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工程伦理

工程伦理

工程伦理的相关文献在2002年到2022年内共计450篇,主要集中在伦理学(道德哲学)、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论、一般工业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37篇、会议论文13篇、专利文献242516篇;相关期刊255种,包括伦理学研究、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产业与科技论坛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2014年学术年会、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2013年学术年会、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等;工程伦理的相关文献由876位作者贡献,包括丛杭青、于建军、何菁等。

工程伦理—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37 占比:0.18%

会议论文>

论文:13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242516 占比:99.81%

总计:242966篇

工程伦理—发文趋势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蒋勇
    • 摘要: 工程的实践特征以及工程伦理实践属性,决定了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工程伦理教育的实践指向。实践指向立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人才培养整体设计以及专业实践环节的基本要求等现实基础,其发展动力来自于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耦合、教育现状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和受教主体核心素养提升的内在需求驱动。工程伦理教育实践指向包含学校、学生和工程三个基本标度,三者相互协同,立体有机交叉,构筑起工程伦理实践教育的立体架构,从而决定其育人效能。
    • 皮锦红; 王珏; 白允强
    • 摘要: 工科学生的工程伦理素养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不可忽视。根据材料专业课程体系,采用分阶段、逐步渗透、不断加强的方式,强化学生责任意识、底线意识和工程决断能力,帮助学生在材料工程建设中做出符合工程伦理的最优决策,为培养高质量的材料专业科技人才提供保障。
    • 许国胜; 李回贵; 苏德国
    • 摘要: 现代工程具有社会化、综合化和整体化的特点,工程活动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环境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就必须将专业教育与工程伦理教育融合改革,进行采矿工程专业专业课课程思政育人。通过开采损害与环境保护课程工程伦理元素的分析,挖掘课程中工程伦理教育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组织实施。提高采矿工程专业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遵守职业道德、承担职业责任和社会责任。
    • 杨光军; 王丽丽
    • 摘要: “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下,工程伦理教育越来越显得重要。文章以德州学院理工科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对理工科大学生的工程伦理教育现状进行深入调查。从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挖掘当前工程伦理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给出高校进行工程伦理教育的几点建议,为新工科背景下理工科大学生工程伦理教育的路径探索提供现实参照。
    • 林鸣
    • 摘要: 本文选取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管理实践活动中的一系列代表性案例,包括世界最大沉管预制厂选址与建造,人性化工程构建,钢圆筒筑岛创新,气候变化120年外海工程设计风险重评估,以及岛上建筑清水混凝土变更等案例,结合工程哲学的伦理思想与国内外工程伦理理论的研究成果,讨论工程伦理在大型复杂工程项目建设中发挥的作用、规律与应用方法,揭示了“合同+N”、“伦理生态”、“头雁效应”与工匠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工程伦理的内在关联,以及工程伦理对于建设世界一流工程和实现工程建设高质量发展具有的重大现实意义,可为工程师和管理人员提供借鉴,并作为工程伦理理论研究的实践案例。
    • 秦红岭
    • 摘要: 基于中美高校工程伦理教育的比较视角,提出以课程思政为路径建构中国特色工程伦理教育模式。在教学目标上强调主流价值观引导;在教育主题上注重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践行立德树人要求;在教育方法上突出课程育人理念下的渗透式教育。该模式有助于从工程技术与人文教育有机结合、工程学科文化及职业精神气质视角拓宽工程伦理主题。展望课程思政作为工程伦理教育的本土化策略,需强化制度保障,增强专业课教师理念认同,建构工程伦理课程教师协同合作机制,提升渗透式方法的育人效果。
    • 程蓉; 娄燕; 王馨
    • 摘要: 本文针对研究生课程思政的要求,结合《工程伦理》课程特点,从设定知识和思政相融合的课程教学目标、建立专业课教师思政化与思政课教师专业化相结合的课程思政师资队伍、凝练教学内容思政元素、采取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蕴含思政元素考评的过程性定量课程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以期实现研究生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之成效。
    • 石淑先; 乔宁; 马贵平; 王矞; 杨阳
    • 摘要: 工程伦理教育是工程类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但是在工程伦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与专业结合度低、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在分析目前工程伦理课程教学存在的困境和原因的基础上,作者在给北京化工大学材料工程和材料与化工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进行工程伦理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引入情景剧表演的教学模式,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剧本创作并结合现场表演,将情景剧与工程伦理教学内容、思政内容及专业内容有机结合,积极开展工程伦理课程教学与实践创新。课后的调查问卷表明,学生对情景剧教学效果满意。此外,还对情景剧表演在工程伦理课程教学中的探索进行分析和总结,所得经验可为同行提供借鉴。
    • 韦玉; 徐亮
    • 摘要: 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做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在所有教育教学环节中,所有的课程(不论是理论、实验、实践类课程,还是思想政治、专业、选修类课程)不仅要传授知识和技能,也要起到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领的作用。与此要求相呼应,挖掘各专业必修课程的思政元素,并将这些思政元素巧妙融入专业知识的教学过程中,使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形成协同效应,潜移默化地完成思想政治、世界观、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也是全过程育人的应有之义。通过挖掘“精细化工综合实验”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其融入实验教学中,以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工程伦理、家国情怀的目标。
    • 滕英跃; 白雪; 董红英; 马惠言; 韩丽萍; 白杰
    • 摘要: 工程伦理课程引入我国时间较短,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外工程伦理研究进展、工程伦理本土化、工程伦理课程体系建设及教育实践创新等方面。实际教学中存在学生伦理意识和分析能力薄弱、课程重视程度不足、工程伦理思想普及不够等问题,鲜有针对考核机制和教师全员工程伦理教育展开的研究,而根据工程伦理课程特点和最终目标,考核机制和全员参与是工程伦理课程设置的重要环节。内蒙古工业大学化工学院专业硕士工程伦理课程通过完善教学体系,营造工程伦理学习氛围,建立精彩案例分析,打造阳光考核机制,鼓励全员参与工程伦理学习,增强了教师、学生的工程伦理意识,提高了全员工程伦理的决策能力。该方法在内蒙古工业大学化工学院专业硕士教学中进行了实际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