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巴黎和会

巴黎和会

巴黎和会的相关文献在1957年到2022年内共计451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史、外交、国际关系、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51篇、专利文献285篇;相关期刊309种,包括黄金时代、华侨华人历史研究、历史教学等; 巴黎和会的相关文献由429位作者贡献,包括徐金德、本刊编辑部、李友唐等。

巴黎和会—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51 占比:61.28%

专利文献>

论文:285 占比:38.72%

总计:736篇

巴黎和会—发文趋势图

巴黎和会

-研究学者

  • 徐金德
  • 本刊编辑部
  • 李友唐
  • 熊玉文
  • 韩莉
  • 黄尊严
  • 黄小凡
  • 于利民
  • 仇傲灵
  • 佚名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严泉
    • 摘要: 在巴黎和会开幕之前,安福国会最重要的反应是提出外交议案,内容涵盖和会筹备与中国外交目标。巴黎和会召开之后,国会关注的内容包括和会应对策略、对日外交与山东问题等。从方式来看,分为立法与行政监督两种形式。前者主要是指国会议员提出与和会外交有关的提议案、建议案,提交委员会与院会议决后咨送政府。后者则是通过质询权、弹劾权与查办权的行使,监督政府的外交活动。国会在巴黎和会期间的表现,除外来舆论压力因素之外,还与其维护派系与自身利益有关,突出表现为处理与政府的关系。从实际成效来看,国会的作用还是有限的,不过在制度形式上,其表现可以视为近代中国议会外交的初试。
    • 刘岳
    • 摘要: 收回青岛主权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借对德宣战之机侵占胶州湾,并以此为据点不断扩张在中国的侵略势力。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在巴黎和会上,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转交日本,激起中国各阶层人民的强烈愤慨,喊出“还我青岛”等口号,伟大的五四爱国运动爆发。巴黎和会后,日本屡次向中国政府提出中日直接交涉山东问题,均遭中国政府拒绝。
    • 崔隽
    • 摘要: 1921年的中国,外有巴黎和会“公理难敌强权”之耻,内有军阀割据混战之乱。外侮内乱,内外交困,这是历史最真实而残酷的一面。“如果你活在1921年,你可能活得很迷茫,看不到希望,找不到出路”,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欧阳哲生抛出了一个假设,“但你也可能活得很值得,可以见证历史,见证新世界的浪潮。”这一股浪潮,自然指的是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那么,这个新生的政党为什么会在1921年成立?它奉行的主义是如何在各种思潮中脱颖而出的?它所要改变的中国革命面貌、中华民族面貌、中国社会面貌,究竟是一派怎样的景象?
    • 江寒秋
    • 摘要: 历史的现场1921年的中国正处于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外侮内乱,国将不国。彼时的山东,先失之于德国(1898年),后失之于日本(1915年,“二十一条”);所有中国人寄望于解决“一战”战后问题的巴黎和会,以为能够“公理战胜强权”,收复我山东。结果此次和会的《凡尔赛条约》,仍将山东让之日本。这是外侮。
    • 吴孝成
    • 摘要: 《书摘》2020年第11期刊载有李文杰《陆徵祥在巴黎和会》一文(原载《日暮乾清门:近代的世运与人物》一书,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年6月出版),其中说道:“虽说爱国者应首先考虑‘苟利国家生死已’的大是大非,但毕竟清议可畏。”
    • 杨帆
    • 摘要: 一战结束后,针对巴黎和会对中国的不公决议,关心祖国命运的华人读者通过《纽约时报》的"读者来信"栏目,就山东问题与日方支持者论战,揭露日本伪善面目并为中国拒签之举辩护.这些华人的读者来信,不仅向国际社会表达了中国的合理诉求,同时也以确凿的事实、专业的知识、理性的论述阐释了和会决议对中国国家主权造成的侵害,阐发国人力争国家主权、维护民族尊严的主张,彰显出中国日益觉醒的民族主义新面貌.虽然中国在巴黎和会的外交遭遇了挫折,但是这些来信,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争取了国际社会主流舆论的支持,为华盛顿会议上中国收回山东主权奠定了舆论基础,创造了有利的舆论环境.
    • 唐启华
    • 摘要: "中日密约"是巴黎和会时期国人关注的焦点,与"五四运动"的爆发密切相关,然而迄今学界对这个问题的了解仍然有限。一战期间日本乘机独霸东亚,对华威逼利诱,双方签署了一连串的所谓"中日密约",强化日本继承原来德国在山东权益的法理依据,并扩大了日本在华政治经济利益。
    • 牛春颖; 江勇
    • 摘要: 庆祝建党百年展播剧目《大浪淘沙》进入后期制作"冲刺"阶段。3月18日,中宣部副部长,国家广电总局党组书记、局长聂辰席到《大浪淘沙》制作机房调研后期制作情况。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副局长朱咏雷参加调研。"今天是2021年1月18日。102年前的今天,在法国巴黎凡尔赛宫召开了一次世界和平大会,史称‘巴黎和会’。"
    • 王黎
    • 摘要: 1919年,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作为经济顾问随英国代表团参加了巴黎和会的条约审议工作,由于对《凡尔赛和约》的内容不满,他愤然离去并随后完成了《的经济后果》一书,并称签订该条约是人类文明史上"由一群残忍的胜利者做出的最邪恶的事情".凯恩斯对重建欧洲秩序的必要条件及困境进行了深入分析和阐述,他的论述日后成为国际问题学者解读战后欧洲和平失败原因的主要论据.哈耶克表示,那一代的欧洲人曾深受凯恩斯思想的启发.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变化,各国面临严峻的单边主义和"零和博弈"的挑战.本文解读凯恩斯当年关于战后欧洲和平的论述,意在通过领悟历史经验来强调把握当今国际治理中多边主义与合作共赢必然趋势的重要性.
    • 邹宇
    • 摘要: 五四时期,天津爆发了以抵制日货为代表的学生运动,日本在津利益受到严重冲击,英美法三国政府驻津机构、民间团体与个人对天津学生运动采取了支持态度.三国的驻津机构、团体均采取与本国政府在巴黎和会上支持日本继承山东权益要求相左的态度,对支持行为闪烁其词,推卸责任,日本与他们开展多次交涉后均告无果.三国支持学生运动的行为除受自身利益驱使外,背后更大的推力为巴黎和会利益不均的国家关系使然.英美法支持学生运动的行为是巴黎和会后日本与欧美列强关系的缩影,更是促使华盛顿会议召开的间接力量之一.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