合物-靶点网络图。应用String数据库、R语言编程结合Cytoscape软件构建胃癌靶点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并进行分析。应用Metascape网站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富集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应用DS软件对广藿香活性成分与胃癌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广藿香中含有7个主要活性成分,对应胃癌的143个靶点,主要通过AKT1、IL-6、EGFR、MMP9、VEGFA、CASP3、MARK1等关键靶点发挥疗效,主要作用途径为癌症途径、IL-17信号通路、铂耐药、NF-κB信号通路、癌症中的转录失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等。至少有5个活性成分可与核心靶点AKT1相互作用,其中槲皮素7-O-β-D-葡萄糖苷与AKT1的结合最为稳定。结论广藿香治疗胃癌具有多靶点和多通路的潜在作用机制。
    • 王利国; 肖晶晶; 邓月婷; 崔业旋; 刘志芬
    • 摘要: 为探索内生真菌与广藿香互作间对宿主活性成分形成机制的影响,该研究以成分差异较大的牌香和湛香为对象,采用传统形态学方法对所获菌株归类,通过真菌通用引物ITS1/ITS4扩增菌株rDNA-ITS序列,鉴定其分类地位并研究其多样性。结果表明:(1)用PDA和LBA培养基对苗期、分枝期和成株期广藿香茎叶组织块进行内生真菌分离,共获得3070株菌株,其中牌香(PX)分离出1624株,鉴定出1319株,分属于36属;湛香(ZX)分离出1446株,鉴定出994株,分属于33属。牌香分离出7种特有内生真菌,分别为香柱菌(Epichloe typhina)、盘长孢状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座腔孢菌(Botryosphaeria sp.)、丝核菌(Rhizoctonia sp.)及截盘多毛孢菌(Truncatella sp.),并首次分离到疫霉菌(Phytophthora sp.)和指疫霉菌(Sclerophthora sp.),这2种菌属于卵菌门内生菌。湛香分离出拟青霉菌(Paecilomyces sp.)和尾孢菌(Cercospora sp.)2种特有内生真菌。(2)牌香和湛香优势内生真菌相同,均为链格孢菌(Alternaria sp.)和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 sp.),其中牌香中相对分离频率为9.48%和7.81%,湛香为10.16%和8.65%。(3)从苗期到成株期,牌香和湛香内生真菌定殖率逐渐增高,依次为牌香8月(97.78%)>7月(72.50%)>5月(55.28%);湛香8月(91.11%)>7月(63.06%)>5月(46.67%)。平均定殖率为牌香75.19%,湛香66.95%。(4)随着生长期延长,牌香和湛香内生真菌多样性呈递增趋势,同时2种广藿香内生真菌平均相似性系数为0.86。可见,牌香和湛香内生真菌种类丰富,各有独特的内生真菌,且不同生长期内生真菌种群组成不同。该研究结果为筛选活性内生真菌菌株,探究内生真菌影响广藿香活性成分合成与积累奠定了基础。
    • 康大力; 胡伟明; 欧阳蒲月
    • 摘要: 广藿香药材以广藿香酮含量较高的酮型广藿香为最优质。而广藿香酮为一种萜类成分,其生物合成途径尚未明确。MVA(甲羟戊酸)途径是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的重要途径。为了分析MVA途经基因表达与化学成分的相关性从而获得促进广藿香酮合成的潜在基因,该文以2种酮型广藿香栽培品种(石牌广藿香、高要广藿香)为材料,通过实时定量PCR分析基因表达和主要成分含量测定,并研究了供试材料不同时期的茎、叶中与甲羟戊酸代谢途径相关的HMGR、MK、MDD基因表达及化学成分。结果表明:(1)HMGR基因在石牌广藿香嫩叶中表达更明显;MK基因在石牌广藿香和高要广藿香中表达模式相似,主要在老茎中表达;MDD基因在石牌广藿香叶中比高要广藿香表达量更高,在两种广藿香的茎中表达模式相似。(2)同属于酮型广藿香,石牌广藿香与高要广藿香的化学成分相似,老叶广藿香醇含量最高,老茎的广藿香酮含量更高。(3)MDD和MK基因与广藿香酮的合成正相关。综上结果所述,酮型广藿香两个栽培种MVA途径的基因表达模式相似,MDD和MK基因可能为酮型广藿香萜类代谢途径的关键基因。
    • 王涛
    • 摘要: 目的采用一测多评法对广藿香4种成分含量进行测定。方法通过Agilent HP-5弹性石英毛细管柱分析广藿香二氯甲烷提取物,内标确定为百秋李醇,对β-榄香烯、β-石竹烯、百秋李醇和广藿香酮相对校正因子进行计算,完成含量测定。结果广藿香4种成分在0.0269~0.482、0.0325~0.579、0.187~0.364、0.152~0.473mg/mL条件下具有较好线性关系(r≥0.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7%、101.95%、100.65%、97.45%,RSD是0.39%、1.05%、0.7%、0.49%,结果与内标法比较接近。结论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广藿香4种成分含量时准确稳定,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在广藿香药材质量控制中能发挥较大作用。
    • 黄兰珍; 廖倩榕; 梅世伟; 谭周飞
    •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水浴温度对广藿香中百秋李醇含量测定的影响。方法:按照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气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水浴温度(60°C、70°C、80°C、90°C、100°C及100°C蒸干后再蒸1 h)条件下广藿香中百秋李醇的含量。结果:在不同水浴温度条件下,广藿香中百秋李醇含量测得结果分别为0.6294、0.6203、0.6078、0.4111、0.3330、0.0000 mg/mL。随着水浴温度的升高,广藿香中百秋里醇含量呈下降的趋势。结论:广藿香含量测定法中“回收溶剂至干”水浴温度应设置为60°C,回收溶剂后应立即取出,可以减少百秋李醇的损失。
    • 胡献国
    • 摘要: 藿香,又名广藿香、鲜藿香,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广藿香,或藿香的地上部分,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中医认为,藿香性味辛、微温,归脾、胃、肺经,有芳香化湿,解暑发表,和中止呕之功,本品性温而燥热,既可化在里之湿浊,又可解在表之暑湿,用于暑湿症及湿温症初起,为暑令常用之品,本品又能和中止呕,常用于呕吐,对脾胃湿浊引起的呕吐最为适宜。
    • 顾艳; 梅瑜; 徐世强; 孙铭阳; 周芳; 李静宇; 王继华
    • 摘要: 广藿香为多年生芳香草本或半灌木植物,是我国著名的南药之一。通常以其干燥地上部分入药,具有芳香化浊、开胃止呕、发表解暑等功效,是多种中成药的重要原料。此外,以其提取的广藿香油是世界上医药工业和轻化工业的重要原料,经济价值高,应用市场前景广阔。广藿香为热带地区引入我国栽培,种质类型单一,遗传基础狭窄,资源极为有限。由于长期的自然环境和人工栽培的影响,广藿香种质产生了一些变异和分化,目前主要分布于我国广东、广西、福建和海南等南方省(区),按照产地将其分为牌香、肇香、湛香和南香4种。广藿香在种植过程中,存在严重的连作障碍现象,且由于田间管理粗放,其产量和品质不稳定,受品种、产地、栽培技术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近年来,随着分子生药学的发展,其主要药用成分广藿香醇和广藿香酮的内在分子调控机制相关研究开展顺利,目前关于广藿香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其有效成分的药效药理、生物合成及代谢调控方面,而对种质资源及栽培技术的系统性研究不足。优良的品种和高效规范的种植技术是药材产量和质量稳定的基础,为充分利用广藿香药材资源,进一步推广广藿香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本文主要综述了广藿香的生物学特性、种质资源研究现状、栽培技术中的瓶颈及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广藿香栽培过程中养分管理技术缺乏,连作障碍问题严重,提出要加强广藿香的繁殖技术和品种选育研究,积极推进广藿香的规范化种植,以期为广藿香的产业发展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 陈欣; 陈巧兰; 吴泽吟; 李燕明
    • 摘要: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及硅胶柱色谱(Silica gel CC)方法对广藿香挥发油进行类分离,并应用程序升温保留指数(PTRIs)辅助高分辨气质联用法(GC-TOF)定性,鉴定广藿香挥发油成分。鉴定出11种在广藿香挥发油中未见报道的化合物,包括对丙烯基苯甲醚、邻苯二甲酸二丁酯、Naphthylphenylamine、丁羟基甲苯、2,5-二甲基-3,4-己二醇、二苯硫醚和5个饱和烷烃。并得出广藿香挥发油57种成分的程序升温保留指数。实验结果可用于建立天然植物挥发油通用PTRIs数据库,且补充广藿香挥发油成分。
    • 马钢华; 孙礼芹; 钱菲; 李光霞; 缪晓; 张刘强; 李医明
    • 摘要: 目的:研究3种不同提取方法所得广藿香油化学成分的差异,并初步考察其体外抑制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活性.方法: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石油醚冷浸提取法、超临界提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得到的广藿香油的化学成分,利用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NIST)及Wiley数据库与相关参考文献检索结果进行定性鉴别.测定不同提取方法广藿香油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巨噬细胞RAW264.7的NO生成的抑制作用.结果:从5个广藿香油样品中总共分析鉴定了30个化合物,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和石油醚冷浸提取法中百秋李醇的相对含量都高于水蒸气蒸馏法;NO抑制实验表明3种提取方法所得样品在50μmol/L的浓度下对NO抑制的强弱顺序是: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石油醚冷浸提取法>水蒸气蒸馏法,其中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得到的广藿香油对NO的抑制作用显著强于氨基胍组.结论:以体外NO抑制生成作为评价标准,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作为广藿香油绿色高效的制备技术有望于取代传统的水蒸气蒸馏法,结合化学成分分析发现超临界CO2流体所得广藿香油中桉叶烷型倍半萜含量高于其他两种提取方法制备的样品,可能是其NO抑制活性显著提高的原因之一.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