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γ-Fe2O3

γ-Fe2O3

γ-Fe2O3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96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化学工业、一般工业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3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807145篇;相关期刊66种,包括中国法医学杂志、材料导报、功能材料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江苏省颗粒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暨江苏省应用化学、生物颗粒学与粉体领域学术研讨会、首届国际华厦无机固体化学和合成化学研讨会暨第七届全国无机固体化学和合成化学学术讨论会、第十届全国青年材料科学技术研讨会等;γ-Fe2O3的相关文献由303位作者贡献,包括路春美、王栋、牛胜利等。

γ-Fe2O3—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3 占比:0.01%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807145 占比:99.99%

总计:807241篇

γ-Fe2O3—发文趋势图

γ-Fe2O3

-研究学者

  • 路春美
  • 王栋
  • 牛胜利
  • 韩奎华
  • 徐丽婷
  • 周文波
  • 吴东辉
  • 姜继森
  • 张信莉
  • 彭建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杨娇; 秦铭杉; 吕海军; 颜雪涛; 杨贵军; 杨琳燕
    • 摘要: 研究以γ-Fe_(2)O_(3)为基础的磁性纳米微球通过化学修饰是否可以具有过氧化物模拟酶的催化性质,通过制备SiO_(2)包被的γ-Fe_(2)O_(3)磁性纳米粒子,采用共价修饰方法对γ-Fe_(2)O_(3)@SiO_(2)磁性纳米粒子用葡萄糖氧化酶(GOD)修饰后得到γ-Fe_(2)O_(3)@SiO_(2)-NH_(2)-COOH-GOD磁性纳米微球,通过红外吸收光谱(IR)对γ-Fe_(2)O_(3)、γ-Fe_(2)O_(3)@SiO_(2)、γ-Fe_(2)O_(3)@SiO_(2)-NH_(2)、γ-Fe_(2)O_(3)@SiO_(2)-NH_(2)-COOH和γ-Fe_(2)O_(3)@SiO_(2)-NH_(2)-COOH-GOD磁性纳米微球进行结构确证。结果表明,磁性纳米微球的氨基化、羧基化及GOD修饰成功。利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后,证明γ-Fe_(2)O_(3)@SiO_(2)-NH_(2)-COOH-GOD具有过氧化物模拟酶的催化性质,可以催化H_(2)O_(2)和TMB之间的反应,葡萄糖的分解浓度过高酶也会出现淬灭现象。
    • 陈晨; 李海杰; 白杨; 冯富祥; 田磊; 杨勇; 刘源; 郭强
    • 摘要: 在5%H_(2)S/N_(2)气氛,不同预硫化温度下制备了系列硫铁催化剂,并在5 MPa的1%H_(2)S/H_(2)气氛、360°C下研究了其催化萘的加氢活性。借助MES、XRD和XPS等表征手段,探究了催化剂在不同预硫化温度及反应条件下组分转变规律。结果表明,预硫化过程是硫由表面向内部,依照FeS_(2)→FeS、Fe_(1−x)S→Fe_(3)S_(4)→Fe_(2)O_(3)顺序渗硫的过程,而升高温度有利于硫向体相内的传递;接触1%H_(2)S/H_(2)气氛后晶粒由外向内各组分均快速转化为Fe_(1–x)S的过程;调控预硫化条件可以实现活性组分Fe_(1–x)S的含量高、晶粒小,于是可获得最高活性。
    • 周文波; 牛胜利; 刘思彤; 王栋; 韩奎华; 王永征
    • 摘要: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γ-Fe_(2)O_(3)表面As_(2)O_(3)的吸附以及掺杂改性提高抗As_(2)O_(3)中毒性能的作用机理.计算了As_(2)O_(3)在完整以及O缺陷γ-Fe_(2)O_(3)(001)表面的吸附性能,包括吸附位点、吸附结构、吸附能、PDOS等.同时建立了Mo、Ti、Mg掺杂的γ-Fe_(2)O_(3)模型,探讨了助剂掺杂对抗砷中毒能力的作用机制,并考虑了掺杂量的影响.结果表明:As_(2)O_(3)倾向于以O端化学吸附在γ-Fe_(2)O_(3)(001)表面Feoct位,吸附过程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和电荷转移.当表面存在O缺陷时,As_(2)O_(3)的吸附能得到提高.Mo、Ti、Mg倾向于掺杂在Feoct位,增强了对As_(2)O_(3)的吸附能力,并且增大Mo的掺杂量可以强化As_(2)O_(3)的吸附.As_(2)O_(3)倾向于与活性较强的Mo、Ti、Mg发生反应,从而保护活性Fe位不受砷中毒,Ti和Mg的掺杂还抑制了相邻Fe位对As_(2)O_(3)的吸附.Mo、Ti、Mg的掺杂还促进了催化剂表面对NH_(3)的吸附,增强了表面酸性强度,有利于SCR反应.Mo、Ti、Mg原子的掺杂有利于提高γ-Fe_(2)O_(3)催化剂的抗砷中毒性能.
    • 夏志远; Christine Bruguier; Fabrice Dedoui; Silke Grabherr; Marc Augsburger; 刘蓓蓓
    • 摘要: 目的 初步探索纳米磁流体(magnetic nanoparticle ferrofluid,MNPF)用于尸体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postmortem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PMCTA)的可行性.方法 纳米粒子γ-Fe2O3(30nm)通过油酸(oleic acid,OA)进行表面修饰,修饰后物质移至液体石蜡油(paraffin oil,PO)中,使用高速搅拌器搅拌,制备成γ-Fe2O3含量为200g/L的MNPF.使用手动负压灌注法,将MNPF、PO和OA分别导入3只牛心脏的冠状动脉及左心室.将灌有不同液体的牛心移至CT机上扫描,观察冠脉或左心室显影情况.结果 灌注MNPF的牛心,其冠脉呈现高信号,3D重建后可以较好地显示冠脉解剖形态.灌注PO和OA的牛心,冠脉呈现低信号,无法通过3D重建显示冠脉解剖形态.结论 MNPF可以提高冠脉显影效果,对于PMCTA可能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 周文波; 牛胜利; 王俊; 李颖; 韩奎华; 王永征; 路春美; 朱英
    • 摘要: 本研究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了在γ-Fe2O3表面HCl对Hg0的吸附和催化氧化的作用机制.构建了Hg0、HCl、HgCl和HgCl2在γ-Fe2O3(001)表面的吸附模型,分析了HCl对γ-Fe2O3表面催化氧化Hg0的作用机理,并通过反应路径的能量分布测定,研究了γ-Fe2O3表面Hg0的氧化过程.结果表明,Hg0倾向于化学吸附在γ-Fe2O3(001)表面Feoct位.HCl在催化剂表面进行解离吸附,形成吸附态Cl和羟基,从而促进Hg0的吸附.HgCl以分子形式化学吸附在 γ-Fe2O3(001)上,并作为Hg0氧化过程的中间体.HgCl2倾向在γ-Fe2O3表面上的平行吸附.同时,HCl在γ-Fe2O3(001)上氧化Hg0遵循L-H机理,即化学吸附的Hg0与解离吸附的HCl反应,且HCl对Hg0的非均相氧化通过两步反应途径进行,即Hg0(ads)→HgCl(ads)→HgCl2(ads).
    • 周文波; 牛胜利; 王俊; 李颖; 韩奎华; 王永征; 路春美; 朱英
    • 摘要: 本研究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了在γ-Fe_(2)O_(3)表面HCl对Hg^(0)的吸附和催化氧化的作用机制。构建了Hg^(0)、HCl、HgCl和HgCl_(2)在γ-Fe_(2)O_(3)(001)表面的吸附模型,分析了HCl对γ-Fe_(2)O_(3)表面催化氧化Hg^(0)的作用机理,并通过反应路径的能量分布测定,研究了γ-Fe_(2)O_(3)表面Hg^(0)的氧化过程。结果表明,Hg^(0)倾向于化学吸附在γ-Fe_(2)O_(3)(001)表面Fe_(oct)位。HCl在催化剂表面进行解离吸附,形成吸附态Cl和羟基,从而促进Hg^(0)的吸附。HgCl以分子形式化学吸附在γ-Fe_(2)O_(3)(001)上,并作为Hg^(0)氧化过程的中间体。HgCl_(2)倾向在γ-Fe_(2)O_(3)表面上的平行吸附。同时,HCl在γ-Fe_(2)O_(3)(001)上氧化Hg^(0)遵循L-H机理,即化学吸附的Hg^(0)与解离吸附的HCl反应,且HCl对Hg^(0)的非均相氧化通过两步反应途径进行,即Hg^(0)(ads)→HgCl(ads)→HgCl_(2)(ads)。
    • 周文波; 牛胜利; 王栋; 路春美; 韩奎华; 李英杰; 朱英
    • 摘要: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了典型过渡金属Ti掺杂改性对γ-Fe2 O3选择催化还原(NH3-SCR)脱硝性能强化影响的作用机制.构建了单Ti和双Ti在γ-Fe2 O3(001)表面的不同Fe位置的掺杂模型,计算了表面掺杂形成能,探讨了O2、NO和NH3分子在Ti掺杂前后的γ-Fe2 O3(001)表面的吸附特性,并进行了反应机理分析.结果表明,单Ti倾向于掺杂在八面体Feoct位,双Ti倾向于两个Feoct位.Ti的掺杂增强了催化剂表面对O2的吸附能力,吸附性能随Ti掺杂量增加而增强.单Ti和双Ti的掺杂都抑制了NO以N端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Ti能够强化NH3的吸附,增强了Lewis酸位,有利于SCR反应.Ti的掺杂增大了NO2生成的反应能垒,降低了γ-Fe2 O3低温区的SCR反应.Ti的掺杂抑制了NH和N的形成,避免了NH3的过度氧化,提高NH3的利用率,有利于SCR反应,并且抑制了通过E-R机理产生的N2 O,具有良好的N2选择性.Ti的掺杂能够改善γ-Fe2 O3在NH3-SCR中还原NO的性能.
    • 夏志远; Christine Bruguier; Fabrice Dedouit; Silke Grabherr; Marc Augsburger; 刘蓓蓓
    • 摘要: 目的 初步探究纳米磁流体(magnetic nanoparticle ferrofluid,MNPF)在尸体磁共振成像血管造影(postmortem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PMMRA)的可行性.方法 纳米粒子γ-Fe2O3(30nm)通过油酸(oleic acid,OA)表面修饰后,均匀分散在石蜡油(paraffin oil,PO)中,制备γ-Fe2O3浓度为0~1000μg/ml的MNPF.MNPF导入试管密封后固定在MR仪扫描床上,使用T1w-SE、T2w-SE和3DT2*w-GR扫描序列获取影像数据并分析影像学特点.将γ-Fe2O3浓度为0μg/ml、25μg/ml和1000μg/ml的MNPF灌注至牛离体心脏冠脉中,使用T1w-SE、T2w-SE扫描序列获取影像数据并分析影像学特点.结果 当γ-Fe2O3浓度在0~100μg/ml范围时,MNPF在T1w-SE影像上呈现高信号,在T2w-SE影像上呈现低信号,在T2*w-SE影像上,MNPF随着γ-Fe2O3浓度的增加信号逐渐降低直至消失.当γ-Fe2O3浓度超过100μg/ml时,将可能导致磁敏感伪影的产生,而不适合造影剂的使用.结论 一定浓度范围的γ-Fe2O3脂溶性MNPF,有可能成为PMMRA的T1阳性造影剂和信号可控T2*对比剂.
    • 秦彩霞; 孙永升; 陈毅琳; 唐晓玲; 祝昕冉; 朱霞丽; 秦丽娜
    • 摘要: 磁化焙烧工艺作为处理难选铁矿资源的有效工艺,近年来在铁矿资源开发中的应用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在铁矿磁化焙烧的工业化生产中,焙烧产品的冷却是影响焙烧产品品质的重要环节.以西北某矿区褐铁矿为研究对象,通过拣选—强磁选—重选流程得到纯度为92.0%以上的褐铁矿作为试验物料进行磁化焙烧,考察了惰性气氛冷却、水淬冷却、空气气氛冷却对焙烧产品的影响,深入研究了空气气氛冷却方式下,焙烧产品在不同氧化温度、氧化时间条件下的氧化行为和相变情况.结果表明:焙烧产品在惰性气氛和水淬方式冷却过程中基本不发生氧化反应;在空气冷却方式下,氧化温度和氧化时间对褐铁矿磁化焙烧矿产品影响显著;在氧化温度为100°C时,焙烧产品基本不发生氧化.在氧化温度高于300°C时,焙烧产品开始发生明显氧化.氧化温度为400°C、氧化时间2.0 min时,焙烧产品中的磁铁矿全部被氧化.磁化焙烧产品氧化后生成α-Fe2O3和γ-Fe2O3两种铁物相,在氧化反应过程中先生成γ-Fe2O3,后生成α-Fe2O3.试验结果可以为褐铁矿磁化焙烧工艺的优化提供参考.
    • 杨信成; 薛永强
    • 摘要: 利用共沉淀法制备了Fe3O4和γ-Fe2O3纳米微粒.应用IR和XRD表征方法,研究了锻烧时间和煅烧温度对纳米粒子成分、晶型和粒径的影响,同时还应用TG/DTA研究了其相变行为.结果表明:煅烧温度为300°C、煅烧时间为2.5h,Fe3O4能够完全转化为γ-Fe2O3.XRD表征证实,只要未发生相变,煅烧温度和锻烧时间对粒径没有明显的影响.同时,在450 °C左右可能发生结构相变,相变顺序为γ-Fe2O3→α-Fe2O3.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