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明参
川明参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157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轻工业、手工业、植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8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12008篇;相关期刊56种,包括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中成药、中药药理与临床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第四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2013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中药资源系统研究与开发利用、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分析分会第六届学术交流会等;川明参的相关文献由277位作者贡献,包括张梅、秦文、李宏等。
川明参—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2008篇
占比:99.12%
总计:12114篇
川明参
-研究学者
- 张梅
- 秦文
- 李宏
- 李路
- 沈丽雯
- 王琳琳
- 董红敏
- 张良
- 孙辉
- 雨田
- 龚艺
- 牛小勇
- 王林
- 邵承斌
- 陈朝霞
- 刘继
- 姚红娥
- 张洪彬
- 张超
- 彭成
- 徐秒
- 苏筱琳
- 赖朋
- 陈璐
- ZHANG Mei
- 李玉
- 赵波
- 金滨滨
- CHEN Lu
- XU Miao
- 丁立生
- 傅承新
- 刘启新
- 刘静
- 唐华丽
- 孙佩
- 张梦
- 张驹
- 徐侨
- 曹旭
- 李锐
- 罗黄洋
- 董翼虎
- 解成
- 高涛
- CHEN Zhao-xia
- JIN Bin-bin
- YAO Hong-e
- 刘玉龙
- 周燕
-
-
-
罗俊;
蒋辉霞;
刘宇;
刘波;
叶江红;
郭佳;
李光辉;
陈敏
-
-
摘要:
川明参机械化生产技术是推进川明参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可大幅降低劳动强度,节约生产成本,增收提效,达到提升川明参产业知名度的目的。推进川明参机械化生产技术,是川明参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文章以巴中恩阳为例,在调研的基础上就川明参机械化生产技术问题进行了研究,掌握了川明参机械化生产现状,分析了制约川明参机械化技术的瓶颈问题,并提出生产建议以供参考。
-
-
高涛;
罗黄洋;
吴韧;
程飞;
贺灵芝;
唐玲玲;
唐华丽;
聂青玉
-
-
摘要:
以川明参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水提醇沉法提取川明参粗多糖(Chuanminshen violaceum polysaccha-rides,CVPs).经凝胶柱层析后采用离子色谱、凝胶渗透色谱、紫外光谱、傅里叶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光谱对川明参多糖的主要组分(CVPs-III)进行结构鉴定.并采用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OH清除能力和Fe2+螯合能力为指标考察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主要组分(CVPs-III)是一种分子质量为176 kDa,以→4)-Glcp-(1→4)-α-Glcp-(1→为主链,并含有少量→4)-α-Glcp-(1→3)-β-Glcp-(1→4)-α-Glcp-(1→的葡聚糖.体外抗氧化实验表明,主要组分(CVPs-III)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其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Fe2+螯合能力以及·OH清除能力的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392±0.006)、(0.596±0.017)、(0.554±0.011)和(0.618±0.018)mg/mL.
-
-
高涛;
罗黄洋;
吴韧;
阎睿;
贺灵芝;
程飞;
唐华丽
-
-
摘要:
以川明参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水提醇沉法制备川明参粗多糖(Chuanminshen violaceum polysaccha-rides,CVPs),并经纤维素柱层析和凝胶柱分离纯化得到川明参多糖主要成分(CVPs-1-G).采用体外模拟实验结合凝胶渗透色谱和质谱探究川明参多糖在模拟消化过程中的结构变化以及寡糖生成情况,并测定各阶段消化产物对消化酶活性的影响.此外,采用分子对接技术探究CVPs-1-G消化后生成的寡糖对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VPs-1-G在唾液消化和小肠液消化过程中会发生一定降解,在胃消化阶段比较稳定;CVPs-1-G经模拟消化后主要产生了单糖、二糖、三糖、四糖及五糖,其中二糖含量最高.CVPs-1-G经模拟消化后对 α-淀粉酶、脂肪酶及胃蛋白酶抑制活性均有增强,其消化酶抑制活性与CVPs-1-G的分子质量和还原糖生成量显著相关.分子对接结果表明,CVPs-1-G经模拟消化后产生的二糖与 α-淀粉酶、脂肪酶及胃蛋白酶均具有较强的结合能力.
-
-
易达;
张福;
邓洪
-
-
摘要:
[目的]研究川明参与明党参商品药材相似性,评价样品品质差异。[方法]采用总量统计矩参数(TQSM)评价样品总体成分差异;采用相对共有峰面积评价样品成分组成差异;采用夹角余弦法和总量统计矩法计算样品间相似度,并根据样品相似度分布特征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评价川明参与明党参商品药材相似性。[结果]川明参和明党参商品药材成分种类大体相同,样品间成分总量与部分成分相对含量差异较大,故总量统计矩参数有较大差异;聚类分析中川明参与明党参样品相互交叉;两种方法计算相似度结果具有正相关性,但总量统计矩相似度均值更高;川明参间相似度均值、分布与川明参和明党参间相似度均值、分布相近。[结论]川明参今作明党参销售可能性较大,各批次药材间品质稳定有待提升。
-
-
高涛;
唐华丽;
罗振宇;
罗黄洋;
李敏
-
-
摘要:
以三峡库区川明参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水提醇沉法制备川明参粗多糖,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连用(UPLC-MS/MS)、高效凝胶渗透色谱(HPGPC)、紫外-可见光光谱(UV)、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以及核磁共振光谱(NMR)对川明参粗多糖的结构进行表征,并采用羟自由基清除率、铁离子螯合能力和还原力试验考察川明参粗多糖的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川明参粗多糖是一种分子质量为11.7 ku,通过-O-与蛋白质相连的蛋白聚糖。其多糖部分主要由鼠李糖(1.24%)、半乳糖醛酸(1.81%)、核糖(3.47%)、半乳糖(8.42%)、甘露糖(17.67%)、阿拉伯糖/木糖(27.83%)和葡萄糖(39.55%)组成,并通过α-1,4-糖苷键和一定量的α-1,2-糖苷键、α-1,6-糖苷键和α-1,5-糖苷键以及极少量的β-1,4-糖苷键和β-1,6-糖苷键进行连接。此外,抗氧化试验表明,川明参粗多糖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在低质量浓度范围内,其活性与质量浓度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
-
-
-
-
高涛;
罗振宇;
罗黄洋;
秦巧玲;
唐华丽
-
-
摘要:
以库区川明参为原料,研究其粗多糖的超声辅助酶法提取工艺参数及体外抗氧化活性.单因素试验考查酶用量、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提取pH值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确定各工艺参数范围.以此为基础,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多糖提取条件,结果表明,在纤维素酶用量0.26 g,提取温度54°C,提取时间43 min,酶解pH4.20的条件下川明参多糖(Chuanmingshen violaceum polysaccharides,CVP)的提取率最高,其预测值为49.98%.按此条件进行验证试验,提取率为(49.52±0.53)%,与理论预测值比较接近.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表明,CVP结构中可能有吡喃糖残基的存在;抗氧化试验结果显示,川明参多糖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是一种潜在的天然抗氧化活性成分.
-
-
-
-
摘要:
林下参的道地之美人参喜阴凉,忌强光。常生长在层层植被的掩护下,唯有其头顶的红籽,才可能暴露踪迹。因根如人形而得名,历来有"百草之王"的美誉。一株本草尚有上百年的生命,难免引起人们的好奇之心。历代医家记录,人参具有回阳救逆,让危症患者生还的功效。这是东北地区特有的物种,皑皑大雪、漫长严冬才能孕育的神奇生命。
-
-
-
-
-
-
JIN Bin-bin;
金滨滨;
CHEN Zhao-xia;
陈朝霞;
CHEN Lu;
陈璐;
YAO Hong-e;
姚红娥;
XU Miao;
徐秒;
ZHANG Mei;
张梅
- 《第四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
| 2013年
-
摘要:
伞形科川明参属植物川明参Chuanminshen violaceum Sheh et Shan,为我国特有单种属植物,其根为四川道地药材,具有润肺化痰、和胃、解毒等功效,主治肺热咳嗽、热病伤阴.临床及民间作为滋阴要药,适用于病后补虚和强壮身体,为一药食同源植物.在川明参根收获后,剩余的茎叶则作为废弃物丢弃,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植物资源的浪费.为了进一步扩大川明参的综合开发利用,作者在课题组前期已对川明参根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质量控制方法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对样品制备方法、色谱条件、参照物选择等进行充分考察的基础上,研究并建立了川明参地上部分指纹图谱,并以此为标准对不同产地川明参地上部分与根中化学成分的变化情况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不同产地地上部分与根相似度均小于0.8,两者之间化学成分差异较大,说明地上部分作为非药用部位的合理性。但地上部分与根相比含有较多的黄酮类等中等极性的化学成分,提示其可能具有相关药理活性,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
-
-