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态课
常态课的相关文献在2005年到2020年内共计636篇,主要集中在教育、体育、数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34篇、会议论文2篇、相关期刊311种,包括教育文汇、考试周刊、体育教学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基于特征研究和需求分析的新任教师培训论坛、第三届中国教育技术装备论坛等;常态课的相关文献由600位作者贡献,包括吕水庚、何彪、李文福等。
常态课
-研究学者
- 吕水庚
- 何彪
- 李文福
- 陈华
- 刘长兴
- 徐云
- 杨雪梅
- 王文琴
- 陈绍华
- 严久华
- 严阳
- 于薇
- 俞雨旦
- 刘晶
- 刘连部
- 匡亚靖
- 叶清霞
- 姚淑琴
- 孙娜
- 孙琦
- 宋建新
- 常宏远
- 张世明
- 张丽琼
- 张伟民
- 张海平
- 张辉
- 张震伟
- 徐建文
- 徐玉蓉
- 方婕
- 曹庆珠
- 李加庚
- 段凯
- 毛仕明
- 潘文武
- 王强国
- 王晋远
- 白晓梅
- 程进生
- 肖飞生
- 苏艳丰
- 蓝辉春
- 谢华
- 郑友志
- 钟梅兰
- 陆瑶
- 陈华忠
- 陈爱娟
- 陈静勉
-
-
王晋远
- 《江西教育》
| 2020年
-
摘要:
在小学数学开放题常态课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落实学生"四基"目标和"四能"要求,而且要注重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本文针对小学数学开放题常态课教学中学生思辨能力发展的教学诊断,提出了通过自诊(观、听、问、检)、他诊、会诊和测诊的方式,对教学中学生思辨能力发展的认知水平和情感表现进行有效诊断,发现问题,提出对策,改进教学,促进学生思辨能力发展.
-
-
徐建文
- 《江西教育》
| 2020年
-
摘要:
思辨能力是数学思维能力的综合体现.开放题能给常态课堂学习的学生提供更多思辨机会.条件开放,让学生在多层次思辨中合理选择;问题开放,让学生在多角度思辨中学会分析;答案开放,让学生在多方面思辨中缜密判断.在思辨的课堂,深度学习可以自然发生.
-
-
徐建文
- 《江西教育》
| 2020年
-
摘要:
思辨能力是数学思维能力的综合体现。开放题能给常态课堂学习的学生提供更多思辨机会。条件开放,让学生在多层次思辨中合理选择;问题开放,让学生在多角度思辨中学会分析;答案开放,让学生在多方面思辨中缜密判断。在思辨的课堂,深度学习可以自然发生。
-
-
王晋远
- 《江西教育》
| 2020年
-
摘要:
在小学数学开放题常态课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落实学生"四基"目标和"四能"要求,而且要注重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本文针对小学数学开放题常态课教学中学生思辨能力发展的教学诊断,提出了通过自诊(观、听、问、检)、他诊、会诊和测诊的方式,对教学中学生思辨能力发展的认知水平和情感表现进行有效诊断,发现问题,提出对策,改进教学,促进学生思辨能力发展。
-
-
任勇
- 《新教师》
| 2020年
-
摘要:
常态课应有常态课的基本样态和理想追求,公开课也应有公开课的基本样态和理想追求.教师在常态课和公开课上都应用心用力,让常态课"常"出新"态",从基本样态走向理想境界;让公开课"公"而盛"开",成为常态课的精彩课例,成为理想课堂的范例,成为教学新探的案例.
-
-
张彤联
-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 2020年
-
摘要:
学校音乐教学主要着力点是课堂.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背景下,关注课堂教学,上好常态课,符合当下"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同时,重视常态课教学,也是每位音乐教师的职责.本文试图从自身教学实践出发,提出音乐教师上好常态课的几点想法和看法.
-
-
彭勇
-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师资建设》
| 2020年
-
摘要:
培养数学应用意识,一方面要求教师培养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识,并主动运用课堂上学习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要让学生懂得,数学并不是虚无缥缈的理论,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知识,许多生活小事都依靠它来解决,进而认识到学习数学是有用的。如何在常态课中贯彻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呢?我认为应该着重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
-
-
-
-
祁金花
- 《基于特征研究和需求分析的新任教师培训论坛》
| 2014年
-
摘要:
在新的教育改革大背景之下,学校根据《关于"十二五"时期中小学干部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北京市"十二五"时期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按照东北旺中心小学学校发展对教师发展的需求(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拟对学校青年教师进行为期三年的重点培养.面对新教师们遇到的这些困难,学校为新教师们搭建了发展平台,专门为她们分学科的成立教研组,并选拔有经验的学科带头人担任带教老师,学科主任、学校校长也共同参与到教研活动当中.经过培训,新任教师已经能够做到:教案的修改很详尽;课堂教学改变角色;教学中把握核心重点;教学环节清晰,常态课成形.培训后,教师们也产生了思考:何谓教学?何谓课堂?何谓教材?何谓教学方式?有了这样的思考,也为新任教师提出了希望,确立了下期培训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