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市民化意愿

市民化意愿

市民化意愿的相关文献在2007年到2022年内共计111篇,主要集中在农业经济、社会学、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1篇、专利文献282篇;相关期刊87种,包括人口学刊、西北人口、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 市民化意愿的相关文献由202位作者贡献,包括张笑秋、温馨、刘传江等。

市民化意愿—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1 占比:28.24%

专利文献>

论文:282 占比:71.76%

总计:393篇

市民化意愿—发文趋势图

市民化意愿

-研究学者

  • 张笑秋
  • 温馨
  • 刘传江
  • 唐超
  • 张应阳
  • 张苇锟
  • 张超
  • 徐建玲
  • 朱健
  • 焦茹茹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锐; 李艳; 齐亚
    • 摘要: 2020年“十四五”规划强调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强化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在此背景下,利用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和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陕西省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个体特征变量中的受教育程度,家庭特征变量中的家庭月收入、家庭月支出、老家有无承包地、就业身份以及同住的家庭成员人数,社会特征变量中的社会保障卡和暂居证/居住证的办理、社会融入意愿以及流动特征变量中的流动时长,对陕西省农民工市民化意愿有显著影响。其中尤以老家有无承包地、暂居证/居住证的办理和社会融入意愿等因素影响更为显著。因此,提出政府应当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社会保障机制,统筹社会资源,加强社会支持等政策建议,从而深入推进陕西省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 迟安原; 韩桂兰
    • 摘要: “十三五”规划以来,大量失地农民在政府的帮助下实现村改居。虽然失地农民在身份上实现了市民化,但在意识上仍不能完全接受市民的身份。为了解决村改居后失地农民市民化意愿不强烈的问题,本文以乌昌一体化绿洲城市群为研究区域,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以及中介效应分析法,对村改居后失地农民市民化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为改善失地农民市民化意愿提供建议。研究发现,农民失地后的社会保障状况、就业能力以及社会融合状况对其市民化意愿存在直接显著正影响。同时,社会保障状况通过促进就业能力及社会融合状况两个中介变量,间接促进失地农民的市民化意愿。社会融合状况通过促进就业能力对其市民化意愿产生间接显著正影响。城市适应状况通过促进社会融合状况对其市民化意愿产生间接显著正影响。
    • 杨若愚; 董永庆
    • 摘要: 基于社会融合理论,运用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综合衡量流动人口市民化意愿。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了内卷化的社会资本、外显性的公民意识、多维度的城市归属感等潜变量对流动人口市民化意愿的影响机制及路径效应。结果发现:(1)社会资本及公民意识都是影响流动人口市民化意愿的重要因素。初级的社会资本对流动人口市民化意愿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外显的公民意识对流动人口市民化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社会资本和公民意识通过“归属感”这一中介变量影响流动人口市民化意愿,且归属感在二者与市民化意愿之间均为部分中介效应,即社会资本与公民意识本身既对市民化意愿直接产生影响,又通过归属感对市民化意愿间接产生影响。应加强流动人口与流入地居民的交流以积累“扩展性”社会资本、改进政策制度增强流动人口公民意识、提升流动人口对于城市的归属感,提升流动人口市民化意愿
    • 徐延辉; 邱啸
    • 摘要: 农民工的市民化意愿对于推进我国市民化进程具有重要作用,经济社会学视角是探讨社会经济地位、社会距离与农民工市民化意愿之间关系的重要理论视角。采用国家卫计委数据研究发现,农民工的市民化意愿呈现多样性,较高的社会经济地位有助于增强农民工的市民化意愿,社会距离则会降低农民工的市民化意愿,社会经济地位的提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社会距离对市民化意愿的阻碍作用。因此,增强农民工的市民化意愿,需要不断加大对农民工的职业培训,提升农民工的社会经济地位;从日常生活入手,使农民工享受各种公共服务,促进农民工的社区参与,缩小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之间的社会距离。
    • 黄国华; 涂海丽
    • 摘要: 现阶段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走弱,制约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和借助微观调查数据,就资本禀赋积累和公共服务供给满意度对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资本禀赋和公共服务供给满意度对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人力资本影响系数大于社会资本,教育水平对市民化意愿影响比收入水平影响大;社交媒体使用通过信息效应、支持效应、学习效应、控制效应和营商效应对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有显著影响;社会资本的异质性通过信息效应、支持效应和学习效应对市民化意愿形成显著正向影响;公共服务的公平供给和有效供给可以提升转移人口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从而提升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意愿;农业转移人口职业转换意愿强于户籍转换意愿,充分而稳定的就业机会比城市户籍对转移人口的吸引力更大。
    • 车蕾; 杜海峰; 靳小怡
    • 摘要: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受个体可行能力与流入地城市发展水平的共同影响.以全国性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分层非线性模型揭示不同可行能力的农业转移人口在不同流入地市民化意愿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农业转移人口整体定居意愿与户籍转换意愿主要由个人层面可行能力差异造成,定居意愿与户籍转换意愿差异中分别有16.90%和22.91%来自地区发展的差异,主要由常住人口总量、经济水平、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供给等宏观结构性因素所致.(2)地区生活水平和劳动力市场活跃程度较高的地区更容易产生聚集经济效应,吸引农业转移人口流入.(3)户籍开放程度高与经济稳健发展的中小城市更吸引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因此应从农业转移人口可行能力改善、农村权益有偿退出与流转政策创新、区域间协调发展等方面创新完善.
    • 黄敦平; 王高攀
    • 摘要: 文章基于2016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CMDS)数据实证分析社会融合对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社会融合对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存在显著影响.其中,月收入、社会交往、社会参与、喜欢所在城市、愿意成为本地人对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存在正向影响.周工作时间、风俗习惯、卫生习惯、对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存在负向影响.此外,月收入、社会参与、卫生习惯对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存在空间异质性影响.其中,随着月收入的提高,东部地区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将增强.月收入对中部地区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影响不显著,月收入对西部地区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存在负向影响;东部、西部地区社会参与较多的农民工的市民化意愿较强,而社会参与对中部地区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影响不显著;卫生习惯对东部地区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具有显著影响,而对中西部地区农民工市民化意愿没有显著性影响.
    • 王蕾蕾
    • 摘要: 新生代农民工是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主力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缓慢已成为城镇化进程中的突出问题.基于烟台市内收集的356份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再逐步加入个体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分析其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个体因素中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子女随迁变量,经济因素中的月工资收入、合同变量以及社会因素中的城市生活时间、住房现状、文娱活动变量均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存在显著影响.
    • 杜巍; 仝一晴; 车蕾
    • 摘要: 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化中的角色举足轻重,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有利于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的高质量实现.土地承载着物质保障和情感依附功能,是农业转移人口留置于农村最重要的资源.生计资本是生计活动的基础,是在城镇稳定居住的决策基础,也是农地政策对农村家庭禀赋提升的结果.因此,农地政策作为生计系统的外部因子对于市民化决策的影响可能隐含着"农地政策回应→生计资本→市民化意愿"这一因果链条.本文采用11个省份开展的"全国百村农业转移人口调查"数据,分析了农业转移人口农地政策回应、生计资本现状及市民化意愿选择之间的关系,探索农地政策回应、生计资本影响市民化的具体路径,最终得出结论并提出对策建议.研究发现:(1)农业转移人口对农地政策回应程度较高,农地流转参与经历对于市民化选择有较强的促进作用.(2)多数农业转移人口具有定居城镇的意愿,自然资本发挥推力作用,社会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拉力作用显著.(3)在农地政策回应、生计资本与市民化意愿的影响机制上,农地政策回应通过促进农业转移人口社会资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对市民化产生正面影响.研究的可能性贡献在于证明了政策回应、生计资本和市民化之间的因果链条;强调了农地政策在推行过程中要及时关注政策执行细节及反馈,适当的政策引导将保障低生计资本群体的发展权利,促进高生计资本群体的城镇生活取向;提出农地政策、农村人力资本开发和住房政策之间需要进行有效的契合,以更好地弥合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不想"和"不能"之间的差距.
    • 丁百仁
    • 摘要: 基于CMDS2017数据,以Sen的福利理论为指导,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和Bootstrap法探讨居住证制度对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民工市民化意愿总体良好,新生代农民工优于老一代.居住证制度对市民化意愿有直接正效应,相比未持居住证农民工,持居住证者的市民化意愿更强,且通过积极影响农民工多重福利(主要是经济条件和社会机会)来间接提高市民化意愿,但新老农民工表现出一定差异.应不断优化以居住证制度为依托的福利体系,兼顾代际需求,促使农民工转向市民.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