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平声

平声

平声的相关文献在1963年到2022年内共计254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汉语、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47篇、专利文献7篇;相关期刊123种,包括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 平声的相关文献由260位作者贡献,包括潘家农、刘育林、尹贤等。

平声—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47 占比:97.24%

专利文献>

论文:7 占比:2.76%

总计:254篇

平声—发文趋势图

平声

-研究学者

  • 潘家农
  • 刘育林
  • 尹贤
  • 何俊贤
  • 刘兆西
  • 周祖谟
  • 张大勇
  • 张子刚
  • 张弦
  • 忌浮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关键词

    • 李建校
    • 摘要: 晋语并州片平声不分阴阳的现象很早就引起了学者们的注意,一些学者认为这是平声分而又合的结果,一些则认为这是古代一个平声的保留.本文在检视这两派观点的基础上,结合历史文献及方言材料认为,中古时期清声母和浊声母会对平声调产生影响,从而使平声调类相应地分化为清平调和浊平调两个不同调值,并分别与清浊声母共存,具有羡余特征.随着浊声母的消失,并州片中这样的羡余调值并没有继续升格为不同的调类,而是在一定的词汇中以"连调"的形式保存了下来.
    • 庞光华; 王海婷
    • 摘要: 《老子》中的"无为"的"为"的读音问题曾在学术界引起讨论,是去声的介词还是平声的动词,学术界观点不一.裘锡圭先生在其长篇论文中认为这个"为"要读去声,是介词,表示目的.经多方面的证据考证,"为"应该读平声,是动词,不是表示目的.
    • 乔全生
    • 摘要: 汉语中一字读平去两个声调的现象古已有之,可靠的说法是在汉魏六朝时期就已经出现.现代汉语中一字读平去两调现象比一字读其他两调现象更为凸显,这是由不同时期"四声别义""汉字简化""汉字通假""方言借用"等多种因素叠加而形成的.虽然一字读其他两调、三调的现象也与上述因素有关,但无论哪种一字多调现象都远不如一字读平去两调现象突出,这当与平声、去声两种声调调型、调值的区分度高有很大的关系.文章考察了现代晋方言126个方言点声调的调型、调值,发现平去两个声调之间的区分度高于其他声调,并认为现代汉语方言51个方言点(官话17个,非官话34个)声调的调型、调值没有显示出平去声之间的区分度高于其他声调,当与官话方言取点较少、非官话方言声调分化较多有关.
    • 蒋寅
    • 摘要: 夜宴左氏庄杜甫林风纤月落,衣露净琴张。暗水流花径,春星带草堂。检书烧烛短,看剑引杯长。诗罢•闻吴咏,扁舟意不忘。【诗律】平起不入韵式平平平反反,平仄反平平。反仄平平反,平平反反平。反平平反反,反反反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反平。按:“烛”“为”为入声字。末句“忘”字,《广韵》收入漾部,读去声,但唐诗中多读作平声,这里作平声押韵。
    • 王力
    • 摘要: 知道了甚么是四声,平仄就好懂了。平仄是诗词格律的一个术语:诗人们把四声分为平仄两大类,平就是平声,仄就是上去入三声。仄,按字义解释,就是不平的意思。凭甚么来分平仄两大类呢?因为平声是没有升降的,较长的,而其它三声是有升降的(入声也可能是微升或微降),较短的,这样,它们就形成了两大类型。
    • 胡静怡1
    • 摘要: 有一副联很著名,也很特别。说它著名,是因为一经面世,便四海风传;说它特别,则是上联平声落脚,下联仄声结尾。这副联,题为《挽宋教仁》,作者黄兴。联曰:前年杀吴禄贞,去年杀张振武,今年又杀宋教仁;你说是桂应馨,他说是洪述祖,我说确是袁世凯。该联直呼其名,痛斥袁贼,大刀阔斧,霹雳千钧,怒揭独夫民贼之画皮,大长革命党人之志气。六个人名组织成篇,为哀挽联之创格。
    • 杨安诺1
    • 摘要: 答:古代人写字的顺序是从右往左,所以写对联自然也要遵循这样的规则呀!古代以右为尊,右手为上首。当然,如果不小心弄混了左右两边的对联,告诉大家一个小诀窍——上下联收尾的字通常遵守“仄起平收”的规律,也就是上联最后一个字是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是平声(现代汉语中一声和二声为平声,三声四声为仄声)。只要分清了平仄,分清左右还不是小菜一碟!
    • 张莹莹1
    • 摘要: 古琴在中国历史上总是与满腹诗书的文人联系甚密,古琴曲也多清淡雅致、韵味深长,仿若君子的脱俗气质,又似君子秉持的深邃平和的精神。但有一首古琴曲却被古人评价为“其声最不和平,有臣凌君之意”,充满矛戈之气、悲愤反抗之音,这首古琴曲名为《广陵散》。而它之所以有如此慷慨激昂之声,据说皆因其演绎了一个悲壮感人的故事。
    • 李群芳1
    • 摘要: 背井离乡,我以为,这个成语中的“背”更应该读成平声(即一声),而不是词典中所注的那个去声(即四声);更应该解释为“背负、背着”,而不是词典中所注的“离开”。而“井”就是指井;当然词典中所注的“指家乡”也说得过去,借代嘛。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