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年龄效应

年龄效应

年龄效应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92篇,主要集中在林业、心理学、教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9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32402篇;相关期刊71种,包括应用心理学、青年探索、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六次老年康复学术大会、2010第二届中国老年保健(产业)高峰论坛、中华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等;年龄效应的相关文献由222位作者贡献,包括游旭群、杨治良、丁太平等。

年龄效应—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9 占比:0.27%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32402 占比:99.72%

总计:32494篇

年龄效应—发文趋势图

年龄效应

-研究学者

  • 游旭群
  • 杨治良
  • 丁太平
  • 任玲玲
  • 任玲玲1
  • 余龙
  • 刘光雄
  • 单祥年
  • 史庆华
  • 吴兴曲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徐红梅; 吴银波; 黄发新; 管兰华; 李明鹤; 李传涵
    • 摘要: 北美红杉是重要的园林绿化和用材树种,种子繁殖发芽率低且采种困难,扦插繁殖成活率较高,林业生产上以扦插繁殖为主。通过不同种类采穗圃产生的穗条在不同的扦插基质中的扦插试验,研究不同穗条来源和不同扦插基质对北美红杉扦插生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珍珠岩、蛭石、河沙(1∶1∶1)生根率最高;第Ⅱ、Ⅲ、Ⅴ类插穗生根率最高,新梢抽生能力强,生长较快,无明显年龄效应和位置效应。
    • 詹婧; 马浏娜; 莫惠
    • 摘要: 研究利用“新时期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发展与劳动关系研究”课题组调查数据,考察新生代农民工和老一代农民工劳动争议诉求渠道选择的异质性,重点探讨影响两代农民工争议诉求渠道选择的因素及其差异。研究结果显示,相比老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更倾向于利用法制化手段实现劳动权益维护诉求,导致新老两代农民工在争议诉求渠道选择上产生差异的原因不仅来自于年龄效应的影响,还存在世代效应的影响,即世代间教育程度、劳动合同权益保障状况、工资权益保障状况以及迁移意愿的差异影响了农民工争议诉求渠道的选择。在实证结论基础上,研究提出应加强对农民工法律知识培训和法律援助的力度;切实维护农民工劳动权益,尤其是工资社保、劳动安全等底线性权益;为农民工在城市工作生活提供更多制度保障与便利条件,提高其城市适应性。
    • 吴愈晓; 王金水; 王旭洋
    • 摘要: 应用“年龄—时期—世代”模型,分析一个由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和中国综合社会调查多期数据所组成的混合横截面数据库,考察了1990年至2018年间中国城乡居民性别角色观念的变迁趋势及其性别差异模式。研究发现:第一,近30年来中国的性别角色观念变迁存在显著的时期、年龄和世代效应。在时期效应方面,2010年左右出现了一个拐点,在此之前,性别角色观念呈现为持续地向传统“回潮”的趋势,而之后则开始掉头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性别角色观念变得越传统;世代效应则呈现“倒U型”模式,“60后”和“70后”群体的性别角色观念最为传统。第二,性别角色观念的变迁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性的观念总体而言比女性更加传统,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大,两性的性别角色观念逐渐趋同,而较晚出生的世代存在一定程度的“撕裂”。从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的性别角色观念经历了三次重要的转型,而当下正处于女性的社会经济地位进一步改善以及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带来的第三次转型中。
    • 张莉; 陆杰华; 张子馨
    • 摘要: 本研究基于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跨度14年的5期追踪调查数据,使用多层年龄时期队列模型(HAPC),检验了中国老年人的理想居住安排与社会变迁过程。结果显示,从年龄效应看,老年人希望独居的意愿、居住在机构的意愿随着年龄增长呈倒U型曲线,表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希望和子女一起居住的老年人比例随年龄升高则出现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从时期效应看,老年人的独居意愿随时期推进先上升后保持平稳,与子女同住的意愿先下降在2014年出现缓慢上升趋势。随着队列年轻化,老年人希望独居的概率缓慢上升后保持平稳,希望和子女同住的比例有所下降,但在年轻队列中又有上升。进一步分析发现,男性老年人、城市老年人希望独居和机构居住意愿均高于女性和农村老年人;无配偶和失能老年人更希望和子女同住。本研究表明,我国老年人的养老意愿正随着年龄、时期、队列发展而发生变化,我国老年人养老居住安排相关政策应充分考虑老年人的年龄、时期、队列效应,同时关注老年人的性别、城乡和婚姻状况差异,促进老年人理想居住安排的实现。
    • 薛光宇; 魏茂胜; 陈新艳; 许会敏; 陈辉; 黄蓝明; 冯金玲
    • 摘要: 以福建省三明市6个树龄阶段(0~49、50~149、150~349、350~549、550~749和750~900 a)香樟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生长发育规律、形态学和生理特征的变化,结合曲线拟合与遗传算法筛选表征衰老的相关指标,评价树龄与衰老的相关性,探讨香樟古树衰老机制,为香樟年龄预测、古树复壮和保护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年龄极显著地影响着古香樟的植株形态、叶片解剖结构及生理机能等生长发育指标,并以生理指标的年龄效应最大,其次为植株形态指标,最小的是解剖结构指标.(2)香樟呈现出程序性衰老的特征为:叶片细胞在130 a、叶片解剖结构和生理代谢在400 a、树皮厚度和新梢粗度在450 a先后进入衰老阶段,但香樟树体的离心生长(梢长、冠幅和胸径)在0~900 a内仍一直处于旺盛生长,还未进入衰老阶段.(3)冠幅和新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可作为单指标来评价香樟独立木的衰老程度,树皮厚度、冠幅、新叶SOD活性、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和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比为参数构成的模型可作为古香樟年龄预测模型.研究认为,古香樟的保护和复壮,应先从叶片细胞着手,提高其生理功能,特别是提高其抗氧化能力,保护叶细胞结构完整,以保障叶片处在持续高效的光合状态.
    • 薛晓玲; 臧旭恒; 贺洋
    • 摘要: 本文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考察家庭生命周期对资产配置的影响及其城乡差异,并基于年龄-时期-组群(APC)分解法,识别了生命周期中的年龄效应和群体效应.研究发现:在年龄效应方面,青年家庭持有较大比重的现金及银行活期存款,中年家庭持有较大比重的房产、金融产品,老年家庭持有的现金及银行活期存款、房产比例较大;在群体效应方面,出生年代较早的家庭持有较大比重的住房、现金及银行活期存款,出生年代较晚的家庭持有较大比重的金融产品.进一步研究发现,相比于农村家庭,城镇中年家庭、"80后"和"90后"家庭的风险性金融资产占比和金融产品占比更大,城镇老年家庭的房产占比更大.
    • 苑宏刚; 齐伟民; 刘文东
    • 摘要: 旅游消费不仅受旅游目的地客观因素的影响,还可能受来自旅游者家庭经济禀赋和家庭特征等主观因素的影响,如住房财富变化.因此,研究住房财富与旅游消费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以及不同群体旅游消费的差异性,对于探索我国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的内在机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研究表明,住房财富效应对旅游消费的影响高于收入和金融财富;年龄和代际与住房财富的交互项对旅游消费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工作越稳定的31-40岁家庭其住房财富对旅游消费的影响较大,而代际的实证结果表明50后和60后的住房财富变化对旅游消费更为敏感.为此提出控制房价、健全社会福利保障体系以及拓展老年人旅游市场等政策建议.
    • 冯雪瑾; 刘勇; 李晓丽; 邢立霞; 贺国鑫; 薛敦孟
    • 摘要: 为探究楸树生长过程中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选择古楸树无性繁殖材料,对不同年龄及部位的楸树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及叶绿素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及可溶性糖含量随楸树年龄增加呈现不断减少的趋势,SOD活性及POD活性随年龄增加不断上升.300年生冠部较3年生冠部叶绿素减少了23.89%,可溶性蛋白减少了72.81%,可溶性糖减少了58.71%,S O D活性增加了26.82%,P O D活性增加了139.69%.2)位置效应方面,根萌条叶片叶绿素、可溶性糖及P O D活性低于冠部叶片,而S O 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则高于冠部.其中,叶绿素在300年生叶片根、冠部差异最大,冠部是根部的1.99倍;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和SOD活性均在3年生楸树叶片根、冠部差异最大,根部较冠部分别增加了12.11%、21.28%、28.51%.P O D活性则在15年生处差异最大,冠部是根部的1.71倍.综上所述,300年生楸树叶片抗性较高,且具有明晰的遗传背景,是培育优良楸树较佳的无性繁殖材料.根部枝条相对于冠部枝条生理年龄较小,且300年生根部和冠部叶片可溶性蛋白和SOD含量没有显著差异,根部枝条是无性繁殖材料选择的较佳位置.
    • 王怡然
    • 摘要: 从时代效应、代效应和年龄效应三个维度着手分别探讨其对创业决策可能的影响并提出相应假说,并利用2015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①改革开放引发的时代效应是我国农户创业决策代际差异的最主要来源.②年龄效应也是农户创业代际差异的来源.不同年龄阶段农户其创业决策具有显著性差异.③年龄与农户创业决策存在倒"U"型关系.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促进农户创业.
    • 赵海永
    • 摘要: 本文探讨中国外语环境下语言学能和年龄效应对英语学习者语法学习成效的影响。受试为112名中国大学生,测量工具包括英语学习情况调查问卷、两项语法判断测试、元语言测试和学能测试。研究结果显示:始学年龄不能预测语法学习成效,且不同始学年龄的学习者的语法学习成效没有显著差异;语言学能分别解释不限时语法判断测试和元语言测试成绩5.2%和9.2%的方差,并且语言学能与始学年龄分别为3—7岁和8—10岁的学习者的语法学习成效显著相关。该研究对于了解语言学能和年龄效应的作用具有借鉴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